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面圣【求鲜花】
书名:诸天从萨尔浒之战开始 分类:穿越 作者:火狱凝渊 更新时间:2025-04-14 13:58:23
“侯爷,这以后就是您的府邸。”
魏忠贤将林天领到一处府邸,牌匾都被换成了“林府”二字。
别的不说,魏忠贤是真会办事,一路交谈,表现得谦逊有礼。
不管是不是装的,起码表面功夫做得很好。
“有劳魏公公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林天跟魏忠贤没什么恩怨,表现得还算客气。
“侯爷客气了,以后还得多多仰仗侯爷才是。”
如今魏忠贤还未受到重用,四处投机钻营,对于林天这个“镇北侯”,姿态放得很低。
倒是能屈能伸。
第二日。
林天与杨镐、马林等人进入皇宫面圣。
不少人都对这位“飞将”,投来好奇的目光。
上朝时,官员向万历帝行礼,遵循特定规矩,通常行“一拜三叩头”之礼,以示尊敬与臣服。
行礼时有音乐指引,旨在告知百官何时下跪,确保动作整齐。
林天昨日就接受了相关宫廷礼仪。
不过他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跪。
顿时引起一众文官不满。
万历帝虽然已经老眼昏花,但林天一个人站在大殿中,他还是看得见的。
“大胆,见到圣上,为何不跪?”
“陛下,臣要参镇北侯林天,殿前失仪之罪。”
当即有两个文臣跳了出来。
林天就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淡然道:“在我们那个时代,除了上坟,不会给人下跪。”
万历帝斜倚在龙榻上,指尖轻叩着鎏金扶手,目光透过半垂的帷幔打量着殿中鹤立鸡群的林天。
“林爱卿乃方外之人,萨尔浒一战,斩奴酋努尔哈赤,居功至伟,扬我大明国威,朕许林爱卿见皇不跪之权。”
皇帝的声音沙哑而缓慢,像是刻意拖长了每个字:“听闻爱卿有飞天遁地,袖里乾坤之能,可否让朕开开眼界?”
“多谢陛下厚爱,自无不可。”
林天心念一动,背后浮现出雪白的鹰之翼,双翼煽动,飞到半空之中。
落地后,鹰翼如烟消散,随即抬手一挥,五个鎏金木匣出现在身前:“此中所装,正是奴酋与四大贝勒首级,请陛下过目。”
万历帝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但见到如此场面,还是大为震撼。
群臣也都惊为天人。
这样的人,在古人看来,不是仙人,就是妖人!
好在林天并没有其他出格的表现,加上战功呵呵,大部分人都心悦诚服。
万历帝让人将木匣呈上。
两个小太监当众检查一番,确认安全后,将五个鎏金木匣呈上。
看着盒子里五颗保存完好的首级,万历帝颇为满意,同时确认了林天确实有“飞天”和“袖里乾坤”的神通。
只是对于“未来之人”的身份,依旧存疑。
“听马总兵说,爱卿知晓过去未来之事,此事当真?”
“陛下过誉了,世上哪有人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只是从未来穿越大明而已。”
万历帝感觉头有些痒:“不是知道过去未来,而是从未来穿越回大明,这有什么区别?”
“严格来说还是有点区别的,只是更夸张,更不可思议而已。”
林天如实道:“我所知道的大明未来,只是历史上记录的一部分,加上被满清修改多次,很多地方都已失真,只有一些历史大事件,可信度较高。”
见林天言之凿凿,万历帝想到沈炼和陆文昭汇报的信息:“爱卿说建奴十年内必成大明心腹之患,如今却一战灭其国祚……未来之事,可改?”
林天垂眸:“事在人为,当我出现在萨尔浒的那一刻,历史就已经开始改变,只是有些事,却是注定的。”
“妖言惑众,什么未来穿越,分明是白莲教余孽的障眼法!”
内阁首辅方从哲出列:“臣要掺林天擅杀降俘,血腥屠城,有违仁道。”
感受这个小老头带着敌意,林天眼睛一眯:“阁下是哪位?”
