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长寿面
书名:浩土英雄传 分类:玄幻 作者:良心的大表哥 更新时间:2024-01-15 21:16:36
葵卯年二月十二。姜夜乘马车来到了宗泉,借宿于兴茂客栈,由此寻找魏通后裔的下落,如此过去了三日,还是没有寻找到任何线索。
二月十五这夜,正值惊蛰,活灵模样的绿柚抱着跟她自己差不多大的墨块儿正在一个心思的研墨,身着白衣的青年望了望小绿柚小脸上残留的墨痕,忍不住分出食指去帮她轻轻地擦了擦。
小绿柚只当姜夜这是在抚恤自己,于是小脸抬了抬回以他一个灿烂的笑容。
姜夜见状心不由得狠狠地抽动了一下,他连忙放下纸笔,逃难到了窗边。窗外飘着朦胧的小雨,白糖一样,却甜不进他的心里。
所以只能让自己保持高强度的劳作,尽量不让自己去思考那些悲伤的事。
自鸳鸯镇一难以来,疑点还是太多了。
疑点一,是何人让绿柚来救自己的?他又为何要让绿柚来救自己?从结果上来看,我的确是存活了下来……所以这个人到底在谋划什么?
疑点二,鸳鸯镇拥有如此巨大的法阵,它的布置绝对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而赤练却说这是专门用来对付我的。很奇怪,数年前自己应该还在玄武门修炼才对。难道说布置这个法阵的人也像大师兄那般有着绝顶的演算卜卦之能么?
并且这个法阵的阵眼设计得太蹊跷了,绿柚能在这种情形下打散自己的阴魄也十分可疑。他不应该有此能力才对,应该是有人专门授予了她方法。
疑点三,九阴教,这个组织太神秘了,居然能培养出赤练这样的强者。此番我能与他们交际,也是因为我身上所携带的灵石,九阴教抢夺灵石到底有什么目的?
自此,青年额头上的印记灵光一闪,那是绿柚献祭之后,由风灵石演化而来的印记,能带给他狂风的至高伟力。这种力量是同源符篆所不能比拟的,甚至比水泽天央加上烈火浇身还要可怕许多。
若赤练的力量能引来十七道雷霆,姜夜预测风灵石的力量至少也能引来上百道雷霆。这太可怕了,当时姜夜甚至能感觉到,整个鸳鸯镇的存亡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这恐怕才是真正的属于神的伟力吧?
小绿柚这时飞到了青年身边,然后一屁股坐在了他的肩头,睁着呆傻的眼睛陪着他一起看雨。
一夜无话。
二月十六卯时四刻,姜夜早早地醒来,然后收拾起了行囊,他清点了一下财物,却发现小绿柚飞到了他的肩头上,呆呆地衔住自己的手指,不知道在想什么。
姜夜鼻子一酸,真怕她忽然骂自己一句守财奴。于是便匆匆挎上行囊,背起折纸伞逃也似地离开了房门。
街上飘着细雨,青石砖湿漉漉的,有些滑脚。
青年撑着伞,独步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小绿柚不时地从姜夜怀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时姜夜便伸出手指对着绿柚的小脑袋瓜轻轻一戳,就将她按进了衣襟内。
张家是宗泉做玉石生意的大户,想必应该珍藏有几件魏通的遗作,这是姜夜今天要寻访的目标。
行至中途时,一位摆摊的小道蓦然叫住了青年。
“小兄弟!小兄弟!”小道对青年喊道。
青年四下望了望。
小道见此直截了当道:“没错小兄弟,我找的就是你!”
“我?”姜夜来到了小道的摊位前,“敢问道长唤在下何事?”
小道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小兄弟今日是不是在找什么人啊?”
姜夜虽然感觉眼前的小道十分可疑,但目前还没有什么猜测,只当他是道听途说,毕竟自己近几日寻找魏通后裔的事情也算是大张旗鼓。
姜夜坦然道:“在下确实有此忧虑。”
小道一听脸上笑容正盛,“那你可算是找对人了!你看看我是干什么的?”
