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3章 嫡母威严

书名:三国:我成了曹操的致命毒药 分类:历史 作者:林金鸿 更新时间:2025-04-04 09:17:21

换源:
 

  丁夫人拉着曹宣径直步入府中,并瞧见环夫人与来莺儿正在院中注视这边的情况,但她只是匆匆扫过两人并未言语,甚至没做任何引荐的意思。

丁夫人性子刚硬,向来对如环夫人这般侧室以及卞夫人、来莺儿之类心存偏见。尤其是曹昂为救张济寡妇而遭不幸的事后,在丁夫人眼中,环夫人也好,卞夫人和来莺儿也都被归类为厌恶之列。

卞夫人原本是歌舞艺姬,早在曹操初露头角时所到之处即受宠幸。当年乐坊至谯县演出,当时曹操便对她一见钟情。当晚便纳入房中。而来莺儿则是曹操在洛阳为官之时收入府中为妾。二者皆出自梨园,这让丁夫人极为介怀其出身来历。

环夫人与来莺儿看着有些熟悉的曹宣,却一时想不起来到底是怎样的熟悉感。

直到曹操走近两人身旁。

“司空。”

“司空。”环夫人怀抱着两岁的曹冲施礼,而同时来莺儿也拱手施礼。

这时小曹冲伸出了双臂。“阿爸阿爸,抱抱,抱抱。”他稚嫩的声音回荡开来,曹操笑着伸手将孩子抱起。

曹操微微一笑,将小曹冲抱在了怀里。

“冲儿可有乖些?”曹操轻轻刮了下曹冲的小鼻尖。

小曹冲咯咯直笑,惹得曹操也眉开眼笑。

一旁站立的刘莺儿见此情景,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不仅因自己出身低微,更因为无子嗣而让她的地位颇为尴尬。

“司空,方才那孩子是谁?”环夫人望着远处已与丁夫人渐行渐远的曹宣问道。

曹宣一边哄着曹冲一边随意答道:“哦,那是可怜的孩子,只因相貌酷似子修,我便收养了他。”

“也算是给夫人添个孙儿。”曹操补充道,“夫人自子修离去后每日伤怀,如今有了这孩子相伴,夫人也能稍稍宽慰些。”

环夫人和刘莺儿听闻都瞪大了双眼。

难怪总觉得面熟,原来是生得像曹昂啊。

不过就是个养子,至于兴师动众吗?

想到这里,环夫人心里的一块石头倒是落了地。

夜幕低垂,万家灯火点亮了许都城。

司空府内,曹操正高坐主位。

丁夫人于其身侧不远处安坐,而曹宣则挺胸抬头坐在丁夫人身旁,双眼注视前方。

一场家宴正在堂内进行。

除曹操和丁夫人外,诸位夫人纷纷带着各自子女前来赴宴。

卞夫人携三位少年入席,他们年龄均在岁左右。

环夫人怀抱两岁幼子曹冲。

曹操端坐主位,郑重说道:

“今日我要宣布一事。”他目光移向一旁的曹宣,说,“从今日起,宣儿正式成为我们一家人。以后就住在司空府。”

曹宣闻言起身,向堂内众多夫人躬身行礼,说道:

“曹宣拜见各位夫人。”

坐在卞夫人身边的三兄弟——曹丕、曹彰、曹植好奇地看着新面孔。

平日里府中同龄孩童并不多,除了三兄弟外几乎没有玩伴。

从前曹昂作为兄长,年长他们许多,三人在其眼里不过是小弟弟。

兄弟间的交集也仅限于此。

并且曹昂常常跟随曹操外出征战,鲜少待在家中。

直到曹丕十岁能随军行动后,彼此接触才多了起来。

当年宛城之战中,曹丕侥幸脱险幸存,而曹昂为救曹操,放弃战马最终遇难。

随着曹宣的声明落下,尚未来得及曹操发话,丁夫人便已拉起曹宣的小手,

“宣儿就如同我的孙儿一般,今后谁敢欺凌宣儿,便是与我过不去。”

她目光凌厉扫视满堂,特别是望向卞夫人与环夫人时更为锐利,彰显出嫡母威严。

此刻也只有环夫人与刘莺儿二人知晓曹宣真实身份。

对于丁夫人话语中的威慑,二人充耳不闻。

一个养子而已,即使得到丁夫人的偏爱,又岂能比肩曹操亲生子的地位?

