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5章 李明

书名:十年重逢,婚姻与旧爱的抉择 分类:现言 作者:纤纤紫瞳 更新时间:2025-04-10 15:22:03

换源:
 

  手术室的无影灯熄灭时,李明习惯性看了眼墙上的时钟。下午5点43分,比他预计的晚了近两小时。今天这场主动脉瓣置换术出了点小意外,患者突发室颤,他花了四十七分钟才把那个七十二岁老人的心跳拉回正常轨道。

“李医生,今天辛苦了。“护士长递来擦汗的纱布,李明道谢时注意到她眼角的疲惫。连续三台手术,所有人都到了极限。

更衣室里,他给林晓发了条微信:“手术刚结束,大概七点到家。“消息显示已读,但没有回复。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李明把手机扔进储物柜,热水冲淋在肩颈处,试图洗去手术带来的紧绷感。水流声中,他想起上周五林晓回家时红肿的眼睛——“花粉过敏“,她这么说,但李明清楚记得那天窗台上的绿萝连花都没开。

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永远浓得刺鼻。李明走到停车场时才想起,今天是他们每月一次的“百合花日“。

五年前求婚时,他就是在白百合花丛下单膝跪地的。这个传统保持了整整六十个月,直到上个月,林晓“忘记“了。

方向盘在掌心传来皮革的触感,李明决定绕道去花店。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林晓:“不用买花,我已经买了。“简短的十个字,他却反复看了三遍。五年来第一次,林晓单独买了百合花,以前都是一块儿去。

花店老板娘见到他就笑:“李医生今天来晚了,您太太刚买走最后一束香水百合。“她包花的手顿了顿,“不过您太太今天怪怪的,盯着百合花发了好久的呆。“

红灯前,李明的手指在方向盘上敲击。作为心外科医生,他习惯了从细微症状诊断病情。林晓近期的异常像散落的拼图:突然加密的手机、频繁的“加班夜归“、衣柜深处那件他从没见过的真丝内衣。最明显的是两周前,他在洗衣篮里发现的那张咖啡馆收据——“拿铁两杯“,日期正是林晓说要去见客户的那天。

电梯上升时,李明松了松领带。他忽然想起医学院教授的话:“最好的外科医生不是手最稳的,而是最能忍痛的。“现在他明白了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

钥匙刚插进锁孔就闻到糖醋排骨的香味——林晓最爱的菜,他今早出门前腌好的。推开门时,他故意哼起他们蜜月时常听的《去大理》,这是他能想到最自然的“一切如常“。

“我回来了。“他朝厨房方向喊,同时注意到玄关处多了一双陌生牌子的高跟鞋——林晓向来只穿那几个固定品牌。

林晓从客厅走来,眼睛红得可疑,手里攥着手机像握着什么罪证。“花粉过敏。“她抢先说,声音里的颤抖连医学院实习生都听得出来。

李明放下公文包,白大褂口袋里还装着今天没吃完的止痛药。他伸手探向林晓额头,这个动作他每天要对几十个病人做,但碰到妻子皮肤时,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想起第一次解剖课碰到尸体时的战栗。

“要不要吃抗过敏药?上次开的还有。“他保持着专业语气,同时注意到林晓左手无名指上的婚戒不见了——那个他花三个月工资定制的铂金戒指。

林晓突然抓住他手腕:“对不起。“她的指甲陷进他皮肤,那里还留着今天手术时被器械划破的伤口。疼痛让李明清醒,他看清了妻子眼中的混乱,就像监护仪上紊乱的心电图。

晚餐时他刻意讲医院趣事,这是他们婚姻里的安全话题。但林晓机械的点头频率暴露了她的心不在焉。当他说到实习生又一次差点搞错盐水时,林晓的筷子在碗沿敲出清脆的声响——就像监护仪最后的蜂鸣。

“晓晓,你最近真的很不对劲。“他放下筷子,不锈钢撞击瓷碗的声音在安静的餐厅格外刺耳。

林晓盯着凉透的米饭,突然说:“我可能...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这句话像手术刀划开表象。李明看到她睫毛上挂着的泪珠,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流产的夜晚,林晓也是这样无声地哭。

灯光下,他注意到林晓锁骨处陌生的红痕——不似过敏,更像是吻痕。这个发现让胃部绞痛,但他只是平静地说:“好,我明天就帮你约。“作为医生,他太清楚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

浴室水声响起时,李明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停留着今早的手术方案,但他点开了医院系统。登录密码是他们的结婚日期,这个习惯保持了五年。查询页面他输入“周明“——林晓大学初恋的名字,上周同学会她提起过三次。

系统显示三条记录:周明,男,34岁,上周三在急诊科就诊,病因是酒精中毒。陪同人员登记的是...林晓。时间正是她说要加班的那晚。

水声停了,李明迅速关闭页面。他走到阳台,四月的夜风带着花香。对面楼的灯光像监视器的亮点,他突然很想知道,此刻有多少家庭正上演着类似的剧情。

床头柜上他放了抗焦虑药和温水,这是医生的职业习惯。林晓擦着头发出来时,他假装睡着了。黑暗中他听到她蹲在地上的闷响,然后是手机屏幕的亮光——她在看什么?不,他不想知道。