姜夜打量了小道一眼,又打量了他的摊位,“如果在下没看错的话,道长应该是算命的。”
“哎哟!小兄弟可算是瞧出来了!”小道拍了拍大腿,然后便从摊位下取出一了一个招子,只见上面写着“二两一问”的字样。
姜夜早有所耳闻,这种摆摊算卦的道人多是坑蒙拐骗之辈,还是不要相信的为好。整理清楚思绪之后,他便打算离开了。
见青年要走,小道连忙绕到他前面伸手拦住了他,“诶诶!小兄弟,你别急着走啊!难道你不相信我吗?”
姜夜当即摇了摇头,“姜某还有急事,就恕不奉陪了。”
言罢,姜夜就绕过小道,径直离开了。
小道见状,立即向姜夜的背影喊道:“小兄弟,恕我直言,你这样苦苦寻找下去,只怕会活活耽误了送信!”
听到“送信”二字,姜夜愣了一下,无数种思绪涌上了心头。于是他连忙回头找上了小道,揪住他的衣领,眼神中的震惊无以复加,“你是什么知道的?”
小道淡定地伸手拍开了青年揪住自己衣领的手,然后整理了一下服饰,从容地坐回了自己的摊位,而后他指着手旁的招子,淡然道:“看见了吗?‘二两一问’,如果我回答了这个问题,你要支付我二两的报酬。”
说到这,小道又用挑逗似的眼神看向姜夜,“你要我回答吗?”
姜夜自知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无论真相是什么,还有待考究。
青年整理完思绪后,淡然开口道:“好,看得出道长有一些真本事,在下想知道魏通的后人如今身处何处。”
小道闻言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伸出手招了招,示意青年先给钱。
姜夜犹豫了一下,还是从行囊中取出了二两银子交到了小道的手中。
小道收下了银子后,才满意地笑了笑,“实话告诉你吧,魏通已经没有后人了。”
姜夜闻言自是不信。
对于他的反应,小道似乎早有预料,“十年前,魏通的大儿子魏财因为轻薄了吴溢老爷家的大小姐,被悄悄打死后,扔进了条儿沟里头了,如今只怕是尸骨无存了。”
“九年前,魏通的二儿子魏富因为偷盗齐充老爷家的玉灵芝被石锤砸成肉泥,抛尸荒野,早就被野兽吃进了肚子里罢。”
“不知小兄弟对这个回答是否满意?”
姜夜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这两个回答的漏洞实在是太多了,首先魏通作为一名大家,其作品深受世人追捧,想必他的家风也十分严格,可大儿子却因为轻薄良家女子被打死了,二儿子也因为偷盗被抛尸荒野。
其次,作为魏通的后人,其手中的财富自然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这魏财若是真的有人,什么样的女子接触不到?非要去轻薄良家女子。而这个魏富则就更奇怪了,居然会偷盗他人的财物。
相比之下前者魏财还可以解释为情所困,可是后者魏富呢?难道偷盗是他私有的癖好么?这显然不太合理。
只怕这一切都是有人在幕后设计好的,可这个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是为了阻止我拿到另一半玉佩吗?
姜夜摇了摇头,他仔细查看过了,这枚残玉不比风灵石,其内部完全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只是普通的玉罢了。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巧合么?姜夜不太相信。
小道见青年迟迟没有反应,便伸出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喂?小兄弟,你在想什么呢?”
姜夜回过神来,看来寻找魏通后裔的这一条路是彻底断绝了。
青年眼眸深邃地看了一眼小道,而后从腰间取下了残缺的玉佩,淡然询问道:“既然道长如此神通广大,那你可能知晓这枚玉佩的另一半如今在何处?”
