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七十五章: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书名: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分类:穿越 作者:此心可安 更新时间:2025-04-10 08:49:41

换源:
 

  宁致远认真分析着脑海中闪现的所有的线索,这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

没事的,就算是被撞的头破血流,也要为自己讨个公道。

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因为集团在全国每个省都设有子公司,都是独立运营的。

既然逄经理所在的另外一个省的子公司也产生了人事上的异动,结合自己被公司约谈的内容,以及这一岗位本身存在的灰色收入和潜在猫腻,宁致远不难猜出,逄经理被约谈的内容绝对与自己被约谈的内容毫无二致!

既然除了自己所在省的子公司这样的岗位被约谈了,再加上逄经理跟自己相同的职位也被约谈了,那也不难猜测出,集团在全国各个省的子公司跟自己相同职位的人大概率也都被约谈了。也就是说,自己的这件事,并非个案,而是以自己为出发点,辐射到整个全国!

难道跟自己相同岗位上的人,都被抓进来了?那不是还有没有跟客户有这种灰色收入、资金往来的人吗?呵呵,难啊,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更何况还经常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

但也不会呀,逄经理不就没有被抓进来呀?不然怎么有机会跟哥哥联系呢?那会不会只有自己被抓进来了?

这样的话,难道是先把自己抓进来,然后再找其它跟自己相同岗位的人约谈?有可能,这样的话,自己的案例在前,就有一定的威慑力。既然如此,那自己被抓这件事就肯定是集团提前计划好的,不会是无的放矢的,那集团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跟自己被抓前面半年股价的跌势有关?简老师说,在资本市场上,股票的价格走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想要转变趋势是很难的,除非企业有实质性的利好,比如说进行资产重组啦、或者业绩大增啦,等等。

简老师还特别说明了一个现象叫‘戴维斯双杀’,是特别针对于成长股的。

为什么会强调成长股呢?因为宁致远在跟简老师大概说了下自己所任职集团的商业模式和利润来源等相关信息后,简老师综合判断,从资本市场对于自己所任职集团的预期上来讲,隶属于成长股,因为集团还在大力发展线下门店,全国门店已经超过一万多家,还在不断发展海外业务。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得到资本的青睐,才有了上市的机会。

那基于这样的逻辑,在集团上市的三年内,利润就要保持高的增长,不然的话,就无法维持良性的市场预期,股价势必会调整。

然后简老师又详细讲了下“戴维斯双杀”的逻辑。

“戴维斯双杀效应”是指有关市场预期与上市公司价格波动之间的双倍数效应。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杀效应”。

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喜欢成长股的投资者要注意这种从双高到双低的负循环的出现,也就是像自己所任职的集团这样的商业模式,变化因素典型的就是集团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伴随着主业经营进入瓶颈期,导致市场对集团持续成长的预期值降低。

理论上讲,一旦一只股票背后的公司走向成熟,市场预期下降,典型表现可以是几年内利润翻倍而股价不涨,这种事很多,也让很多人费解;这种情况还不错,最坏的可能是公司收入利润下降,或不稳定,那么假定利润下降一半,EPS从2元降到1元市场预期可以迅速回归,PE从60到10,那么股东的损失会非常大。

市场中有唯成长是从的倾向,说不上好还是不好,但是无论是资本方还是投资者,都应该明白哪些是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成长,哪些是不可持续的。资本方对企业的状况了如指掌虽然比投资者要方便很多,但很多事情都不是无孔不入的,比如说上市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强制发布的财报。

财报虽然有造假的可能,可也不可能每一项都能造假,对财报的认真研判还是可以发现一些企业经营上的蛛丝马迹的。在财报中你要仔细看他的利润来源,只有那些竞争中获胜的,竞争力增强的,市场占有率扩大的良性增长,也就是体现在财报上是由于自身主业的强劲增长所带来的利润的增长,这样的企业才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而那些变化不定的,利润来源不能持续的,将会带来损失,而且损失的幅度远比你想象的恐怖。盲目的给予成长股不切实际的高预期将会带来灭顶之灾。毕竟长期来说市场只会给予那些明确可预期的成长给以超出一般水平的溢价。

所以,在面临财报发布的时间节点上,上市公司背后的企业,为了维护好表面的财报质量,是会无所不用其极的。更有甚者,甚至不惜进行‘财务洗大澡’。

“财务大洗澡”也称为“财务大清洗”,是一种财务舞弊的行为,具体是指企业通过在年报中将亏损虚增,隐瞒企业当期增加的净资产,并在以后期间进行调整增加企业利润的行为。财务洗澡具体可操纵的科目包括:应收账款、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或存货、商誉等。

财务洗大澡这个词,最早的意思是定期把账面上的一些资产核销掉。一个公司经营久了,自然会发生很多实物和账面对不上的事情。比如年深日久的,客户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的应收账款;会计算错账或者故意造假,虚增利润带来的“虚拟库存”;落满尘埃的生产线;早就不能产生利润的子公司(商誉)等。