凌晨三点十七分,李明轻轻起身。林晓终于睡着,呼吸轻得像术后监护仪上的数字。他光脚走到书房,从书柜最底层取出那本相册——他们婚礼的照片。翻到第七页时停住,照片里林晓穿着鱼尾婚纱,捧着他送的百合花,笑容明亮得刺眼。

手机在深夜的静谧中突然震动,刺耳的嗡鸣划破了卧室的黑暗。李明条件反射地伸手抓住手机,急诊科的呼叫信息在屏幕上闪烁。车祸伤员,血气胸,需要紧急开胸手术。职业本能让他瞬间清醒,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出“马上到“三个字。

发送前,他的拇指悬停在屏幕上方,犹豫了几秒。窗外路灯的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妻子林晓熟睡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最近一个月,她总是半夜惊醒,然后整夜失眠。李明又加了一句:“我爱人近期情绪不稳定,能否推荐好的心理咨询师?“发送后,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她。

换衣服时,洗衣篮里一抹熟悉的淡蓝色引起他的注意——是林晓上周穿过的衬衫。他下意识拿起来准备扔进洗衣机,却闻到一股陌生的香气。雪松混合着琥珀的冷冽气息,李明的手指僵住了。这种香气他有印象——就在上周三晚上,周明因为急性阑尾炎来急诊,他在走廊上闻到过同样的味道。当时他还以为是新换的空气清新剂。

医院的走廊永远亮着惨白的灯光。李明快步走向更衣室,一边解开睡衣纽扣一边思考手术方案。

手术持续了六个小时。当李明缝合完最后一针,窗外已经泛起鱼肚白。他摘下沾满血迹的手套,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洗手时,冰冷的水流冲刷着他发胀的手指,却冲不走脑海中那股挥之不去的香水味。

天台上,初春的风带着凉意。李明靠在栏杆上,掏出手机。相册里最新一张是昨天早上拍的——林晓在厨房做早餐的背影,晨光透过窗户给她镀上一层金边。这是他们结婚五年来他养成的习惯,每天拍一张妻子的照片。手指滑动屏幕,照片一张张倒退,就像时间在倒流。

三周前的照片让他的呼吸停滞了一秒。照片里的林晓穿着他从没见过的墨绿色真丝内衣,靠在卧室的飘窗上,表情是他从未见过的妩媚。那天他值班到凌晨,回家时林晓已经睡了。现在回想起来,内衣的标签似乎还是新的。婚后两人的内衣都是一起去买的,这件墨绿色的,他却没有印象。

“李医生,又来保养婚戒?“珠宝店的店员微笑着迎上来。李明每周都会来给婚戒做清洁,这家店的员工都认识他。他摇摇头,指向柜台里新到的白金对戒:“请帮我改小一号。“林晓最近瘦了不少,原来的戒指总是从她纤细的无名指上滑落。店员接过戒指时,李明注意到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

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比平时更响。李明深吸一口气,就像每次进手术室前那样。推开门,浓郁的百合花香扑面而来,让他有些恍惚。

“你回来了。“林晓坐在餐桌前,面前摆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她的声音平静得有些不自然,“拿铁,“她推过来一杯,“加了双份糖,你喜欢的。“

李明接过杯子,滚烫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注意到林晓无名指上重新戴好的婚戒——上周她以洗碗为由摘下来后就再没戴过。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咖啡表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是一池碎金。

他突然想起医学院第一堂课,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站在解剖台前说的话:“人体最坚韧的不是骨骼,而是心脏肌肉。它每天跳动十万次,从不休息,即使布满疤痕也能保持活力。“当时他觉得这只是浪漫化的比喻,现在却有了新的理解。

“今天下班后,“他啜了一口过甜的咖啡,喉咙发紧,“我们去看电影吧,就你提过的那部。“这是他能想到最接近“重新开始“的日常对话。银幕上的光影交错,黑暗中不必对视,可以假装没看见对方眼中的犹豫和试探。

李明从衣服口袋拿出刚买的白金戒指,“最近你瘦了好多,试试这个,应该不会掉了。”

李明轻柔地帮林晓换上新的戒指,给自己也换上了新的戒指,然后把一对旧戒指放进盒子。

林晓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掉进咖啡杯,激起微小的涟漪。李明伸手擦去她脸上的泪水,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术后患者脆弱的伤口。这一刻他忽然明白,婚姻和心脏手术一样,最关键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技术,而是缝合后的精心护理。每一次换药,每一次清创,都是对愈合的无声祈祷。

窗外,四月的风吹动百合花瓣,几片雪白飘落在木地板上。李明想起今早手术台上那颗衰老的心脏——布满陈年疤痕却依然顽强跳动。也许婚姻也是如此,他想。在消毒水与百合花香交织的空气里,他决定再给爱情一次机会,就像给那个车祸伤员做心脏按压时一样,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