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4章 启蒙

书名:三国:我成了曹操的致命毒药 分类:历史 作者:林金鸿 更新时间:2025-04-04 09:17:21

换源:
 

  接下来便是曹彰和曹植的回合。

曹操将目光转向两人:“彰儿,植儿,你们两位最近学的又是些什么内容呢?”

二人原本打算站起来应答,但刚一站起来便立刻低下了头,不再言语。曹操心中明白,曹彰一向不喜欢读书,这是公开的秘密;但曹植并非厌恶学习,而是过于贪玩所致,尽管他聪明至极,但到底还只是个小孩。

见状,环夫人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曹操皱眉追问:“怎么?你们这两日难道都没跟先生好好读书吗?”

看到曹操面色不愉,卞夫人慌忙站起身,跪在堂上请求:“司空大人恕罪,都是妾身失责,没能教导好彰儿和植儿。若有责罚,请司空罚妾身便够了。”

此时,恰逢曹宣吃饱,放下了筷子。丁夫人也不再继续给曹宣传食,抬起头看向跪在堂上的卞夫人。

丁夫人素来对卞夫人毫无好感,这早就不是秘密。此刻她冷冷打量跪下的卞夫人,微微蹙眉说道:“妻子之责,乃相夫教子,恪守妇道。司空忙于外务之时,你未能履行‘相夫’之义,已属不妥……”

“你在府里又没有别的事,连教育孩子都没能做好,应当受罚!”丁夫人皱着眉头对卞夫人说道。曹宣坐在一旁静静聆听。

自古以来,男子负责外务,女子主管内事。在这豪门深宅之中,规矩如同宫廷一般森严。后院诸事皆由正妻统管,倘若丁夫人要惩戒卞夫人,即便曹操也难以无理干涉,否则便会损害丁夫人的威信。宠妾压妻这样的名声,终究不是曹操愿意承受的。

因此,当丁夫人提出惩罚之时,曹操只是假装充耳不闻。站在丁夫人身后的两名侍女,已经蓄势待发。

丁夫人冷冷盯着低首认错的卞夫人,忽然衣袖被轻轻拉扯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曹宣。她带着一丝宠爱问道:“宣儿,怎么了?”

曹宣微笑道:“祖母,今天是宣儿首次回家,能否就此放过此事呢?”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将目光投向曹宣。就连曹丕、曹彰与曹植也都纷纷注视着他。丁夫人看着曹宣,原本紧绷的脸渐渐柔和下来,她爱怜地摸了摸曹宣的头,温和地道:“既然是宣儿这么说,那就这么定了。听你的。”

曹宣赶紧道谢:“多谢祖母。”这一举动本非深思熟虑,仅仅出于想要和曹丕结下善缘的初心,但旁观者曹操对此十分满意,心中对曹宣更添一层认可,觉得这个孩子心性善良。

曹丕站于卞夫人身后看到这一切,向曹宣轻轻点了点头,双方的目光第一次交汇。尽管相隔尚远,可曹宣仍旧能从曹丕的目光中感受到他的谢意。

同样心怀感激的还有跪坐大厅里的卞夫人以及年幼的孩子曹彰和曹植。曹宣朝他们微微点头回以一笑。

这一切落在曹操眼中,不禁令他暗自颔首。不论是一代枭雄还是奸雄抑或英雄,对外人或许需要雷霆手段,但对待家人却应该宽厚仁慈。

虽然曹操未亲眼见过曹宣对付敌人的模样,但从今日对家人的态度上来看,曹宣的表现无疑是令人满意的。

无论对丁夫人而言,亦或只刚有接触机会的卞夫人来说,曹宣此举都非常合曹操的心意。

不过,曹宣这次无意间替卞夫人等人解围的行为,倒是冒犯了环夫人。环夫人满以为自己的计谋已经让卞夫人掉入陷阱,却被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易破解。

此刻,环夫人在堂上,目光扫过曹宣,继而带着笑面向曹操,“司空大人今天收养宣儿,确实值得庆祝。既然宣儿能得司空大人的喜爱,自然是个聪慧之人。

方才冲儿和丕儿都已被考校,若遗漏了宣儿,岂不是显失公平?或许宣儿也有所准备呢?”环夫人巧笑着提议。

这番言语才落下,丁夫人便立刻射去凌厉的眼神,仿佛一头随时准备捍卫幼崽的母狮子。现在,丁夫人最看重的人就是曹宣,谁敢触及其逆鳞,那就等同于挑衅她的权威。环夫人的行为简直是作茧自缚。

然而,此时曹操的兴致却被挑了起来。不论是早前的一箭三雕之策,抑或是天下形势剖析,十胜十败论述,曹宣每次都能带给他意外惊喜。如今曹操不由得心存好奇,想再看看曹宣还有何能耐。

曹操于是转向曹宣,“这几日功课,可有好好复习?”

