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一章镜中异象

书名:静斋 分类:穿越 作者:张岭军 更新时间:2025-04-13 15:25:11

换源:
 

  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俞清宁站在静园门前,抬头望着这座中西合璧的百年老宅,心头涌起一丝异样的感觉。邀请函上的烫金字体在雨中依然清晰可见:“诚邀俞清宁女士于本月十五日前来静园,鉴定一批新发现的文物。周维钧敬邀。”

周维钧——祖父的老友,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俞清宁记得小时候曾随祖父拜访过他几次,印象中是个严肃古板的老人。如今祖父已去世三年,她没想到会以这种方式再次与周家产生联系。

“俞小姐?”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俞清宁转身,看见一位佝偻着背的老者撑着黑伞站在雨中。他穿着笔挺的黑色中山装,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刻刀雕琢出来的。

“我是陈伯,静园的管家。周教授已经等候多时了。”

俞清宁点点头,跟着陈伯穿过雕花铁门。园内的景象让她呼吸一滞——参天的古树掩映下,一座融合了民国风格与西洋元素的建筑静静矗立。灰白色的外墙爬满了常春藤,拱形窗棂上镶嵌着彩色玻璃,门廊前的石阶已经被岁月磨得光滑。

“这宅子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陈伯边走边说,“是周教授祖父那辈建的,后来翻修过几次。”

俞清宁注意到庭院里几处不寻常的细节:角落里摆放的石雕不是常见的狮子或麒麟,而是一些她从未见过的奇异生物;回廊的柱子上雕刻着繁复的纹路,近看才发现是某种古老的符文;空气中飘散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像是檀香,又夹杂着别的什么。

“周教授最近身体不太好,所以委托我来接待您。”陈伯推开厚重的橡木大门,“您的行李已经送到客房了,请先休息一下,晚餐时周教授会与您见面。”

大厅内的光线昏暗,水晶吊灯没有开,只有几盏壁灯散发着橘黄色的光。俞清宁的目光被墙上挂着的一幅巨大肖像画吸引——画中是一位穿着民国时期服饰的年轻女子,鹅蛋脸,柳叶眉,一双眼睛却出奇地大而黑,仿佛能穿透画布直视观者。

“那是周教授的母亲。”陈伯注意到她的视线,“在周教授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俞清宁点点头,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她拢了拢外套,跟着陈伯上楼。走廊很长,两侧是一扇扇紧闭的房门,地毯吸收了脚步声,整个空间安静得可怕。

“这是您的房间。”陈伯推开尽头的一扇门,“有什么需要可以按铃。”

房间比想象中宽敞,四柱床上挂着白色纱帐,窗前摆着一张红木书桌。最引人注目的是靠墙的一个古董陈列柜,里面摆放着几件瓷器和小型雕塑。

俞清宁放下背包,走到陈列柜前。作为文物修复师,她本能地被这些古物吸引。其中一件青瓷花瓶引起了她的注意——瓶身上的花纹不是常见的花卉或山水,而是一组奇怪的符号,排列方式让她想起某种古老的咒文。

正当她俯身细看时,身后传来敲门声。

“请进。”

门开了,但没有人进来。俞清宁疑惑地走到门口,走廊上空无一人。她正要关门,余光瞥见地上有一张对折的纸条。捡起来打开,上面用钢笔写着:“晚餐七点,主楼餐厅。请勿在宅内随意走动。”

字迹工整但力道很重,几乎划破纸面。俞清宁皱起眉头,将纸条塞进口袋。她看了看手表,还有两个小时才到晚餐时间,足够她简单整理一下并检查带来的工具。

行李箱已经放在床尾,她打开取出相机、放大镜和几本参考书。窗外雨势渐大,雨滴拍打在玻璃上发出规律的声响。俞清宁突然感到一阵疲惫,可能是长途跋涉的缘故。她决定小憩一会儿,便躺到床上,很快陷入浅眠。

梦里,她看见那个肖像画中的女子站在走廊尽头,向她招手。女子嘴唇翕动,似乎在说什么,但俞清宁听不见声音。她想走近些,却发现自己的脚像生了根一样无法移动...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她惊醒。

“俞小姐?晚餐准备好了。”

是陈伯的声音。俞清宁猛地坐起,发现窗外已经全黑,床头柜上的闹钟显示六点五十五分。她竟然睡了将近两小时。

“马上来!”她快速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用冷水拍了拍脸让自己清醒。

走廊比来时更暗了,只有几盏壁灯提供微弱的照明。俞清宁跟着陈伯下楼,注意到宅子里的温度明显比下午更低,呼出的气息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静园的供暖系统有些老旧,”陈伯头也不回地说,“周教授不喜欢现代设备,坚持保留原貌。”

餐厅位于主楼西侧,一张长条形红木餐桌占据了中央位置,上面摆着精致的银质餐具和水晶酒杯。令俞清宁惊讶的是,餐桌旁已经坐了一个人——一个年轻男人,正低头翻阅一本古籍。

