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艰难平乱与各方反应(求收藏,求鲜花)
书名:蜀汉新主:刘禅的逆袭之路 分类:历史 作者:辰魔 更新时间:2025-04-14 12:53:16
巴郡激战,平乱艰难
姜维在领受平定巴郡李氏豪族叛乱的重任后,丝毫不敢耽搁。他迅速在军中挑选出五千最为精锐的将士,这些士兵皆是历经无数次严苛训练与实战考验,个个眼神坚毅,身姿矫健,对姜维更是充满了绝对的信任与忠诚。一声令下,大军即刻开拔,朝着巴郡方向火速进发。一路上,马蹄声如雷,滚滚尘土遮天蔽日,仿佛一条奔腾的黄龙在大地上疾驰。
当大军抵达巴郡城外,姜维并未因长途奔波而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巴郡,这座被李氏家族经营多年的城池,犹如一颗难啃的硬骨头。城墙上,防御工事坚固异常,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其历经的岁月与坚固程度。而城内,李氏豪族私自招募的大量部曲,仗着熟悉地形和坚固城防,正准备负隅顽抗。
姜维身披战甲,头戴银盔,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神色凝重地观察着巴郡城的地形与敌军部署。他目光如炬,仔细审视着城墙的高度、城门的坚固程度以及敌军巡逻的规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姜维决定先采取围城策略,试图通过切断城内的粮草供应,迫使敌军不战自乱。
然而,李霸绝非泛泛之辈。这个身形魁梧、满脸横肉的豪族首领,在得知姜维围城后,并未坐以待毙。他深知粮草断绝的后果,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夜袭。
夜幕如墨,厚重地压在大地上。李霸挑选出一队最为凶悍的死士,这些人皆是在江湖上闯荡多年,沾染了一身匪气,对金钱和权势的渴望让他们甘愿为李霸效命。死士们身着黑衣,手持利刃,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悄然潜出城门。他们脚步轻盈,动作敏捷,如同黑暗中的猎手,朝着蜀汉军营的方向缓缓逼近。
当死士们摸到蜀汉军营附近时,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眼中闪烁着凶狠与决绝。就在他们准备发动突袭的瞬间,一声尖锐的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原来是姜维事先安排的巡逻士兵发现了异常。刹那间,蜀汉军营内号角声大作,惊醒了沉睡中的将士们。
姜维听到号角声,迅速从营帐中起身。他来不及披上外衣,只手持长枪,便大步流星地冲向营门。此时,营外喊杀声四起,死士们如潮水般涌来。姜维毫无惧色,他跃身上马,长枪一挥,大声喊道:“将士们,随我杀敌!”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夜空,充满了鼓舞士气的力量。
冲入敌阵的姜维,宛如战神下凡。他的长枪舞动得密不透风,寒光闪烁,每一次刺出都精准地命中敌人。枪尖所到之处,鲜血飞溅,敌人纷纷惨叫着倒下。但这些死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不顾同伴的伤亡,继续疯狂地朝着蜀汉军营冲来。有的死士甚至舍弃防御,以命相搏,试图给姜维造成威胁。
这场夜袭战异常惨烈,双方都拼尽了全力。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在夜色中回荡。战斗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姜维凭借着卓越的武艺和出色的指挥,成功击退了敌人。然而,看着地上横七竖八的士兵尸体,姜维的心中一阵悲痛。己方虽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不少伤亡的代价。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巴郡城上。李霸见夜袭失败,竟使出了最为残忍的一招。他驱使城中无辜的百姓登上城墙,将他们当作肉盾,妄图以此让姜维投鼠忌器。城墙上,百姓们惊恐万分,哭声、喊声连成一片。他们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卷入这场残酷的争斗之中。
姜维远远地望着城墙上的百姓,心中犹如被重锤击中,一阵绞痛。他深知,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蜀汉军队绝不能伤害他们分毫。可是,若不攻城,平乱任务又该如何完成?此时的姜维,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他紧皱眉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蜀汉朝堂,担忧与分歧
巴郡平乱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传回蜀汉朝堂,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
