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0章 心存忌惮

书名:大明科举异闻录,孔孟打架我站皇权 分类:历史 作者:英雄救美 更新时间:2025-03-30 12:24:11

换源:
 

  很快,一位衣着鲜明的锦衣卫匆匆跑来,在耳边低声禀报些什么。

听闻之后,朱元璋的表情愈加阴沉下来,双眼闪烁着浓烈杀机盯住众人,那气势宛若暴风雨来临前最沉闷的气息。

“哼,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情报机构的锦衣卫吗?居然还有这么多漏洞待查!”

叶轩默默观察着眼前的锦衣卫。

他身着标志性的飞鱼服,腰配绣春刀。

步伐稳健有力,身形高大魁梧,周身散发着一股森严气息。

然而他的面容十分普通,毫不起眼。

放在人群中很容易被忽略。

叶轩知道一些锦衣卫的历史,这支部队前身是拱卫司,后改称锦衣卫,负责情报侦察、审讯囚犯、抓捕要犯、搜集军事信息、策反敌方将领等任务。

他们直接受命于皇帝,权力极大。

与六部并列,可以随意逮捕任何人,哪怕是对皇亲国戚也拥有同等权利。

朱元璋建立这支队伍的目的是巩固权力,约束不法官员。

这一目的显然达到了。

朝廷上下官员都对锦衣卫心存忌惮。

他们的能力令人惊叹,无论是谁宴请宾客,是否饮酒,和谁共饮,说了什么话,都能被他们查得一清二楚。

锦衣卫就像朱元璋的眼和耳,替他监察官员。

巡视天下各地,让帝王不再局限于皇宫之内。

随着锦衣卫悄然退场,朱元璋环视群臣,眼底涌动着杀意。

闭目片刻后再睁开眼,那凌厉的神色稍稍收敛。

"杨宪!"

朱元璋呼唤道。

杨宪心中一阵紧张,连忙出列应答:

"臣在此!"

"扬州近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说明你管理地方的能力不错。

"

"朕赏罚分明。

"

"你干得好,就该有奖赏。

"

"晋升你为中书参知政事吧。

"

听到这句话,杨宪浑身激动得颤抖起来。

参知政事是中书丞下重要的职务。

拥有接近副丞相的职权。

胡惟庸和汪海洋等人最初也是担任此职,而后一步步成为中书丞乃至丞相。

"若是成了参知政事,距离中书丞、丞相的位置难道还远吗?"

杨宪内心满是期待。

他撩起袍角跪下谢恩,大声道:

"感谢皇上的栽培之恩,臣定当尽忠职守,为皇上、为国家、为百姓竭尽全力,贡献终生!"

朱元璋微微颔首。

"愿你谨记今日在朝堂的承诺,成为一个公正廉洁、为国为民的好官。

"

"臣一定铭记在心!"

杨宪恭敬回道。

站在一旁的刘伯温捋着胡须连连点头,满脸欣喜。

毕竟杨宪是他的学生,看到学生得到皇上的重用和升迁,自己自然倍感荣耀。

"希武确实没辜负我的教导。

"

刘伯温暗自感慨。

周围的大臣们有人羡慕,有人嫉妒地注视着杨宪。

谁能想到仅仅一次殿试,

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机遇。

为何轮不到自己呢?

李善长心头略显沉重。

胡惟庸的脸色则相当难看。

以刘伯温和杨宪为代表的浙东派系,与他们所属的淮西勋贵派别向来对立。

如今杨宪得势,

意味着浙东集团的强势崛起,

这对李善长一方来说并非幸事。

"那个小子......"

仅仅是一场殿试,居然闹出如此多的波折,甚至让杨宪升了官……眼下叶轩不过是个五品小官,就已展现出这般手段,日后恐怕不可小视。”

李善长微微眯起眼睛,余光扫向不远处那群士子中的叶轩。

胡惟庸与杨宪平日里关系便不好,而杨宪这次居然成功升迁,这让李善长内心有些不平。

朱元璋暗中留意着众臣的表情,随后对着身旁的太监吩咐道:“把人带上来!”

“诺!”

太监领命离开,片刻后返回大殿,身后带着几名押解着两人的士兵。

这两个被押解者披头散发,正是太仓太守李中祖和中军司库员吕进雄。

二人满脸伤痕地跪在地上,不断哀求饶命。

“陛下开恩啊!”

“臣知错了,再也不会犯了……”

他们忏悔得极为诚恳,涕泪横流,看得人直觉心酸。

然而朱元璋丝毫不为所动,冷冷地作出判决。

“太仓太守李中祖管理不当致使粮食发霉,实属平庸之辈,现撤销其太仓太守一职,并移交刑部处置。”

李中祖顿时面如土色,瘫倒在地。

接着朱元璋转向另一人,“中军司库员吕进雄贪污军饷、以次充好塞入军仓,实乃奸佞之徒,罪当斩立决!”