曹操说完那番话后,丁夫人也只能按捺情绪,暂不发火。

曹宣轻轻点头:“是的大人。”

早先从伏牛山下来时,曹操便嘱咐过,在外人面前,曹宣不可直呼他为祖父,因此才以“大人”相称。

“哦?说来听听,宣儿近来学了些什么?”曹操问道。

“回大人,宣儿目前正在启蒙阶段。”曹宣恭敬回答,“尚且还未学到《诗经》《尚书》这一类经典。”他说得谦逊,实际上这些典籍他已经看过,只是郭嘉这几日确实并未教他《诗经》或《尚书》,而是一直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

听闻曹宣还处于启蒙阶段,环夫人的笑容更加明显了。

启蒙如同孩童入园学习,不过是最基础的内容罢了,仅仅算是识字课本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当晚曹丕三兄弟中,唯有十岁的曹丕表现还算不错,但两岁的曹冲显然更引人注目。

正当环夫人暗自盘算自己得意之时,曹宣突然说出了一番令她惊讶的话——

“回大人,宣儿最近正随老师启蒙,感于老师的启蒙教材过于简单枯燥,遂自己撰写了一本启蒙读物。”

话音刚落,厅内瞬间鸦雀无声。编撰教材?这可不是玩笑么!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竟会撰写读物?环夫人望向曹宣的眼神,满是对幼稚之举的轻视,仿佛在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有点傻气。

卞夫人虽也吃惊,却无环夫人的嘲讽之意;而丁夫人则一脸欣慰与自豪地看着曹宣——她坚信曹宣所言句句属实。

曹操沉默片刻,心道曹宣虽然聪明,但这编写读物之事岂是轻易能做到的?这毕竟是博学儒者方能胜任之大事!于是曹操皱眉问道:“宣儿不可胡说八道,你所谓编撰的究竟是何种读物?”

“回大人,乃是一种类似启蒙教材的书,小孙将其命名为《三字经》。”曹宣答道。

一旁的环夫人已憋不住笑意:“司空大人啊,看来这宣儿真聪慧得很呢,连《诗经》都可以编出来啦!妾身倒想听听这所谓的‘三字经’,若真有价值,正好可以供冲儿启蒙所用!”

既然环夫人都如此挑拨了,曹操也只得应允:“那就让宣儿讲一讲那《三字经》吧。”

旁边的曹丕、曹彰和曹植三位兄长均好奇地注视着年幼的曹宣,看他站在丁夫人身边开口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语出口,环夫人差点笑出声来:“这就没了?就这么几句就是你的‘三字经’?这也配称作诗经吗?”

“够了!闭上你的嘴!”忍耐良久的丁夫人终于爆发,眼眸中似有怒火熊熊燃烧。

此时,曹操也觉察到情况不妙,环夫人不知曹宣的真实背景,万一真的触怒丁夫人,后果可不好收场。于是急忙安抚:“环儿,且等宣儿说完再做评价。”

感受到丁夫人即将喷涌而出的怒火,环夫人此刻才感到些许畏惧。

待环夫人闭口,曹宣继续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以往孟子的母亲,为了儿子成长选择邻居而居。如果孩子不肯学习,她甚至会割断织布机上的线。

在颍川郡,有一位叫荀淑的人。他教导八个儿子,使得他们有“八龙”的美名。

父母若只养育却不教育孩子,那是父母的过失。教育时不够严格,是为师者的懈怠。孩子不学习实在不应该。年幼时不努力学习,到老了又能做什么呢?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明白礼义。作为子女,在少年时,亲近良师好友,练习礼仪。

曹宣说完这一段后,曹操从最初的漫不经心转变为专注起来。

这段话虽短短数十字中仅以三个字为一组,却每次都能阐述简单又深远的意义。不仅如此,还有援引经典的例子,连孟子及其母亲都被提到。

而且,更令人震惊的是,除了孟子之外,甚至包含颍川荀家的故事——“颍川郡,有季和”,这里所指的是荀淑。所谓“教八子,名八龙”,就是指他教导的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荀旉,这被称为“荀氏八龙”。这些让曹操听得目瞪口呆。不只是曹操,厅内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段三字经非同凡响。

“还有更多吗?宣儿?”曹操兴奋地问。

曹宣点了下头。

“好啊,快点说!”曹操急忙说道。

受父亲的鼓励,曹宣继续:

“孔融四岁时知道礼让大梨予兄长。对长辈尽孝是应坚持的事。年轻勇敢,埋葬亲父。对于兄长之礼宜早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