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加快行军速度,卯时之前必须进城
书名:大明永乐:开局被全家老小逼着造反 分类:历史 作者:邹爱香 更新时间:2025-04-10 12:37:04
出师无功而返再加上彻夜搜寻依旧无所斩获,樊忠本就憋着一肚子火气。
听了手下的话后,他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嫌恶。"可恨的蝼蚁!”
沿途一路下来,类似的偷窥之人已不下十数人。
樊忠当然清楚这些人意欲何为。
只是现在身负重任,他没空去理会这些跳梁小丑。
否则早就下令让士兵们掉转枪口狠狠整治一番。
想到这儿,他突然大声命令:“加快行军速度,卯时之前必须进城!”
“得令!”
刹那间马蹄阵阵加速前行,浩浩荡荡的队伍越发迅捷。
京城沿途百姓看到这般阵仗纷纷猜测议论。"天啊,怎么来了这么多军队?难道又要打仗了吗?”
“你是不是还没听说,昨晚据说城外出现了叛贼!”
“什么?谁敢造反对抗当今陛下呀?这不是找死吗?”
“瞧这帮士兵的模样,莫非刚刚打了一场胜仗?不过为什么他们好像一点高兴的意思都没有呢?”
经过这一整晚的消息扩散,就连街谈巷议间的普通市民也知晓了关于可能发生的政变传言。
人群之中有一名身穿粗糙布衣的青年书生,容貌气质非凡,正凝视着返回城中的军队。
随即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连年征战不休,耗费国力,实乃大明朝之大患矣...令人忧虑啊...”
奉天殿内,晨光熹微。
正是朝廷百官聚议的早朝时刻。
今日似乎有着某种特殊约定一般,在场的大臣全都到齐,并无人请假缺席。
然而奇怪的是,御座之上却空无一人。
从太祖皇帝立国至今,朱棣皇帝亲自主持的早朝还是第一次出现延误情况。
这便使得等候多时的大臣们难免窃窃私语。"咦,各位知道今日皇上为何迟迟没有现身吗?”
“我刚听闻昨晚宫城外似乎出现了所谓叛匪之事。”
“没错,樊忠率领大军连夜冲出了城,大将军朱能把守各城门,西侧军营更是乱成了一团。”
“我想,皇上未到很可能跟这个突发事件有所关联吧。”
“嘘...别瞎说啊宝友,这种事情可得当心才是。”
“我说话还有假吗?我昨晚想去城西逛逛,结果那边路段完全封锁,禁止通行。”
“哦?我也确实听人提到了,昨晚据说有人目击太子前往城西地区。”
“更有人亲眼看见太子府属下的内阁学士杨士奇匆匆登上皇室专用轿舆赶往宫里。”
“嗯...还听说汉王府周围已经被禁军严密包围起来..."
朝堂上下各种零碎的信息以惊人的速度四处传播开来。
只有杨溥、杨荣和杨士奇三位内阁资深大臣依然纹丝不动地站在原位。
不论耳边喧嚣如何,他们都坚守着缄默不语的姿态。
不久,一阵略显刻意的轻咳之声响起。
大家抬头望去,只见朱棣一身朴素长袍从侧门缓步走入大殿。
看到那一幕,所有文臣武将立刻收声,偌大的殿内寂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只剩下朱棣脚步回响。"怎么都哑巴了?刚才不是挺热闹的吗?”
朱棣一步步踏上阶梯,走到龙椅边。
他没有坐下,只是单手扶着椅背,侧身注视下方的一众大臣。
他那凌厉的眼神扫过之处,大臣们无不垂下头去,无敢直视。
朱棣目光稍偏,落在正中一位官员身上,低沉开口:“解缙!”
“陛下……”
朝堂之中,解缙战战兢兢地走出,脸上写满了“幸福”
如此多人议论纷纷,却偏偏挑中了他,这换做谁也觉得冤枉。
朱棣盯住解缙片刻,缓缓问道:“解缙,他们刚说些什么,朕没听清。”
“朕进来时就听见你的嗓门最大。
来,给朕说说,他们都在讲什么?”
看着朱棣此刻略显温和的笑容,解缙心里顿时感到一阵阴冷。"陛下,臣并未听见什么……”
朱棣忽而一笑,“没听见?你解缙号称天下第一大学士,不是才高八斗无人能及吗?朕在偏门就听到你的声音了,还没进门呢!难道你是聋了吗?还是耳朵被驴踢了?快说!”
到了最后,朱棣语调一提。
解缙浑身哆嗦,冷汗浸透后背,只得硬着头皮道:“陛下……臣只听见说昨夜城外有匪徒作乱……”
话说完,解缙立即闭眼低头,仿佛等待判决一般。
却不料朱棣忽然换了脸色,轻轻点头说道:“嗯,很好。”
“该言则言,当面说清楚有何不可,总好过偷偷摸摸的嚼舌根吧?解缙,你说是也不是?”
