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恢复
书名:红楼:从贾府庶子到一字并肩王 分类:历史 作者:言川 更新时间:2025-05-18 20:04:42
自那雪夜寒跪之后,贾环在自己那冷如冰窖的屋子里足足躺了两日。膝盖骨如同被冻裂一般,每次挪动都牵扯着钻心的疼痛,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冰针在骨缝里搅动。
赵姨娘难得地没有歇斯底里地叫骂或是怨天尤人,只是红肿着眼圈,默默地寻来一些不知从哪个角落翻出的、气味刺鼻难闻的劣质伤药,笨拙地替他涂抹在青紫的膝盖上。
那药膏又冷又黏,带来的刺痛几乎盖过了原本的伤痛。
她又偷偷摸摸地从自己本就不多的份例里省出两个鸡蛋,煮熟了,趁着那点微薄的暖意,不由分说地塞到贾环冰凉的手中,嘴里还絮絮叨叨地低声念着:“吃吧,我的儿,快吃了补补身子……都是娘没用,护不住你……让你受这般罪过……”
看着母亲那双因常年劳作和无休止的忧愁而显得粗糙不堪、布满细小裂纹的手,以及她眼神深处那份深切的疼惜、无力的愤怒和早已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怯懦,贾环心中五味杂陈,像是打翻了调料瓶,酸甜苦辣咸一起涌上心头。
他想说些什么安慰她,或是告诉她不必如此自责,但话到嘴边,却又化作了沉默。说什么呢?在这个等级森严、人情淡漠的荣国府里,她们母子就是水中无根的浮萍,是任人践踏的蝼蚁,任何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最终只是默默地剥开温热的鸡蛋壳,小口小口地将那带着些微腥气的蛋白和干噎的蛋黄咽下,感受着那点微不足道的暖意在腹中化开,却丝毫驱散不了心底那愈发坚硬、愈发沉重的冰冷。
出乎他自己意料的是,这次的伤势恢复得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快上一些。仅仅过了两三天,膝盖上的红肿和那种撕裂般的剧痛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了大半。
虽然行走之间仍免不了有些微的跛行和酸胀感,但至少已经能够下地活动,不再是完全动弹不得了。
更让他感到惊奇和一丝不安的是,那股仿佛已经渗入骨髓、让他从里到外都感到寒冷的阴寒感觉,似乎正在被一股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暖流所缓慢地驱散。这种暖流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自他身体内部,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却又真实存在。
他甚至觉得自己受伤之后,头脑反而比以往更加清明,思维也运转得更快、更清晰,仿佛那场残酷的酷刑和冰冻,不仅没能摧垮他的身体和意志,反而像一次奇异而痛苦的淬炼,意外地激发了他身体里某种潜藏着的、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生机与力量。
【状态:轻度虚弱(恢复中)。检测到异常生理活性,细胞修复效率微量提升(0.5%)。精神韧性判定:合格。系统能量正在缓慢汲取环境游离能量及宿主精神波动……当前进度:3.1%】
又是一段断断续续、仿佛来自意识最深处的冰冷信息流,在他脑海中悄然滑过。这一次,比之前两次都要稍微清晰和完整了一些,甚至还带上了具体的数值。
尽管依旧是转瞬即逝,难以捕捉其全貌,但“系统能量”、“宿主精神波动”、“修复效率”这些字眼,却让贾环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猛跳了一下。
系统?什么系统?难道那日雪地里听到的并非幻觉?
