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9章:外交风云再变

书名:蜀汉新主:刘禅的逆袭之路 分类:历史 作者:辰魔 更新时间:2025-04-14 12:53:16

换源:
 

  联盟暗流涌动

蜀汉在刘禅的殚精竭虑治理下,凭借一系列高瞻远瞩的举措,正如同春日蓬勃生长的幼苗,不断发展壮大。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历经精心构建,已初露峥嵘,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经济层面,商业繁荣,百姓富足,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然而,外交舞台之上,看似平静无波的湖面下,实则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与东吴缔结的联盟,尽管得益于前期的政治联姻以及蜀汉所彰显出的雄厚实力,表面上维持着相对的稳固,但那些潜藏在深处的矛盾,却如深埋于地下的火种,并未彻底熄灭,随时有可能复燃成燎原大火。东吴孙权,这位江东之主,对荆州之地的执着与渴望,恰似刻在骨子里的执念,从未消散。荆州,这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战略要地,犹如一颗璀璨却又烫手的明珠,兵家皆视其为必争之地。蜀汉牢牢占据荆州,在孙权眼中,无疑是如鲠在喉,每念及此,便觉如芒在背,难以释怀。

与此同时,随着蜀汉国力的日益强盛,东吴朝堂内部分大臣开始忧心忡忡。他们暗自忖度,照此发展下去,蜀汉必将对东吴在江东地区的统治地位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担忧与猜忌,如同无形的丝线,在东吴朝堂之下悄然交织,逐渐汇聚成一股令人不安的强大力量,在暗流中涌动。

在东吴一次庄严肃穆的朝堂议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一位身形魁梧、神色激昂的主战派大臣,大步流星地站出,双手抱拳,言辞慷慨激昂:“陛下!蜀汉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其野心勃勃,昭然若揭。如今虽与我东吴维系着联盟之态,但荆州紧握于其手,恰似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刃,时刻威胁着我东吴安危。依臣愚见,当务之急,乃是早做决断,寻得恰当时机,一举夺回荆州,以绝后患!”

此言一出,仿佛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部分大臣深以为然,不住点头,觉得蜀汉势力的急剧扩张,已然对东吴的安全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而另一部分主和派大臣则面露忧虑,赶忙站出反驳,他们言辞恳切地表示,当前曹魏的势力依旧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横亘在吴蜀两国面前,强大而难以撼动。与蜀汉的联盟,乃是抵御曹魏的关键壁垒,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轻易破坏,否则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孙权端坐在主位之上,面色凝重,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他的目光在朝堂上的大臣们身上缓缓扫过,心中如同一团乱麻,权衡着利弊得失。联盟关系的维系与否,这绝非一件小事,它关乎东吴的兴衰荣辱,甚至决定着东吴的生死存亡,容不得他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

几乎与此同时,曹魏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吴蜀联盟之间那微妙而又难以言说的变化。在曹魏那气势恢宏的朝堂之上,一位智谋超群的谋士,微微欠身,向曹丕献上一计:“陛下,吴蜀联盟看似坚如磐石,实则内部已然出现了丝丝裂隙。东吴对荆州觊觎已久,而蜀汉又怎会轻易割舍这块战略要地。我们何不顺势而为,从中巧妙挑拨,让二者鹬蚌相争,如此一来,我曹魏便可坐收渔翁之利,此乃天赐良机啊!”

曹丕听闻此言,眼中陡然闪过一丝锐利的精光,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转瞬即逝却又充满了算计与野心。他略作思忖,便觉此计大妙,当下毫不犹豫地命人秘密部署,暗中寻觅合适的时机,以实施这离间吴蜀联盟的阴谋。

蜀汉的应对商讨

远在蜀汉的刘禅,同样凭借着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察觉到了东吴态度的微妙转变以及曹魏可能正在暗中策划的阴谋。他深知,外交局势犹如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蜀汉历经多年的苦心经营与艰难发展,一旦外交局势失控,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化为泡影。

于是,刘禅心急如焚,当机立断,紧急召集诸葛亮、费祎等一众在外交事务上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大臣,齐聚宫中那间静谧而又神秘的密室。密室中,烛火摇曳,光影在众人严肃的面庞上闪烁不定,气氛凝重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刘禅神色严峻,目光依次扫过每一位大臣,率先打破了沉默:“诸位爱卿,近日东吴对我蜀汉的态度忽冷忽热,犹如六月的天气,变幻莫测,恐有重大变故。曹魏向来狡诈多端,极有可能趁机从中作梗,妄图破坏我与东吴来之不易的联盟。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要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应对之良策,究竟该如何维系联盟,又能有效防范曹魏的阴谋诡计?”

