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0章 风云转折

书名:曾国藩:宦海歧途铸勋业 分类:短篇 作者:四合院起家 更新时间:2025-04-16 01:24:11

换源:
 

  九江城在湘军长久的围困下,犹如一座孤岛,城内的太平军和百姓在艰难中坚守,每一日都充满煎熬。石达开自突袭湘军后方营地失败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明白,九江城若想真正摆脱困境,必须另寻破局之道。

每日,石达开都会在城墙上踱步,观察湘军的布防,思考突围之策。城内物资愈发匮乏,疫病也时有发生,士兵们虽士气未灭,但疲惫之色尽显。就在这看似山穷水尽之时,一位太平军士兵前来报告,称城内有位名叫陈老的智者,精通天文地理,或许能为当前困境提供解决之法。石达开听闻后,立刻亲自前往陈老住处拜访。

陈老居住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虽年事已高,但目光炯炯,透着一股睿智。石达开诚恳地向陈老诉说九江城的艰难处境,恳请他为太平军指点迷津。陈老沉思良久,缓缓开口道:“近日我夜观天象,发现星辰异动,不出几日,将有一场罕见的暴雨降临。届时,长江水位定会急剧上涨。湘军营地多建于地势较低之处,一旦洪水来袭,必将大乱。我们可趁此机会,组织精锐力量突围,或能打破这困局。”

石达开对陈老的话半信半疑,毕竟仅凭一场暴雨就决定突围,风险极大。但眼下九江城内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这或许是唯一的转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石达开决定依计行事。他一面安排士兵准备船只、木筏等水上工具,一面挑选了数千名最为精锐的太平军战士,组成突围先锋部队。同时,他还组织城内百姓做好应对洪水和战斗的准备,安抚人心,稳定城内秩序。

而在湘军营地,曾国藩也察觉到了天气的异常。他的谋士提醒他,近期天空乌云密布,气压异常,恐有暴雨降临,需防备太平军趁水势突围。曾国藩对此不敢掉以轻心,他下令加强营地的防御工事,将营帐加固,在营地周围挖掘更深的排水沟渠,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洪水。同时,他还增加了巡逻兵力,密切监视九江城太平军的一举一动。

然而,这场暴雨的威力远超众人想象。数日后,天空中乌云如墨,狂风呼啸。紧接着,暴雨如注,倾盆而下,仿佛要将天地间的一切都淹没。长江水位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汹涌的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奔腾而下,向着湘军营地席卷而去。

湘军营地瞬间陷入一片混乱,洪水迅速淹没了营帐,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四处奔逃。那些匆忙挖掘的排水沟渠,在如此汹涌的洪水面前,毫无作用。湘军的火炮、粮草等物资,也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曾国藩在亲兵的簇拥下,狼狈地登上高处,望着混乱的营地,心中懊悔不已,他低估了这场暴雨的破坏力,也未能料到洪水来得如此迅猛。

石达开在城墙上看到湘军营地的惨状,知道突围的时机已到。他果断下令,城中战鼓齐鸣,太平军精锐部队乘坐着船只、木筏,借着洪水的掩护,如蛟龙出海般冲向湘军防线。由于洪水的冲击,湘军的防御工事大多已被冲毁,巡逻的士兵也被洪水冲散,此时的湘军防线千疮百孔,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太平军先锋部队顺利突破了湘军的防线,随后,石达开率领着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地涌出九江城,对湘军展开全面反击。一时间,喊杀声、风雨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地。湘军在洪灾与太平军的双重打击下,阵脚大乱,士兵们无心恋战,纷纷向后撤退。

曾国藩看着兵败如山倒的湘军,心中充满了不甘。但此时他也明白,若不及时止损,湘军将遭受更大的损失。他无奈地下令撤军,带领着残兵败将,向着远离九江的方向退去。

九江之围就此成功解除,石达开站在九江城头上,望着远去的湘军,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胜利,虽有运气成分,但也是太平军上下一心、顽强抵抗的结果。城内的百姓和士兵们得知围困解除,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然而,石达开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湘军虽遭重创,但以曾国藩的性格,必定会卷土重来。他立刻着手整顿太平军,重新加固九江城的防御工事,补充粮草和武器装备,同时,派人四处搜寻那些在洪水中失散的百姓,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而曾国藩在撤退的途中,也在反思此次失败的教训。他明白,自己在面对天气变化等因素时,过于自信,准备不足。回到营地后,他召集湘军将领,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决定加强对气象等因素的关注和研究,同时,进一步整肃湘军纪律,加强训练,提升湘军的战斗力,等待时机再次攻打九江,与太平军一决雌雄。

九江城的上空,虽然暴雨已经停歇,但战争的阴云并未完全散去。湘军与太平军的这场较量,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未来的局势依旧充满变数,双方都在为下一次的交锋暗暗蓄力,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注定还将见证更多的风云变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