这些东西,就像人长久不洗澡挂在身上的老泥,一方面别人不喜欢,另一方面自己也不舒服。因此,定期搓搓澡,把这些低效的资产从自己的账目上撇掉,成了很多上市公司都要做的一件事情。但是,怎么洗,是要遵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

很多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挪用未来费用并进行确认,而为未来盈利留出空间;还有很多企业,利润增长率确实很高,可是你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利润并不是来自于企业本身主营业务的增长,要么,有的是来自营业收入外的投资收益也好、或者一次性交易溢价也好,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

要么,就是你会发现企业的主营业务虽然没有增长,但是他的主营业务成本大大降低了,这样的企业一般都是进行了大规模裁员的,在当今资本市场上流行“ESG”管理的氛围下,很明显,这样的财报虽然面子上好看,但是背地里资本方也明白,这家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也是会避而远之的。

也就是因为上市企业的“财务洗大澡”行为,不仅不能真实反映上市企业的业绩,同时对市场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财务大洗澡”也成为交易所每年年报问询的关注点。社会应当加强对上市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管力度,并严惩违法行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的资本市场。

但是,资本都是逐利的,与其不可避免的走向死亡,不如能用的手段都用上,垂死挣扎一把,也许就能绝处逢生呢?

所以对于那些连续亏损两年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ST)的上市公司来说,连续亏损三年则暂停交易,如果连续亏损四年就会被退市,因此上市公司一直存在盈利方面的压力。也正因如此,上市公司选择将未来庞大的亏损数额记入今年的报表中,从而保证其他年份表现出盈利的情况即为未来的盈利做储备。

举例说明:一家公司今年实际亏损是4000万,明年预计亏损5000万,如果要在明年的报表中显示出盈利的信息,需要将这5000万的亏损记入今年的账目。一般企业的报表在通过“大洗澡”进行调整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往往是一年盈利一年亏损这种循序的方式经营下去,即“121”规律:运用利润操纵对盈余管理进行“洗大澡”。

目前,“洗大澡”这种做法很难被量化为财务造假,其不属于一种违规的方式,也不能完全判断说是财务人员做了假账,只能说,是财务人员充分利用了会计准则范围内的空间且不突破这个范围。

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在合并报表里低估所收购的资产、高估所收购的负债会来形成高额的商誉,目前会计准则不要求摊销,而是规定应定期进行减值测试。不可否认减值测试具有很大的弹性,为不影响未来期间的收益,商誉可以在账上一直趴着。

当然了,在年景不好亏损的时候,企业往往就会对商誉来一个洗大澡式的巨额冲销,从而为未来期间的盈利留足空间”的方式来进行‘财务洗大澡’,总是方法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简老师最后语重心长的嘱咐道:不管面临何种经营困难,遵纪守法、真实信批应是上市公司坚守的基本底线。上市公司要秉持审慎原则,积极进行减值测试和计提,以避免财务报表大起大落造成股价动荡。同时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全面、客观、准确信披,给公众一份真实的财报。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投资者也要擦亮眼睛,做好投资排雷工作,及时远离那些多次信披违规、经常计提大额减值、频繁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同时,科学分析上市公司计提减值的合理性和背后可能的动机,一旦发现已购标的存在“财务洗澡”嫌疑,应主动拿起法律武器自我保护,不给违法者任何可乘之机。

说回‘戴维斯双杀’,就像资本市场上是零和博弈一样,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邻就相克,相隔就相生。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善良就有罪恶,有美丽就有丑陋,有A就会有A的反面。

那有‘戴维斯双杀’,就有‘戴维斯双击’,“戴维斯双击”精髓是盈利与估值双重收益。比如,公司每股收益从1元到2元,市盈率从10倍到20倍,股价就从10元飙至40元,涨幅四倍。

想要让自己股价走势有反转的可能,就要下猛药,最好来个类“戴维斯双击”,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能利用的手段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务虚,就是讲故事,一个就是务实,就是公司的业绩上。

说到讲故事,大家也许会想到老板给自己画的大饼,没错,老板不仅要在企业内部给员工画大饼,最大限度的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老板还要在企业外部资本市场画大饼,这时画的大饼就叫讲故事。因为资本市场上看的是预期,是对未来的展望。

宁致远最近一直在看妻子寄来的关于资本运作的各方面的书籍,书中的知识仿佛为他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一扇跟之前打工完全没有关系的大门,有的只是打开大门后的惊讶和惊叹。

随着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钻研不断深入,再加上简老师之间聊天中的点播,宁致远现在对资本运作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慢慢的发现,资本运营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增值。

资本的流动和运作是一件很神奇事情,可以让一元钱当十元钱用。资本运营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顶级人才,需要掌握庞大的财务管理知识、金融学知识、拥有广泛的银行渠道,能盘活资源,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