“老夫乃是内阁首辅方从哲。”
方从哲在万历十一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国子祭酒,累迁吏部左侍郎。
万历末年,出任内阁首辅。
可说官运亨通,自有一股傲气,不信鬼神之说,更不信林天是穿越之人。
“我当是谁,原来是明亡首罪方从哲。”
林天最近都在回忆明史,一听是方从哲,当即爆料:“你在历史上的评价可不好,恣行胸臆,破坏丝纶,纵子杀人,催战冒进,覆没全师,而且还涉及红丸大案、移宫大案、参与党争,庇护奸党……”
林天一口气说了方从哲十大罪。
有些尚未发生,有些已经发生,听得方从哲冷汗直流。
比如纵子杀人。
万历四十六年,就是抚顺失守的那一年,也就是党争大乱斗高潮前一年。
方从哲的长子方世鸿,因父得一闲官,不学无术,沦为京城浪子。
在狎妓时牵涉入妓女坠马身亡事件。
因此被巡城御史弹劾而撤职。
当时人们传言妓女是被他打死的,因而议论纷纷。
这事当时闹得很大,方从哲虽在事后继续留任。
但此事使得他的形象受损,威信大大下降。
红丸大案、移宫大案、党争,庇护奸党这些字眼一出。
满朝文武顿时噤若寒蝉,大殿针落可闻。
别的不说,光是“大案”二字,就让百官如坐针毡,心惊肉跳。
比如最有名的“洪武四大案”,杀得官场人头滚滚。
而且林天说方从哲在历史的评价中,是“明亡首罪”,此罪若成,方氏当诛九族!
听到林天之言,万历帝的浑浊老眼都似乎凌厉了几分。
方从哲面色惨白,冷汗直流:“陛下,这都是构陷之词,不足为信,老臣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呐!”
“此事朕自有决断,无事退朝。”
万历帝对于党争,深恶痛绝,也知道这些官员暗地里有着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对于林天的话,当即信了七八分。
只是有些事,不好当着百官说。
宣布退朝后,万历帝留下林天,将其带到御书房。
“林爱卿,给朕仔细说说红丸案和大明未来之事。”
林天回忆了一下历史:“红丸案还得从万历四十八年,陛下在弘德殿去世说起。”
“朕明年就死了?”
万历帝闻言嘴角微微抽动,这个林天还真敢说。
林天凝视香炉升起的青烟,坦然道:“《明神宗实录》卷五百九十六载:四十八年三月,上不豫,七月丙申,帝崩于弘德殿。”
万历帝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确实撑不了多久,并没有因此怪罪林天,问道:“接下来呢?”
“七月二十二日发丧,二十三日颁布遗诏,命皇太子朱常洛嗣位。”
林天言道:“朱常洛举行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泰昌元年八月初十,就一病不起。”
“据《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
“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
老皇帝瞳孔骤缩:“你是说...常洛会死在妇人枕席之间?”
“我所知的,只是历史记录,历史之中,泰昌帝死得确实很蹊跷。”
林天回忆道:“那崔文升本是郑贵妃宫中的亲信太监。”
“朱常洛即位以后,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常洛患病后,郑贵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即大黄。”
“大黄相当于泻药,所以,接下来的一昼夜,朱常洛连泻三四十次,身体极度虚弱,处于衰竭状态。”
“泰昌元年八月二十九日,鸿胪寺丞李可灼说有仙丹要呈献给皇上。”
“太监们不敢做主,将事情禀告内阁大臣方从哲。”
“方从哲抱着试一试的希望,将李可灼引荐给朱常洛。”
“朱常洛此时已着意安排后事,将皇长子交由阁臣小心辅佐,又问起自己的陵墓的营建事宜。”
“在安排好一切之后,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
“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
“所谓的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取童女初潮经血炼秋石,佐以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
“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折磨,于九月一日五更暴毙而亡。”
“事发后,朝臣议论纷纷,弹劾郑贵妃内侍太监崔文升、李可灼二人弑君。”
“大学士方从哲从中调解,认为李可灼有功,应赏银五十两。”
“而红丸案与移宫案、梃击案,并称晚明三大疑案!”
“接着就是移宫即位的天启帝朱由校……”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