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篇 中
书名:回古念神 分类:穿越 作者:F.E.Y 更新时间:2025-02-04 21:15:01
同源侧靠着门框,垂眸注视着在屋里走来走去,搬来搬去,跑来跑去的善丹。
忙碌的善丹抽空看了眼同源,没好气道:“在那看什么看?”
“你在做什么?”
“看不见在收拾东西?”
“什么东西?”
“要带走的药材、医书和送给药王谷各位的送别礼。”
“哦?你不是不同意师父出谷吗?”
“那又如何,师父去哪我去哪,我在师父身边可以为师父缓解对药王谷的思念,我就是师父身边的药王谷。”
善丹忙着收拾东西,想着自己一堆事情没有做,头也不回对同源说:“滚过来帮忙,看不见我一堆东西?”
同源慢慢悠悠上前帮着收拾药材。
“你没有自己要带的东西吗?”善丹见同源真的过来帮自己,随口问了句,“你要带走的东西也记得整理妥当,不然出了药王谷,指不定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同源唇角轻扬,“我东西不多,就要带走我的虫子而已。”
果不其然,善丹整个人的动作顿了顿,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浑身一个哆嗦,“到时候带着你的虫子离我远一点!”
到最后,也不知济大夫是如何说服几位长老的,只知济大夫回来后一夜未说话,独自在室外坐了整宿。
第二天一早,善丹同源前来寻时,济大夫声音略微沙哑:“三日后启程。”
启程的那日,药王谷门口无人相送,他们师徒三人背着行囊出了谷。
善丹和同源都回头看了药王谷最后一眼,而济大夫始终快步走在前头,不曾回头。
济大夫、善丹和同源,三人一路南下,只靠徒步,一路走,一路行医救人治病。
济大夫医术高明,不收报酬,只为治病救人,他的好名声比他的人都到的快,人们都在传“不知道从哪里出来个大夫,可谓是药到病除,分文不收,真真是菩萨心肠!”
一个包子铺上,一堆人正在讨论济大夫。
“你们可知晓济大夫?”
“这是何人?”有人疑问。
立即有人为其解答:“现在谁还不知道菩萨心肠的济大夫?那真是天上的神仙啊!听说王员外家的千金一直卧病在床,各家的大夫看了都说不出病因,只能靠药材吊着一口气活到现在,那么多名贵药材不见好转,济大夫一来,施针煎药,不出两个月,你猜怎么着——好啦!”
那人惊异:“真的这么神奇?”
“那可不!王员外的千金现在都能出门了,丝毫不见病态。”
“对了,济大夫身边的两个徒弟也小看不得。”
“这话怎么说?”
“听说那两位少年是从小在济大夫身边长大的,深受济大夫真传,济大夫前段日子在木游村住了段时间,每天开门治病。但是有一天不巧,济大夫带了一个徒弟去山里采药了,只留了另一个在家中,正好就碰上有个人在街上突然倒地不起,不知道是如何,众人纷纷吵闹的时候,那位少年穿过人群,动作利落,给人把脉、施针不出一刻钟,那人就悠悠转醒。”
“但是我又听说那位施针的少年脾气不怎么好,虽然每天带着笑脸,但是遇到不听医嘱的人瞬间就垮脸,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多有钱,不听他的那他就给你甩脸,一副不信他那就找别人治病的样子。”
“哦呦,挺有脾气的呀。”
“这么有才华的人,有点脾气也是正常的,要是我有这般才华,我还能比他更嚣张。”
“说了一位,还有一位呢?”
“那位可就和这位性格完全相反,但是医术都是顶顶好的!”
“何以见得?“
“这位每天沉默寡言,脸上不见情绪,总是平淡地看着病人,仿佛什么难治的病,在他面前都是小病。还是有一日,一位孩童,不知误食了什么,浑身抽搐,口吐白沫,正要不行的时候,不知道这位少年做了什么,那小孩吐出一口鲜血,血中还蠕动着几只说不出模样的虫子,之后那小孩就好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天哪,这师徒三人不知是哪里的隐士高人出来救人了?若是能见上一面,我也定要济大夫给我瞧瞧病!”
众人正在兴头上,没听见一旁一道清脆的男声:“来六个素包子,分三份装,两个一装。”
“好嘞,来,客官,您的包子。”
“多谢。”
少年接过包子,身后的红色发带被风吹跑到身前,险些碰到包子上,被少年不耐烦地用胳膊弄回去,捧着包子走到另一位玄色发带少年面前。
少年不急着接过包子,先给面前这人的红发带整理回身后,又看了一圈,确定没有着装不妥处,这才接过自己的那份包子。
红发带少年又将一份包子送到一位老者面前,“师父,吃完就继续赶路了哦。”
济大夫接过包子就往嘴里塞,“知道了。”
善丹毫无形象的蹲在济大夫旁边啃包子,含糊不清问道:“师父,这次我们去哪里呀?”
