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三十四章 楚子来告

书名:彼岸天:使命灭秦 分类:历史 作者:长笛与Ip...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32

换源:
 

  如果一定要说周代的创举,应该是西周的行政体制。西周的官僚制可以按照行政理性和具体的行政需要来运作,这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刻。不同于商依靠霸权和宗教维系统治,正规的政府管理开始在西周出现。到西周中期,基本形成了具有官僚形态的政府体制,主要包括卿事寮、太史寮、王家三大系统。最重要的成就是“寮”这种机构,寮不是具体官职,而相当于常设的行政机构,能把不同官员放在这个机构里,反映了当时周人对政府基本行政功能已经有分类的概念。“寮”本身的字义,象征宫殿里面有火,火意味着灯火通明,反映的是日常不间断的行政职能。中国最早的政府由此诞生。

连周人自己也很意外。为什么周能灭掉商?周人何以配得上这天下?他们希望找到一种解释,同时也是在建立一种正统性。《尚书》中几篇写于周初的文献里,记载了灭商之初周人对这段历史的求索和解释。他们最后相信,是“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道理让他们继承大统,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诗经·大雅·荡》记下了振聋发聩的名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人发现,商朝的倾覆与夏朝近乎于原样复刻,他们终于领悟,这便是“天命”的规律。周人极具反思精神,譬如他们认为嗜酒是商王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便颁布禁酒令。青铜觚、爵、斝这些酒器,在商朝礼制中居于中心地位,周朝则以鼎、簋等食器取而代之,考古证据与文献记载完全吻合。殷鉴不远,周人处处以商人失国的教训警戒着自己。当他们追溯到公元前1059年那次“赤乌降临”的异象,便追认为那就是受命于天的征兆,文王立国、武王伐纣是替天行道。后世学者普遍将“天命”概念视为周人的一项重大发明,与商人的“上帝”相对立。商人并不尊崇天,他们尊崇“帝”,“帝”是商族的保护神,源于商部落的祖先崇拜。“作为赋予了人性的神的‘天’——宇宙的终极力量,这看上去无疑是周人的一个发现。”

周人灭商不仅是一场军事战争,也是一场意识形态甚至心理上的战争。因为商纣王被冠以昏庸残忍的暴君之名,商王朝官员也是嗜酒成性、放纵无能,作为天命所归的周人,自认为有难以推卸的责任执行上天对商的惩罚。如《诗经》所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自认代表着一套新的道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周人当时很弱小,一看商王朝这么强大又这么残暴,就必须在武力之外辅以德,才有可能团结更多的力量,建立强大的联盟,才有可能克商。”宋江宁说。考古对于“殷周之变说”最直接的证据,是周人遗址中从未出现过人殉、人祭的遗存。与商朝同时的西岐小国,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统治方式和信仰结构。“

商周两代礼制思维分别是注重“人神关系之礼”和“人际关系之礼”,从周初开始,周人——特别是周公——将对天的虔敬纳入礼制框架,提出敬天保民的理念,将“人神之礼”改造为“人际之礼”。王震中认为,实现这一改造最重要途经,就是引入“德”的理念和规范,形成天命与德治、天命与民意相结合的辩证统一。相较于商代的神权政治,这显然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周人将敬天保民的思想贯彻在执政中,比如“明德慎罚”“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痛)”等,与商朝的人祭传统等相比,周人在尊重生命、体恤生民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许倬云认为,周人提出的“天命”观念,可以引申为两点:第一,统治者的治国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第二,超越的力量,亦即上天,对于人间秩序有监督与裁判的权力。这些观点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突破,摆脱了宗神与族神的局限,转化为具有普世意义的超越力量。统治者承受天命,就要负起天命赋予的道德责任。“这是高超的理想,很难在真实的人生完全实现,但正由于有此理想,人间秩序的境界得以提升。”

“楚子来告”的表述,俨然是一方霸主的口气,说明周人的实力正在上升。负责发掘的周原考古队推断,这些记载中有很多是武王伐纣之前的先周历史。这些甲骨文体现的语言文字水平,与殷墟甲骨文类似。然而到了西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则呈现出周人在语言文字能力上的巨大跃迁。现存至少有数百篇西周青铜铭文相当长,内容已经十分完整。幸而有这些今天看来歪歪斜斜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由于古人对于文字的虔敬和信仰,让后世的人们得以重返真实的历史现场。与传世的上古文献相对照后,传说与信史的分野显现出来。如果说利簋对武王灭商的记录尚显得简明扼要,那么另一些青铜铭文则呈现出丰富而生动的细节。周朝的铸铭青铜器很多用在祭祀祖先的宗教场景中,但内容却通常与祭祀本身并无关系,而是记载了一些真实历史事件,主题相当广泛,涉及周王命令、军功、官员、婚姻、家系宗谱、经济交易、外交和法律条约等方方面面。“比之商代,书写证据在质量上的提高,可以使我们对西周的政治和礼仪制度以及社会状况等方面有更好、更连续的理解。”李峰说。读写文化的扩散并不限于地理层面,同时也延伸到西周各社会领域。不同于商朝主要用文字占卜,西周的政府行政、官员任命等活动都会付诸文字,西周王畿出土了百余件册命金文,便是当时的任命文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