一位年迈的老臣,他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此时忧心忡忡地走出队列。他躬身行礼后,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如今巴郡之乱若不能尽快平定,恐将成为其他心怀不轨豪族效仿的范例。一旦他们纷纷起事,局势必将失控,我蜀汉江山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姜维将军围城多日,却未见明显进展,老臣斗胆建言,是否应另派他人前往,以解巴郡之困?”老臣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和焦急,望向刘禅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然而,老臣的话音刚落,立刻有大臣站出来反驳。一位年轻气盛的武将,他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向前一步,抱拳说道:“老大人此言差矣!姜维将军智勇双全,在我蜀汉军中威名远扬。他之所以采取围城策略,必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巴郡城防坚固,且敌军狡诈,竟将百姓胁持于城上。此时贸然攻城,只会造成无辜百姓的大量伤亡,同时也会让我军陷入更大的困境。我们应相信姜维将军的判断,给予他更多的时间和支持,切不可临阵换将,乱了军心!”武将目光坚定,言辞恳切,试图说服众人。
刘禅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他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眉头紧锁,心中也是思绪万千。他深知巴郡平乱对于蜀汉的重要性,也理解大臣们心中的担忧。但姜维,这位跟随他多年,忠心耿耿且有着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一直以来都让他无比信任。
刘禅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朕明白大家的担忧。巴郡之乱关乎我蜀汉的安危,朕岂会不知?但姜维将军,他对朕忠心不二,且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此次平乱,他定是经过了周全的考量才采取围城之策。朕相信他定能妥善处理巴郡之事,平定叛乱。此时,我们应坚定地支持他,切不可临阵换将,自乱阵脚。”尽管刘禅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心中却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深知这场平乱之战的成败,将对蜀汉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曹魏与东吴,不同的盘算
在许昌的宫殿内,曹丕得知蜀汉巴郡发生叛乱,且姜维平乱遇阻的消息后,不禁喜形于色。他兴奋地在殿中来回踱步,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蜀汉即将陷入混乱,自己即将坐收渔利的美好前景。
曹丕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司马懿,得意地说道:“蜀汉内乱,这可是天赐良机啊!仲达,你速速派人继续煽动其他豪族,让蜀汉内部更加混乱不堪。同时,我们在边境集结军队,摆出一副进攻的架势,给蜀汉施加压力。如此一来,蜀汉必定首尾难顾,或许我们就能不费一兵一卒,坐收渔利。”曹丕双手背在身后,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司马懿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丝阴鸷的笑容,说道:“陛下英明!蜀汉此时正忙于平乱,自顾不暇。我们若在边境施压,他们必定会陷入两难境地。如此,我们便能在这场纷争中占据主动,谋取最大的利益。”司马懿的眼神中透露出狡黠与算计,仿佛已经看到了蜀汉在他们的阴谋下走向衰败。
于是,曹魏迅速行动起来。在边境地区,军队开始频繁调动,士兵们秣马厉兵,营帐连绵不绝。一面面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蜀汉示威。
而在东吴的宫殿内,孙权与鲁肃也正在商议蜀汉局势。孙权坐在主位上,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鲁肃站在一旁,神情严肃,他深知蜀汉局势的变化对东吴的影响。
鲁肃拱手说道:“主公,如今蜀汉豪族叛乱,姜维平乱艰难。若蜀汉因此实力大损,对我们东吴而言,未必是件好事。曹魏一直对天下虎视眈眈,蜀汉若倒,东吴将直接面对曹魏的强大压力。我们应保持蜀汉的一定实力,以维持三国鼎立的平衡态势。或许,我们可暗中派人给姜维提供一些帮助,助他平定叛乱。如此,既能让蜀汉继续制衡曹魏,又能彰显我们东吴的善意。”鲁肃目光坚定,言辞恳切,试图说服孙权。
孙权沉思片刻,缓缓点头说道:“子敬所言有理。但此事需万分谨慎,绝不能让曹魏察觉到我们的意图,也不能引起蜀汉的猜忌。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你即刻安排可靠之人,密切关注蜀汉局势,待时机成熟,暗中对姜维施以援手。”孙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果断,他深知在这复杂的三国局势中,任何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东吴的未来。
东吴遂决定暗中关注蜀汉局势的发展,准备在必要时对姜维伸出援手,以维护三国之间微妙的平衡。而此时的蜀汉,正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