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皇甫,你速去联络点,将孙若微给本王带来!
书名:大明永乐:开局被全家老小逼着造反 分类:历史 作者:邹爱香 更新时间:2025-04-10 12:37:04
不出意料之外,朱棣对这般说法顿时觉得烦躁起来,“行了,莫要在那儿委屈作态了。
有句话为父必须告知你。”
说着,自枕头下抽出一面紫色玉牌扔于地上。
朱高炽接过来困惑询问:“父皇这是…?”
朱棣面容冷峻:“你也别再假装无知了,关于老二的情况你应该知晓一些。
不过今日告诉你实情,那伤害小王爷的人并非老二本人,背后另有图谋之人。”
“此等人物手段惊人,连为父也无可奈何。
如今搜查所得唯有此残破标志…”
刹那间,朱高煦如遭受霹雳轰顶,呆滞原地不动。
怎么会……
打伤朱瞻基另有内情?而且从朱棣语气来看似乎已有结果。
朱棣侧目望向朱高焱,察觉到他正在默默缩脖子。
他没多思索,以为是儿子觉得冷。
朱高焱顺势附和:“爹,这里确实有点凉。”
朱棣微微一笑,伸手轻拍他的头:“还是孩子啊,那你就先回去吧。
高炽,你留下,爹有事同你说。”
朱高焱应声一笑:“爹,我走了。”
随后快速跑出了大殿。
---
离开皇宫后,朱高焱搓着手感到一阵寒意,不是身体的寒冷,而是心里发怵。"这老头真是精明!这事过去还不到一天,他怎么就查清楚了?”
原本他想着陷害朱高煦能搅乱一段时间,他并不期待能瞒住朱棣多久,可没想到朱棣破案的速度太快了。
他不由得感慨做皇帝果然没有简单的。"以后得更加小心了,刚才差点露出马脚,还好他没发现。”
他这样想完正要返回。
忽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梁王殿下,真巧,您也在这儿呢。”
朱高焱回头,看见一位宫女在不远处对他微笑招呼,正是胡善祥。
朱高焱打量她,穿着官家服饰,气质优雅,面带浅笑朝他走近。
她化了一层淡妆,使原本精致的脸庞更显出色。
虽然不比惊鲵那般惊艳,却也有独特韵味。
那双眼睛明亮而温柔,似乎能抓住人的目光。
不过朱高焱对心思深沉的女人并无好感,在他看来过于机灵反而破坏女性的魅力。
当胡善祥走到跟前弯腰行礼时,他只淡淡回应:“何事?”
她温声回答:“梁王殿下,冬天快到了,宫里要准备过冬的棉衣。
不知您何时有空,我可以带尚仪局的人过来给您试衣服。”
听罢朱高焱考虑片刻说:“明日吧,明晚你来梁王府,我会抽时间。”
胡善祥微微点头:“如此便先行告退了。”
转身走远,心中暗喜,觉得自己找到了机会。
她决心得到这位小王爷的信任。
看着胡善祥离去,朱高焱只是摇头感叹深宫险恶,人心难测。
然而一个小小宫女还不值得让他太过在意。
---
次日早晨,奉天殿里钟鼓齐鸣,奏响隆重礼乐。
大臣们依循品级分成六列步入大殿。
金光闪闪的大殿中央,雕刻着两条鎏金麒麟守护龙座。
麒麟的眼眸由琉璃制成,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台阶分为上下五级与九级两段,象征着皇帝作为“九五之尊”
的至高地位。
永乐帝身披华丽金龙袍坐于龙椅之上,俯瞰满殿文武百官。
旁边的太监高声喊道:“诸位爱卿拜见——”
所有臣子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纷纷弯腰磕头表示敬意。
接着一名文官从队伍里走出禀告:“陛下,昨日江阳湖边发生了严重的灾难,令全城百姓惶恐不安!”
此时,应天府外已聚集不少欲申诉的民众。
另有传言在民间蔓延,声称靖难余孽再度现身……
“陛下,目下宫城之中秩序大乱,望您尽快定夺!”
紧接着,数名大臣亦对此事表明看法。
皆因前一日江阳湖畔的冲突,造成大量百姓不安。
此刻,整个应天府陷入恐慌,纷纷议论世道不再安稳。
诸位大臣神色愈显凝重。
仅仅“世道不稳”
四字,实乃非同小可,更何况事发之地乃是天子所在之应天府!
此事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乎皇室威严以及民众向背。
内阁首辅杨士奇启奏道:“陛下,靖难叛匪气焰嚣张,已严重干扰我朝社会安定。”
“往昔陛下怜悯,屡次对他们宽容。”
“然他们毫无感激之情,这些年来不断挑拨滋事。”
“臣恳请立即调动精锐部队进行搜捕,严肃处置反贼!”