加之环夫人和刘莺儿往日里本就常被丁夫人训诫,彼此关系并不融洽,自然不会将这话放在心上。

相较之下,卞夫人性格温和平和,故而在丁夫人开口时仅是轻轻点头回应。

大人自有大人心思,孩童亦有其好奇。

曹丕、曹彰与曹植三兄弟目光充满兴趣地打量着年纪相仿的曹宣。

经过大半年许褚的磨练,此刻的曹宣已非昔日旧貌,变得判若两人。

曹宣每日勤练不辍,三千次挥刀、五百次砍枝,让年幼的他拥有了结实的体魄。站在那里虽年岁尚小,却自有一股凛冽之气。曹丕三兄弟带着好奇注视曹宣时,曹宣也在暗中打量着未来的魏国开国之君曹丕。

作为曹家三代豪杰中的重要一环,曹操、曹丕与曹叡三位皆是压制司马氏的关键人物。尽管各自成就有所差异,但都可称为明君。曹宣轻轻点头回应了曹丕的注目礼,算是打过招呼。

“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礼,来坐下吃饭吧。”曹操挥手示意后,晚宴随即开始上菜。身为司空府举办的家庭宴席,自然奢华丰盛。坐在丁夫人身旁的曹宣碗中堆满了她夹来的佳肴。

“宣儿,这可是新鲜宰杀的鹿肉,尝尝看。”宴席上,丁夫人全程专注于给曹宣夹菜,自身进食甚少。至宴会过半,环夫人抱起曹冲站了起来发言:“司空不在家的日子,冲儿天天说想父亲,妾身告诉他只要每日研习诗经,学会三篇,您便会回来见他。今儿刚巧学完三篇,您便回府了。”

环夫人着华丽长裙立在堂上,曹操听罢笑声朗朗:“好啊!我儿不过两岁就已通晓诗经,来为父听听。”年仅两岁的曹冲被放置地上,先是朝曹操行礼,随后抑扬顿挫地诵读起《诗经》内容:“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虽语调稍显稚嫩,但模样惹人怜爱。

一旁观视的曹宣忍俊不禁。

他对这种争宠戏码早已耳熟能详,但目睹真实场面还是初次。丁夫人对环夫人行为毫不在意,持续向曹宣碗里添菜,并提醒道:“多用点,你年纪正是长身体时候,又跟随许褚习武,需好好补充营养。”曹宣欣然接受叮嘱,环夫人则未再开口,转而把焦点移回儿子身上。

随着曹冲朗诵完毕,《南有樛木》篇章落下,曹操连连赞叹并将其召唤至前奖赏了一块鹿肉,环夫人亦满脸得意地说教曹冲谢恩。

这时堂下突传来一声冷哼。

声音来源是坐于曹丕旁边的曹植,显然对这一切不屑一顾。然而即便知晓其傲慢态度,曹宣对此毫无反感——毕竟曹植确实具备傲视群雄的能力。

古人如王士祯赞誉汉魏以来两千年诗人仙才者不过三人:曹植、李白和苏轼。这位七步成诗、谈吐敏捷的年轻人,未来在曹冲早夭后,将是能与曹丕争夺继承权的唯一个人选。

要是曹植不是因为诗歌才华太过傲慢,且屡次醉酒耽误正事,最后储君的竞争结果还真难以预料。

曹植此生第一次冷笑出声,这一声笑让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卞夫人身上。

“植儿,不准说话。”卞夫人瞥了眼身边的曹植,低声训斥。

环夫人却不愿意就这么算了。如果是丁夫人教训,她或许还能忍下,毕竟对方是正妻。但卞夫人算什么?她的儿子不过是出身,凭什么争?

“姐姐何必这样?孩子有话就让他讲嘛,毕竟是一家人,有什么不可以直言的呢?”环夫人故作温柔地说。

此时的曹植才九岁,虽说天资聪慧,却全无心机,压根没察觉到环夫人是在给他设套。但坐在丁夫人身边的曹宣,倒是瞬间看穿了环夫人的企图。

而丁夫人面对环夫人的挑拨离间,依旧气定神闲地坐着,稳如磐石。作为正室,只要她自己不愿,谁又能撼动她的地位?当下她只顾给曹宣夹菜、添饭,嘘寒问暖,丝毫不为所动。

果然,年幼的曹植一听到环夫人的话,便昂首挺胸地回答:“不过就是那三两篇《诗经》罢了,我三岁时就能熟背所有《诗经》《尚书》。”

环夫人嘴角微扬:“植儿聪慧无比,冲儿的确比不上他呢。”停顿片刻后,又说道,“既然今天司空归来,妾身建议:司空不如出题考察一下几位公子近期的学习如何?”

听到“考察”二字时,曹丕依然面无表情,而曹彰和曹植的脸色却瞬间变得慌乱起来。

曹操稍加思索后点点头:“确实很久没有了解过孩子们的学习进展了。”随后转向身旁的曹丕、曹彰与曹植:“你们三人,分别说说最近在学些什么吧。”

作为长子的曹丕最先起身,恭敬答道:“回父亲,孩儿近来正在研读《尚书·尧典》。”

曹操轻轻颔首,随即追问:“‘静言庸违,象恭滔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说说看。”

曹丕微微躬身作答:“回父亲,静言:或作靖,意为巧言;庸:指使用;滔:同‘慆’,表示懈怠。象恭:表面上显得恭敬——总而言之,就是指那些花言巧语、阳奉阴违的人,看似尊敬,实际上轻慢天地、悖逆纲常。”

曹操闻言颇为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看来丕儿近来学习颇为用心。”

获得肯定和赞美的曹丕面露微笑,谦逊行礼:“多谢父亲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