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老头呀发苍苍

书名:五味璧文 分类:穿越 作者:蒋晚之呦 更新时间:2024-03-12 20:09:12

换源:
 

  曾经上学路上有家书店,开在二楼。书店老板是个怪老头,约莫五六十岁,总是坐在过道、靠着道墙。他爱读书,次次遇见他都是那样坐着,面对着自己的小店,捧着本书读。

这次回家乡,出门办事,想着买些熟食,又路过那家小书店。平平方方的店也就七八平米大,站在店门口儿看,左边是一排上连天、下接地的书架,右边是像床一般大的木板上铺了一层层的书。

老板不在店里,往老地方一望,有个老头。十几年前的记忆逐渐映过,我认出那靠着墙坐着的白发老头就是当初的怪老板。虽然一头的白发令我陌生,但想来也对,我小学时他就是个老头儿,如今我二十几岁,老头呀也该一头苍白发了。

稀奇的还不止头发,这老头居然没看书,手里颤巍巍捧着个手机玩呢。我站在偏角,看过去手机屏幕就是白花花一片,也不晓得他在看什么。大略猜测老头儿一辈子看书,不至于晚年还换爱好,估计仍是在看书吧。

叹口气,我走开了。老头儿并非家乡唯一的变化,反而他是我对家乡记忆的支撑之一。

去年搬了家,新家离以往住的那一块地区远了,仿佛我离这座城也远了。特别近几年少回家乡,家乡的一切变化我都是只见结果未看过程。如此一来,就好像走出房门取了个外卖,回来已经有神仙将房间装修一新,只有自己留下的衣物能证明这里是我的房间。

办事路上,经过以前家里店铺的位置。店铺还在,对面却推倒重建了一片十几层高的楼盘。记忆里,店铺对面是一座山,人们就是在山里钻凿出一排相当于二楼的店铺。我记得啊,店铺里有家修家电的,曾经我家的旧洗衣机放那儿修过,还是我去问老板修没修好呢。还有家理发店,很小时候我就在他家理发,但这家理发店也很早就搬走了。另外还有家跟我家一样营生的,两家买的货不同品牌但同类型,我从未去过却经常从父母嘴里闲碎地听到他家的情形。山没了,店子自然没了,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兴许也呆不了多久吧。

路上也有曾经读过的初中学校、高中学校,透过大门可以看见熟悉的地方站着陌生的建筑,不晓得是修饰了一番还是新建的楼。我期望是新建的楼,毕竟我读书时就老感叹那是危楼。放回眼光,大门也变了,似乎是添了文化的味儿。

走进菜市,惦记着熟食。我打小就爱吃,往常大节、小节经常买,中考、高考前几日更是日日不断。想着抄近道,发现菜市的二楼荒废了,往下看去一楼也荒着,还用警示带围了起来。只好改道走,仍是在二楼,走经老头的书店,朝下看,那家熟食店仍在,心里不由舒口气。

店里很快就找到我最喜欢的那款烤鸭,跟老板报了菜名。女老板愣了愣没动,问我要些什么。我怀疑她刚刚没听清,又报了一次菜名。女老板还是没动,跟我说他家有两种烤鸭,问我要哪一种。我疑惑了,尝试性又报菜名,看她不为菜名所动,便伸出手指向我钟爱的那类烤鸭。她恍然大悟,终于伸出工具把一只烤鸭夹走,去案板上砍块。我这才有时间仔细观察,然后发现老板换人了。现在的烤鸭店是一男一女两个老板,以前也是这样。但以前的老板会顾人帮忙,所以我没进来后立刻知道店子已经换了老板。

我记得以前的男老板是瘦高个,跟个竹子似的,现在的则比较圆润。我问他那道烤鸭不叫以前那个名字了吗。男老板回了句叫呀。女老板干活很麻利,这会儿功夫烤鸭已经砍好块,我以为她会拿个一次性装盘把烤鸭装好,结果她只包了两个塑料口袋把烤鸭块全倒了进去。她又用右手去拿沾食的辣辣酱。跟以前一样辣辣酱是一小包一小包放好的。女老板抓了一包放了塑料口袋里,连着烤鸭递给我。要是以前的店,我会让老板多放一包辣辣酱,这次我却没有,接过塑料袋付款后就离开了。因为我知道,我吃的不是这家店烤鸭的美味,我吃的更是这家烤鸭店的人味,人走了,我也就不会再来了。

事情办完,烤鸭也买好,准备坐公交回家。这座公交站是我上高中时经常光顾的,公交站很简陋,就一块路牌,路上画了公交停车线,其余就没了。后面是初中同学家里开的粉店。前年回来时发现在营业时间内她家总不开门,我以为她家也搬走了。哪知今天居然见到她了。跟初中时一样,她站在粉店旁边,呆呆木木的。我猜测她是等有人吃完出了店她再去把碗筷收了。果不其然,等车时就看见她进去店里收了三次碗。

她姓张,名字像男生,长相也很普通,不丑也不漂亮,倒是身高有一米六五左右,在家乡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女孩子了。及目可见,她身上熟悉的味道不少。发型还是松松垮垮的单尾辫,脸上寡淡无妆,连口红都没有涂抹。她有近视,与初中时一样的纯白眼镜框,看起来很新,不知道是旧物保养得好还是新物选了旧样式。上身是一层一层的蓝白羽绒衣,我记不清是不是初中时她穿的衣服,但感觉以前她的衣服就与这件羽绒服类似。下身她穿的是一条条直痕左右排列的直筒裤,棕色调,看起来像六十往上的老太太款式。

朴素,纯静,有点呆木,是我对她一直的形容。再次看见她,这些词对她依旧适用。有人曾经问过我,喜欢的女孩是哪种类型的。我当时认真寻思了几个词,现在回想起,与她倒是越来越契合。可惜初中时与她就是见面都不一定说话的关系,有过的联系方式也在高中换手机时弄丢了。没有上前打扰她的理由,也没有与她再相交的必要。上了车,她似乎攒够了碗,开始蹲在地上洗碗,背影越来越小,一直没有站起来。

头晕晕的,回想着一早上遇到的人。这座城是我的故乡,但数来能遇见的熟悉的人已经不到三十。老头儿已经白发苍苍,离去大抵不过几年的事了。类似于她的同学也都没有交好的,儿时的玩伴也在高中后渐行渐远。

也不知,是我忘了这座城,还是这座城忘了我。更是不知,白发苍苍的我,会不会再回到这座城,这座现在仍属于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