济大夫思索了片刻,“要不就继续南下吧,再走到一个村子,住上二三月就回头北上。”
善丹眼睛一亮,连包子也顾不上吃,抓着济大夫的胳膊摇晃:“我们能回头北上了?!”
同源听了也是站直了身子,不再半靠着墙。
“对,北上。”
“太好了!我们能再看药王谷一眼了!!”
善丹跳起来,拉着同源转了个圈。
济大夫看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也很高兴,他们已经出药王谷快十年了。
“师父,那我们快走吧!”
济大夫抬眼,“我还没吃完包子。”
善丹等不及了,扶起济大夫,推着背往前走,“边走边吃,我也没吃完呢,走啦走啦,同源跟上啊!”
同源背着行囊,不急不慢跟在二人身后,心中感慨,原来都出来这么久了。
同源目光轻轻落在善丹的身上,唇角勾出一抹笑意,他们也跟在济大夫身边很久了。
眼看快出村了,济大夫止步,让善丹同源去置办些衣物和干粮,他要去采购点药材。
善丹没有意见,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个村子还要走多久。
见济大夫从同源手上拿到了许多银两,眼睛一亮,伸出手,“给我银两。”
同源不给,“你和我一起去。”
善丹不乐意:“凭什么不给我,我要自己去买。”
同源转身就去找铺子,边走边说:“你上次拿着银两差点被人骗了,这次我可不敢给你了,再怎么有钱也不能这么被骗。”
善丹耳根染红,迅速跟上,反驳道:“哪有,我那是一时大意。”
同源才不管他说什么,自顾自走进店铺。
他们二人采购了足够的衣物和食物,现在正在村口等济大夫出来,也是闲着无事,同源摆弄着他的虫子,善丹靠着树干,嘴里叼着一根草,红色发带随风飘。
善丹眉目带笑,忍不住踢了同源一脚,同源被踢得身子歪了歪,手里的虫子差点掉在地上,他把虫子收回盒子里,道:“你要是把我的虫子踢没了,我就将它的尸体放在你枕边。”
善丹不笑了,收回作乱的脚,过了几息,还是忍不住,和同源聊天:“你说药王谷现在是什么样子?阿妹妹她们也该长成大姑娘了吧。”
同源没说话,在行囊里翻找着什么,善丹看的头疼,朝他扬了扬下巴,“又要看你那劳什子古书?不是我说,你也出药王谷这么多年了,这一路上可有见过或听说过一点点关于蛊虫能救人的事情吗?还不放弃?”
同源停了手,回想起这一路,他隐晦的和各位名医打听蛊虫的事情,可一提起,他们无一不是对蛊虫深恶痛绝,对他说了一堆蛊虫害人的案例。
“万一能救人,那不就是好事一件。”
善丹切了一声:“冥顽不灵。”
二人一时间没了话,善丹忍不住话匣子,又招惹上同源:“你前几年抓了几百只的虫子呢?都还在身上?”
“没有,死了不少。”
“什么?!”善丹来了兴趣,三步上前要翻同源的行囊,“你不是可宝贝这些虫子了吗,怎么这么悄摸地给养死了?还剩多少,我看看。”
同源没拦住他,被他翻出来了。
一个密封的陶罐被善丹捧在手里,善丹左右打量,刚要上手拆了密封,被同源一下抢回,严肃道:“这个不能拆。”
“为什么。”
“还不到时候。”
“什么时候能拆。”
“再过段时日。”
“你连拆都不曾拆过,如何得知里面死了多少只虫子?”善丹故意为难同源。
同源缓声道:“我抓他们回来就是为了让它们自相残杀,到最后留下一只。”
善丹脸上的笑意没了。
“你在养蛊。”
同源不说话了。
善丹冷着脸站回树下,二人也不再说话了,一直到济大夫出来也不再互相说话。
平常他们也时不时闹矛盾不说话,济大夫看了也没当回事,带着他们向下个村子走。
不过这次倒是挺不好的,一路上三五天了,都不见二人说过话,济大夫这边哄了哄,那边也劝了几句,同源倒还好,只是善丹死活不肯,问他原因也是一个字不说,济大夫只好作罢。
在第六天的夜里,他们终于到了,旁边石头上刻着清乐村。
济大夫带着两人去找客栈,可是不知为何,客栈都紧闭大门,怎么敲也不开,三人没办法,只好在一所破庙中将就一夜,打算白天再去看看。
同源坐在地上看善丹给济大夫整理被子,心里疑虑,他养蛊的事情,居然憋了这么久也没告诉给师父。
莫不是准备偷摸给他的陶罐扔了吧?