解缙怯生生地应了声:“是……”
旁观者不难看出,朱棣此举虽像是在责备解缙,实际更多是在警示众人——皇家之事可上书启奏,暗地里妄加谈论绝对不可。
此时百官均收敛神态,规矩站好。
朱棣再次环视大殿一圈,方才缓缓落座,神色回复平淡。"既然说到这里,那就好好商议一下。”
“昨日确实有叛军出没城郊,人数高达十万。”
“如今已不必担忧,那些人已然尽数清除。”
满朝文武一片惊呼,尽管之前已有所猜测,但听到朱棣亲口说明此事时,仍旧倍感震惊。
这位堪称不输开国君主的伟大皇帝对大明局势掌控极为稳固。
平日里别说造反,些许波澜都会被即刻平息。
而像这样的大规模叛乱,还是大明开国以来首次,因而更是引发极大关注!
解缙心中念头转动,明白立功赎罪的时机到了,于是大声高呼:“恭贺陛下,喜获全胜!”
“十万叛军顷刻覆灭,樊将军真乃不世奇功!”
这话本以为能讨得欢心,没想到朱棣刚刚趋于平静的表情瞬间又僵住。
不仅是他,连杨溥、杨荣和杨士奇三位资深老臣也都露出忧虑之色。
群臣见状疑惑万分,按照道理来说,威胁京城的十万叛军既已被解决,江山重新归于太平,陛下理应喜悦才对,为何反而忧心忡忡?
似察觉到气氛异样,内阁首辅杨士奇便解释道:“城外叛军,并非樊将军剿灭。”
“乃是另有神秘力量所为。
短短一时辰之内,尽除叛军,至今未寻访到他们的踪影。”
“仅仅发现一面帅旗,上书‘影’字,其下配以‘焱’图纹……”
砰!
杨士奇的话语落下,殿内的大臣们全都为之震惊。
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疑惑,互相看着彼此。
那十万人叛军的全灭,并非出自樊忠之手,而是另有幕后之人?
而且这一切竟只发生在短短的一个时辰之内…
试想,区区三十万明军全力厮杀,也至少需要鏖战整整一夜方才能解决那十万大军。
然而,杨士奇却声称有一股神秘力量,仅仅用了短短一个时辰便将敌军尽数消灭,这是何等恐怖的战斗力!
这种力量,足以和整个大明朝相抗衡。
并且直至今日,仍未查明这股势力的确切下落…
这意味着,这样一股能威胁朝廷统治的强大存在,依然可能潜伏在应天府附近区域!
如此一来,在场的大臣无一人敢发出半点声响。
他们甚至可以清楚地听见自己急促的、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声。
惊讶、恐惧、忧虑等诸多情感快速弥漫着整座大殿。
此刻,众人不禁回想起上一次罗网现身时的场景。
然而与罗网相比,这次“影”
以及“焱”
给人们带来的威慑显然更甚!
因为罗网终究只是个体强大,像那样的顶级人物,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多。
尽管大明对这样的高手有所顾忌,可还未达到真正的惶恐程度。
可这次则完全不同——这次牵涉的不是个人实力,而是一支部队!
毕竟,无人能够忘怀当年靖难时期的惨烈景象。
任何再辉煌庞大的帝国,都有可能瞬间在战争之下分崩离析!
当下群臣皆忧心忡忡,仿佛觉得自己的头顶始终悬挂着一把随时会坠落的利刃。
……
汉王府内。
朱高煦这一宿彻夜难眠。
此时他坐在堂内大厅,满脸疲态,双眼布满血红的丝线。
那香炉中的檀香早已燃尽了数十缕,堆积得如同小尖塔一般。
从第三缕开始,朱高煦就已经安坐此等待结果。
到了第四缕的时候,他已是焦虑万分。
到第五缕香时,他已经感觉忐忑不安。
第六缕香过后,他心里已经滋生了几分绝望。
直至第十缕焚尽之时,他的幕僚带信归来,说朱棣已探得叛军之事。
并且派遣樊忠率领十五万精兵前去剿灭所谓叛军。
就在此刻,朱高煦明白自己此次计谋彻底宣告失败。
不过或许是因为以往犯事过多,他对当前局势并未显露出太多的害怕情绪,反而满腹疑问。
他在思索,自己精心准备的十万私军如今到底身陷何处?
十万人马迫近京城仅余三十里范围…
即便那是十万头野狗,也应该能引发一定动静。
然而,事实却是那些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声无息。
假如这四名将军对他并不忠诚,或者没有掌握着足以制约的把柄,朱高煦真的要怀疑他们已然归附朝廷了。"有情况!”
