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3章 佩服

书名:大明:我在洪武忽悠老朱投资 分类:历史 作者:你很会呐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2:26

换源:
 

  “所以我才佩服柳白啊!我听说,被他引入凤阳的商贾没有一个不赚得钵满盆满的。

也正是因此,那些跟随他来到凤阳的商家都对他定下的规矩不敢有丝毫违背。”

“一旦有人胆敢破坏规则,柳白便会立刻将他们逐出凤阳城,并扶持一家同类商品的生产商取而代之,把对方的市场完全蚕食。”

朱棣在凤阳驻留时,平时无所事事,最热衷于去各处酒馆茶楼打探民间八卦消息。

所以,对于凤阳城流传的一些传闻,他还是耳闻一二的。

“我还听闻,凤阳的商户能够迅速崛起,完全是得益于柳白提供的一些独特技术和理念!这家伙随随便便透露点技术出来,就能技压群雄!”

当朱棣提及柳白所掌控的技术之时,

脑海中又浮现出他们在离别时听到的那个有关“品牌效应”

的高见。

他记得柳白当时提到过,品牌效应单靠宣传而无实际技术支持,则不过是一场骗局。

可如果融入了世间独一无二的技术再加以合适的宣传,

那建立的品牌则会成为真正的信仰。

人们提起这个品牌时,几乎会本能联想到诸如优质、尊贵、遥不可攀等赞誉词汇。

一想起柳白给他勾勒出的诱人愿景,朱棣的心跳就加速起来。

造价一千两白银的马车,能转手以十万的价格出售…

如此巨大的利润,怎可能让人不动心?

一辆赚九万八千两银子,十辆?百辆?

这天下有钱人可是数也数不清。

若他能赚其中三分之一的钱财,

那“富可敌国”

绝非仅仅是形容词那样简单。

‘唉,真是可惜,要是家父能让我放手干该多好啊!’

朱棣望着眼前似乎唾手可得的白花花银子,

想象着只需一伸手就能将其据为己有。

可偏偏只能空想,伸出手却又无法付诸行动。

思索间,他不禁轻轻摇头叹息。

“怎么啦?俺不过出去换了身衣裳的功夫,你们聊什么聊得这般兴奋?四弟,方才隔得远远的就听见你们咋呼来咋呼去的,是啥事儿呀?莫不是你说出你被抓的事儿啦?”

待朱元璋洗完澡换好衣服重新回来后,

一踏入大殿便脱口而出这么一句话。

原本还在谈论柳白种种举措的众人听到此言,

瞬间都将目光集中到朱棣身上,

眼中充满对八卦消息浓厚的兴趣。

四皇子朱棣竟也在凤阳被人捉走过?

这才是爆炸性的猛料啊!

堂堂当今第四皇子竟然在一个小县惹上麻烦,

关键还被抓走了!

这一经历恐怕全场独一份,只属于朱棣了吧?

“父皇...这事咱明明说好了不说的啊!”

就在朱棣还在向众人夸耀自己此次旅途的见闻与感悟之时。

不料朱元璋突然冒出了这句话,

差点把朱棣从椅子上吓得摔下来。

毕竟在凤阳因随地大小便而被抓去学习教育一事委实丢脸。

若让众位兄弟知晓,朱棣笃定自己必将成为笑柄至少一年起。

这事儿若是流传开去,怕是后半生都难以释怀。

“那个...父亲,凤阳城可有什么特异之处?方才听四弟说起凤阳种种景象,孩儿不禁心想,或许我们也该前去取经一番。

虽然凤阳不过一县,那柳白仅是一名小小县令,但师者曾教诲,世间广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在朱棣近乎恳求地望向朱元璋时,个性活络的朱桢眼前顿时浮现一道光亮。

抓住四哥的窘境岂非易事!怎能让此等良机轻易溜走?

“父皇,孩儿亦觉得大有必要前往。

听四弟描绘凤阳之后,便是孩儿也不免心生向往!孩儿甚至已有念头前往他处下学习一二。

父皇何不给我们讲解一番凤阳的特别之处?”

“你们就莫要装模作样了吧!想知老四为何被抓,直接明说不就好了!父皇...爹啊!您快告知咱们,老四到底弄出了何等糗事啦!”

...

朱桢打头阵后,其他人也随之兴味盎然起来。

皇子们虽饮食无虞,然而皇家子弟的身份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尽管物质丰沛,上受马皇后和太祖制约,日常还有大哥朱标严密盯着动静,私底下更少不了大本堂夫子随时监管着举止言行。

相较于富足的生活来说,精神上的乏闷显而易见。

此时得闻四殿下如此丢脸的事端,众人自然是跃跃欲试地想拿手足取乐一番。

“爹!我的好爹!儿错啦,儿给您跪下了...这事要是传出去被他们知晓,儿非得被笑一辈子不可啊!爹...”

眼看众兄长连遮掩的意思都没有,朱棣瞬时慌乱起来——这事绝对不可为人所悉。

“够啦够啦,重八,你一把年纪了怎么还是跟孩子一样斗气?看把孩子给吓坏了…”

平时她自然愿意见孩子们嬉闹几句以增进感情,可如今见四皇子吓得额头渗汗的样子,心里明白在凤阳一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之事。

待朱元璋欲将踩到马粪乃至其他羞于启齿之事娓娓道出之时,马皇后抢先一步制止,并给予一个警告的眼色。

“咳...没事没事,快来用膳,瞎打听些什么呢你们!妹子啊,上一碗粥来,坐这会儿的车早已饿坏喽!”