听到脚步声,男人抬起头,俞清宁的呼吸瞬间停滞。

张领军。

五年了,她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他。张领军看起来比记忆中更加成熟,短发利落,轮廓分明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依然如她记忆般锐利。他穿着深灰色高领毛衣,衬得肤色更加冷白。

“俞清宁。”张领军站起身,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你们认识?”陈伯略显惊讶。

“大学同学。”张领军简短地回答,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俞清宁的脸。

何止是同学。俞清宁在心里苦笑。他们曾是考古系的同窗好友,直到那场改变一切的争论。张领军坚持认为某些古代文物具有超自然力量,而她则坚持科学解释。争论最终导致他们渐行渐远,她去了国外深造,听说张领军拜在周教授门下,成为小有名气的考古学者。

“周教授临时有事,今晚由我代表他接待你。”张领军示意她坐下,“教授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俞清宁强迫自己保持专业态度:“周教授在信中提到一批新发现的文物?”

“是的,来自宅子的地下室。”张领军推了推眼镜,“我们认为可能与民国初年的一段历史有关,需要你的专业意见。”

陈伯开始上菜,精致的菜肴却引不起俞清宁的食欲。她感到张领军的目光时不时落在她身上,那种被审视的感觉让她如坐针毡。

“你还在大英博物馆工作?”张领军突然问道。

“去年回国了,现在在省文物局。”俞清宁小心地切着盘中的牛排,“主要负责瓷器修复。”

“正好,我们发现的文物中有几件瓷器,状态不太好。”

晚餐在尴尬的沉默中继续。俞清宁注意到张领军左手无名指上没有戒指,不知为何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微微加速。她迅速掐灭了这个念头,提醒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是工作。

“明天早上我带你去地下室,”晚餐结束时张领军说,“今晚请好好休息。静园有些...特别,晚上最好不要随意走动。”

特别?俞清宁想起那张警告纸条,正想追问,陈伯已经走过来示意带她回房间。

回到客房后,俞清宁锁上门,靠在门板上长舒一口气。见到张领军的冲击比她预想的更大。五年过去,他依然能轻易搅动她的情绪。她摇摇头,决定先洗个热水澡放松一下。

浴室很宽敞,老式的铜质浴缸需要手动放水。等待浴缸注满的时间里,俞清宁研究着浴室墙上的瓷砖——淡蓝色的底上绘着精美的花纹,仔细看才发现是各种姿态的蝴蝶。

水温刚好,她滑入浴缸,让热水舒缓紧绷的神经。闭上眼睛,张领军的脸又浮现在脑海中。他提到地下室时的表情有些奇怪,像是在隐瞒什么。还有这座宅子,处处透着诡异...

不知泡了多久,俞清宁被一阵冷风吹醒。浴室的门不知何时开了一条缝,白色的雾气正向外飘散。她确信自己关好了门。

“有人吗?”她喊道,声音在空荡的浴室里回响。

没有回应。俞清宁迅速擦干身体,穿上睡衣。回到卧室,她发现窗户关得好好的,门锁也完好。可能是老房子的通风系统问题,她安慰自己。

床头柜上的闹钟显示十一点二十。俞清宁钻进被窝,关掉台灯。窗外雨声依旧,偶尔夹杂着树枝刮擦玻璃的声响。她强迫自己闭上眼睛,数着雨滴声慢慢入睡。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刮擦声将她惊醒。

吱...吱...

像是有人在用指甲轻轻刮擦木板。俞清宁睁开眼,房间里一片漆黑。刮擦声似乎来自房门方向。

她屏住呼吸,伸手摸向床头柜上的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刮擦声停止了。凌晨两点十七分。

可能是老房子的木头热胀冷缩。俞清宁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光束照向房门——门缝下有一片阴影,像是有什么东西挡在那里。

她的心跳加速,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前,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开门。

走廊空荡荡的,只有壁灯投下长长的影子。俞清宁松了口气,正要关门,余光瞥见地上有什么东西在反光。

一面小巧的铜镜,镜面朝下。她弯腰捡起,翻转过来——

镜中映出的不是她的脸,而是一个陌生的房间。一个穿着民国服饰的女子背对着镜子坐在梳妆台前,正在梳理长发。

俞清宁倒吸一口冷气,差点摔掉镜子。当她再次看向镜面时,景象消失了,只映出她自己惊恐的脸。

“幻觉……”她喃喃自语,却无法说服自己。

就在这时,镜中的“她”突然勾起嘴角,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

俞清宁惊叫一声扔掉了镜子。铜镜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却没有破碎,而是诡异地在地板上旋转起来,最后停住时,镜面朝上——

镜中,那个民国女子已经转过身来,正直勾勾地盯着她。女子缓缓抬起手,指向俞清宁身后。

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俞清宁僵硬地转身,看向自己房间的角落。

那个古董陈列柜的玻璃门不知何时打开了,青瓷花瓶正在微微震动,瓶身上的符文在黑暗中发出淡淡的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