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九章沙河舞厅

书名:问情劫 分类:现言 作者:怪才妄淡 更新时间:2025-04-11 16:48:55

换源:
 

  2025年12月31日23:45沙河舞厅遗址

周振华的轮椅碾过结冰的石板路,老式军用水壶在扶手上叮当作响。全息投影的倒计时在废墟上空闪烁:沙河舞厅遗址将于2026年1月1日00:00正式关闭。他的手指抚过门框上的焦痕,1987年火灾留下的碳化木纹,像极了妻子林晚星当年留在教案本上的钢笔字。

周老师,该启动AI对话程序了。年轻的技术员递来VR眼镜。镜片上倒映着老人苍老的面容,左耳垂还戴着1968年林晚星送的银质枫叶耳钉。

进入虚拟空间的瞬间,1968年的沙河林场扑面而来。18岁的林晚星穿着红色布拉吉,在白桦林里旋转,发梢沾着晶莹的雪粒。她突然转头望向镜头,漆黑的瞳孔里映出年轻的周振华——那个在知青点偷偷教她弹吉他的上海小伙。

振华,虚拟林晚星开口,声线带着电子合成的颤音,你终于来了。她的手穿过他的身体,指向远处的木屋:还记得我们在这里写《沙河舞厅》吗?

周振华的视线模糊了。全息投影自动播放1968年的监控录像:煤油灯在墙上投出晃动的影子,林晚星趴在木工桌上修改歌词,钢笔尖划破纸页的声音与窗外的暴风雪交织。他的手突然触到铁皮饼干盒,盒底藏着带血的琴谱——那是1987年火灾后从废墟里扒出来的。

晚星,为什么要隐瞒病情?他的声音在虚拟空间里回荡。系统突然故障,画面切换至2005年的车祸现场。儿子周明的北斗星轿车撞上冻土带,仪表盘上的《沙河舞厅》CD正在播放:

如果有一天

我的爱化作极光

你要记得抬头看

林晚星的声音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振华,有些真相需要用一生去消化。全息投影展开1987年5月的医疗报告,诊断结果写着渐冻症晚期,日期正是火灾发生前三个月。

周振华感觉心脏被重锤击中。他想起火灾当天,林晚星执意要返回学校救学生,而他为了保护林场档案没能追上她。后来在医院太平间,她的右手还保持着握粉笔的姿势。

还有三十分钟。技术员的声音从现实传来。周振华颤抖着打开饼干盒,里面躺着三枚铜钥匙:1968年知青宿舍的门锁、1987年学校仓库的密码锁、2005年儿子的汽车钥匙。当他将钥匙依次插入虚拟空间的石门时,整座舞厅突然亮如白昼。

1987年5月15日14:00沙河镇第一小学

林晚星在黑板上写下《沙河舞厅》的歌词,粉笔灰簌簌落在她藏蓝工装的袖口。学生们跟着哼唱,窗外的樟子松正在抽新芽。周振华抱着吉他站在教室门口,看见她偷偷服用白色药片,玻璃瓶上印着渐冻症治疗药物。

振华,她转身时露出疲惫的笑,今晚七点,老地方见。

2025年12月31日23:55虚拟空间

周振华站在1987年的舞厅中央,林晚星的全息影像正在消失。她突然抓住他的手,虚幻的体温透过皮肤传来:其实我早就知道会有这场火灾。她的声音带着释然,那天在医院,医生说我只剩三个月......

现实中的警报声响起。周振华看见虚拟林晚星的身影逐渐透明,她将一样东西塞进他掌心——是1987年火灾当天,他没能送出的银戒指。

记得抬头看极光。她的声音消散在风雪里。

2026年1月1日00:00沙河舞厅遗址

周振华的轮椅停在废墟中央,手心里的银戒指泛着冷光。全息投影关闭前的最后画面,是1968年的林晚星站在白桦林里,将《沙河舞厅》手稿折成纸飞机。纸飞机穿越时空,最终落在2025年的他膝头。

他颤抖着展开泛黄的纸页,发现背面写着:如果我先走,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舞厅的地基下。落款日期是1987年5月6日——火灾发生前九天。

雪在下,周振华对着虚空伸出手。在他看不见的地方,1987年的林晚星也在同样的位置伸出手,两个时空的指尖在永恒的极光中轻轻相触。

2026年1月1日00:15沙河殡仪馆

周振华的轮椅碾过结霜的瓷砖,灵堂里的白菊在低温中蜷成冰花。技术员抱着骨灰盒跟在身后,盒盖上的鎏金牡丹纹与1987年林晚星的骨灰盒如出一辙。他突然想起妻子临终前说的话:如果我先走,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舞厅的地基下。