道长见状又伸出手招了招,青年无奈只好又掏出二两银子交给了他。
道长收下钱财后,便从摊位底下取出三只陶碗,一坛黄酒,以及三柱香,他抓出一把大白米放进两边的陶碗中,然后又往中间的陶碗里倒入了黄酒。
接着小道便从身上取出一张黄符纸,端起二指置于身前,闭上眼睛不断吟唱着什么。姜夜只觉得他有些装模作样,他有些后悔自己这四两银子怎么没有拿去喂狗。
小绿柚也被小道神神叨叨的作法给吸引住了,她探出小脑袋,眼睛都盯圆了,却被姜夜发现一指给按了回去。
念唱作法了半天后,小道喝下了一口酒水,而后一口喷向了黄符纸,下一息黄符纸就燃烧了起来,接着他将黄符纸该在三炷香上,任其燃烧殆尽后,香烟也跟着被参差不齐的点燃了。
小道定睛一瞪后,将其中两柱烧得最慢的香分别插进了盛放了大白米的陶碗中,而后才将那根燃烧得最快的香浸入了酒碗中,酒碗顿时就被点燃了。
最后,小道取出罗盘置于其上,又闭目掐起手指像是推演了起来。
不多时,小道才睁开了疲惫的双眼,“小兄弟,贫道已经推算出另一半玉佩的所在了。”
姜夜闻言将信将疑道:“哦?是在何处?”
小道缓缓道:“长英,长寿公主。”
听到这个答案,姜夜有一些意外,却又不觉得惊讶,他眉头微皱,“道长此话当真?”
小道闻言随即比划出了三根手指。
姜夜见此揣测道:“道长的意思是让在下三日之内赶去长英城吗?”
小道摇了摇头,“不,这是第三个问题,值二两银子!”
姜夜闻言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扭头离开了这里。
……
二月十六日午时,姜夜是从宗泉的离人渡乘船离开的,一路上没有多余的趣闻,像陈姓船友那般有意思的人自然是少有的。经过六日的兼程,这艘名为暗度一号的商船终于抵达了长英城的胡桃渡。
二月廿二,上午巳时一刻,姜夜一脚踏上了胡桃渡的码头,至此他才算是真正的到达了长英。
青年先是走进胡桃渡内的集市逛了逛,一路上走走停停,期间增长了不少的见闻。
摊贩之间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大香梨嘞!又大又香的大香梨只要七文钱一斤嘞!快来看一看嘞!”
“……瞧啊这衣裳!穿起来多敞亮啊?面料扎实还不贵,买到就是赚到啊……”
“……真便宜不了一点儿!客官我可实话告诉您嘞!这种品相的舌根草,其他地方都拿不到货的……”
“……哎哟,什么木头疙瘩这么贵?你怎么不去抢钱呢!”
“……瞧一瞧看一看呐,饿了你就别做饭呐,正宗的长寿面嘞,其他地方可吃不到……”
姜夜听到长寿面几个字,顿时有了一丝兴趣,他来到这家名为胡桃渡长寿面的店前,向门口处叫卖的伙计打听道:“请问这长寿面多少钱一碗?”
看见来客,伙计的脸上立即就堆满了笑容,他热情道:“十一文钱,好吃着呢!”
十一文钱?这对一碗面来说属实是有些贵了,普通的一碗面还要不到三文钱。
于是青年犹豫了,许是看见了他纠结的神色,店伙计立即劝道:“害!客官,您可不知道,这面呐可不是普通的面,您知道长寿公主吗?”
姜夜摇了摇头,端手执礼道:“不太清楚,劳烦兄台为在下解惑一二。”
反正现在也没到午时,顾客很少,于是店伙计心一痒便来了吹牛的兴致,“那我给您说道说道?”
“在下愿洗耳恭听。”青年客气道。
于是店伙计娓娓道来,“相传长寿公主出生时,天降凤凰,正是吉瑞的征兆,于是张王后请来了一名得道高人,为其卜算了一卦,卦象是为巽上坎下的风水涣,高人推算小公主能长命百岁,小事易解,大事亨通……遂张王后请先王赐下了长寿公主的封号。”
“长寿公主有早慧,这面啊就是她幼时亲手为其母张王后烹制的……客官怎么样?来吃一碗长寿面吧?延年益寿的嘞!”
