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书名: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分类:穿越 作者:此心可安 更新时间:2025-04-10 08:49:41
简老师说,道理人人都会讲,可是,如果你没有批判性思维,你就分不清这个人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李逵是真的实战家,有实力;但李鬼只是妥妥的理论家,空有其形,打着别人的旗号吃别人的残羹冷炙而已。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做事情,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就像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只会跟你头头是道的讲道理,但始终不告诉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达成的,这种人,就是李鬼。
简老师说,自己是李逵,既然告诉你要做一个看透本质的人,那就要告诉你做成的方法。当然,在告诉你做成的方法之前,肯定是要考考你的悟性的。那时,简老师就从报纸上选择了两段新闻来,让宁致远看看,说说自己的看法。
宁致远仔细回忆着,第一段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人说一家开在县城里的奶茶店,月收入10万,不是因为他的奶茶有什么神秘的配方,而是因为商家看到了小镇青年进行拍照留念打卡的心理这一本质需求。简老师问宁致远这个说的怎么样。
宁致远当时说说的挺好的,确实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底层的需求,这个也属于能看透本质的人。简老师一听,就笑着摆摆手,无奈的对宁致远说道:亏你还是在美食行业摸爬滚打过几年的人呢,这种人,这种说法,连我这个行业外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来,这妥妥的是个理论家,是个李鬼;而且这句话看着高大上,声称看到了本质,其实离本质远着呢,呵呵。
宁致远不得不虚心请教,其实心里还是有点不服气的,就感觉简老师把什么都说的很神秘一样,故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家说的也没错呀,小镇青年,这一群体是有拍照留念打卡的天性的呀,这都从人性上去把握一个群体的行为了,还不本质啊,他倒想看看简老师还能怎么说出个花来。
简老师耐心的对宁致远说道:“本质这个词,本质上来讲是不能随随便便说出来的,什么意思呢?你想啊,餐饮行业,无论是你之前做过的卤制品行业也好,还是奶茶饮品行业也好,还是大型的餐饮品牌也好,要谈本质,那就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明白本质是一定牵扯到持续性的,不是昙花一现的,没有这个思考的角度,你就不可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说看清了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你想想,也许小镇青年拍照打卡的需求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的人来,可是,如果奶茶本身不好喝,别人还会再经常去吗?你可以用拍照打卡把人吸引过来,但是要想把人留住,只能靠口味,这才是本质。
也就是说,本质上讲,如果像他所说的一家开在小镇上的奶茶店能够持续性的月入10万块,那一定是这个奶茶本身有着神秘的配方,也就是口味很好,只有这样,别人在喝了之后还会继续想喝,打卡这件事,有一次就够了,不是每天非要去打卡的,而且可以打卡的奶茶店多了;但是,奶茶是可以每天都喝的,这就需要你的奶茶口味能有独特性,或者说要有独特的配方;
所以说,这句话看似正确,实则是门外汉,作者不过是一个业余人士,在那里瞎想罢了,肯定没有做过实际的考察,只是在那里把各种理论连接起来,让人感觉正确而已,缺少了实践的验证。表面上看是李逵,实际就是李鬼而已。
宁致远不禁恍然大悟,自己还是被一些表面上的正确给蒙蔽了,也就是因为这样,自己才没有再往前思考一步。是啊,只要你是餐饮,无论你说的多么天花乱坠,谈到本质,那就是口味。说本质不是口味,是其他的,那就只能是门外汉,强词夺理,脱离实际,自己还在卤制品行业呆过几年的,怎么还不如人家一个年纪大的行业外的老人?宁致远只能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简老师让宁致远好好想想,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并且说,就是要让宁致远明白。无论你做什么,看多少书,都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宁致远想了一下,也找出了这一说法的另外一个关键,这也得益于自己的工作经验。他对简老师讲,这个人就是那种,只会把事情说的看起来很正确一样,因为他说是在小镇上的奶茶店,这就更要求这个奶茶店要有独特的配方,这才是本质。
为什么呢?因为小镇上的奶茶店,面对的人流量基本是固定的,小镇上不像是城市里,人口流动那么大,小镇上基本上每天生活的就是那一些人,你也只有让他们觉得这个奶茶很好喝了,才能保证你月入10万的持续性,不然,只能是昙花一现。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这句话,就是一句哗众取宠的废话而已。
简老师听了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宁致远的悟性还是有一点的。
第二段就更简单了,简老师就指着报纸上大大的一个标题问宁致远的看法,标题是这样的:成功的本质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关于这一点,宁致远在看哲学类书籍的时候刚好认真思考过,因为在里面确实太无聊了,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刚好可以用哲学类的书籍来催眠一下,想着想着也就睡着了,哈哈,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
宁致远说这句话,自己是肯定不赞同的,而且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观点的。为什么呢?什么叫成功的本质是选择,不是努力?首先,对于像他这样的大部分的普通人群而言,哪里有选择?很多事情根本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换句话说,你不努力,你才没有选择!
