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起兵造反(二)
书名:汉光武帝传奇 分类:现言 作者:作家lCXNdB 更新时间:2025-04-15 22:25:29
李通家族在宛城属于名门望族,李通父亲在京城做官,李通几兄弟经商,家里富可敌国。
李通和刘演是做生意的时候结识的,二个人非常投缘便一起合作经商。
李通从小就读书习武,也是个非常有抱负的年青人。
刘秀出生后没有多久就有卜人预言,王莽会被一个叫刘秀的人取而代之。王莽听到卜人所说的话便举国搜查名字叫刘秀的人,只要名字是刘秀的都会被抓起来砍头。
刘秀的父亲早就经高人指点,刘秀的名字只有家人知晓,对外人都自称刘文叔。
王莽砍了无数刘秀的头,却被刘秀瞒天过海成为漏网之鱼。
李通和刘演关系非常铁后,才知道刘文叔的名字叫刘秀,字文叔。他父亲在朝廷当官,自然知道王莽忌讳名字叫刘秀的人,谈过王莽之所以忌讳名字叫刘秀的人是因为有卜人预言王莽会被叫刘秀的人取而代之。
李通和刘秀相识后,见他相貌谈吐都非常人,对于留传出来的谶语深信不疑。
如今王莽政权处在风雨飘摇的时候,李通便和刘演一起决定起兵造反。
由于父亲远在京城做官,自己造反必连累到父亲京中家人。李通便派侄子前往京城通知父亲,让他携带家眷早点离开京城回家乡跟自己汇合。
俗语云,天有不测风云。因为瘟疫四起,前往京城的李斯在去京城的路上感染上瘟疫死在路上。
李通不知道侄子死在去京城的路上,李通的父亲李守对儿子和刘演起兵造反的事情一无所知。
刘演和李通约定好在立秋的那天起兵造反,宛城和蔡阳遥相呼应。
刘演的叔叔为官多年,听说侄子们要带领刘氏家族的众人起兵反莽。老人家便以死相逼,让刘演兄弟不要把族人带到灭亡的地步。
老人觉得王莽政权虽然烽烟四起,但是仅凭三大家族的人根本对亢不了王莽政权。
古语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大家族拖家带口的,跟王莽政权相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刘演父亲离世后一直都是靠叔叔帮衬才有今日,别的人反对还可以杀鸡儆猴,可是反对自己兄弟起兵的是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叔叔。讲究仁义的刘演几兄弟束手无策,杀又不能杀,说服又说服不了。跟李家兄弟的约定又不能不守,否则言而无信何以为立?
刘演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叔叔扬言说如果他们不听从他的话,就要大义灭亲去告发他们。刘演只能把目光看向坐在那里不言语的三弟,他知道虽然刘秀平常像个闷葫芦,但是关键时候他最能拿出好点子。
刘秀说:“跟李通兄弟已经约定好的事情是无法改变,否则李氏家族就会面临灭顶之灾。就算我们没有如约举兵造反,我们想造反的事情是瞒不过朝廷,到时候我们也会面临灭顶之灾。和李家兄弟联合起来造反,我们三大家族的人还有活命的机会,不能因为叔父的反对就放弃。叔父的脾气你我都清楚,说服他是不可能。如今只有把叔父软禁起来,等木已成舟的时候再把他老人家放出来。他把我们养大,最多只能生几天闷气不会真的和我们翻脸。”
刘演觉得弟弟的话有道理,说:“叔父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办,起兵的事情我们几个去张罗。”
刘秀带着几个同族兄弟把叔叔软禁在刘氏祠堂,好酒好菜招呼他。他们守在祠堂门口禁止叔叔刘良离开祠堂。
刘良被刘秀软禁在祠堂里,气得他大骂刘秀。
面对叔叔的打骂,刘秀是打不还手,骂不张口。
地皇三年(公元二十二年)立秋那天,刘演众人趁都试骑会的机会,劫持了前队大夫甄阜以及属正梁丘赐,号令起兵。
由于官府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刘氏兄弟很快就占领了蔡阳新野宛城。
李通起兵造反的事情很快就传报到朝廷,王莽听到大为震怒。
李守因为没有得到消息依旧呆在京城,待听到同僚告知他说:“你儿子李通在宛城联合蔡阳的刘演和新野的邓晨起兵造反,皇上大怒要捉拿你,快点离开京城逃命吧。”
李守得到消息后才匆忙收拾衣物钱财想携带家人离去,只是京城各个通道都被王莽封锁。
没有办法,李通只能去拜见同乡黄显,把儿子在宛城造反,当今圣上龙颜大怒,要拿他在京城里的家人问罪。
黄显和李守非常要好,因为李守确实不知道儿子李通造反之事,便决定带着李守面见王莽把实情陈述给皇上。
黄显力保李守,说:“皇上,李守一直呆在京城和家人疏于往来才致使儿子李通犯下弥天大祸,李守愿意亲自前往宛城劝降李通众人。”