正当他思绪纷纷时,
皇甫云慌乱地跑了进来,“王爷!宫中送信来了!樊忠胜利回朝!”
朱高煦立刻挺直身子,带着惊慌急问:“具体情况如何?我的部队怎么样了?”
然而皇甫云的表情却极为凝重:“王爷,咱们的人马全数被剿!”
“据闻,樊忠今早凯旋归京,皇上当场宣布这件战绩。”
“兵部已经在辰时派遣人员出城收尸……”
之后的话语,朱高煦已完全听不到入耳。
他浑身力气仿佛被完全抽空了一样,直接瘫倒在地,眼中充满了迷茫与沮丧。
他本就已经猜测到可能会有这样的结局,但真正得知消息的一刻,还是难以接受。
这支部队是他多少年来积累的成果呀!
转眼间,所有心血化为泡影,对于朱高煦而言这打击不言而喻。"樊忠…”
朱高煦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平日连战场都很少涉足的皇宫走狗,这下倒是功成名就了…”
皇甫云和神情纠结地看着朱高煦:“王爷,皇上刚才告知,摧毁我们军队的,并非樊忠,而是另有他人!”
“什么!?”
朱高煦猛地抬起头,声音提高了几分:“再说一遍!”
皇甫云和语气低沉地说道:“昨晚樊忠带领十五万禁军出城,刚走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
随后他详细叙述了事情经过。
包括从参与其中的禁军那儿打听到的消息,以及探子送回的情报都一一道来。
当朱高煦得知自己的十万私军在一个时辰之内被一股神秘势力全灭后,整个人陷入了茫然状态。"这、这怎么可能会发生?根本不现实啊!”
……
朱高煦瞠目结舌,满脸难以置信。
他从小习武,曾追随朱棣多次征战南北,军事素养极高,甚至比樊忠更专业。
一个时辰就覆灭十万大军,在他十几年的战场经历里连听都没听过!
战斗并非闹着玩,所谓的“一夜覆灭十万大军”
往往都是为了彰显声势才夸张的说法。
在实际战争中,就算以一万人围攻一千人,也绝不可能在不到半个时辰内解决战斗。
毕竟,战场上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
只要阵型稍稍拉锯一下,作战时间就会大幅延长。
而且,随着战事推进,士卒的体能也会迅速衰减。
像这样一支装备完善的十万人部队,就算是七十万人去包围进攻,没有一天的时间也是绝对不可能完全拿下!
然而现在呈现在朱高煦眼前的真相是什么呢?
他的十万精锐部队,居然真的就在一个时辰内灰飞烟灭!那么难道这支“影”
的规模,竟然已经膨胀到了百万人级别??
可这完全不对啊——他立刻摇头否定了这个荒谬的想法。"我大明常备兵力不过九十万,一百万的大军根本不存在。”
这个结论让朱高煦更加烦躁不安起来,试图用逻辑推理否定一切。
可是想到应天府外那铺天盖地的累累白骨,他却又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
即使内心再怎么拒绝承认,也不得不面对眼前的事实:自己的军队的确是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同时,他也产生了一种看似荒诞离奇的猜想——那就是自己那些手下的十万人完全没有抵抗机会,直接排好队等着对方一刀一个地杀死。
而每一个杀人者都拥有如同锦衣卫青龙或者沈炼那般的武力值,砍上几个时辰也毫无疲惫感。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确实无需动员百万人马,几千人就能在一个时辰左右完成任务。
不过,这种想法终究太过匪夷所思……
---
与此同时,太子府里的情况也同样波澜起伏。
今天上午朝会归来,太子朱高炽刚进门便见朱瞻基神色焦急地迎上来:“爹,外面流传的消息是真的吗?真有哪支力量将十万叛军一举击溃了?”
朱高炽眉头紧皱,挥了挥手:“这件事你就不要过问了,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便是。”
朱瞻基哪里肯依:“爹,这么大的事情我能不管不顾吗?我听人说那伙人的旗帜上绘着‘影’字图案,下书‘焱’火标志,这是不是代表某个特定的团体?要不我现在就进宫向皇上讨要人马前去侦察?”
听着儿子慷慨激昂的话语,朱高炽不禁苦笑了一下。
原本他还想尽力把朱瞻基保护起来,毕竟这场危机隐藏着太多危险。
散朝之后朱棣单独召见过自己,并透露这一股神秘势力很可能超过百万众之巨,命令其做好充分应对战争准备。
若这支庞大的势力发动攻击,整个应天府势必会被拖入无边战火之中!朱高炽怎能忍心让唯一的宝贝孙子涉身其间呢?
眼看着朱瞻基此刻执意前往的态度,再强令阻拦显然也没用了。
朱高炽略作思量后沉声开口道:“既然你决心已定,那爹就不拦你了。
不过一定要记住一点——千万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你还记得娘在家日日守望等你归来的期盼之情吗?”
