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秦李白邂逅电影人,引领电风扇产业变革
书名:港岛:开局打造金钱帝国 分类:都市 作者:直播不直 更新时间:2024-08-31 19:34:00
尽管一桌美女与一位中年男子的组合略显奇特,但在半岛酒店,这样的景象并不罕见。
这里汇聚的是港岛的上流社会,即便感到奇异,也只会默默接受。
美女们或用餐,或小酌,与祥叔相处甚欢,氛围和谐。
而秦李白这边,会议很快结束。
电风扇商会的成立,关键在于明日晨星公司的谈判,各位老板事务繁忙,相继离去。
作为组织者的秦李白,自然是最后离开。
待最后一位电扇老板离去,秦李白吩咐保镖严军结账,自己则缓缓走向门口,打算回家与关佳慧通电话。
近期,关佳慧对秦李白异常依恋,每晚必通话,情意绵绵。
如果不是她年龄尚小,刚满十六岁,或许早已搬至秦李白家中。
当秦李白经过那桌美女与中年男子时,脚步却停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人”。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秦李白对她非常熟悉,而她对秦李白却毫无所知。
犹豫片刻,秦李白走向那桌美女与中年男子。
这桌奇特的组合,实际上曾是一个剧组的核心。
简单来说,这是一群演员与一位导演的聚会。
中年男子正是导演,美女们则是演员。
一群美女与一位中年导演组成的剧组……
请不要误解,这不是那种令人遐想的剧组。
在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港岛的一隅,一场特别的聚会正在进行。这不是寻常的聚会,而是一次电影人的重逢,一场庆祝与回忆交织的盛宴。
中心人物是一位青春洋溢的少女,郭佑华,她刚刚与邵氏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约,正式成为邵氏力捧的明日之星。
这个故事,发生在1978年的港岛,一个电影业蓬勃发展的时代。
郭佑华,这个名字或许在后世并不如林清霞、张爱嘉那般响亮,但在当时,她正蓄势待发,准备在影坛绽放光芒。
这一切,都源于她在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中的出色表现,饰演了蒋玉菡一角,将那个忠顺王府戏班的名角演绎得栩栩如生。
特别是她那不输于林清霞的男装扮相,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然而,郭佑华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她的演艺之路,充满了选择与挑战。
8岁时,她便在邵氏电影《珊珊》中崭露头角,饰演了童年时期的女主角。
然而,在13岁合约期满后,她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听从著名导演石原裕次郎的建议,远赴日本,在东宝艺能学校深造,直至前年才重回港岛,再次与邵氏签约。
这次回归,邵氏为她量身打造了一系列角色,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在《射雕英雄传续集》中饰演的黄蓉。
虽然在她之前,已有其他演员尝试过这一经典角色,但郭佑华的演绎,却赋予了黄蓉新的生命,成为了观众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
就在这个充满喜悦与期待的时刻,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悄然靠近,打断了这场聚会的宁静。
秦李白,港岛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他的到来,如同一阵清风,吹拂过每一位在场人士的心田。
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在商场上的霸气表现,让在座的每一位女性都为之倾倒。
秦李白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两位女明星身上——林清霞与张爱嘉。
尤其是林清霞,那20岁出头的清纯美貌,犹如初升的朝阳,散发着无法抵挡的魅力。
秦李白的驻足,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更因为她身上那份独特的气质,让人心生向往。
当秦李白向这桌人走去,询问是否可以加入他们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资深导演李汉祥,还是年轻的郭佑华,都感受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能量。
秦李白的出现,就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整个宴会厅。
李汉祥,这位在娱乐圈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深知秦李白的分量。
在港岛,能够收购鳄鱼恤公司的年轻富豪,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即便是他的老板邵爵士,面对这样的年轻才俊,也定会礼遇有加。
因此,当秦李白提出想要加入他们的聚会时,李汉祥毫不犹豫地站起身,笑容满面地邀请:“请坐,秦生。”
随着秦李白的落座,这场聚会的氛围变得更加热烈。
在座的每一位女性,无论是林清霞、张爱嘉,还是郭佑华,都对这位年轻富豪投去了好奇与欣赏的目光。
秦李白的到来,不仅为这场聚会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
在那个星光闪烁的夜晚,秦李白与这些电影人的相遇,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的传奇即将拉开序幕。
而对于郭佑华而言,这或许正是她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以更加耀眼的姿态,站在港岛乃至整个华语影坛的巅峰,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女神。
而秦李白,这位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富豪,也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他的每一次行动,都在悄然改变着港岛的格局,影响着每一个与他相遇的人的命运。
在港岛的晨光初现之际,一场关于电风扇产业的变革正悄然酝酿。
秦李白,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正带领着20多家电扇制造商,在晨星公司的五楼会议室,共同商讨一项前所未有的合作计划——成立商会,统一行业标准,共享资源。
秦李白,作为新商会的领头羊,已经准备好了大部分的章程草案。
这并不是一件难事,毕竟香江已有不少成功的商会案例,如房地产商会和纺织商会,他们的运作模式可以成为参考蓝本。
接下来,晨星公司将派出技术专家,进驻各厂家,指导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面对150万台的庞大订单,晨星公司单枪匹马显然难以完成。
于是,秦李白果断决定,将其中的100万台外包给合作伙伴,晨星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支持。生产完毕后,所有产品需经过晨星的质量检验,不合格者退回重做,严重违规者将被取消合作资格,一切都在合同中明文规定,避免后续纠纷。
这一决策,不仅解决了晨星的产能瓶颈,也为其他厂商带来了机遇,实现了双赢。同时,秦李白还加大了对欧美分公司的投资,招揽更多人才,旨在巩固晨星在电扇市场的领先地位,防止香江其他竞争者后来居上。
然而,秦李白的目光远不止于此。
他深知,今日的电扇,或许明日就会被另一种产品所取代。
因此,掌控整个产业链,才是长远之计。
晨星的目标,不仅仅是电扇,而是要成为香江乃至全球制造业的主导力量。
就在同一天,秦李白又踏上了另一段征程。
他来到了天天日报的报社总部,关注着这份报纸的最新进展。
尽管报业规模不大,但秦李白深知其在传媒领域的潜力,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