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二十一章 二皇子坑得,咱老朱坑不得?

书名:大明:捡漏狂赚亿倍,老朱后悔哭 分类:历史 作者:一首东风破 更新时间:2023-12-04 13:48:16

换源:
 

  一百文钱买进来,能卖十万两银子!

而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内帑已捉襟见肘,整日入不敷出,想给后世皇帝攒点家底都难。

他娘的,他朱元璋堂堂皇帝,庞大帝国的执掌者,居然还没自己儿子过的潇洒舒坦!

不过朱元璋固然有点酸,但也知道朱樉实则是有功之人,更何况今日确实是错怪他。

赚就赚吧,那是好事。

能给自己每年筹措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

朱元璋道:

“经义文章你可以照样卖,但官卖这事你上点心,等官卖结束,咱可以让你再翻查鱼鳞册。”

朱樉大喜。

鱼鳞册这玩意可是朱樉心心念念的好东西,上次只翻了一小会儿就捡漏出盐碱地来。

捡漏效率极高。

立即拱手道:

“儿臣幸不辱命!”

朱元璋扬扬手:“去忙吧。”

“好嘞!”朱樉高高兴兴走了,就等着官卖结束鱼鳞册捡漏。

待朱樉离去后。

朱元璋沉思一阵,招来毛骧。

“毛骧,你去把李祺的醉酒之言搜集一下,一定要确凿,最好从胡惟庸那里搞来他私下勾结二皇子的铁证。”

“待官卖结束后,你要当众揭开二人私下勾结的事,责令胡惟庸将三成银子补上,直接补给咱,不要经过二皇子的手!”

毛骧立即领命:“是!”

朱元璋继续坐下审批奏章,只是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朱樉这小子能坑胡惟庸,他堂堂皇帝就不能坑了?

那胡惟庸还想省下三成钱?想都别想,全都给他朱元璋交上来!

毛骧却迟疑了一下,想说什么,却什么又不敢说,只得在心里微微摇了摇头,赶紧去办差。

这一下,胡相损失更大,那岂不是让二皇子更加得罪胡相?

毛骧却不知道,无论是在朱元璋还是在朱樉眼中,这所谓权势滔天的权相胡惟庸,实在不足为虑。

一个将死之人,朱元璋和朱樉只会考虑怎么从胡惟庸身上捞点东西出来。

……

朱樉回去路上,心里则在想,什么时候让老朱重开科举比较好。

朱樉只是将科举制如何击溃胡惟庸,告知朱元璋。

科举的价值,远不止干掉胡惟庸。

但朱樉这会儿肯定不能说。

说了,朱元璋马上重开科举怎么办。

他朱樉的经义文章大全还没印好。

直到后世,科举或者说八股文依旧以另一种形式发挥着巨大无比的影响。

而且这和王安石熙宁变法的思路一脉相承,甚至可以上溯到唐高宗、武则天通过科举扶持寒门,打压门阀之事。

是真正万世不移之法。

这薄薄一本《周官新义》和附录的经义文章,一百文钱也没人要,但其隐含的价值,就是这般足以改变一个王朝。

在此之前,朱樉决定先把《三经新义》和经义文章卖出第一本。

这是那本《周官新义》捡漏的第一个方向,即把《周官新义》和后面附录的经义文章,以高价卖给别人。

属于最常规的捡漏方式。

倒是也有千倍差价,能获取一波小小的系统奖励。

不过朱樉还是先把明日的拍卖会搞好,这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这上面赚到钱,老朱才会满意,进而让自己翻查鱼鳞册。

这样想着,朱樉赶忙回宫去做准备。

……

翌日。

琉璃器官卖在宫内召开。

朱樉仿照戏台,找工匠搭了个台子,台子上正中央是一张八仙桌,用于展示琉璃器,旁边则是一张摆着木槌的小桌子。

而台下则是一排排的椅子,椅子和椅子中间放一张小茶几,摆有茶水和瓜果。

朱樉准备了二十件琉璃器。

说实话,有点多,拍卖到最后几件时,价格肯定会跌不少,能达到第一件价格的五成就算很不错了。

不是朱樉不吊着胃口慢慢卖。

而是玻璃的烧制量太大了。

玻璃这东西,一旦掌握了烧制工艺之后,比烧制陶瓷还简单。

那么所有官窑加起来,一年能烧制出多少瓷器呢?

四十万件。

瓷器是硬通货,用途广泛,海外畅销,方便换成银子,是朝廷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朱樉这处小官窑,原材料也不多,但一个月烧制千件玻璃器轻轻松松。

他朱樉一次才拍卖二十件,老实说连个零头都算不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