这话让朱瞻基停下了脚步,稍许思考片刻后坚定地点点头:“放心吧爹,我知道分寸!”
应天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所有人都行动起来。
朱棣秘密下令,调遣山东与浙江两地驻军奔赴应天府,拱卫京都。
锦衣卫总部迅速向全国传递密信,指令分布于大明各地的锦衣卫暗探彻查此股神秘力量的起源。
太孙朱瞻基亲率部队组成侦察组,在应天府附近展开巡逻。
与此同时,众多官员和势力也纷纷调动关系网,在民间搜寻有关“影”
与“焱”
的信息。
在巨大的压力下,没人敢置身事外……
如果要说有谁对此完全漠不关心,那就只有始作俑者朱高焱了。
此刻,
梁王府中,朱高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
梁王府内,
后花园的凉亭中。
朱高焱端坐在棋盘前,对面则是一位美得令人窒息的女子。
她的紫色双眸如珍珠般明亮,眼角绘有妖媚的紫蝶纹饰。
垂顺如瀑的紫发被银簪挽成优雅的云髻,却调皮地垂下几缕,为高贵增添了一丝灵动。
这名女子似乎特别钟爱紫色。
连她身上的长裙也是紫色鱼尾样式,下摆拖得很长,露出大片雪白肌肤。
腰间的云纹设计勾勒出曼妙曲线,黑丝包裹的大腿引人遐想无边。
她优雅地抬手捏起一枚黑子,轻轻落下,“主上,看样子你输咯。”
朱高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站起身来,“不下了。”
女子轻掩樱桃小嘴低声轻笑。
朱高焱耸耸肩问道:“紫女,你这次突然回京,是有什么事情吗?”
不错。
这位神秘莫测的紫衣美女正是紫女。
作为流沙组织创始人之一,与墨玉麒麟齐名。
两年前签下紫女后,朱高焱就派遣她驻扎西域搜集情报。
而由她创立的紫兰轩,则被称作天下第一奇楼。
无论是何种机密情报,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就能从紫兰轩得到。
正因如此,紫兰轩早已成为西域无人不知的存在。
无数达官显贵、权贵子弟慕名而来,只为买到心中渴望的消息。
当然,也有一些客人并非只为情报,
这是因为紫兰轩的另一特色——美女云集。
紫兰轩中汇聚的每一位佳丽,皆是紫女精心挑选而来的绝代尤物,
个个才貌双全,艳惊四座。
而在这些红颜之中最为神秘的,当属眼前这位紫女,
被誉为大明第一才情。
她与大明第一美人的东湖丽姬,以及大明第一痴情女子的雪月剑仙,共列大明三大奇女子。
不要看紫女在朱高焱面前娇俏可爱,可到了外面却是高冷冰霜,犹如天上降临的仙子。
每日都有不少人前来求见她的真容,但令这些追求者们扼腕叹息的是,
紫女始终戴着一张紫色面纱,遮掩住绝世面容。
紫兰轩虽盛誉远扬,自然引来不少别有用心的目光,
可凭朱高焱的实力,没有任何人敢对紫兰轩动手。
...
紫女袅袅起身,拖曳的裙摆带起幽香,来到朱高焱身旁。"主上,我想你了。”
“西域那边有弄玉这丫头,已经能够妥善应对,独自担当重任。”
“我想回来京城,为你在这里再创建一所紫兰轩,陪在你身边。”
朱高焱听完稍加思索后点头应许,
“行,京城确实有些新鲜玩意儿,既然你想玩,就放手去做吧。”
毕竟,紫兰轩靠买卖天下信息赚钱,收益极为惊人。
而这些丰厚利润,有相当一部分都归入朱高焱囊中。
以应天府为核心的区域十分兴旺,富庶且权力集中,紫兰轩在此地的收益无疑将更为惊人。
虽然朱高焱本身并不缺乏财富,但他从未觉得钱财充裕是一件坏事。
紫女听完后,秀丽的面容泛起一丝淡淡的笑容,修长的脖颈轻轻低下,低声说道:“那我就不再打扰主上了。”
说完缓缓移步,一边戴上轻纱,一边朝门外走去。
恰巧此时惊鲵从殿内走出,与紫女正面相遇。
紫色面纱下的眼神与银色面具后的目光相遇,紫女微微颔首致意,而惊鲵则保持着毫无表情的状态径直走过。
走到朱高焱身后时,她依然如故单膝跪地,禀告道:“主人,黑白玄翦已前往顺天展开调查……”
……
奉天殿内,朱棣半倚在龙椅之上,手肘支撑扶手,神色忧虑。
太子朱高炽、内阁首辅杨士奇、**朱高隧及兵部尚书金忠等重臣侍立殿下,无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