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低配版1841步枪
书名:钢铁雄心:覆清1770 分类:历史 作者:金牛座守护神 更新时间:2024-06-12 14:48:25
黄健待林念中平静下来后,就扶起了他说道:“老国相莫要如此激动,黄某这么安排,自然不会置贵国的利益于不顾。这样,现在您就随我走一遭,我给您看样东西,待您亲眼看过后再做计较,如何?”。
其实林念中这条老狐狸精得很,他真正的目的也是想借机试探一下虚实。虽然黄健等人,那日在打击岛津船队时,瞬间制造了惊人的效果,但具体能帮助到琉球多少,他至今心里也没个底。
闻听此言,这老家伙立马就“龙精虎猛”起来,连声说好,拉起黄健就往外走。这次黄健并未把林念中带到那霸基地,而是向着城里而去。
蜿蜒前行不一会,就到了匠人集中的坊市。在一间规模很大的铁匠工坊外,黄健吩咐停下车来。
这间工坊的主人是个汉人,姓蔡,单字一个松。祖传的“蔡记”铁铺,在首里也算是百年老店了。
进得铺内,见蔡师傅带着几名学徒,正在挥汗如雨,角落桌子上点着一台应急灯,一个明显是“钢铁雄心号”上的年轻人,正在拿着一个钻头比量着。
“小江,怎么样?很辛苦吧!”,黄健冲年轻人打了个招呼,走到了桌子前面。这个年轻人名叫江晟阳,无论是在退役前,还是目前在船上,他负责的都是后勤工作。
除了本职工作外,江晟阳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研究武器,特别是轻武器。
“长官,是您啊”。江晟阳直起身子迎上前来,对着黄健尊称了一声“长官”。
“进展还算顺利,只是离最初的设计指标还差得很远。主要是枪管用的高强度钢,缺少铬、锰、钼、铼...算了,不说这些了,总之现在只能改进一下这边的生产工艺,尽量延长枪管寿命。
对了长官,你跟这位.....国相说说,他们也可以来个‘大炼钢铁’啥的,土法上马这里最适用了。再怎么差,也比他们现在铸造的铁管子强啊,你看边上那堆次品,全是气泡、沙眼,放几枪就炸”,江晟阳说着,指了指墙角的几根黑乎乎的东西。
黄健也没有在意这些,转头问他:“现在有成品出来吗?”。
“有,报废了十几根管子,总算弄出来两支成品,试了一下还可以”,说着他从一旁的支架上,拿起一杆火枪来。
“呦,1841密西西比!不错,挺漂........膛线呐?”,黄健扳着火枪右侧的“药室”,又调转枪口朝枪管里面看去,随即疑惑的问道。
“1770式琉球长步枪,全重4.2公斤,长173厘米(含三棱军刺),.58口径,由于改进了火药的配比与工艺,有效射程增至1500码,实际射程3000码左右,相比于现在的燧发枪,1770式又添加了照门、军刺、独立底火。考虑到是单发火器,所以没做散布半径测试...轰...咳咳咳咳咳”。
江晟阳口若悬河,边说边熟练的填药装弹,大踏步地出了门,然后抵肩、瞄准、扣动扳机,顿时烟雾弥漫,他也咳声连连。枪响的同时,只见远处城门上的一面大鼓,摇晃着翻下了城头。
他的这一番骚操作,顿时把林念中惊得目瞪口呆。要知道这个年代的燧发枪,射程一般也就在150-200米,至于琉球国的那些“吹火棍”,能打出50米就已经算是利器了,而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城门将近800步,看来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夸大其词。
“这玩意也就当个工艺品还不错,实战就没什么卵用了,长官,要不咱们造个M1吧”,江晟阳跃跃欲试道。
“你小子,弄得跟1841密西西比步枪一样,连个膛线都没有,也就是样子唬人”,黄健吧嗒了一下嘴说道。
“漂亮啊,头儿,1841多好看呐,这个就算是简化版的。对了,你帮忙把冲(第四声)床解决一下吧。嗯.....现在欧洲应该有简易的冲床了,这边我都是让他们先锻造好钢棒,挑合格的,我拿钻头一点点的手工冲,没把我累死!
