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简直怪胎
书名:三国:我成了曹操的致命毒药 分类:历史 作者:林金鸿 更新时间:2025-04-04 09:17:21
典满猛然想起从前父亲教诲过的一句话。
当你面对一个对手而有如面对猛兽般的危机感时,必须万般警觉。
当年典满铭记了这句话。
然而多年来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即使是当初打得许义服软时也没这种感觉。
可是此刻,这种感觉居然出现了。
飞奔中的曹宣寂静无声,速度快得出奇。
转眼之间就已逼近典满。
紧接着脚下猛然发力。
砰!
曹宣一脚牢牢跺在地上,随即腾空跃起。
手中战戟如泰山压顶,向着典满猛烈击下。
战戟破风之声震耳欲聋。典满站在原处,猝不及防间面色陡变。急忙举起双短戟于头顶防御。
但就在他准备迎敌时,曹宣手中战戟突改招式,在半空停驻片刻后划出一道圆润弧线,疾速指向典满脖颈位置。
典满尚未来得及应对,曹宣的战戟已经轻搭在他肩头。曹操阵营中的将士无不屏息。
“好个举重若轻!真是了得!”于禁率先惊叹。
李典、乐进与夏侯惇等人均露出震撼之色。如此运用武械,已达至“举重若轻”境地,乃是二流武将方可成就。
许褚闻声便满心欢喜。“看呆了吧?这是我徒弟啊!”
“仲康,这等技巧可是你教授?”曹仁惊问,“他习武才几何时日?”
许褚咧嘴一笑:“不满一载。如何,我这徒弟可算是不错的罢?”
诸人目瞪口呆。“何止不错...简直怪胎。”
“你们莫再惊叹,我这孩子练‘举重若轻’不过三月。”又一波重磅消息由许褚脱口而出。
除了荀彧几位谋士,场中尽是猛士。他们自是知晓三个月便娴熟掌握此技能何等惊人。
将军分三个层次。
第三层以蛮力驾驭兵械,力气耗尽即败。
第二层则是掌握了"举重若轻",能轻松挥舞沉重兵器。
更上一层则达致"举轻若重",即便是一根轻柔柳条在手亦能释放无穷威力。
再者,“超一流将军”如吕布已然堪称巅峰存在。
众人正震惊着转视战场。
典满仍僵持着手握双短戟防守的姿态。然而曹宣战戟已然点中其肩膀。
要是真实较量,此刻典满首级已坠矣!
“你输咯。”曹宣平静地看着面前的典满。
良久反应过来的典满侧首看着肩上战戟,实在难以置信自己就这么轻易落败。
远处马背上,许义张大嘴喊道:“这也太离谱了!”
曹宣收起兵刃站立当场。典满头垂着。
败北了。而且仅仅是一个回合。
刚才豪言让他三招结果一合之间就倒下了。
双方水平根本悬殊。就算稍微谨慎些也不至于这么快输。
“我输了。”最终认栽,低头沮丧说,“从今天起你曹宣就是典满的大哥,你说东我就绝对不说西!”
营帐里曹操拍手而笑:“痛快!精彩!”
典满咬牙切齿,低下尊贵脑袋对着曹宣喊了句大哥。
曹宣却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戟走到典满前扶了扶对方。
“典兄不必过于在意一句戏言。你的年纪都比我大还得叫我大哥,岂不尴尬?”语调真诚。
随后认真道,“叔父的忠诚英勇和高强功夫我都很钦佩,今日不过是侥幸取胜罢了。”
最后说道,“玩笑归玩笑,今日不打不相识,日后希望能跟典大哥经常交流切磋。请莫折煞小侄。”
曹宣的话毫无造作痕迹,全是发自内心的真意表达。
典满睁大双眼,仰头望向曹宣。
此时曹宣已经伸出手来:"典大哥,咱们同为伙伴,日后一同上阵杀敌。经过今日之事,我觉得典大哥必是日后战场之上最可信赖之人。"
"若是有一日,我能和典大哥一同作战,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后背交予典大哥。"
这番话语让典满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小孩的心性原本单纯,像典满这般的人更是不会藏着坏心思。如今听闻曹宣如此肺腑之言,他已经彻底被触动。
典满回想起先前的鲁莽不禁感到惭愧,同时更为曹宣的一片真诚所感动。
"我典满今后这条命就交给公子了!若是有朝一日能与公子并肩杀敌,我定扫平前路,护公子周全!"典满拱手抱拳,向着曹宣郑重施礼。
一旁的许义此刻也从马上跳下飞奔而来:"还有我,我也算一个!"随即拍着胸脯表忠心。
于禁之子于圭也赶忙跑了过来。这群年少子弟无不表达对曹宣的钦佩之意。
再看曹丕所在处,马车里的曹彰双眼放光地注视着曹宣:"大哥,他太厉害了!不仅武艺高强,就连一向骄傲的典满都被他说服了。"
曹丕闻言点头不语。
营门之内,曹操含笑观望着这一切。从曹宣坦然应战典满挑战,选择步战以示光明正大,再到轻而易举获胜后不骄矜、用语言收人心,这一连串的动作竟将典满、许义这些少年全都征服了。
可见曹宣的本事非凡,小小年纪便懂得笼络人心的道理。
如果将来成长起来,又会是何等人物?
