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周明
书名:十年重逢,婚姻与旧爱的抉择 分类:现言 作者:纤纤紫瞳 更新时间:2025-04-10 15:22:03
第二天清晨,周明特意绕路来到邮局。当工作人员问“寄到哪里“时,他顿了顿说:“不用寄,直接销毁吧。“在对方疑惑的目光中,周明转身离开,没有回头看一眼那个装满青春记忆的纸袋被丢进碎纸机。
走出邮局,初夏的阳光正好。周明摘下婚戒,用袖口擦了擦内圈苏雯的名字,然后重新戴好。这个简单的动作像某种仪式——他选择回到现实,继续做那个有瑕疵但真实的自己。手机里还存着林晓最后那条消息,周明没有删除,只是设置了加密。有些遗憾注定要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树干的疤痕,记录着生长时的疼痛与愈合。
当周明再次抬头时,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医院门口。苏雯的航班是下午三点到达,他打算先去看看父亲——那位十年前坚持全家搬离的老周先生,如今正躺在心血管科的病房里。也许父子俩终于可以谈谈那个从未提起的夏天,谈谈当年那个被强行拆散的女孩,谈谈人生中那些不得已的选择与代价。
心血管科走廊的消毒水味道比记忆中更刺鼻。周明在703病房前停下,透过门上的小窗看见父亲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那副样子和二十年前在家里的书房如出一辙。他忽然想起转学前夜,父亲把机票拍在桌上时说的话:“感情算什么?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
现在他确实到了能明白的年纪——明白父亲当年反对的真正原因,明白成年人世界里那些心照不宣的规则,也明白自己终究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爸。“周明推门进去,把果篮放在床头柜上。老周摘下眼镜,露出额头上手术后新添的疤痕,像条蜈蚣趴在苍白的皮肤上。
“苏雯什么时候回国?“父亲开口就是这个问题,仿佛他们之间除了这种程序性问候再无话可说。
“今天下午。“周明坐在床边的塑料椅上,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声响。他注意到床头相框里放着的还是全家福,只不过换成了去年春节拍的版本。照片里他和苏雯站在父亲两侧,三个人都笑得恰到好处,像幅标准的“幸福家庭“广告画。
“苏雯煲汤的技术还是你妈教的,请她有空帮我煲点汤,我有点想念那味道。”父亲望着窗外说道。
“好。”周明应道。
护士进来换点滴时,父子俩陷入尴尬的沉默。周明盯着输液管里匀速下坠的药水,突然说:“我见到林晓了。“
药水瓶晃了一下。老周的手指在报纸边缘捏出褶皱,但声音很平静:“她还好吗?“
“结婚了,过得不错。“周明从果篮里拿出苹果开始削皮,水果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上周同学聚会遇到的。“
苹果皮断断续续地垂下来,远不如苏雯削得连贯漂亮。周明想起蜜月时妻子在洱海边削给他的一整条苹果皮,当时阳光也是这么亮,照得苏雯耳垂上的小痣像粒咖啡渣。
“当年......“老周突然开口,又停顿了。窗外的悬铃木被风吹得沙沙响,叶子投下的影子在病床上摇晃。
周明等着父亲的下文,但老人只是接过苹果咬了一口:“太酸。“
这个评价让周明莫名想笑。十年前他会觉得父亲在逃避话题,现在却能读懂这种拙劣的转移——就像他自己面对林晓时那些欲言又止的瞬间。原来他们父子连懦弱的方式都如出一辙。
“我订了苏雯爱吃的餐厅。“周明看着手表站起来,“明天再来看您。“
走到门口时,父亲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当年她来家里找过你。“
周明的手僵在门把上。那个雨天林晓浑身湿透站在门口的画面突然清晰得刺眼,他记得自己躲在二楼窗帘后,看着父亲把什么东西塞给林晓,然后女孩哭着跑开的背影。
“你给了她什么?“
“你写给她那些信。“老周的声音突然苍老了许多,“我让她...死心。“
这个答案像记闷棍敲在太阳穴上。周明一直以为是林晓拒绝接收他的信件,就像他退回她寄到新学校的明信片一样。原来他们之间隔着比太平洋更远的距离——两个骄傲又脆弱的年轻人,和一场精心设计的双向误会。
医院走廊的灯光惨白得刺眼。周明坐在长椅上给苏雯发消息:“晚上想吃什么?“发完才意识到这是林晓拉黑他后,他第一次没有在打字时想起她。
机场到达厅人潮汹涌。苏雯推着行李车走出来时,周明差点没认出来——她把头发剪短了,染成了蜂蜜茶色,锁骨上多了一枚小小的蝴蝶纹身。