他尝试着在心中默念“系统”,试图与之沟通,却没有任何回应。那奇异的感觉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涟漪后便消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贾环皱紧了眉头,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是福是祸?这所谓的“系统”,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它对自己有什么目的?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却找不到任何答案。
不过,短暂的惊疑之后,贾环很快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论这“系统”是何物,从目前来看,它似乎对自己并无恶意,甚至还在帮助自己恢复身体。
在这个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的环境里,任何一点能够增强自身、改善处境的力量,都是值得抓住的。他决定暂时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不去深究,只是默默观察,静待其变。毕竟,对他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这荣国府的夹缝中生存下去,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复仇的时机。
身体稍稍利索些,贾环便再也无法忍受那间充满霉味、炭烟味和绝望气息的陋室了。赵姨娘的唉声叹气和自怨自艾,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他感到窒息。
他需要新鲜的空气,需要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来整理自己混乱的思绪。
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避开府里人多嘴杂的是非之地,比如那些婆子丫鬟们扎堆闲聊的后罩房、管事们迎来送往的账房走廊,也尽量远离前院那些金碧辉煌、却也意味着更多规矩和潜在危险的主子们的活动范围,比如贾母那如同权力中心的荣庆堂、王夫人那威严压抑的正房院落,以及永远被丫鬟仆妇们簇拥着、热闹非凡却也暗藏机锋的怡红院。
他转而选择在荣国府那片广阔得如同江南园林的后花园中逡巡。
这园子据说耗费巨万,是为迎接那位据说圣眷正浓的元妃娘娘省亲而建(省亲之事尚未发生,但园子已初具规模),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山石流水,花木扶疏,无一不精,无一不巧,处处彰显着国公府邸的豪奢与底蕴。
然而,贾环漫步其中,却并非为了附庸风雅,去欣赏那些精心布置的景致,吟咏那些刻在石碑匾额上的诗词。那些风花雪月,离他太过遥远。他只是想寻找一个能够安静待着、不被任何人打扰的角落,一个可以让他暂时卸下那层木讷猥琐的伪装,默默观察周遭环境,冷静梳理内心计划的空间。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一种近乎求生本能的、为未来做准备的勘察。
他那颗在无数次冷遇、欺凌和屈辱中变得早熟而坚韧的心,早已在无人知晓的黑暗中,悄然滋生出无数扭曲而顽强的藤蔓。
它们深深扎根于仇恨的土壤,汲取着不甘的养分,渴望着阳光,渴望着挣脱这令人窒息的束缚,渴望着向上攀爬,甚至……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将这看似坚不可摧的牢笼彻底绞碎!
而想要实现这一切,熟悉环境,掌握信息,永远是任何谋划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他需要知道这迷宫般的园子里,哪条小径最为隐蔽,哪里的围墙最低矮易于翻越,哪片树丛可以藏身,哪里是巡夜下人视线的死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有些阴暗的细节,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能成为他逃离樊笼、或是进行某种反击的关键。
这日午后,天空难得地露出一丝微弱的、缺乏暖意的阳光。铅灰色的云层被撕开一道口子,几缕苍白的光线有气无力地洒落在覆着薄霜的草木之上。
寒风稍歇,空气却依旧清冷得如同冰水。贾环裹紧了身上那件打了好几处补丁的靛蓝色棉袍,将一双冻得有些发僵的手深深揣进宽大的袖筒里,沿着一条蜿蜒曲折、铺满了枯黄落叶和细碎石子的幽静小径,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
他刻意避开了那些名字雅致、却往往人声鼎沸的所在,比如沁芳闸、凸碧山庄、凹晶溪馆等地,脚步在不知不觉间,将他引向了园子相对偏僻、也更显萧瑟的东北角。
这一带的景致似乎不如中心区域那般精心雕琢,树木也长得更加茂密而杂乱,几处假山也显得有些粗糙,似乎尚未完工。他依稀记得,这里应该是梨香院的后墙附近。
梨香院这个名字,贾环是听说过的。
那里原是为了安顿府里从姑苏采买来的十二个唱戏的小姑娘和她们的教习师傅而专门修建的院落。
后来,皇商薛家进京,因是王夫人的嫡亲姊妹,又带着那位据说才貌双全、品格端方的薛家姑娘——薛宝钗,便被“妥善”地安排住在了这个相对独立、也略显边缘的院子里。据说是因为宝钗身有“待选”之名,不便过于张扬地住在贾府内宅核心区域。也正因如此,梨香院自成一统,府里其他人若无特殊缘由,也很少会特意跑到这冷清的角落来走动。
贾环正低头思索着这薛家的处境——虽是挂着皇商的名头,家资巨万,但在重农抑商、讲究门第出身的大乾朝,尤其是在这规矩森严、眼高于顶的国公府里,商贾之家终究是矮人一头。那位据说“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薛家姑娘,恐怕也并非表面看上去那般轻松自在,她在这府里的每一步,怕是都要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