王莽现在焦头烂额,李守能劝降李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王莽在心里衡量再三,同意让李守前往宛城劝降李通。
有跟李守黄显政见不和的官员趁机落井下石,上书给王莽说:“皇上,臣觉得黄显和李守前往宛城劝降李通众人不过是使用金蝉蜕壳之计,一旦皇上把李守黄显放出京城,再想把他们抓回来就难。臣觉得李家人既然选择起兵造反,必定是权衡利弊后才做出来的决定,根本就不是黄显和李守能够劝动的事情。臣觉得皇上应该直接把李守和黄显他们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这样才能让那些心怀不轨之徒不敢走而挺险,再起异心。”
王莽看到后觉得挺有道理,便下旨把李守和黄显及家人全部都斩首示众。
李通众人造反,王莽下令斩杀了李通的家族六十四人。
邓晨举家族所有人和刘演汇合,新野县令把邓家造反的事情往朝廷上报后,王莽便下令把邓晨的祖坟一一挖出来,让邓氏先祖尸骨无存,邓家老宅也被他一把火烧毁。
阴识花钱打点好之后并没有受牵连。他的母亲出自邓家,但是新野县令并没有如实上报,阴家得以保全。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演众人开始以少胜多占领了宛城新野蔡阳,但是兵力不足难已抗衡王莽的官兵。为了保存实力,三大家族的人只能并在一处抗击官兵。
三大家族的人数众多,但是老弱妇幼众多,真正有战斗力的人不多。
刘演李通众人商量后,决定和绿林军的分支平林军联合在一起,共同抗击官兵。
刘演派堂哥刘嘉前往新市平林游说平林军的人和自己联盟。
平林军的人和朝廷抗衡了几年,实力雄厚。他们为首的并不想和刘演他们结盟,只是在刘嘉的游说下点头才勉强同意跟刘演的春陵军联合。
甄阜镇守南阳,看到刘演众人威胁到自己的老巢,便派出大量的兵力围剿。
平林军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并没有和甄阜的官兵正面硬刚。官兵来了,他们就躲开。等官兵走了又出来活动,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刘演率领的春陵军拖家带口的,行动迁徙不方便遇到官兵只能硬刚。眼见几大家族的人每战一场都伤亡许多人,刘演众人觉得再这样下去,起义没成功三大家族的人都打没了。
刘演李通刘嘉邓晨等人商议对策,他们觉得平林军的人之所以这样玩猫抓老鼠的游戏是因为没有战胜的把握。一旦有把握能够打胜仗,他们就会真正的加入到战斗中来。
为了保存三大家族的人,刘演决定带着李通刘秀前往绿林军的另一个分支下江兵驻地,说服下江兵的头目和自己联合抵抗官兵。
下江兵的头头王常和刘演几个人见面落座后,刘演把他来此的目的和王常说明。
王常有些犹豫,他带着下江兵并不想和官兵硬刚。刘演说:“如今的局面对于我们这些造反的人来说必须团结起来,就好比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团筷子就不易折断一样。现在官兵对你们下江兵没有围剿是因为我们春陵兵在和官兵交战,一旦我们这些人被官兵剿灭了,官兵就能专心跟你们下江兵战斗,这样你们就跟我们的结局一样。如果我们联合在一起跟官兵硬刚,我们还有生存的机会。如今的天下大乱,陇右有隗器割据一方,河北有铜马军等十多个起义跟朝廷相抗衡。山东有赤眉军,四川又有公孙述独霸一方,再加上南方有我们这些起义军跟朝廷交战。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只要王兄愿意和我们联手跟甄阜放手一搏,我们就能在南阳占有一席之地。”
王常认真思考后决定和刘演众人联合在一起跟甄阜放手一搏,就像刘演所说一样,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一旦刘演带领的春陵军被甄阜剿灭,下一个就是他们下江兵。
平林军的人见刘秀众人说服了下江兵,便不再和官兵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刘演和王常等人商议跟甄阜决战的策略,王常带领下江兵由东北方向进攻南阳,刘演带领春陵军由西北方向进攻南阳,平林军由西南方向进攻南阳。
镇守南阳的甄阜是个将才,行兵布战也是非常有经验。奈何三方作战,他也疲于应付,因此被刘演他们把战场渐渐逼近到南阳核心位置。
下江兵和平林兵看到官兵的战斗力不过如此,从开始的怯战到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