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动乱
书名:重生:铁血帝国的崛起 分类:历史 作者:凯航 更新时间:2024-01-02 19:59:07
在当时正忙于其他更紧迫事务的国务院里,这份报告并未引起什么霞动,而被束之高阁。
但是,在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人数的增加及冲锋队之增长,却引起了越来越严重的关切。
12月中旬,巴伐利亚州内务部提交了一份令人不安的报告。该报告声称,希特勒所领导的运动,“毫疑问将危及政府,不仅危及现政权形式,而且危及任何政治制度,因为其对犹太人、社会民主党人以及银行资本家之罪恶看法一旦得逞,就会出现大流血事件和混乱。”
几乎与此同时,帝国新任总理大臣威廉·古诺也收到了一份紧急报告这份报告很奇怪,竟出自保加利亚驻慕尼黑领事之手,它系保加利亚领事与希特勒进行的坦率的谈话。
希特勒说,德国的议会政府即将崩溃,原因是议会领袖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右派或左派的专政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北德的大城市大都受左派控制,但他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每星期都有几千人人党,肯定会在巴伐利亚取得胜利。
还有,在慕尼黑的秘密警察中,75%的人是工人党党员,在该市的普通警察中,百分比更高。
希特勒预言,布尔什维克将在北德获得控制权。为拯救民族,巴伐利亚必须组织反革命,为此,他们需要一位铁腕独裁者,即“在必要时,随时准备踏着满是鲜血和尸体的田野前进”的人物。
这是对未来事件所做的令人丧胆的预测,特别是它预言,希特勒粉碎市尔什维主义和反对法国占领鲁尔区的计划,将获得巴伐利亚大部分爱国的民族主义者的欢呼。
他们曾忍受“赤色统治”时期的可怕的岁月,并随时准备采取无情的行动,反对任何敢于宣扬“左派教条”的人们。
1923年初,英法两国在“赔款委员会”内发生争吵,英国代表团退出了该委员会。
这便给了法国用武力解决赔款问题以可乘之机。1月11日,法军与比利时军以德国未履行义务为借口开进了鲁尔区。这一行动不但激起了全德的民族主义精神,而且也加速了马克的贬值。
不到两星期,马克对美元的比价便从6750:1跌至5000011(1918年“停战协定日”之比值为7.45:1)。
为一次柏林之行,魏玛政府支付给“保证委员会”的火车票款就“需用数个大字纸篓装满面额为20马克的纸币,由7个办公室人员抬着,从办公室一直抬到火车站”。现在呢,它需要49人才能抬动。
鲁尔区被侵占,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的增加,不但拓宽了民族主义的基础,而且也为希特勒带来了更多的追随者。
希特勒不屑与包括“社会主义多数派”在内的其他党派合作,独自组织抗议集会,还宣布要在1月27日,即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第一个生日,举行7个公众集会。
虽然巴伐利亚的警局局长早已通知他这些集会将会遭禁,但希特勒全然不惧。他高喊说,如果警方想开枪,那就请便,反正他就坐在第一排。
他果然未食其言。到了那一天,他坐上车子,匆匆从这一会场赶赴另一会场。
“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革命时期,我都未经历过如此激愤之群情。”
曾在罗文布劳酒店参加集会的历史学家卡尔·亚历山大·冯·米勒回忆道:当希特勒大步走进过道时,全场起立,高喊“万岁!”
“他苍白的脸上显出了内心的狂热。他的双眼横扫左右,似乎在寻找要征服的敌人。是不是群众给了他这一奇怪的力量呢?这力量是否从他身上流进群众?我连忙写道:带有残酷意志的狂热而歇斯底里的浪漫主义。”
次日,他们再次置警方之禁令于不顾。6000名冲锋队员,打着旗帜,来到马斯弗尔德。
他们站在雪中,全身冻得发抖。有些人头戴清一色的滑雪帽,身穿棕色夹克,打着绑腿,其他人则穿商人服。
他们打的旗帜各式各样,5字也有大有小。这群人衣着虽然五花八门,但立正口令一下,他们一个个笔直地站着,好像他们是德皇的精锐师团似的。
警察虽然做好了应付捣乱的准备,却没有出现混乱情形。事实上,这两天的集会并不令人触目惊心。没有暴力事件,也未出现公开的骚乱,但其反响却是重大的。
希特勒对警方的蔑视,使许多持中立态度的领袖倒向他的一边,并驱使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们沿着更加激进的道路走下去。
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巴伐利亚政府的威信。在与当局的首次严重对垒中,得胜的是希特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