选择权是很奢侈的好吗?抛开那些权贵人家的孩子不讲,苦苦挣扎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如果不努力,哪里会有选择?虽然说选择大于努力,但是,可能跟很多人的努力程度想比,你根本还是夸大了天赋的影响,让你把自己天赋不如别人当成了你不努力的合理借口,然后你就在这个借口之中躺平,还抱怨着说自己不成功就是因为没有选择,呵呵。
我们要去努力了,才有可能有选择的权利。我承认,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不是说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不可能的;但是,大部分的成功都离不开努力。
你千万不要觉得那些所谓的富二代都是游手好闲的,不是的。他们对于一些领域的专业性比你要好多了,不说别的,你看人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也不是天生的吧,这也需要自己努力去练的好吗?
之前宁致远跟一位自己老爸是银行里干部的人聊天,人家对于整个的银行体系的运作那都是头头是道、烂熟于心的,不是什么空心的空架子,那也是要付出努力得来的好吗?这些可不是你有钱、有权,然后不努力就能获得的。
也就是说,比你有能力的人,基本上都比你更努力,你只是努力的程度比别人差远了而已,这就是所谓的:‘跟大部分人的勤奋程度想比,我还用不着跟他们拼天赋’的道理。
简老师听完之后,对宁致远满意的点点头。既然你还是有点悟性的,那就跟你讲讲怎么样才能做那个一下就能看透本质的人。宁致远认真的思索着、回忆着。
简老师不紧不慢的说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和处境,我们常常会感到迷茫和困惑。无论是工作中的决策、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还是对社会现象的理解,都需要我们具备看透本质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还能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自信。看透本质意味着我们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而是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核心,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
接下来,我就传授你绍三种方法,帮助你提升看透本质的能力。想当年,我也是从师傅那里取来的经,也是不断的通过反复的磨炼,才敢说自己能够看透一些事物的本质。
首先,要学会使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去拆解与重构。逻辑分析法是看透本质的基本工具,它要求我们以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去分析事物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并对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审视。
第一,要锻炼‘拆解问题:化繁为简’的能力。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需要将其拆解为更小、更易于分析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避免被问题的表面复杂性所吓倒。
例如,假设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复杂的项目管理问题。你可以将项目分解为几个关键部分,如时间管理、资源分配、风险评估等,然后逐一进行分析。通过将问题细分,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每个部分的本质,并且发现这些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要学会‘重构思路: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拆解问题后,下一步是重构思路,即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这个过程要求我们打破思维惯性,尝试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
举例来说,在评估一项市场策略时,你不仅可以从公司内部资源的角度出发,还可以考虑外部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客户的需求等多个维度。通过这样多层次的重构,我们可以从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问题,从而更加接近其本质。
其次,要有批判性思维,也就是质疑与反思的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批判性思维是看透本质的关键能力,它帮助我们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保持独立的判断力,不被表象和外在的权威所左右。
第一,要做到‘质疑表象:不迷信权威和流行观点’,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声音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表象和流行观点所迷惑。然而,这些表象和观点往往并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质疑,学会对一切看似合理的信息提出疑问。
例如,当你听到一项“人人称赞”的投资建议时,不妨问问自己:“这个建议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真的适合我吗?”通过不断地质疑表象,我们能够更清楚地分辨哪些信息是表面的,哪些才是真正值得深入探讨的。
第二:要做到‘反思自身:检视自己的认知偏差’,在质疑外部信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偏差。每个人的认知都受到过去经验、个人情感和既有观念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使我们对某些问题产生偏见或误解。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对某个观点特别抗拒时,应该反思这种抗拒是否来自于偏见,还是有合理的理由。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进而提升看透本质的能力。
第三,要做到‘内省与直觉:回归内心的智慧’,内省和直觉是看透本质的高级方法,它们要求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并在复杂的情境中寻找那种瞬间的洞察力。
内省是通过自我反思和内在思考来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方式。现代生活节奏快、信息量大,我们往往缺乏安静思考的时间。然而,很多时候,看透本质的答案并不在外界,而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通过内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情感和动机,从而发现问题的真正根源。例如,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内省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而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成功。
直觉是一种瞬间的、直接的感知力,它往往超越了逻辑推理的范畴,直接带领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虽然直觉有时难以解释,但它却是一种强大的认知工具。当你面对一个复杂的决策时,有时那一瞬间的直觉可能比经过复杂分析后的结论更接近本质。培养和信任直觉,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和记录这些灵光一现的时刻,逐渐形成对直觉的敏感度。
简老师说,这就是方法。看透本质是一种需要持续培养的能力,它不仅依赖于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还需要我们通过内省和直觉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逻辑分析帮助我们理清复杂问题的结构,批判性思维让我们不被表象所迷惑,而内省与直觉则带领我们回归内心,找到最真实的答案。
这三种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看透本质的完整路径。
掌握了这些方法,你将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更加游刃有余,也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
宁致远思索着,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不能看透自身遭遇的本质,就只能看自己的悟性了。
宁致远想着,既然如此,那就抽丝剥茧,看自己能否“否极泰来,拨开云雾见阳光”要始终相信自己,再?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光明和希望终将到来。
自助者天助,自己的经历不就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