同源想去找善丹说话,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说,最后一个翻身睡在地上不管了。
一转眼就到了第二天,善丹感觉有什么东西一直在看他,致使他在睡梦中也不安稳。
“你是谁?”
同源顺手抄起身边的木棍,迅速挡在那人与善丹之间,木棍指向那人,眸中满是警惕、不耐和震惊。
震惊于那人的模样,那人一身破烂衫,光着脚,头发凌乱,脸上也是肮脏不堪。不过,最显眼的还是他那些裸露出的皮肤上的疮点,有的甚至都化了脓水,正往外缓慢流出。
他似乎被同源吓了一跳,整个人蜷缩在地上,身子不停的抖动,带着那些脓水流的更快。
同源紧皱眉头,站在原地不动,余光瞥见济大夫醒了,往后抬脚踢了踢善丹,“起来。”
善丹一开始听同源的声音还很不耐烦,不想起,翻了个身装没听见,而后又听见济大夫惊疑的声音:“你这是怎么了?”
善丹还以为同源怎么了,连忙坐起来,发现同源无事,有事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破庙里的那个陌生人。
他们昨夜都是和衣而眠,立即起身靠近那个还在发抖的人。
济大夫刚要上前去给那人瞧病,同源心里猛然一跳,还未反应过来,便将木棍横在二人之间,“师父,不对劲,不要靠太近。”
济大夫也觉得不大对劲,没有再上前,从袖中翻出个面纱带上,缓慢靠近那人,用一个干净的布料擦了点流出来的脓水,取回来仔细查看。
“师父,这人是怎么回事,怎么让病疮发展成这样?”
济大夫眉头紧锁,“不是普通的疮病,也不应该发展成这样。”
那人最严重的地方还属眼部附近,几乎快要蔓延到眼皮上,整个面上不见一丝好皮肤。
济大夫问了那人话,可是不见他回答,只是抖得厉害。
三人正不知怎么办时,门外传来一声嗤笑,“别费劲了,他是个哑巴,怎么问也不会回答你的。”
善丹绕开地上的人,往外走,“你是何人?”
庙外的也是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赤脚盘腿,“在你们来之前,我叫破庙里的乞丐,这座破庙一直是我和那个小哑巴的住所,现在我也不知道我是谁了。”
善丹朝他稍稍行礼道歉:“实在抱歉,我们初来乍到,昨夜太晚又没有客栈,只好在此借宿,多有叨扰。”
乞丐斜眼看善丹,“稀奇,头一次有人对我一个乞丐道歉。”
“罢了罢了,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问我吧,我知道的都可以告诉你们,但是我劝你们尽快离开,不要在这个村子呆着了。”
善丹和屋里二人对视,二人也出来了,善丹退回到济大夫身后,和同源并排站着。
济大夫学他的样子也盘腿坐下,“不知为何不能在此久待?还有屋里的那人又为何满是脓疮?”
“这里马上就要死光了,还不赶紧走是嫌命太长了吗?”
“死光?”
善丹和同源也正了正神色,目光专注在乞丐身上。
“这个脓疮不知何时出现在我们清乐村的,刚开始只是少部分的人有,很少很小,也没人把这个当回事,后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都染上了,那个脓疮越来越大,我们村的医馆都没办法,有人去请了外县的名医来,也是没办法然后离开了。像那些本身体弱些的染上没多久就死了,还算幸运的……”乞丐似乎想起了什么,深吸一口气,缓了缓。
善丹忍不住看了眼同源,同源也在看他,二人都听懂了乞丐的意思,还算幸运,说明这病到后期更折磨人。
乞丐道:“我的弟兄就有一个染上了的,他当时死的时候,浑身都是流水的脓疮,整个人都快看不出人形了,几乎是化成了水!”
乞丐话音刚落,屋里的人嘶吼了一声,在地上翻来覆去,脓水也被蹭到了地上,那一幅场景令人不忍直视,乞丐不敢回头,叫住要冲进去的善丹:“你别去,万一被传染上了就不好了。”
“好了,你们也快点拿着东西出村吧,我去把他弄出来。”乞丐说着站起来,被济大夫拦住。
济大夫看着他:“我是大夫。”
“你是大夫又有什么用,我们找了那么多的大夫都不管用,还去找了名医,你又能怎么办?”乞丐勉强笑了下,避让着他们三人。
“你也被传染了。”
乞丐脚步一顿,“是啊,我也快死了。”
同源继续说:“万一能活,你不想试一下吗。”
对啊,万一呢,万一能活呢。
乞丐不说话了,径直走进屋,把小哑巴带走,从他们旁边经过时,“村子里很多人都染上了,你们想救人就去看看他们吧,他们比我想活。”
善丹:“那你呢?”