周老师,技术员递来金属探测器,系统检测到地下有异常磁场。探测器在舞厅中央疯狂震动,屏幕显示地下三米处有金属物体。

挖掘工作持续到黎明。当铁锹触到铁皮箱时,周振华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箱子里整齐码放着林晚星的遗物:1968年的知青日记、1987年的教案本、2005年周明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最上面压着个牛皮纸袋,封口处写着致振华,1987年5月18日。

颤抖着拆开信封,1987年的林晚星从信纸上复活:

振华: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应该已经化作舞厅地基下的白桦根。原谅我隐瞒了渐冻症的真相,更原谅我没能遵守生死相随的诺言。

火灾不是意外。5月16日我在林场发现沈卫东的账本,他在偷偷砍伐原始樟子松林。我将证据藏在学校仓库的密码锁里,密码是我们初吻的日期(**)。

如果有一天明儿问起妈妈,告诉他我化作了极光。替我抱抱他,就像当年你抱着我在白桦林里转圈那样。

永远爱你的晚星

信纸飘落的瞬间,周振华看见1987年的林晚星站在火光中,将账本塞进学生书包。她转头望向他,嘴角扬起释然的笑,然后被气浪掀翻在燃烧的钢琴上。

2005年9月23日19:00北极村星空营地

周明的吉普车在冻土路上颠簸,车载CD循环播放《沙河舞厅》。他转头对副驾驶座的女孩笑:这首歌是我爸妈的定情曲。月光透过车窗,照亮女孩脖颈间的枫叶项链——正是林晚星1968年送给周振华的那条。

明儿!小心!女孩突然尖叫。卡车的远光灯刺破黑暗,周明猛打方向盘,北斗星轿车冲进路边的排水沟。CD机在撞击中卡带,林晚星的声音卡在化作极光处,无限循环。

2026年1月2日14:00大兴安岭地区档案馆

周振华的轮椅碾过积灰的木地板,管理员递来1987年的火灾调查报告。第13页的照片让他瞳孔骤缩——林晚星蜷缩在钢琴旁,右手紧攥着半张烧焦的琴谱。

这是从她指缝里取出的。管理员指着档案袋,另一半在沈卫东的保险柜里。

2018年的监控录像突然在全息屏展开:垂垂老矣的沈卫东在临终前打开保险柜,将烧焦的琴谱碎片放进周明的档案袋。镜头拉近,琴谱上残留的音符与周振华正在谱写的《沙河舞厅》终章完美重合。

晚星!周振华对着虚空呼喊。系统自动生成1987年5月18日的场景:林晚星站在燃烧的舞厅里,将完整的《沙河舞厅》手稿塞进保险箱。火焰吞噬她的红色舞裙,却在她胸前留下北斗七星状的焦痕。

2026年1月3日03:00沙河舞厅遗址

周振华跪在冻土上,用冻僵的手指挖掘。当挖到三米深时,铁锹触到金属箱。打开的瞬间,1987年的琴谱、2005年的CD、2025年的VR眼镜同时启动,三个时空的林晚星在极光中重合。

振华,三重影像同时开口,该完成我们的歌了。

周振华颤抖着按下播放键。1968年的吉他声、1987年的钢琴声、2005年的CD声在虚空中交织。当唱到如果有一天时,所有乐器突然静默,只剩下林晚星的清唱:

我的爱化作极光

你要记得抬头看

在永夜的尽头

有我为你点燃的

永恒的白桦林

现实中的周振华突然起身,在轮椅摔倒的巨响中,他看见1987年的林晚星张开双臂向他走来。两人的身影在极光中重叠,他终于触到了她真实的温度——那是跨越三十八载的冰与火之歌。

2026年1月4日06:00沙河公墓

周振华的墓碑紧挨着林晚星的,花岗岩上刻着《沙河舞厅》的最后两句歌词。技术员将全息投影仪埋进墓穴,每年冬至,这里都会重现两位老人在白桦林共舞的影像。

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冻土下的白桦根正在生长。当春天的第一缕阳光融化积雪,树根穿透1987年的保险箱,将《沙河舞厅》的完整手稿顶出地面——就像那年林晚星折的纸飞机,终于穿越时空,落在爱人的掌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