“捍卫皇家尊荣,保障大明长治久安!”
“臣附议此议!”
“臣亦支持!”
……
殿内大臣义愤填膺,一致赞同清除所有威胁靖难遗祸之人。
高座上,朱棣审视群臣反应后轻叹一声。"朕亦有此意。
倘若真是靖难余孽所为,事情反倒简单些了。”
“然而遗憾的是,昨日闹事之人,并非靖难余党,而是一伙不明势力!”
闻此言,众人震惊不已。
若非靖难旧人,那到底又是何方神圣??
朱棣随即宣告:“传樊忠。”
急促脚步声响起。
禁军统领樊忠步入奉天殿单膝跪倒。"末将拜见陛下。”
朱棣道:“爱卿请起。
昨日你亲历江阳湖一役,不如当众说明经过如何?”
闻言,众人无不屏息静听。
于是樊忠娓娓道出始末详情。
听完讲述后,满堂鸦雀无声。"岂有此理!仅十人竟让锦衣卫重创?”
“三百锦衣卫,千名禁军合围之下,竟拦不住一名女子?”
“她还公然在所有人眼前掳走了**!”
“呼!难道她真的是凡人可以做到的吗?”
“罗网,是他们的成员名字还是组织代号?”
“无论怎样,这罗网确实令人胆寒……”
“难怪昨日事件如此巨大,我还疑惑那些靖难叛匪怎会有这般本事,原来另有隐情啊!”
“此罗网身份成谜,他们是蓄意对抗我朝吗……”
……
一时间众说纷纭。
惊愕、推断与畏惧交杂。
每个人都被所谓罗网的强大实力深深撼动。
谁也没想到,在朝廷管辖的核心区域,竟然暗藏这样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
……
龙椅之上。
面对臣子们的震动,朱棣低头不语。
此情形在他预料之中。
事态极为严重,隐瞒只会引发更大恐慌。
倒不如他亲口揭露真相。
集合君臣智慧共商解决方案才更为恰当。
随后,武将队列里一名中年男子迈步而出行礼致词:“陛下,老臣有计献上。”
朱棣目光落于来人,顿感欣慰。
这人姓朱名能,很早便追随左右南征北战,靖难时期更是劳苦功高。
不仅骁勇善战,还极富智谋。
且在朝廷内颇具号召力。
可谓深得朱棣青睐。
今日见到朱能主动进谏,朱棣满意地说:“爱卿但讲无妨。”
朱能面容沉稳地说道:“若是按照樊将军叙述的内容推测。”
“那么名为罗网的这支神秘力量,以区区十人便可击退数百锦衣卫精兵、数千御林军……”
“由此可见,他们受过极其严密的训练。”
“况且,他们背后定然隐藏着一个规模更为庞大的组织!为他们供应着充足的资源!”
朱能这番话正切中了朱棣内心深处的忧虑。
锦衣卫是什么?大明朝首屈一指的情报机构!自创立起,就设有极为严格的选拔机制。
虎背、蜂腰、螳螂腿……这些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每一个锦衣卫的佼佼者,都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的精英。
进入锦衣卫后,还必须经历极其严苛的训练过程。
这是个非常耗资的过程,朝廷每年单在锦衣卫的训练上的花费,就占总支出的十分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精锐中的精锐——三百名锦衣卫,居然还打不过对方十个人!在这十人面前,大明最优秀的战士仿佛变成了襁褓中的婴儿般脆弱无力。
这说明什么?说明那十人背后,支撑着一股力量远超锦衣卫的巨大势力,无论从财力还是战斗力来看都是锦衣卫数倍的存在。
有这样的可怕势力潜伏于大明阴影之中,叫人怎能不心惊胆寒?
内阁首辅杨士奇进言:“陛下,如果真的情况如此严重,更应派重兵一举剿灭!”
“如此一股未知的恐怖势力盘踞在应天府,是我大明的重大隐患。”
兵部尚书金忠立即反驳:“万万使不得!”
“陛下,敌人在暗我们在明,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能轻易与他们正面冲突!微臣听说**昨日已归,不如先让**那边探查清楚情况后再作打算。”
刑部尚书,刑部侍郎也随之附和。
其他大臣也都认同金忠所言:这样强劲的一股势力,若藏身于应天府之内,一旦有所动作必然酿成难以控制的大祸。
相比行动,暂时安静观望或许更加稳妥。
大臣们的意见也恰合朱棣心中的算计:他刚北征凯旋回京,离京已有半年之久,京城内部正处在动荡不安之际。
这时轻率地与另一强大的势力再起冲突,无疑是极不理智的行为。
而且朝堂之上的辩论也很有深意:向来处事稳健的内阁首辅杨士奇这次极力主张攻击。
与汉王关系密切的兵部和刑部平日主战此次却倾向于缓调查明。
期间的门道曲折,朱棣又怎会不知?