“小哑巴走了我也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
说完,不顾他们三人的阻拦,离开了破庙。
济大夫转身回屋,善丹同源二人径直跟上,待济大夫收拾好药箱回头,他们二人也背好药箱准备出发了。
济大夫:“你们带上面纱,跟紧我。”
“知道了。”
“是。”
他们挨家挨户敲门去问诊,济大夫负责问诊查看,善丹负责记录症状和济大夫想好的几个药方,同源负责帮济大夫拿取发放药材。
开始病人都不愿意再看了,善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他们再看看,万一有用呢,他们也就同意看看,但是也没有抱有希望了。
三人有条不紊,不过人数实在是多,到晚上他们在破庙中整理白天记录的病症,一人一本医书翻阅,可是不曾查到。
三人还在忙碌,连门外站了人都不知道,乞丐没有打扰他们,只是默默的看了看,然后带着小哑巴走到后院睡下了。
第二日师徒三人去了另外一条街问诊,见了更多的患者,夜里还是查书配药,一直到第七日才配出一副较为对症的药。
“师父,这药我们先找谁试一下?”
“让我试一下吧。”
善丹回头,才七日不见,乞丐的身上已经明显看得出他染上脓疮了,脖子上也出现了轻微症状。
济大夫:“先说好,这药是第一次配出来,不知道药效如何。”
“反正都这样了,大不了一死,为你们试一下还算排除了一种可能,这是好事。”
乞丐说着,几口喝了药。
善丹招呼他坐下,拿了纸笔记录药效。
同源也忙着将未收起的药材收拾好,济大夫和乞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似乎是想缓解乞丐的紧张,随口问了句:“小哑巴呢?”
“……死了。”
“砰——”
善丹连忙捡起笔,低着头不看乞丐,同源也背对着他,默不作声,济大夫也只说了句“节哀”。
记:三月五日,半个时辰腹部微痛,一个时辰头晕脑涨,往后无症状。
记:三月六日,一炷香后腹部阵痛,半个时辰头晕脑涨,脓疮无反应。
记:三月七日,一炷香后腹部疼痛严重,持续一炷香,脓疮无症状。
记:三月八日,一炷香后出现昏厥,脓疮无症状,师父改药方。
记:三月九日,半个时辰内无反应,又一炷香后脓疮处有灼烧感,半个时辰后无事。
记:三月十日,半个时辰后脓疮有灼烧感,部分脓疮开始缩小。
……
就这么记录了小半个月,脓疮不再出现增长,但也没有好转,济大夫配合着针灸,偶尔给乞丐挑破一个脓疮,敷上药物,效果不大,但好歹是不再继续严重了。
乞丐跪在地上冲济大夫磕头,道:“济大夫,我恳求您给大家放药吧。”
善丹不同意:“这怎么行,还没有定好药方和救治方法,随意放药给这么多人,万一出事不是火上浇油吗!”
同源也是这个意思,双手环抱在胸前,倚靠着柱子。
乞丐说:“求您了,让他们见一见希望吧,好歹也有个念想,前几天已经有人受不住折磨自缢了。”
“……”
济大夫没说话,也在思索着。乞丐见他犹豫,起身就跑了出去,善丹和同源二人都没拦得住。
善丹迟疑道:“他这是……”
同源摇摇头,低头整理书,这几天忙着查医书,连蛊虫也没来得及照顾,打算整理完书就去看一眼虫子,这么些日子也可以开罐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破庙外吵吵闹闹的,善丹同源意识到不对劲,相视一眼,善丹缓缓吐出几个字:“不会吧……”
济大夫也猜到了不少,起身出庙,善丹同源跟上。庙外乌压压跪了一片人,男女老少,带头的正是乞丐,乞丐见济大夫出来,大喊一声然后重重的磕下头:“求,济大夫救救我们吧!”
“求,济大夫救救我们吧!”
“救救我们一家老小吧!”
“济大夫,我家幼子还没长大啊!”
“济大夫,求您救救我们吧,就算不成功,好坏也是能让我的女儿多活几天!”
“济大夫,我也愿意为我的家人试药!”
……
济大夫在一片哀求声中闭了眼,他忽然回想起向长老求出谷时,长老对他说的话。
“我知你怜悯世人,但是你心底太过在意,你若是出去看到那一片因疾病痛苦不堪,为了一线生机苦苦哀求的场景——”长老情绪激动,停顿了一下,“我怕你也留在那里了。”
他是怎么回答的,他说:“若能救人。”
长老气急,颤抖着抬手指他,这个从小跟在他身后长大的人,竟然这么不顾及自己的性命,语气带了点颤音:“好啊,好啊,如今是大了,我就直说了,你现在出了药王谷就是必死无疑!你还愿意出去吗!”
“若能救人,我愿意。”
……
济大夫睁开眼,十年前他说出的话,还在耳边回荡,看着这一片乌压压的病患,还有不少人在悄悄擦泪水,他听见自己说:“善丹,同源,救人。”
“是,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