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七回扇阴风高力士构陷著仙骨张果老代僵(上节)

书名:封神异志 分类:幻侠 作者:清徐散人 更新时间:2024-09-04 17:27:54

换源:
 

  第七回

扇阴风高力士构陷

著仙骨张果老代僵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

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

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

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

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

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

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李世民《正日临朝》)

上回书说到大唐集贤殿翰林大学士李白奉旨访汉,不辱使命。乃归得本朝,正逢大唐尊坐驾紫宸殿,文武多官俱在。李白上得殿来,行君臣大礼,呈上大汉尊回札。大唐尊阅毕龙颜大悦,传谕光禄寺、太常寺、鸿胪寺各署官员准备迎候大汉尊銮驾,又赐了李白金花玉带、紫金鱼袋及十坛御酒。李白谢过皇恩,辞朝下殿。

那李白辞了丹墀,刚回到集贤殿,黄门内待数人捧着黄封御酒便到了。领头之人头戴幞头,身穿圆领紫袍,腰扎蓝田玉带,远远的扯着嗓子叫道:“翰林侍诏李白,速来叩领御酒”。李白折身相迎,看时却是玄宗皇帝驾前总管太监高力士,心中先有几分不快。原来那高力士深得玄宗宠信,为内侍监,正三品,文武百官大多谀承,独李白天生傲骨,恃才放旷,不肯奉迎,才有了高力士脱靴之辱,故在圣驾面前屡进谗言。玄宗皇帝虽爱李白文采,难容其放荡不羁,赐其“天下无忧学士,逍遥落托秀才”,贬谪朝外。

正是冤家路窄,因此上李白不悦。高力士先行礼道:“李翰林才举文魁,气冲霄汉,不辱使节,大功首肯,杂家敬佩的五体投地。今日故人重逢,正是有缘”。李白嗤之以鼻,反言相讥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力士一怔,笑道:“此言不差,你我皆朝庭重臣,托皇上洪福方登堂入室,雨露均沾,实在庆幸之至”。李白冷笑道:“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圆岂是珠。尔混迹朝堂,蒙蔽圣聪,狐假虎威,可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高力士道:“孔子惶惶走六国,阳虎锵锵列明堂,此乃各人之福禄。李翰林快人快语,不知变通,难免失意。岂不闻四海之内皆兄弟,人生何处不相逢,我等自当一笑泯恩仇,以后也好互相帮衬”。李白斥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尔乃城狐社鼠,我岂能与你同流合污。文皇至圣至明,如何容尔鱼目混珠,狗尾续貂,真乃滑天下之大稽”,言罢,拂袖而去。

一席话恼得高力士面红耳赤,正待发作,忽见适才李白拂袖时遗落一物,看时却是诗笺,仔细一看,不由喜上眉梢,暗道:“好你个李白,目空四海,狂妄至极,屡屡消遣于杂家,今日管甚么谪仙文曲还是翰林侍诏,只此一件,教尔死无葬身之地。正是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乃命小黄门将黄封御酒送入内堂,自去回禀帝陛。有诗为证:

李白自恃才九斗,傲骨天生不低头。

今日犯着高力士,方知帝王忌讳多。

高力士上得金殿,叩拜大唐尊道“启禀陛下,奴婢有本上奏”。大唐尊不悦道:“此乃朝纲所在,尔乃内臣,不可妄议朝政”。高力士道:“奴婢所奏事关李唐社稷,圣尊名节,伏乞陛下明鉴”。大唐尊疑道:“尔奏何事?”高力士道:“翰林侍诏李白辜负皇恩,阴谋结党,欺君罔上,大逆不道”。大唐尊恼道:“大胆奴才,怎敢含沙射影,谮陷良臣?”。高力士道:“奴婢不敢妄言,有李白反诗为证,请陛下明鉴”,遂将诗笺呈上。

大唐尊接过打开一看,果是首五言诗,看那“啖李倾杯后,荒唐落魄时”,便有些不自在,及见第三句“世民庸且俗”,心头便腾起一腔怒火,不禁勃然大怒道:“大胆奴才,此物从何而来?从实招来”。

高力士道:“适才奴婢奉谕赐酒,李白不慎遗落此物,被奴婢捡到,因见句句欺君,不敢隐瞒,故交于陛下处置”。大唐尊道:“朕待他不薄,怎敢恩将仇报?必是尔这奴才嫉贤妒能,恶意栽脏”。高力士忙道:“冤枉,奴婢若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任凭陛下处置。陛下不知那李白本祢衡嵇康之流,一贯恃才放旷,口无遮拦,此笺便是铁证,足窥其司马昭之心。什么啖李倾杯,就是要吃掉李氏喝酒庆功呀;荒唐落魄,就是嘲讽大唐腐朽;最可恶的是第三句,直言陛下庸俗,是可忍,孰不可忍…”,“住口”,大唐尊怒不可遏道:“大胆匹夫,辜负圣恩。传朕口谕,抓拿逆臣李白,不得有误”。高力士忙道:“陛下圣明”,当即带了黄门待卫直奔集贤殿。正是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只因那李白出言不谨,方招来此般是非。有诗为证:

冤家不可结,结了还休歇。

侮人还自侮,说人还自说。

那集贤殿本是皇家编辑藏书之所,因大唐尊爱惜文采,故将本朝二百多年间的诗词大家集于一处,共享神祀。真是群英荟萃,因此上李白不去翰林院,来此寻故友相聚。那贺知章、杜甫、孟浩然等诸公俱在,因见李白归来,齐来贺喜。众人相聚于云鹤轩内,听那李白说出使大汉见闻,说到与司马相如、东方朔三人结义事时众人莫不羡慕,只夸李白厉害。李白早将刚才不快忘记,将黄封御酒打开分与众人,开怀畅饮。独有那孟浩然一生不得志,因见李白得意,便有些自卑郁闷,随口吟起旧作道: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恰被李白听见,不由笑道:“本朝太宗皇帝最是圣明,自封神坛以来,屡下招贤令,你我兄弟才有缘相聚于此,众人皆授学士之名,荣幸之至,孟襄阳又何必耿耿于往昔”,乃以旧作劝慰道:

“我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抑,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

杜甫道:“若说天马行空,风流独还,自无人可及太白。当年天子亲手调羹,贵妃亲酌琼浆,杨相研墨,力士脱靴,何等荣光,千古独一也”,也以旧作赞道:

“昔年有狂客,号称谪仙人。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握,流传必绝伦。”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那一般文人墨客,惺惺相惜,甚是契和,却似七贤六逸。李白更是意气风发,捧坛痛饮,于兴处唱起旧作《将近酒》,乃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白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孟夫子,杜子美,将尽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钱少,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唱到酣处,解冠脱衫,坦胸露乳,放荡形骸。众诗友皆纵酒长歌,极尽狂荡。忽听有人喊到:“大唐尊陛下口谕:逆臣李白欺君犯上,罪大恶极,立即擒拿,上殿议罪”,话音刚落,高力士已带黄门内侍进来,吼道:“众位闪开,杂家奉圣谕抓拿逆臣李白,尔等若有阻拦以同党座罪”。唬得那杜甫、孟浩然等人酒醒大半,出身冷汗,正不知这是唱的那出戏呢,再看李白酒力发做,全然不知大祸临头,指着高力士醉眼迷离,哈哈大笑。高力士一挥手,众内待不由分说将李白五花大绑拖着便走。众人叫苦不迭,无计可施,眼睁睁看着李白被带走,高力士大笑,扬长而去。正是: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豪。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张可久)

待到紫宸殿,那李白酒劲正酣,口鼻流涎,又笑又跳。只见他:

头重脚轻,踉踉跄跄如当风之鹤;腰软腿硬,跌跌撞撞似出水之龟。面红耳赤,仿佛陶潜东篱观花卧石;脑热舌短,依稀阮籍北堂拒婚伏帏。东摇西晃,诚如知章眼花难分舟马;前俯后仰,却笑焦遂鼻齉不辩香秽。白堕春醪,颠张醉素时应景;绿蚁椒浆,嵇康刘伶总倾杯。玉山倾颓,天台琼林怎得去;文峰蛰伏,瑶池桃宴暂避回。自古醉酒多误事,且看谪仙怎做为?

大唐尊坐驾当堂,见李白衣衫不整,酩酊大醉,不由怒斥道:“狂人李白,尔可知罪?”李白大笑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执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大唐尊冷笑道:“尔是楚狂人,且去玄冥游。狂人李白欺君犯上,狂妄无形,革去金花爵禄,再转鬼府轮回“。再看李白早已醉卧丹墀,鼾声如雷。

旁有玄宗皇帝李隆基忙出班道:“圣尊息怒,今神爵初封,社稷重生,若开杀戒,与国不祥。再则李白使汉有功,大汉尊即将来访,倘若问及,如何敷衍?请圣尊三思”。大唐尊道:“朕颁招贤令,只为举贤荐才,网尽天下才俊,不想李白如此德行,岂堪重任。尔举荐失察,姑念曾为一朝天子,不忍降罪,一旁退下。至于李白,咎由自取,决不宽恕”。李隆基不敢多言,退在一旁。

又有黄门侍者呈上奏章道:“启禀陛下,兹有翰林院集贤殿诸学士联名奏本,请陛下过目”。大唐尊打开一看,书曰:

翰林院集贤殿诸部学士百拜上言:

李白者,陇西成纪人氏,乃西凉武昭王兴圣皇帝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五岁诵甲子,十岁观百家,十五读奇书,喜剑术,好任侠,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仰黄老列庄之道,好诗词歌赋文章。即缘善情,尤工体物,篇章婉丽,理致遒华。郁郁间缛绵之文,飘飘耸凌云之志。班贾金玉未可同年,潘陆江海宁堪方驾。实乃诗坛泰斗,文班翘楚。更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志,入仕尽忠,未尝少怠,乃天下第一奇才。

臣等闻李白获罪,不胜惶恐,深感其才德堪优,故联名保奏,以期宽赦。陛下乃尧舜之君,圣德贤明,惜才爱士,诚望念及同宗之亲,社稷之才,从轻发落,宽宥以教。

臣等伏望天慈,诚惶诚恐

大唐尊冷笑道:“他人之心,予忖度之。或假言陇西李氏,或褒扬伪德,不过一丘之貉,兔死狐悲而已。这般穷酸自恃其才,不知天高地厚,全无礼仪纲常,枉读圣贤之书,不辩是非曲直,难怪秦始皇要焚书坑儒,司马氏薄待七贤。君无威何以振朝纲,不杀一何以儆百?传朕口谕,将李白打入死牢,待大汉尊访汉以后再择日论罪。再有妄议朝政者,连坐同罪”。众臣唯诺,不敢多言。有诗为证:

嫉恶如仇李谪仙,不合口快骂宠阉。

惹得祸胎从天降,口起风波坐牢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