吕进雄一听要杀头,立刻吓得浑身哆嗦,但很快就被士兵拖走。

一人送往刑部受审,另一人就在殿外被当场问斩。

凄厉的惨叫声传来,伴随着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百官及士子们无不大惊失色,面色苍白。

朱元璋站于高处俯瞰全场,心中已然明白这道考题出自叶轩之手的意义所在——为官者应心系百姓和国家,而非只懂得撰写华丽的文策。

单靠空洞的理论是治不好国、抚不了民的。

此考题既对贪腐者起到警告作用,也让众人亲眼见识了一个活生生的教训。

这种血腥画面必定会成为士子们终生难忘的记忆,以后每每想到受贿行为时,都会记起今日的场面,从而有所忌惮。

朱元璋见众人都低着头瑟瑟发抖,突然暴喝一声,“全部抬起头来!”

百官和士子身体猛地一震,只能硬着头皮抬起了头。

他声音冷冽,“这就是事实!希望你们永志不忘刚才这两人的下场!如果胆敢再行不法之事,一律斩草除根、绝不宽恕!”

所有人被吓到连连发抖。

刘伯温此刻却露出深思之色,觉得这名少年出的题目虽然独特异常,成效却是显著非凡,既能惩治污吏又能警戒其他人。

这一招确实绝妙非常!

周围不少大臣也开始对这位年少才俊刮目相看,赞叹他别具一格的心思与计谋。

李善长、胡惟庸等一众官员此刻皆面色沉郁。

只因一场殿试,朱元璋竟借着一道题目便提升了杨宪的职位,砍下了吕进雄的人头,还将李中祖投入了刑部。

给在场的士子上了一堂血色淋漓的教训。

高招啊!

此少年实乃棘手之人,最好能与之结交。

谁也没料到,一场寻常的殿试竟能改变三名官员的前途命运。

原本以为这只是平平无奇的一次选拔考试罢了,谁能想——

这难道还能称得上是殿试吗?

士子们的面容充满了惶恐。

之前还如同密集成群的鹌鹑一般战战兢兢,而如今更像瑟瑟发抖、几近瘫软的模样。

虽没当场失禁,但也足以显示对殿试主考官叶轩的几分尊敬了。

这群书生心中默念自己的不幸:为何轮到我们,殿试竟会染血,还会死人?

我们大多数人连宰只鸡都不曾有过勇气,却在这里亲历目睹了血腥的人头落地。

这场面已然足够成为往后几夜的噩梦素材。

士子们的脸色苍白如纸,仿佛血液都被抽干。

他们眼底尽是委屈,真想放声大哭。

求求陛下吧!不要再继续考了!

已够了,请就此结束!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那就听天由命罢。

自知五谷难辨,十指从未沾阳世间粗活,哪里懂稻米的好坏?必然无法过关,必定会落选。

若非朱元璋未宣布退朝,只怕这些人早已撒腿奔逃。

毕竟,性命才是最要紧的。

谁也猜不透自己那答不上来稻米区分的回答会不会让龙颜震怒,一刀了账。

“为何我们的殿试要搭上性命之险?”

“这不应该啊。”

“其他科举不过是对对诗句,写篇八股文章罢了!”

这群士子愈发觉得今天的殿试简直是超越人类承受范围级别的噩梦试题。

抬头偷偷望向前方站着的叶轩,见他身着合体的青色白鹇官袍,身影笔直如松。

士子们站在后头只能瞧见其侧脸,即便如此仍能感知到那份从容淡然的气质。

叶轩——目睹杀人也不动声色,不见分毫波澜。

真是心狠手辣至极!

士子们心中哀怨不已,简直比深闺怨妇还要愁绪万般。

“上辈子是不是闯了什么大祸,才这辈子碰上这样的考官!”

“就连会试也就罢了,怎么殿试又是他?”

若是真有罪行,也希望依照《大明律》来裁决,而不应该派这么一位鬼神般的监考官为他们出这样恐怖难题吧?

“哎呀!苦读数十年,一朝遇到叶轩这位恶魔,全都完了!”

“这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出这样的考题,还因此要了几条人命!”

“如今,连咱们的小命怕是也在生死边缘了。”

“以前士子应考不过是争取一个仕途光明的机会,而我们今日拼上的却是自己的性命!”

满心都是埋怨的情绪,甚至都能从空气中嗅到那浓郁的怨念味道。

多年寒窗诵读圣贤书的经历让他们自认饱读诗书,可万万没想到今天会栽在这离谱的怪题和怪出题人手里。

无奈何之下,他们只能认栽认输,心里暗道:“但愿朱皇帝看了我们的答案后不要气愤到直接杀掉我们。”

想到自己的那些糟糕的答案时,他们的羞耻感瞬间涌上心头,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