“行,得了,老四赶紧起来吧,都坐下吃饭了。

你爹要是乱说话,娘替你收拾他就是了。”

“哎...多谢娘!”

“重八,此次前往凤阳,是不是发觉什么不对劲的事由啊?”

待宴席完毕,皇子陆续告退。

房内独留下朱元璋与马皇后两人,恰巧后者正在收拾床幔间忽地询问一句。

“哎呀,还是妹子你懂我啊!”

无论怎样掩饰,陪伴数十年的皇后还是一眼识破他的异状。

其实从进门那时,她便察觉出这位丈夫满腹的心思,只是当时因子女环绕,她刻意未问罢了。

此时宫室内,唯独朱元璋与她相对而处。

夫妻之间,已无需多余的遮掩。

“若有可言之事,不妨说来听听。

有些烦心事吐露之后,心中也会轻松几分。”

待床铺整理妥当,马皇后走到朱元璋身后,温婉地伸手为他按摩肩膀。

“唉……妹子,若是有人说咱做错了事情,而且言之凿凿,可……可咱自己却又觉得无错呢?”

“那究竟错与否呢?”

朱元璋心底盘桓的念头,其实是源于日前与柳白论及时所提及的话题——明廷官员俸禄该继续保持如今之低标准,还是应适当上调?

柳白的观点无疑贴合实际,且令朱元璋心动不已。

毕竟从凤阳归来的路上,他就对此反复思索:究竟该不该调整朝臣俸禄?

提高俸禄,则似乎是对自己过往决定的一种否定;然而不调,又该如何面对那些因收入难敷生活,迫于生计不得不走向腐败之途的官吏?

若是此刻改变策略,那些已经陷入泥沼的官员,如何自处?而若维持原状,则恐难以挽留如柳白这般清廉有为之才——若再干下去,不是饿毙便是因贪腐获罪。

如此一来,何谈大明千秋万代、基业长存?

见朱元璋犹豫难决,马皇后轻声劝慰道:“重八,是非对错,并无绝对答案,不过是视角有别罢了。

今日你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应以江山百姓为念。

故判断正误时,莫局限于眼前一事,当站在大明社稷与苍生福祉的高度考量才是。”

尽管不知丈夫纠结的具体内容,马皇后明白,重要的是让其放下负担、心境坦然。

至于结果如何,终究是男人自家抉择之事,她只需予以支持足矣。

“咱现在是皇帝了……对!咱可是这普天之下唯此一位的皇帝!对错之分,得从天下长远出发权衡。”

听罢皇后话语,朱元璋顿感明朗开来。

他开始意识到,看待问题不可执著于表象,而是要看是否真正利及国家和民生。

有利,则虽错也成正果;有损,纵对亦属谬举。

解开心结后,朱元璋豁达不少,仍惯性般欲征求爱妻意见,话未出口却已然被马皇后的手轻轻掩住唇瓣。

“重八,难道你忘了当初咱们之间的约定么?你是九五至尊,我是中宫之主。

政事归你统御,后妃不得僭越插言。

规矩不可坏啊!”

望着马皇后含笑的面容,朱元璋只觉内心涌起一阵暖意……

他明白,对方无意回应他的问题,就算自己执意追问,她也不会给出答案。

所以,尽管老朱心中还有几分好奇,最终还是克制住了。

他轻轻拍了拍马皇后手背,“行,这类事情我们以后就不问你了。

留着明天到朝堂上再说,看看那些大臣怎么应对。

哈哈,天下是咱老朱家的,但他们站在朝堂,不是为了装饰的。

这事儿我们不烦了,让他们去烦吧。”

朱元璋说完,扫了一眼外面天色。

“妹子,时间不早了,咱们早点休息吧,今天累得够呛。

走,我再给你说说凤阳和柳白的新鲜事。

现在咱们老家可风光了,要不是地方太小,我感觉应天府都没凤阳住着舒坦。”

“好好好,累了就躺着,我帮你揉揉。”

“哎,还是你最懂我!”

“你呀,这么大年纪了还耍贫嘴,”

...*

“时辰已到!百官入殿!”

在太监高亢的宣诏声中,新的一天拉开了帷幕。

金銮殿内光线明亮,穿着金龙皇袍,头戴鎏金帝冠的朱元璋已不见之前老农民般的温和。

这里是朝廷重地,他是当仁不让的皇帝,大明的洪武大帝!

无形的威压使百官皆紧张万分。

陛下已经数日未出现在宫中,

期间,事务都由太子代为处理。

今日突然出现,许多人已经开始揣测这些日子陛下在做什么。

现在,肯定要有大事发生了。

“各位爱卿,好久不见,你们看上去精神不错嘛!”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臣子们。

笑容若有若无。

说话间,他的目光巡视全殿,

最终锁定站在前排的胡惟庸身上。

“胡惟庸啊,上回好像你在弹劾什么人...我这几天歇息,竟然记不起来了…”

“启奏陛下,那一次微臣所弹劾之人,正是凤阳县令柳白!”

“哦哦哦,对对对,是我记性不好。”

朱元璋好似被提醒般,

一边点头,一边皱眉沉思。

底下的胡惟庸看到朱元璋这般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