“惊喜吗?“苏雯转了个圈,香水味混着航空燃油的气息扑面而来。
周明接过行李车,突然发现三个月没见,妻子眼角也有了细纹。这些细纹让他想起今早镜中的自己,想起病房里的父亲,想起时间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所有痕迹。
“怎么了?“苏雯伸手抚平他皱起的眉头。
“爸住院了。“周明抓住妻子的手,触到一枚陌生的戒指,“这是?“
“实验室纪念戒。“苏雯笑着抽回手,“马克他们课题组发的。“
马克。周明想起那张明信片上被擦掉的铅笔字。他突然意识到,这三个月里苏雯可能也经历了某种他不了解的心路历程。这个认知让他胸口发紧,又诡异地感到一丝平衡。
晚餐时,苏雯兴奋地讲着新西兰的见闻。周明望着她说话时闪闪发亮的眼睛,想起十年前第一次约会,生物系的苏雯也是这样滔滔不绝地讲着蝴蝶的迁徙。当时他觉得这女孩真特别,不像林晓那么安静内向。
“你呢?“苏雯突然问,“这三个月有什么新鲜事?“
周明的叉子在餐盘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同学聚会,咖啡馆的午后,差点成行的杭州之旅——这些片段在脑海中闪回,最终化成一句:“没什么,就是工作。“
谎言像红酒般滑过喉咙。但这次他没有感到熟悉的愧疚,只有一种奇怪的释然。有些故事不必说出口,就像有些伤口不必展示给别人看。
回到家,苏雯倒时差早早睡了。周明站在阳台上抽烟,月光把小区里的樱花树照得像幅水墨画。手机相册里还加密保存着那张林晓的照片,他犹豫片刻,最终没有点开,而是打开了云盘里尘封已久的文件夹——“新西兰照片“。
苏雯镜头下的南极光美得不真实,但周明却盯着某张边角照片里反射在车窗上的摄影师影子。那是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男人,手很自然地搭在苏雯肩上。
周明关上电脑,烟灰缸里已经积了三个烟头。他轻轻走进卧室,苏雯在睡梦中翻了个身,露出后背上的新纹身——是只振翅欲飞的蓝蝴蝶。
第二天清晨,周明比闹钟先醒来。他轻手轻脚地做好早餐,煎蛋的香气中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被父亲强行中断的夏天。如果当时他勇敢一点,如果他没有退回林晓的明信片,如果他们......
锅里的煎蛋发出焦糊的声响。周明关掉火,把失败的早餐倒进垃圾桶。现实没有如果,就像煎糊的鸡蛋不能重来。他重新打了两个蛋,这次小心控制着火候。
苏雯揉着眼睛走进厨房时,周明正好把完美的太阳蛋盛进盘子。妻子惊喜的表情让他胸口发暖——原来让人快乐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今天去看爸吗?“苏雯咬着煎蛋问。
“嗯。“周明擦着手,“他说想吃你炖的汤。“
“那我下午去买菜。“苏雯的脚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小腿,“一起去?“
这个简单的邀请让周明眼眶发热。他想起这半年来自己多少次用加班当借口,想起苏雯独自逛超市时给他发的那些无人回复的照片。原来幸福一直伸手可及,只是他固执地望向别处。
“好。“周明抓住妻子放在桌上的手,这次她没有抽回,“我下午请假。“
阳光透过纱窗照在交握的手上,两枚婚戒闪着相似的光。周明突然明白,成年人的爱情不是年少时那种轰轰烈烈的燃烧,而是学会在余烬里找到持续温暖的方法。就像父亲病床前那个没削好的苹果,就像苏雯后背上的蝴蝶纹身,就像林晓最终选择拉黑的决绝——这些不完美却真实的碎片,拼凑起来就是生活本身。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张浩发来的消息:“婚礼记得带嫂子来啊!“
周明回复了一个“好“字,然后把聊天记录往上翻,找到半个月前自己发的那条:“可能要多带一个人“。当时打下这行字时的心跳加速仿佛上个世纪的事。
阳台上的樱花被风吹进来几瓣,落在厨房地板上。周明蹲下去捡,突然发现最上面那瓣有个小小的虫蛀痕迹。这个不完美的发现让他莫名安心——原来再美好的事物也难免瑕疵,而真正的成长,或许就是学会与这些瑕疵和平共处。
他站起来,把花瓣放在苏雯的餐盘边。妻子抬头对他笑的时候,周明第一次注意到她右脸颊有个几乎看不见的酒窝,只有在现在这种角度的阳光下才会显现。
这个早晨和过去十年的无数个早晨没什么不同,但周明知道有些东西永远改变了。就像被风吹落的花瓣,有些告别不需要仪式,有些醒悟发生在最平凡的时刻。而生活,终究会带着所有遗憾与收获,继续向前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