“老大懦弱,手下人倒是都不怂。”
“老二的手下更是不太平……”
“这出兄弟纷争到底还要闹多久?”
朱棣不禁长叹一声,随即想到朱高焱,脸上立时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是我的小儿子好啊,从来不给我添乱。”
“这几个糊涂蛋要是有小崽子一半让人省心,我也就安心了。”
在孙氏古玩店里。
当孙若微回到店铺的时候,店铺早已闭门歇业。
她拿出备份钥匙,轻轻踮脚走向店门,悄悄地将钥匙插入锁眼,缓缓转动。
随着“啪”
的一声轻响,锁芯弹开。
孙若微吐了吐舌头,谨慎地推开店门。
未曾料到,孙愚已经候在门边,一脸严肃地注视着她。
孙若微吓了一跳,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喊道,“爹!你可吓死我了!”
孙愚板着脸说:“臭丫头,跑哪去了?赶紧进来!”
“爹......”
孙若微噘着嘴满脸不乐意地被孙愚拽进屋内。
待孙愚关门落锁,还仔细透过门缝张望了片刻,方才稍微松口气,回头瞪了孙若微一眼。
孙若微抬头偷偷看了父亲一眼,低声嘟囔:“爹,我没事呀。”
“没事?”
孙愚手指指着大门,气愤地说道:“你知道你闯了多大的祸么?”
此刻,整个应天府都已得知消息:京城内出现靖难余党,袭击锦衣卫并挟持了**。"你闯下大祸了!”
孙若微垂着头默不作声,任由父亲孙愚怒斥责骂。
骂了一阵后,孙愚渐渐乏力,叹息一声问道:“其他人呢?”
孙若微老实回答:“李岩带着他们去宋伯的药铺了。”
“有些人受伤不轻,还没顾得上处理。”
孙愚深吸一口气道:“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立刻离开京城!”
“若是再拖延片刻,锦衣卫肯定会上门查问。”
“你现在就收拾东西准备,我去药铺通知他们……”
话音刚落,他便开始整理物品。
然而,孙若微却站在原地纹丝不动,“父亲,我不想离开。”
“什么?”
孙若微捏紧衣角说道:“聂风他们还没救出来,我怎么能走?我要留下来。”
孙愚呆住,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谁知孙若微径直坐下,缓缓说道:“父亲要是想走就请自便吧,反正我决定不走了。”
“我已经找到救他们的法子。”
提起朱高焱那瘦小身影,孙若微嘴角不由自主微微上扬。
她信任朱高焱,并非没有缘由。
而是建立在对朱高焱实力的认可之上!
摧毁锦衣卫、挟持**、捉弄禁军……这些轰动全国的事件传到她耳中时,
让孙若微更加笃定自己的判断力。
即便到现在,她连朱高焱的名字也不知道,更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
但她的直觉告诉她,这是迄今为止所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而且,在八岁的朱高焱瘦小身躯上,她总能感到一种奇妙的安全与踏实。
这是一旁其他人无法给予她的感受。"胡闹!”
孙愚焦急道:“你这孩子……连皇爷也束手无策,你能有啥法子呢?”
“再说了,就算有办法,现在皇帝都被惊动了,全城遍布锦衣卫,你能如何去救人?”
“听话,赶快走吧,再晚可就没机会了!”
“皇爷早已为我们安排好了出城道路,我们这就出发去见皇爷……”
孙若微站起身来,正视孙愚说道:“父亲……我知道你们会觉得我很荒谬……”
“说实话,我也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些愚蠢……”
“但不试一试,又怎么会知道行不行呢?”
“父亲……告辞了。”
孙若微最后凝视孙愚一眼,转身开门离去。
孙愚并未追赶,反而跌坐床沿,一脸迷茫。
屋外房檐上,几道身影一闪而逝……
…
汉王府,演武场。
汗味弥漫的朱高煦坐在地面,前方三个布满刀痕的人偶已被砍成碎片。
哐当一声,朱高煦狠狠将刀扔到一边,拳头捶击地面。
王爷府遭封两日。
这两日来,除了吃饭睡觉,他全在演武场发泄心中郁结。
如今已是忍耐到了极限。
昨日,朱高燧不知从哪冒出来给了他一巴掌,更是火上浇油。
整个人内分泌严重紊乱。"真他娘的倒霉透顶!”
“这群靖难残兵,纯粹是帮倒忙的废物!”
“不但没除掉老四,还闹出如此大事!”
