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肖德言现身
书名:大唐照相馆 分类:历史 作者:岳跃振 更新时间:2025-04-13 11:37:55
贞观十四年正月初四(公元640年2月4日)天气晴
由于李明达的证明,李泰暂时安全。
不过,李世民明令,在真相出来之前,他一步也不能离开王府。
这对李泰来讲,未尝不是好事。
对李承乾而言,却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形。
如果,马周调查清楚,此事果然与魏王无关,是被人陷害。
那么,魏王一定会把受了委屈的孩子表演地淋漓尽致。
毫无疑问,李世民也会被他的演技感染,一定会想法弥补一下魏王受伤的心灵。
那么,原本就红得发紫的魏王,也会被赋予更大的全力。
至于自己,连个安慰奖可能拿不到。
他很希望肖德言从此在人间消失。
那样的话,这个案件就会不了了之。
此种情况下,就会成为无头公案。
那么,李泰就会永远解除不了被怀疑。
如果自己的左膀右臂再发力一把,推动推动,他就会处于优势之地,太子之位安全无虞。
他心里有点恨李明达。
他自问从来没有亏待过她,也一直把她当成最亲近的小妹妹。
但是,她却用临摹的一张字帮魏王扭转了局势。
当然,他也知道李明达尚且年幼,只讲感情,还不明白什么是政治。
对李承乾来说,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举动确实让他厌恶。
这毕竟是你死我活!
所以,当李世民让大家各回各家时,他注意到李明达那友善的目光。
但是,他还是装作视而不见。
李明达有点失落。
我安慰了他说道:“太子终究有一天会谅解你的。”
李明达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故作轻松地说:“他们都是我的哥哥,现在两个人都安全了,我挺开心的。”
我突然觉得李明达也已经不是幼稚的小女孩了。
和她告别之后,宫里派人把我送了回来。
回来的路上和昨个夜晚,我又琢磨这个案子。
肖德言现在是整个案子的关键。
但是,他去哪里了呢?
一个有身份的人突然消失在长安,连点线索都没有,非常不可思议。
应该不是像我一样也来了个穿越吧?
初四的早上,天放晴了。
院里院外的雪非常厚。
我想这样的状况,又是赶上初四,应该不会有人再来找我。
我正好可以多写点东西,或者,搞个其它发明。
只不过,我的想法还是没有落实。
我刚在院子里清扫出一条通向外门的小道,就看见孙神医深一脚浅一脚地过来。
我赶快放下手里的家伙去迎他。
我本以为他是来找我喝茶聊天。
他却让我赶快关好门窗,跟他去医馆。
我问他怎么了,他往四周看了看,根本没人。
但是,还是贴着我的耳朵说,有个人在医馆。
我问是那个人吗?
他点了点头。
到了医馆,果然见到了肖德言。
不过,要不是见过他几次,我都很难认出他了。
他的脸上有横七竖八的刀伤。
孙神医告诉我,肖德言的舌头被人隔断,手筋和脚筋也被挑断,已经没有续接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个聪明善辩而又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从此只能默不做声。
我问孙先生他怎么到医馆的。
他告诉我,早上开门,就发现他躺在院门外。
他还告诉我,像肖德言这种状况,肯定不是自己过来的。
不过,奇怪的是,院门外并没有看到脚印。
这么厚的雪不可能做到路过不留痕的。
我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趁昨夜雪未停,有人把他送过来之后,有人故意消除痕迹。
再加上雪大,又起到了遮掩作用。
孙先生深以为然。
看来,是有人不想肖德言死掉,又不想让他发声。
肖德言确实也是命大。
不知道在门外的雪地里躺了多长时间,竟然也是奇迹般没有太多冻伤,还残留了一条性命。
只是不知道,等他醒转过来,知道自己的状况,又会如何。
我对孙先生说,这件事还得尽快通知朝廷。
毕竟,这是最敏感的人,留在这里吉凶难料,可能会对孙先生不利。
孙先生淡然一笑,说他只是救死扶伤的医者,并不考虑个人的安慰。
这点我确实很佩服。
但是,还是极力说服了他。
不过,今天雪大,通向皇宫的大道还是白雪皑皑,我和他都不会骑马,走过去并不容易。
我让他呆在医馆,去皇宫的事情,我自己想法。
我知道,肖德言还活着的消息,现在必须对太子和魏王都要封锁。
一切都交给皇帝来决断。
看了看那无边延伸的洁白,我整理了一下衣襟,迈步走向大唐的皇宫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