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以步制骑战术
书名:我,皇太子,满腹毒谋 分类:历史 作者:光头美女 更新时间:2024-07-31 23:16:04
朱志勇脑袋垂得更低,面露惶恐之色。
毕竟是军中将官,外战不利,心里也是惭愧。
“朱总统领,外战不利,有很多原因导致,不能归罪于将士们不用心、不卖命。我大夏兵多将广,面对乌桓,却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都是因为缺乏马匹的缘故啊。”
赵奕叹息一声。
大夏国内,良马的马场不多,军队以步兵为主。总体说来,步兵和骑兵的比例是十比一。
即便是御林军和精锐的边军,步骑比也只能达到五比一。
若是论到马匹的质量,和骑手的战斗技能,这个差距就更大了。
“殿下,外战不利,是我等武人的责任。惭愧,惭愧。”
朱志勇垂首,面露羞愧之色。
仅有的两胜,还是依托工事,大打防守反击。
那十二败,则是败得干脆彻底,军队溃逃,丢失了七八个郡县。
最羞耻的一次,是当今天子赵泽十年前御驾亲征,率大军二十万,号称四十万,往北而行,反击乌桓人的袭扰。同盟的燕国也出动了九万多人,侧翼配合。
当时的赵泽刚刚继承大位,血性十足,信心满满,不愿意再与境外敌人妥协,选择了主动进攻的战略战术。
红河一战,二十万大军在广袤平原上面对乌桓铁骑的冲击,追也追不上,退也退不得,乱作一团,四散溃逃。燕国军队见势不妙,在损失了数千人马的情况下,退回国内,保存了实力。
大夏军队中,五万军人战死疆场,损失的辎重、粮草、兵器,不可计数。
赵泽身中两箭,乘坐一辆沾满牛粪的牛车,在御林军的护卫下,这才脱离战场,侥幸逃生。
此战影响甚大,至今还是大夏王朝的最大耻辱。至此,大夏的对外战略由“主动出击”,变成了“凭借坚城,防守反击”。
“大夏外战不利,不是将士们不够勇敢,而是环境和战术所致。北方平原,适合铁骑驰骋,我大夏以步兵为主,移动缓慢,因而受制于人。”
赵奕点评道。
“殿下言之有理。”朱志勇和黄老管家对视一眼,均对赵奕感到佩服。
“夺嫡之争,只是小事。若是大夏江山有失,我便是真正的储君,将来也是坐不稳江山。为今之计,还应精研武事,未雨绸缪。”
赵奕目光炯炯。
“殿下胸怀大志,属下佩服。”朱志勇拱手道。
“现在,我们研究一下以步制骑的战术吧。”赵奕吩咐道。
次日。
京师城外五里之外的天晚集,军营外的校场上,虎贲、羽林两支部队的驻地。
点将台上,赵奕身穿兽纹连环甲,身披蜀锦战袍,腰悬长剑,威风凛凛。
朱志勇穿着一身黑甲,手拿令旗,站在赵奕身旁,不断地发号施令。
兵部侍郎杨安受邀观摩练兵。他穿着官袍,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内心里却在暗暗揣测太子赵奕的动机和想法。
尘烟滚滚,刀枪映日,杀声震天。
虎贲、羽林虽然只有六千多兵马,看上去却有千军万马的声势。
台下,步兵们随着朱志勇令旗的挥舞,纵横奔走,变换成一字长蛇阵、却月阵等各种阵势,颇为娴熟。
“朱总统领,本太子受冤被囚禁在宗人府的这段日子里,你们没有中断训练,本太子心中甚是欣慰啊。”赵奕笑道。
“末将受太子殿下厚恩,怎能不图报答?训练兵将,只是本分,末将的最大心愿,就是替太子殿下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进退有术的精锐部队。”
朱志勇声若洪雷,势若奔马。
“太子部将忠正能干,洪福齐天。”兵部侍郎杨安在一旁奉承道。
步兵练过之后,又是骑兵开始演练。骑兵们全身着甲,手持长矛,往来冲锋。
虎贲、羽林的六千兵马中,只有一千骑兵,马匹、护甲、训练的质量,都是很有限,不过骑手们的士气却是十分高昂。
演武完毕,六千人马站在校场上,等待太子检阅。
虎贲军统领白震威、羽林军统领白龙祥,腰悬长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
赵奕面带欣慰的笑容,走下点将台。
他从一个步卒手里拿过制式的长矛,掂量了一下。
枣木制成,尖头是个长长的扁状矛头。全长约在一丈。按照赵奕穿越前那个世界的度量衡,应当在三米左右。
“朱总统领,乌桓重骑在马上使用的长矛,长度几何?”赵奕扭头问道。
“乌桓重骑有好几种矛,最长的那种,长约一丈二尺。”朱志勇答道。
“你看看,一寸长,一寸强。咱们的儿郎手持一丈长矛,结阵相迎,矛头尚未触及人家的骑兵,人家的矛头已经刺过来了。再加上乌桓战马奔腾、咆哮而至、声势逼人,未曾接战,我们士气已沮,焉能不败?”
赵奕冷哼一声,把长矛还给了那名步兵。
“末将惶恐。只是经过实战印证,步兵的长矛超过一丈,就会运转笨拙。”羽林军统领白龙祥在一旁解释道。
“无妨,千军万马对战,人挤人,人压人,岂容你手持长矛,左跳右摆?只要能令行禁止,刺向一个方向即可。传我命令:将步兵长矛加长到一丈五尺,矛头改装成三棱形状,便于破甲。”
赵奕目光收缩,眸子里精光四射。
要对付乌桓铁骑,必须对装备和战术做出一些升级改变。
“末将遵命,即刻通知军需官,按太子殿下要求改造兵器。”朱志勇拱手道。
“还有一条,步卒的武器,只有一根长矛?”赵奕皱眉。
“原先还有刀牌手,与长矛手的比例约是一比二。只是实战证明,刀牌手行动缓慢,藤牌对乌桓人的复合弓和标枪防御不足,也就都改成了长矛手。”虎贲军统领白震威拱手说道。
“长矛手必须携带副武器,或是短刀匕首,或是钉锤手斧,自己选择。”赵奕命令道。
“太子殿下,何不统一配上长刀,也好整齐划一,军容严整。”杨侍郎建议道。
“乌桓骑兵的甲胄防御严密,长刀长剑之类的锐器,焉能破甲?倒不如短刀钉锤,或刺其铠甲缝隙,或锤其头盔,可见奇效。军容整齐什么的,并无所谓。”赵奕说道。
“殿下英明!”杨侍郎这一次是真心佩服的笑容。
“即便没有燕国骑兵掩护侧翼,我大夏依旧要把乌桓人杀个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赵奕的目光坚毅如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