越想曹操内心越是欢喜,感觉终于有传承之人。拥有这样的儿子,曹家必定能兴盛数代。
不只曹操注意到此景,其身边的众多随行人员同样目睹整个过程。在场之人都深深折服于曹宣表现出来的手段,虽然觉得有些稚嫩,但也别忘了对方今年才六七岁呀!年仅六七岁就展现出这样的天赋,待到长大成人之时又会是怎样的天之骄子?
"老许啊,你的运气真是好,能够收下这样一个徒弟。"于禁、李典以及乐进等人皆满脸羡慕地看着许褚。
"嘿嘿,哪里哪里!"许褚虽口称谦逊,脸上却难掩得意之色。
荀彧则转头看向身旁的郭嘉:"奉孝果真眼光独到,你这个徒弟可是世间难得的人杰呐。"
郭嘉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心想若让荀彧知晓袁术攻略、剿灭刘备与攻取徐州三者之策皆出自曹宣手笔,怕是连自己都要嫉妒了吧!
……
第二日清晨,许都皇宫之中。因袁术在刘备攻击下连连败退;加上曹操挑唆吕布准备突袭刘备后方的关键时刻,出兵徐州已成当务之急。
因此,曹操早早拟好了计划,意图呈报天子,请求获得天子符节后出征徐州——而这所谓奏禀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许都宫内,天子刘协身披红黑相间龙袍,头戴免流皇冠端坐于龙案之后,面色隐隐苍白,双唇微薄略显病态。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首排站立者即为曹操,腰悬长剑目光凌厉:"启禀陛下,袁氏犯上作乱,胆敢自封为天子。臣打算三日内发兵,前往讨伐逆贼匡扶社稷!此次前来便是求得陛下授权赐下尚方宝剑以处决不遵诏令之徒。"
曹操披着一袭红氅,手按刀柄,气势凛然。刘协坐在龙案之后,低首不敢与曹操对视。
“爱卿辛苦,朕全听你的。来人,将天子剑取来,赐予爱卿铲除不臣之人。”刘协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命人拿来天子剑。
太监双手捧剑送至曹操面前。曹操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单手接过宝剑。
大臣们看到此景,无不皱眉怒目注视曹操的背影,但无一人敢出声反对。
曹操接过天子剑后向刘协拱手施礼:“谢陛下,臣告退。”一旁的太监连忙高声道:“诸卿如有事启奏,无事便退朝。”
众人以为又将是一如往常时,孔融从人群中走出。“陛下,臣有一事启奏。”孔融言道。
见是孔融,曹操眉宇略动。他素来厌恶孔融,后者多次以名声和家世嘲讽自己,而曹操亦早想教训孔融,却因其声名显赫,怕重蹈杀边让失兖州的覆辙,未敢轻举妄动。
刘协望着孔融问:“孔少府有何启奏?”
“并非大事,只因臣闻许都城近来传唱一首有趣诗词,且据说为六七岁稚童所作,特向陛下进呈。”孔融说着看向曹操,嘲讽之意昭然若揭。
在场之人皆听出这是对曹操的讥刺。
近期,曹宣所撰写的《三字经》已在许都掀起热议。整整一个月,《三字经》已经深入许都的大街小巷。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传说这部《三字经》出自一位六七岁的孩童之手,这是其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许都在流传此书,现今半个兖州也在争相诵读。
自从孔宣听闻此事,心中便一直琢磨着如何借此机会反击曹操。难道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孩子真的能够写书?这简直如同天方夜谭般荒谬,岂能把天下读书人都当作愚昧之人?
大殿之上,孔融问向刘协:“陛下可曾听闻过《三字经》?”坐在龙案后的刘协摇了摇头,“爱卿说的《三字经》到底为何物?朕尚未听说过。”接着,孔融微笑望向曹操,又转向刘协说道:“陛下,《三字经》是一本极佳的启蒙书籍,内容精彩有趣,更令人称奇的是据说此书乃六七岁幼童之作。”
“噢?”刘协眉梢一挑,“爱卿所说是六七岁孩子著作?朕倒是未曾听闻过,书中究竟写了何等内容呢?如此引起朕的好奇心。”龙案后刘协显得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