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4章:《天天日报》崛起引关注,秦李白反思商业布局

书名:港岛:开局打造金钱帝国 分类:都市 作者:直播不直 更新时间:2024-08-31 19:34:00

换源:
 

  在报社办公室里,韦建邦,这位充满激情的负责人,递给了秦李白一份统计报告,周围的人们满眼期待,仿佛能看到未来的辉煌。

秦李白浏览着数据,嘴角扬起了一抹微笑。

仅仅两天,天天日报就派发了32.5万份,这还不包括今天的数字。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近24万份被送到了报刊亭老板手中,这意味着它们真正到达了读者的手中。

虽然这24万份是免费赠予报刊亭的,但老板们实实在在地将其卖出,与正常销售无异。

这得益于报刊亭老板们的大力推广,即便如此,两天内能卖出24万份,也证明了天天日报的受欢迎程度。

除了这24万份,还有4万份直接送达了香江四大交易所的客户,剩余的4.5万份则通过其他渠道分发。

如果能维持这样的势头,等到正式销售时,秦李白预估日销量至少能达到8万份,这比旧版天天日报的销量提高了近20倍。

但这仅仅是开始,秦李白和韦建邦相信,天天日报不会止步于此。

随着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天天日报的销量将会节节攀升。秦李白决心乘胜追击,让这份报纸的派发数量不断上升,直至成为香江乃至全球的传媒巨头。

当秦李白宣布这两天的成果时,整个报社沸腾了。

从社长韦建邦到普通员工张强,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报纸销量的飙升,意味着报社的收入和员工的福利都将显著提高。

有人甚至惊叹,天天日报仅用两天时间,就超越了以往一个月的销量,秦李白的领导力和韦建邦的执行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一片欢腾中,秦李白再次强调,这只是开始。

天天日报的目标,是成为香江乃至全球传媒业的领军者,而这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努力。

未来,天天日报不仅要保持当前的销量,更要不断创新,提升品质,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它的魅力。

在秦李白的带领下,天天日报正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书写着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这个故事里,咱们聊聊秦李白和他的《天天日报》。

话说回来,自打秦李白接手《天天日报》改版以来,这已经是第四天了。他虽然没亲自去报社,但韦建邦可没闲着,电话里头给秦李白报喜,说是第三天的报纸,整整发出去了18万份!

这数字要是真金白银卖出去的,妥妥的港岛销量王。

虽说这回是免费送的,水分有点儿,但要是正式开卖,就算销量减半,也有9万份,妥妥的港岛前五或前十。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18万份里头,足足15万份送到了书店和报刊亭,实实在在到了市民手里,没浪费多少。

短短三天,总共送出的报纸数量,简直让人刮目相看。

照这势头,秦李白觉得《天天日报》成为港岛销量第一的报纸,指日可待。

秦李白对韦建邦一顿鼓励,承诺奖励绝不手软。

而《天天日报》这三天的辉煌战绩,也通过员工和有心人的口耳相传,传遍了整个报业圈。

起初,同行们并不以为意,直到第二天,才开始紧张起来。

到了第三天,他们手里攥着《天天日报》,琢磨个不停。

第四天,连续三期的惊人数据直接在报纸上曝光,整个香江报业界一片哗然。

新版的《天天日报》如同猛虎下山,那些老牌大报如《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信报》、《明报》等,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密切关注着《天天日报》的一举一动,绞尽脑汁想要找出这匹黑马成功的秘诀。

这些大报消息灵通,第一天晚上就知道《天天日报》的厉害,但他们不可能为竞争对手做宣传,所以他们的报纸上,看不到关于《天天日报》的任何报道。

相比之下,那些小报反应慢半拍,但为了蹭热度,他们在第四天的报纸上大谈特谈《天天日报》,标题一个比一个夸张:“报神下凡?濒临倒闭日报逆袭成全港销量第一!”

“旧日大佬卷土重来,东方日报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商业巨鳄掌舵,《天天日报》将改写港岛报业格局!”

这些小报为了销量,标题党玩得飞起,毫无底线。

然而,对于大型报纸的警惕态度,小报们对《天天日报》的态度截然不同。

有些小报社眼红嫉妒,毕竟大家之前都说好一起混吃等死,结果《天天日报》一换老板,立马飞黄腾达,这让其他报社的员工心里不是滋味——为啥秦老板不来收购我们?

大部分小报社的老板和主编则是兴奋不已,他们认为既然《天天日报》能咸鱼翻身,他们也没理由不行。

有钱老板了不起?

报纸可不是光靠钱就能玩转的,得靠实力。

于是,他们纷纷研究《天天日报》的成功之道,希望能复制其模式,实现自己的逆袭。

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没有秦李白提供的优质内容和超前眼光,他们的分析只能是徒劳。

而对于读者而言,《天天日报》的新颖仙侠小说和对股市的深度剖析,让无数人早起排队等候,甚至成了电视台新闻的素材。

随着三家电视台的报道,《天天日报》的影响力正迅速扩大!

话说回来,今天是1978年的8月15日,西历哦,不是咱们熟悉的中秋节。

从秦李白穿越到这个世界,正好过去了一个半月。

此刻,他在香港中环干诺道50号的鳄鱼恤大厦42层,坐在董事长私人办公室里,回顾着这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

首先,晨星公司……

在1978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并不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而是西历的日期。

自秦李白穿越到这个时空以来,恰好过去了六个星期又四天。

此刻,他位于香港中环干诺道50号的鳄鱼恤大厦顶层,置身于董事长的私人办公室,正沉浸在对过去一个月所做工作的反思与总结之中。

晨星公司,这家由他继承的父亲的电风扇企业,在他的带领下,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欧洲和北美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总量已超过250万台,且客户都急切要求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完成交货。

然而,晨星现有的两家工厂显然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尽管第三和第四家工厂的建设正在紧锣密密地推进,生产设备也正从海外运输途中,但距离实际投入生产还需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面对这一挑战,秦李白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智慧。

他选择了一条非传统的道路——贴牌代工,即委托香港其他电风扇制造商协助生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