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流民形势
书名:百万精锐的亡国 分类:历史 作者:玉蒲少了团 更新时间:2025-04-15 09:58:13
河南道试御史王道纯上奏:家乡长期受流寇侵扰,他们时聚时散,反复无常,已三年。
流寇非因强军或物资,仅乌合之众,智慧平平,却能轻易攻城略地,使人心不安。原因在于延安三年无收,粮价飞涨,士兵久未得饷,饥寒交迫,人心惶惶。
强弱贫富各有所图,府谷失陷非贼力强,而是内奸与饥民响应。镇城至府城间人心思逃,瓦解在即。
幸有巡抚洪承畴英勇善战,固原、潼关士兵东西夹击,韩城贼寇已擒,局势稍稳。
但人心不稳,粮食短缺,急需解决。我建议布政司将钱粮换实物,或从预备仓调运,确保供应。
如此,军民可得温饱,人心稳定,逃亡者亦愿回归,贼寇无法再驱民于死地。
皇帝认为,饥民响应贼寇,是因为地方官没有好好安抚。命令洪承畴全力安抚剿灭,将换实物等建议立即实施,巡抚和按察使要切实执行。
山西巡抚宋统殷派遣三关游击王图骏、岢岚道中军沈国柱渡河到陕西府谷县,会同延绥原任总兵官杜文焕,在城下列阵,向各贼寇宣读谕令,以利害关系逼迫他们绑缚首恶,解散余党,归还城池。
各贼寇畏惧威势,后悔作乱,当时绑缚献出主谋贼寇一名杨国英,杀副将贼寇一名温孟舒,打开木瓜园城门的贼寇一名李光祚,打开府谷县城门的贼寇一名杨汝兰,请求解散兵力,接受招抚。
贼寇的气势已经被震慑,杜文焕于二十五日联合山西的兵力,水陆并进,从东、南、北三面发起猛烈攻击,贼寇于是送还县印,出城向西逃窜。
杜文焕指挥士兵追杀,擒获并斩杀了伪将王大云、张德、黄成等,共一百三十八人,缴获了妇女、马匹、骡子等物资。
陕西巡抚王顺行上奏说:陕西在经历了战乱和饥荒之后,征收赋税变得非常困难,各个府县都是如此,但平凉、庆阳、延安三府的情况尤其严重,其中延安府最为突出。
总督曾经提议缓征赋税,希望秋天收成好一些后再征收,但今年夏天干旱严重,已经没有丰收的希望了。
延安的情况比平凉和庆阳更糟,千里荒芜,盗贼蜂起,百姓的苦难更加深重。我仔细阅读了各府州县的报告,真是令人痛心。
但即使到了七八月,田野里连青草都没有了,百姓纷纷沦为盗贼,原本该缴纳的赋税,已经没有希望收到哪怕十分之一了。即使不减免赋税,实际上也和减免差不多了。
如果不征收,军队的供给就困难;但如果征收,百姓的生活就更加艰难。即使勉强征收上来,虽然百姓会很苦,但对军队来说还是有些帮助的。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天灾在上,盗贼在下,百姓有的逃亡,有的死去,有的流离失所,已经无法承受催征了。
各州县官员最初希望在秋后缓征,但秋后的贫困情况更加严重。即使明年麦子和秋天的庄稼丰收,也不可能在一年内缴清三年的拖欠。
恳请皇上体恤边军的贫困,怜悯延安百姓的苦难,将延安所属的辽饷,第一年和第二年未完的部分以及第三年全部欠缴的部分,全部免征。
那些用于京城运输的银两,可以另行抵补。这样,边疆和国家都会受益。皇帝将奏章批给相关部门审议,最终同意了这个请求。
陕西奏报了盘谷之战的胜利。此前,流贼王嘉胤攻陷了清水营,杀害了游击将军李显宗,又攻陷了府谷县。李老豺(贼寇首领之一)借助王嘉胤的声势,纠集了三千名贼寇攻打合水县。
三边总督杨鹤命令宁夏总兵贺虎臣迅速前往剿灭。贺虎臣率军前进,在盘谷与贼寇相遇,擒获和斩杀了六百六十一人。
皇帝认为,陕西和山西的流贼已经滋扰多年,虽然多次奏报已经剿灭,但又屡次猖獗,这明显是因为地方官员完全没有做好防备,导致贼寇横行,百姓遭殃。以前所报的胜利,难道没有虚假夸大的成分吗?
如果现在大家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剿灭贼寇又有什么困难呢?
皇帝下令,给杜文焕加上提督的头衔,两省再挑选一万名精锐士兵,由他统一指挥,沿河的营卫部队都要听从他的调度。
各府道的官员必须亲自到前线,督促检查。所需的军饷,陕西可以留下三万两银子,山西可以留下二万两银子,两省的巡抚和按察使再各自筹集二万五千两银子,作为军费,都要在规定期限内调配好,以剿灭贼寇,拯救百姓。
如果有疏忽、纵容、欺骗隐瞒,或者乘机骚扰百姓的行为,巡抚、按察使、道台、将领都要一并治罪,绝不宽恕。至于京城运输的旧欠款项,命令户部严格催促,尽快补给。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