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的会议】
书名:拒绝内耗指北 分类:穿越 作者:择二 更新时间:2023-12-16 15:42:01
看到这几个字,想必有与我相同工作经历的人已经抱头鼠窜了。
要说我为什么这么坚定地选择了当下的公司,还得从我在这家公司的小会议室里面试时,看到它在墙壁上挂了对会议清晰的定位说起。
我在人事的带领下,来到一个昏暗的小会议室,一进去我便看到了“会议版”的《汉谟拉比法典》,简洁动人,戳中我的要害:1.不开没有准备的会议;2.不开没有结果的会议;3.不开限制言论的会议;4.不开超过1小时的会议。这四条对会议的规定,让原本我对这家生机寥寥公司的坏印象,一下子扭转到了自由平等、民主有爱、人人智慧、高效协作的美好新世界。昏暗的会议室一下变得光明,发出灯塔般的光芒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要说我为什么仅仅依靠这几句话就能对一家公司的观感发生如此大的转变,还不是因为我深受其害,曾经在会议的深井中,我想要顺着幽暗潮湿的绳子一步步往上爬,却总是脚底打滑重新掉进深渊中。在我心里,减少无用的废话会议,提高所有人的效率,能让中国立刻马上从发展中国家直接迈入发达国家!在我过去入职的大型企业中,五花八门、不计其数、层出不穷、形式各样但主题大同小异的会议,占据了我正常工作时间的大约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开完会后我还要把会议资料、会议照片整理出来,用写申论那劲儿写成报道发布到各个媒介渠道。写成后还不是你想发就发,你需要等着你的部门领导、部门经理、公司副总、公司老总等层层审核,如果会议涉及多方的企业高管,还需要等对方相关人员审核完毕。而为了满足报道的时效性,在等待审核这段时间,我只能干巴巴坐在公司等着,眼看着时间一点点蛀空自己,等着他们那对于一个字哪怕对一个标点的使用提出异议。
所以我恨透了会议,恨透了那些形式主义、恨透了那些假大空的套话、恨透了对一字一句一个标点都得严丝合缝的“变态”严谨。无力改变现状,那我就连夜卷着铺盖逃走,逃到这个桃花源,看着小会议室那一块写着会议规则的小板子,我顿感如释重负、柳暗花明:想不到我罗某人在当今无用会议充斥的社会还能找到这一片会议的净土,真是天不亡我!
然而当我入职没多久,我就发现,天下会议一般黑。我甚至严重怀疑老板提出的那4条会议规则被打印的人理解错了,老板的本意可能是:没有准备不要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他妈的开了再说;没有结果不要紧,下次再找个时间继续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但策略、创意、方向都由我说了算;低于1个小时的会议不叫会议,只能叫“碰一下”。
于是我被拉入了一场场的会议旋涡,有时候甚至一场会议超过3个、4个小时之久。几个人坐在会议室里叽叽喳喳,长篇大论,各抒己见,但往往说着说着,我相信他们自己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等到估计是老板肚子饿了或者他实在坐了太久没办法继续坚持会议了,就会匆匆结束掉会议。这对我们要写方案、要执行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性现场,因为我们完全不清楚这几个小时他们聚焦哪个核心提出了哪些建设性的想法,最后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且我们工作的时间还被一群人以堂而皇之的“开会”理由剥夺。在经历了长时间无用可笑、牛头不对马嘴的讨论后(广告行业的人应该会称之为“头脑风暴”),老板自己终于也受够了这一场没有结果的会议,大手一挥:好,我们就这样先决定,各位先落下去写方案,还有没有人有意见?
有!我有!!!首先我根本不清楚你们的“决定”是什么!其次我不清楚我要朝着哪个方向做什么!最后,在下一次开会前,我们要做到怎样细致的程度?毕竟对我们来说,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了(除非我们不睡,不过这可能就是老板想要的)。但此时我的屁股已经隐隐作痛,我的时间已经被剥夺得所剩无几,我的大脑已经被这一场场会议格式化清空。大家都跟我一样,明明眼里充满了恐惧、未知和困惑,却都赶紧说“没问题没问题”,唯恐你提出一个小问题,明明一两句话能解决,他们说不定又兴致勃勃地继续讨论,然后从这个问题讨论到春秋战国时期,讨论到白垩纪时期,讨论到宇宙爆炸,一溜烟又过去了三个小时。
我们硬着屁股和头皮,从会议室领了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三不四的需求和想法,还要在一两天内就厘清这些需求,把它们组成一个看起来有创意、有想法、有逻辑的方案。这简直就是对大脑的酷刑,对硬生生被压了几个小时屁股的不负责任!而且在一两天之后,我们又会重复上一个过程,在“无用的会议-很多的修改”里反复重演、循环、折磨,直到我们被折磨得仅剩一口气。
最要命的是,无用的会议叠加无尽的会议,简直就是BUFF叠满,让我对活着的意义有了重新的审视。项目商机会、项目创意会、项目方案会、项目启动会、项目沟通会、项目执行会、项目复盘会,每一个“会”还会在各个节点衍生出更多的小会,这些会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地圈着我,让我寸步难行、苟延残喘。
如果活着就是为了接受“会议”的鞭笞,那我只能在会议室脱了裤子,撅着我的屁股任由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会议抽打,抽打完了还要被他们轻蔑:幸亏有我抽打,不然你这屁股就一事无成咯。我有时真的很怀疑大家的精神状态,明明一两句就能带过,明明有时连开会的必要都没有,为什么一群闲得要死的人要把一群忙得要死的人聚在一起,听他们那些已经老掉牙、不符合项目需求、无法满足项目预算、天马行空的“创意”想法,他们对自己的创意津津乐道,我们还要被迫对这些连狗屎都算不上的创意低头哈腰,连连称道。会议给他们带来了权力的认可,却建立在践踏我们的时间之上,我们还要为这种行为拍手叫好。
当我再次来到第一次面试的那个小会议室,当我再次凝视挂在墙壁上的那几行字,我真想一把火烧了这些狗屁原则,烧了曾经那个以为能爬出会议之井不成熟、会轻信、抱希望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