姜夜正要打算试一试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得了吧,还长寿面呢?我看吃过这面的人呐,都活不长!”
店伙计闻言,怒火中烧道:“张大为!有些话可不能乱讲!如今这长寿公主可还姓着姜呢!当心他日祸从口出,偏做了这落脑袋的横死鬼!”
被唤作张大为的隔壁伙计闻言恶狠狠地翻了个白眼儿,随后转身躲进了店里,“钟正,我看你们家这面能卖到几时去!”
钟正一听,破口大骂,“用不着横死鬼管!”
姜夜听完他们的对话又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钟正见姜夜发着呆,便马上换了一副热情洋溢的笑容,“哟客官,这边不好意思啊!您还吃面吗?”
青年回过神来,“试试吧。”
钟正一听脸上笑容更盛,点头哈腰道:“那客官里面请!老板娘,贵客一位!”
“好嘞!”堂内传来了一道女声。
姜夜坐到窗边的座位上,一边赏景,一边等待了起来,不得不说,这里的景色煞是怡人,不说远处水波荡漾的翠河,光是岸边的风采就足够引人入胜,才子佳人无数。
一阵香风吹过,风韵犹存的老板娘便将满满一碗面放到了青年的面前。不远处的钟正打趣道:“客官您运气可真好!寻常忙碌的时候,客官可是见不着老板娘的!”
老板娘没好气地白了钟正一眼,“老娘大好的名声都是叫你这小子给祸害了!”
可是当青年抬起头与这位半老徐娘对视后,后者却呆愣在了原地。
姜夜抽了双筷子,却发现老板娘仍旧没有离去,依然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于是便开口问道:“难道这里是先给钱再吃饭么?”
老板娘闻言回过神来,轻轻摇了摇头,客气道:“不是,客官您慢吃,吃好了再给钱。”
说完老板娘便转身离开了,钟正似乎觉察到一丝不对,却也没有上去追问,只是继续走出了店门,吆喝了起来。
姜夜看着碗里满满的面条与肉料,倒也觉得这一碗面确实值得上它的价格,偶尔浅尝一次,还是可以的。可要是经常吃,那可就免不得令人囊中羞涩了。
即使少有回头客,但在这个客流量密集的渡口,这家店也能凭借着长寿公主的噱头做到多年屹立不倒。
这样想着,姜夜便夹起面条品尝了一口,一时间脸上精彩连连。一直躲在青衣襟中的绿柚闻到香味后,也偷偷冒出了个小脑袋,嘴角溢出了口水。
青年笑了笑,便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人后才用筷子夹起一小团肉料塞进了小绿柚的嘴里。
小绿柚双手撑住腮帮子,闭上双眼心满意足地咀嚼了起来。姜夜怕她被其他人瞧见,便连忙伸出手指将她按进了怀里。
屋内,老板娘透过帘子的一角,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坐在窗边吃面的青年,双眼中流露出思索的神色。
姜夜吃到一半,那位老板娘忽然端着一碟小菜走了过来,她笑着说道:“哟客官,这面您吃得怎么样?”
姜夜连忙笑着回答道:“很好,面条劲道弹牙,汤汁爽滑可口,肉料盐味十足,称得上美味二字!”
老板娘闻言一笑,“那就好,这个啊是我们店赠的小菜,不收钱。”
姜夜连忙抱拳执礼道:“那在下便谢过老板娘了!”
“哎哟!”老板娘自顾自地坐到了青年的对面,“你怎么这么客气啊?”
青年笑着反问道:“哦?难道在下不应该客气么?”
老板娘摇了摇头,试探道:“小兄弟,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么?”
青年闻言一怔,重新打量了一眼老板娘,而后犹豫道:“那你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