诸葛亮微微眯起双眸,手轻轻抚着胡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东吴对荆州的执念,犹如顽疾,由来已久,此乃联盟不稳定的根源所在。然而,当下曹魏势力如日中天,虎视眈眈,东吴君臣亦深知与我蜀汉联盟,乃是抵御曹魏的关键所在,不可或缺。依臣之见,我们一方面需即刻派遣能言善辩、深谙外交之道的使者前往东吴,以诚挚之心,重申联盟对双方的重大利益,着重强调曹魏对我们共同构成的巨大威胁,力求打消东吴的疑虑与猜忌;另一方面,针对荆州这一敏感问题,不妨提出一些折中的巧妙方案,以缓解东吴长期以来的不满情绪,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与善意。”

费祎用力点头,对诸葛亮的观点深表赞同,紧接着补充道:“丞相所言极是,深谋远虑。臣以为,此次出使东吴的使者,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感人。可深情提及多年来吴蜀联盟所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共同对抗曹魏的漫长岁月里,携手取得的辉煌战果。让东吴君臣忆起往昔并肩作战的峥嵘岁月,从而唤起他们对联盟的珍视之情。同时,我们也绝不能放松警惕,必须加强自身的军事防备力量,厉兵秣马,严阵以待,让东吴知晓,若他们胆敢突然发难,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有所忌惮,而不敢轻举妄动。”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的大臣建议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广布耳目,深入东吴和曹魏内部,及时、准确地掌握他们的一举一动;有的大臣则提议与东吴开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经济交流,以利益为纽带,将双方紧紧捆绑在一起,使联盟关系更加稳固。刘禅神情专注,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宝贵建议,脑海中犹如一幅逐渐清晰的画卷,应对的策略与方向也在心中逐渐成形。

出使东吴与危机化解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与深思熟虑,刘禅最终决定再次委派费祎担此重任,出使东吴。费祎领命之后,深知此次使命的重大与艰巨,怀揣着蜀汉的殷切期望和满满的诚意,毅然踏上了前往东吴的征程。一路上,费祎思绪万千,反复斟酌着见到孙权后要说的每一句话,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终于,费祎抵达了东吴。在那宏伟壮丽的东吴朝堂之上,他受到了孙权的接见。朝堂内,气氛略显紧张,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费祎身上。费祎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几步,不卑不亢地拱手说道:“吴主陛下,我蜀汉与东吴缔结联盟,已然历经多年风雨。这些年来,我们携手并肩,相互扶持,犹如唇齿相依,多次成功挫败曹魏的险恶阴谋。如今,曹魏的野心昭然若揭,其对天下的觊觎从未停止,始终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对我们两国虎视眈眈。若我吴蜀联盟不幸破裂,那便正中曹魏下怀,届时,我两国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后果不堪设想啊!”

孙权微微颔首,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犹豫与纠结之色,缓缓说道:“费公所言,固然在理。只是荆州之地,本为东吴故土,如今却被蜀汉占据,我东吴上下,无论君臣百姓,每每念及此事,皆难以释怀啊。”

费祎见孙权态度有所松动,赶忙趁热打铁,言辞更加恳切地说道:“吴主陛下,荆州之地,其战略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对我蜀汉而言,同样至关重要,实难轻易割舍。然而,为了彰显我蜀汉对联盟的赤诚之心,我们愿与东吴进行友好协商,在荆州的治理以及军事部署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合理调整,以充分满足东吴的关切与诉求。比如,我们可在荆州与东吴接壤之处,专门设立双方共同管理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往来,加强文化交流。如此一来,既能充分保障东吴的利益,又能进一步巩固我们之间的联盟关系,可谓一举两得,还望吴主陛下三思啊!”

孙权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目光在朝堂内游移,心中权衡着利弊。此时,东吴的主和派大臣们抓住时机,纷纷进言,言辞恳切地劝说孙权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的意气用事,而破坏了来之不易的联盟。孙权思索良久,最终缓缓开口,说道:“费公此次前来,诚意可鉴,令人动容。我东吴愿与蜀汉继续维持联盟。但荆州之事,还望蜀汉能够言出必行,切莫食言。”

费祎见孙权态度缓和,心中大喜过望,连忙恭敬地说道:“吴主陛下放心,我蜀汉向来讲究诚信,必定信守承诺,不负吴主所望!”至此,一场险些破坏吴蜀联盟的危机,在费祎的机智应对与不懈努力下,暂时得以化解。然而,刘禅心里清楚,外交局势瞬息万变,犹如变幻莫测的风云,蜀汉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放松,仍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巩固与东吴的联盟关系,同时持续增强自身实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变幻莫测的外交风云中,从容应对种种严峻的挑战,守护蜀汉的繁荣与安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