“要是大哥那伙人趁势而起,怕是要把老爷子逼到无法隐瞒的境地。”
“到时只有拿我项上人头,安抚朝臣百官……”
朱高煦思及此处越发烦闷。
此时,皇甫云和匆忙闯入,连声叫道:
“王爷,王爷,咱们有救啦!”
朱高煦听罢微微一愣,随即拍了拍裤腿站起身来,满脸疑惑地对皇甫云和问道:“皇甫,这是怎么一回事?”
皇甫云和神情激动地回应道:“殿下大喜!皇上已经宣布,江阳湖那件事另有幕后之人,我们不会再受牵连了!”
朱高煦闻讯顿时长舒一口气,笑了一声说道:“哈哈,父皇终究还是顾念父子之情……”
他稍作停顿,忽然想起之前皇甫提到的话,追问道,“等等,你说另有其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听到此言,皇甫云和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压低声音说道:“王爷,据负责调查此案的樊忠将军透露,江阳湖那伙人的组织名字叫‘罗网’。”
“这支力量极为恐怖!仅仅十个人便轻松击败了几百名锦衣卫精锐!”
“领头的是一名女子,她不但打败了我军中的顶尖高手,还把朱瞻基打得奄奄一息!”
“更令人惊讶的是,皇城派出上千禁军前往围剿,他们依旧安然脱身,并顺手抓走了一名重要人物!”
“今日朝堂之上推测,这个所谓的‘罗网’或许是一个规模庞大且极其隐秘的秘密组织!其实力之强甚至远超当今锦衣卫!”
随着这一席话讲完,朱高煦只觉得脑海一片空白。
他反复咀嚼刚刚得到的信息,内心掀起惊涛骇浪:在这皇城之内,居然还存在着一个比锦衣卫更为强大的神秘存在!
区区十人竟能击溃数百锦衣卫精锐——这些人得具备何等武艺才能达成如此奇迹?!
至于说到朱瞻基的战败,更是令他难以置信。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他深知自己这位侄儿的实力,虽然不及他,但也绝非普通士兵能够比拟的,放翻七八个锦衣卫毫不费力才对啊。
但现在居然被一个女人打成重伤……
咽下一口唾沫后,朱高煦喃喃自语:“原来三哥所言是真的。”
“这‘罗网’确实是个不可小觑的力量。”
“没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隐藏着这样的猛虎强者圈子。”
“倘若可以收为己用,那么皇位还远在天边吗?”
此刻位于汉王府内的朱高煦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觊觎之中。
权势一向是支撑他灵魂的最大渴望所在。
朱氏家族四个儿子中若除去年幼无知的朱高焱,则情况如下:
太子在朝廷拥有巨大权威,所有臣子皆对其唯命是从。
而朱高燧则执掌北镇抚司与锦衣卫两大要害部门,权力几乎遍布整个国家。
至于他自己手上唯一可靠的筹码,便是那军权——凭借着调遣天下兵马的权利,朱高煦俨然已经成为除朱棣之外无人可及的存在。
即便身处一人之下,却也是万万人之上啊!
然而这种至高无上的军权亦存在局限性,在这座皇城里,他的军事影响力基本丧失殆尽。
即使腰缠万贯过着富足生活,在京师的威望却完全不能媲美朱高炽与朱高燧。
这也导致朱高煦迫切需要算计掉太子及其他有影响力的兄弟们来实现登基称帝的梦想。
因此当得知应天府藏匿有一支足以抗衡甚至超越锦衣卫实力的暗流时,内心的贪婪火焰再也掩饰不住。
如果真的将这样一股强大势力掌控在自己手中或赢得对方好感相帮,将会大大助力于他争取皇位之路。
思绪至此,朱高煦满含期待地问起身边的皇甫云和,“那你有没有办法去联系到这‘罗网’的人呢?”
听了这话的皇甫云和略显苦恼,“殿下啊,‘罗网’行事神出鬼没消失得干净利落,根本没留下什么痕迹。”
但随后灵机一动补充道,“不过若是真要找知情者的话,除了那位**爷外应该别无他人。
毕竟连他自己被抓走后再突然返回的全过程也没多少人能清楚。”
对此朱高煦果断摇了摇头否定说,“绝不可能!老三他把那些锦衣卫看得跟命根子一样,又怎会允许有人肆意杀害而毫无作为呢?”
同时回忆起昨天两人相见时的情景继续强调道,“当时他就火气很大明显不是装出来的情绪波动,所以这事和他无关。”
”
这时一旁的皇甫云和轻捋胡须再次提议起来,“既然这样难不成都找不到直接关系人,咱们倒是可以从
朱高煦听罢,双目陡然放光,“我想起来了,当时领头的是个小姑娘,叫……孙若微!对,正是孙若微!”
“皇甫,你速去联络点,将孙若微给本王带来!”
皇甫云诡计多端地一笑:“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