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婵投降,蜀国危矣!
书名:三国刘谌:你可做个人吧 分类:历史 作者:起步略抖 更新时间:2025-04-17 09:05:59
刘婵哭得声泪俱下,十分动情,大殿中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诸葛瞻是诸葛丞相和黄月英的独子,如今战死绵竹,一门忠烈,令人敬佩。
“快,快召伯约将军回来,抵御邓艾,否则我蜀汉危在旦夕!”刘婵惊慌失措地站起身,在龙椅旁来回踱步,神色慌张。
“回父皇,姜将军三日前来信,称他正与钟会的十五万大军在沓中对峙,无法抽身回援。”刘谌皱着眉头,擦去脸上的泪水,又说,“即便姜将军能回来,钟会与邓艾合兵一处,我们抵御起来岂不是更加困难?”
刘谌是刘婵的第五子,历史上在刘婵投降时,他自刎于昭烈庙中,尽显忠烈。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紧急战报。“快传!”刘婵急切地喊道。
一名士兵“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禀陛下,邓艾大军已兵临城下,其使臣求见!”
刘婵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龙椅上。殿内众人更加紧张,没想到邓艾来得如此之快。大家交头接耳,心中都在想,蜀汉怕是气数已尽。从张飞、关羽、到刘备、诸葛亮,如今诸葛瞻也战死沙场,蜀汉的辉煌似乎即将落幕。
劝降之议
“陛下!”谯周见刘婵一脸茫然,出声提醒。
“啊……既然使臣来了,那就宣他进殿吧。”刘婵回过神,有气无力地说。
“宣使臣进殿!”传令声在大殿外回荡。不一会儿,一名身着魏国官服的儒生大踏步走进大殿。他微微躬身,没有下跪的意思。
徐志扫了一眼被吓得脸色苍白的刘婵,微微一笑,说道:“徐志拜见蜀汉皇帝陛下。我军已兵临城下,陛下若趁早投降,我家邓将军定会饶城中百姓一命,保证陛下及家人平安无事,朝中大臣也可到魏国任职。”
徐志这番话条理清晰,滴水不漏,尽显底气。刘谌紧握双拳,怒目圆睁,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而有些大臣则暗自盘算,投降后如何保全自己和家人。
刘婵眼睛一亮,差点脱口问出自己还能不能玩鸟。谯周看了刘婵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徐大人远道而来,先到城中休息片刻,容我等商议一番。”
“哎,对对对,先商量商量。”刘婵随声附和。徐志见状,拱手退下,大殿内只剩下满朝官员。
大殿里气氛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刘婵身上。刘婵的脸上写满了犹豫和纠结,他心里清楚,自己此刻的决定,将决定蜀汉的生死存亡。
“陛下,依老臣之见,如今姜维无法回援,城中百姓早已厌倦战争,况且邓艾这位魏国名将已兵临城下,抵抗只是徒劳,还会造成更多伤亡,倒不如……”谯周率先打破沉默,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可,父皇!邓艾从魏国出发时,人马不过三万有余。据儿臣所知,阴平小路绵延七百里,尽是无人区,道路崎岖,峭壁林立。长途跋涉后,邓艾所部最多只剩一万人马!”
刘谌在大殿中来回踱步,袍角翻飞,神色激昂。说到此处,似是想到了什么,眼前陡然一亮,声音愈发洪亮:“邓艾军队为抢在钟会之前抵达蜀地,日夜兼程,士兵们疲惫不堪,战斗力大打折扣。而我成都城中,粮草储备充足,可供三月之需,兵力亦有三万。即便邓艾攻城,短期内我们并非无法抵御!”
张绍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朗声道:“皇上,臣愿率五千精兵,趁夜偷袭邓艾军营,打他个措手不及!”
“是啊,陛下,请三思!”大殿之中,半数官员纷纷跪地,言辞恳切,力主刘禅抵抗到底。
刘禅眉头紧皱,肥厚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龙椅扶手,目光在众人之间游移,一时没了主意。这一方说的有理有据,那一方也头头是道,降与不降,让他左右为难。
“皇上,若现在不投降,待钟会的十五万大军赶到,可就再没有投降的机会了!”谯周向前半步,袖中双手紧紧攥着,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
“臣附议!”
“臣附议!”
支持投降的声音,如潮水般在大殿中此起彼伏。
刘禅下意识地瞥向躲在角落里的太监黄皓,不着痕迹地使了个眼色。
两人悄然来到旁厅,刘禅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无人后,压低声音问道:“黄皓,你说投降之后,朕还能遛鸟、玩蛐蛐吗?”
黄皓双腿微微发软,心中暗自叫苦:都到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了,皇上怎么还想着玩乐!但他嘴上却不敢怠慢,赔着笑脸小声回道:“老奴也说不准。不过光禄大夫谯周都赞同投降,想必有他的道理。刚才使臣不是说了嘛,只要投降,皇上您还能被封为侯爵,吃喝玩乐自然不在话下!”
“好!”刘禅咬了咬牙,肥厚的手掌重重一拍。
他重新坐回龙椅,想到先帝托孤的场景,内心挣扎了片刻,脸上挤出几分庄重,高声道:“朕心系城中百姓安危,经深思熟虑,投降乃当下上策!”
“父皇!万万不可……”刘谌气得浑身发抖,双拳紧握,指节泛白,转身疾步跑出大殿。
反对投降的大臣们,纷纷摇头叹息。想当年,先帝刘备自桃园三结义起,半生漂泊,呕心沥血,不知牺牲了多少将士,才打下这蜀汉江山,如今竟被刘禅轻易拱手让人。
使者再次踏入大殿,脸上带着一丝傲慢的笑意:“陛下深明大义,不愧是英明之主,实乃蜀国之幸、百姓之幸!在下这就回去向邓艾将军复命!”说罢,拿着盖有大印的投降书,转身离去。
残阳如血,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嬉戏的孩童身上,映红了他们稚嫩的脸庞。
“娘,我……我饿了,要吃饭!”年纪稍小的孩童,伸着小手,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饭菜,声音带着几分撒娇。
还没等妇人开口,稍大一点的孩子,一本正经地抢着说道:“不行,爹爹快回来了,我们要等爹爹一起吃,是不是,娘?”
“呵呵,还是我的骥儿懂事!等你爹爹回来,让他抱高高……”妇人微笑着,抱起最小的孩童,在桌旁坐下。话还未说完,门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