还有,船上的钻头也不富裕,我跟设备部的人磨了好半天,他们才给了这么几个”,江晟阳抱怨道。
“这个以后再说,你先把工艺流程整理出来,回头我让琉球这边找人生产,你监督管理就行”,黄健边说边向还在望着城门发呆的林念中走去。
“国相爷,对刚才这款火器可还满意?”。
“满意,相当的满意,不知黄长官,何时能将此等利器装备琉球军中啊?”。林念中擦着口水急忙问道。
“这就要看琉球方面了,什么时候国相爷能安排好人手,备好材料...嗯,我的意思是在琉球设立一个火器作坊,至于是官造还是私营,林相自行决定吧,我们这边用技术作价入股,您呢,提供场地、人员、原材料就行。
而且这个工坊除了提供火铳之外,其他一些火器我方也在考虑之中。另外,您知道造一把火铳,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这周边的技术我们也一并提供了!
我们测算过,琉球国如果想彻底安全,至少需要一只3000人的军队,而这只军队的全套武器装备,我们都能提供。
等到把这只军队装备起来,我们还会派出专门的顾问教官来指导,以便让士兵们熟悉武器的运用、保养,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火器,发挥最大的效果,林相意下如何?”。
随着黄健的声音,林念中陷入到了一种境界,他仿佛看到一只武装到牙齿的大军,列队从他面前走过,凡是经过的士兵,都整齐划一的高举右臂山呼万岁,宣誓向他效忠,他也微曲右臂以示回礼。
“林相,林相?”,黄健的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回过神来,林念中连口水都顾不上擦,连声道:“可行,可行,老朽现在就可做主!”。
“林相莫急,还有东西要给您展示,请随我来”,说着黄健又把他拉上了马车,直奔那霸港口而去。
来到港口,一个中年人看到远处林念中的马车,便飞奔着跑了过来,待到近前躬身一礼说道:“叔父,您怎么过来了?”。
说话的这个中年人名叫林祖河,是林念中的亲侄子。林家移居琉球数百年,家族生意极其庞大,这个林祖河在族中专司造船、航运事务。
当年闽人三十六姓入琉时,造船工匠极多,这么多年下来,基本上都投效到林家的造船工坊了。
“祖河,你...怎么也在这里啊,这个船坞...”林念中语无伦次的推开林祖河,向岸边的一个大型船坞走去。
大船他不是没见过,但百石以上的船只,就只能从宗主国订购了。现在突然冒出这么大一个船坞,看来恢复当年“万国津梁”的盛况,指日可待了。
“回叔父的话,这个船坞是黄长官派人督造的,据来人讲他们所建的这种...飞剪船,建好后即便载近万石货物,也能在海上纵掠如飞!
不过.....从他们提供的图纸上看,船只的形状却十分的怪异,实属生平未见,所以小侄想等此事有了切实的结果,再向叔父禀告”,林祖河在一旁低声解释道。
他口中所说的“来人”,就是蓝队的副队长谢国光,这也是个一专多能的家伙,平时就喜欢鼓捣航模,再加上项薇从数据库里搜集的图纸及工艺,造个远洋帆船嘛,也.......勉强能开。
而且他建造的也不是原汁原味的飞剪船,由于担心数据计算错误,造成船只倾覆、断裂,他相应的缩小了部分尺寸。
之所以没一步到位,弄个风帆战列舰出来,主要是考虑到琉球国今后的定位,就是发展贸易,飞剪船速度快、吨位大,正符合这方面的需要。
同时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作为海军士官学校的训练舰使用。毕竟这些学员见过、驾驶过的都是中式硬帆船,而对于西洋软帆船,他们则是完全陌生的,对于如何掌握升帆、落索,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
虽然不是实际意义的战舰,但谢国光别出心裁的,在舰艏、舰艉各加装一挺89式重机枪,再配上穿甲燃烧曳光弹,真要打起来的话,一个弹链下来,估计对方战舰的上层甲板,也就看不见什么了。
其实还是琉球自然资源太贫乏,造战船就要配火炮,随之炮弹、火药也要跟上,这一系列再加上刚才看的火枪、水泥啥的,如此折腾地主家就真的没有余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