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六十四章 报告

书名:重生:铁血帝国的崛起 分类:历史 作者:凯航 更新时间:2024-01-02 19:59:07

换源:
 

  22日那天,汉夫施坦格尔乘电车来到金德酒馆,这是一间L形的大啤酒馆,里边挤满了人。听众中有少数退伍军官和小官吏,也有些小店主,多数是青年和工人。

许多人穿起了巴伐利亚的民族服装,汉夫施坦格尔想从记者席中找个熟人,却白费了力气,他不知道希特勒在何处。幸好有个记者将台上的三人一一指给他看。

“个子矮小的是梅克斯·阿曼,戴眼镜的是东·德莱克斯勒,第三个就是弗兰兹,最后一个就是希特勒。”

希特勒穿着一双齐脚踝的鞋,身穿一套黑衣,浆过的白领。汉夫施坦格尔不由得想起,他这身打扮活像是某火车站餐厅里的跑堂。

但是,当德莱克斯勒将他介绍给听众,他迅读地、满怀信心地从记者席前走过时,他“毫无疑问是个穿便衣的军人”,掌声震耳欲聋。

希特勒叉开双腿,双手反剪在身后,活像个哨兵。他平静、有节制的语调,回顾了过去几年来所发生的事件。

他巧妙地把矛头对准政府,却又不使用挖苦或庸俗的语言。他讲得很仔细,用的是文质彬彬的高腔德语,有时也带上一点儿维也纳口音,离希特勒只有十多英尺远的汉施坦格尔,对希特勒那双真诚的碧眼印象尤为深刻。

“他眼中既有诚实、真诚的神情,又有苦难和无言的请求的尊严。”

开讲10分钟后,希特勒完全掌握了听众的感情。此时,他放松了自己的姿态,像训练有素的演员一样,打着手势,开始用维也纳咖啡馆的方式,以狡猾的恶意,旁敲侧击。

汉夫施坥格尔注意到,坐在邻近的妇女,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有个妇女竟喊出声来:“一点也不错。讲得好!”

正在此时,希特勒的声调突然提高了,好像对她们表示感谢似的。他还大幅度地打着手势,极力谴责发国难财的人们。

希特勒抹干了脑门上的汗水,伸手接过一个大胡子递过来的啤酒。在慕尼黑的啤酒爱好者看来,这是很具有戏剧性的。恢复演讲后,他的手势更有力了。

听众席中经常有人叫骂,此时,他便镇静地微微抬起右手,好似接球一般,或双手往胸前一叉,简单地作答,将叫骂者的进攻粉碎。

“他的技巧很像击剑运动员的冲刺和招架术,也像走钢丝绳运动员之娴熟的平衡动作。有时候,他也令我想起一位琴艺高超的小提琴手,他永远也不会将弓拉完,只留下轻轻的余音某种不用语言的技巧去表达的思想,一种弦外之音。”

但是,一旦他猛攻他的敌人-犹太人和赤色分子时,谨小慎微之举便烟消云散了。

“我们的座右铭是-如果你不想当德国人,我就敲破你的头颅。这是因为,不斗争,我们就不能成功。斗争,我们用的是思想,不过,如果需要,也要用拳头。”

汉夫施坦格尔听得人了神,清醒后,往四周瞧了瞧,听众的态度完全改观,这使他大吃一惊。

“一小时前还在吵吵嚷嚷,把他推来推去的群众和那些高声怒骂的人们,现在变得鸦雀无声,深受感动。他们屏息倾听,早就忘却了伸手去取啤酒瓶,似乎把演讲者的每一个字都喝了进去。

邻座的一个年轻姑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希特勒,好像沉浸在爱的喜悦中。她已忘却了自己,完全被希特勒对未来德国之伟大的信仰迷住了。

演讲达到高潮时,他已成了“语言的有机体”。猛然间,演讲结束了。

听众敲打桌凳,疯狂地欢呼。希特勒已筋疲力尽。

在汉夫施坦格尔看就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结束一场筋疲力尽的音乐会时”的景况一样。他的头发和脸都浸透了汗水,连上过浆的衣领也软下来了。

汉夫施坦格尔乘兴走到主席台边,在那里,希特勒面带自信的笑容,一点儿也不傲慢地接受着群众的恭维。

“杜鲁门·史密斯上尉要求我转达他对你的最良好的祝愿。”汉夫施坦格尔说。

史密斯这个名字激起了希特勒的兴趣,忙问汉夫施坦格尔对他的演讲有何感想。

“哎,我同意你的意见,”

他小心地回答着,以免伤了希特勒的感情。

“你讲的有95%我赞同,其余5%嘛,我们以后再谈。”他所反对的,自然是希特勒的反犹主义。

“对此小小的5%,我相信我们是不会吵架的。”

希特勒温和地说。他边说边用一块满是褶皱的手巾揩脸上的汗水,显得既谦虚又友好。

他清了清嗓子,咳嗽了几声,然后伸出手来。他的手“又硬又粗”,握起来“像前线战士的手一样”。

当晚,汉夫施坦格尔辗转难眠。“当晚的印象老留在我心间。所有保守的政客和演讲家都不能与普通听众的心灵沟通,这是他们惨败之处。

但是,希特勒这个自学成才者,却成功地将非共产主义的要领交给了人们,而这些人的支持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汉夫施坦格尔下决心辅佐他。

在柏林,史密斯上尉向上司呈交了一份慕尼黑之行的报告。12月5日,使馆的领事罗宾斯便向副国务卿呈交了一份私人报告。

该报告称:“对巴伐利亚之组织的总的态度,本人的结论是,早晚定会出现严重的分裂。在战时为德国作战的奥地利青年下士,现在在领导一场法西斯运动即所谓‘褐衣党’的希特勒,正沿墨索里尼所走的道路缓慢地、高效能地前进。曾前往该地的我们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是个非凡的演说家,其道德水准虽不是高,却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一如墨索里尼之所为,他获得了企业界的额资助,但进展缓慢。他对曾前往该处之我武官助理杜鲁门·史密斯说讨他拟在下月,甚至在两个月内,发动大规模的运动,他正在募集资金和装备一切均进展顺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