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4章 大明属国!

书名:大明:刚刚登基,百官要杀朕 分类:历史 作者:原神港片 更新时间:2025-01-06 00:22:17

换源:
 

  朱厚熜正坐在龙椅上,御笔亲书写下《商业改革大纲》。

倭寇主力已被一举击溃,剩下的更是成不了气候。

海上航行相较之前已经是十分安全,朱厚熜决定要适时开放海禁。

自大明建国以来,就实行海禁,迄今为止,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

开放海禁以后,大明就可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

从前设置的是市舶司地区有限。

往后要多设立大港。

开放海禁,可以让民间经商者加入到大港的建设。

为大港建设做出贡献的商人可获朝廷特许经营权以及税收优惠。

与此同时,朱厚熜考虑到北方草原上的隐患,着重加强北方边防工作。

历史上,戚继光修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但是,朱厚熜并不打算修筑长城。

城,也只能用于防御。

朱厚熜要的是进攻!

修筑长城,耗资巨大。

若是将这笔金额用于扩军备战。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将其一举歼灭!!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北伐,而在于大明取消海禁。

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将大明推向顶峰。

……

宣政殿。

早朝。

朱厚熜正与百官议事。

突然,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启禀皇上,是登州卫的捷报。”

“大捷!”

“大捷!”

“登州之战,戚将军英勇神武,倭寇皆已伏法。”

百官皆喜出望外,戚景通,戚继光不负圣意,上阵父子兵。

他们二人不但守住登州城,还将倭寇一举击溃,为大明除了后顾之忧。

捷报!

朱厚熜不免心喜,只是作为皇帝,他得喜怒不形于色。

他正色道:“将捷报呈上来。”

司礼监掌印太监清德很快将奏折呈到朱厚熜的龙书案上。

文武百官都十分好奇,都想看看奏折,知道奏折的内容。

朱厚熜将戚继光八百里捷报的奏折打开。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

铁胆神候朱无视一人一剑前往琉球,直取汪直的项上人头。

也将倭寇老窝一举捣毁,是为头功!

“神候取下汪直性命,倭寇内部乱作一团,微臣认为登州之战,怕是不似今日这般顺利。”

字里行间,戚继光没有忙于为自己邀功。

不亏是戚继光,不卑不亢,颇有名将风采。

来日方长,自己身前有如此名将。

戚继光将会是他平定天下,威震四海的一把利剑。

朱厚熜命太监将戚继光的奏折在宣政殿内正式宣读。

百官无不全神贯注,无丝毫懈怠。

更有甚者,喜出望外,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自世祖以来,大明甚少打胜仗,更别提是如此大捷。

朝野上下,皆拍手称快。

太监宣读完戚继光的奏折以后,朱厚熜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的百官,缓缓开口:

“很好!戚将军少年有为,不负朕望。”

“传朕旨意,即日起,戚继光封兵部侍郎,统领神机营!”

在这次抗倭之战中,戚继光只是登州城的指挥使,一下子提拔为兵部侍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皇帝还命他掌管神机营,那可是代表着大明最高军事力量的军队。

是只有皇帝亲师才能担当的。

但这也是他应得的,大明正是因为有他登州卫一战才能如此顺利。

只是,戚继光的父亲也在神机营中,做的也不过是副指挥使。

“工部尚书郑继敏,朕命你调动人手前往东南沿海,修复海堤,港口码头也要在不日内完工,装备上岸炮。”

“微臣遵旨!”

“户部尚书钱有庆,跟进工部粮食调动,安排人手南下。”

“微臣遵旨!”

“兵王守仁,南方安定,北方的边防不容忽视。”

“天凉了,北方草原上的鞑靼跃跃欲试,倘若鞑靼有任何异样,也是未雨绸缪。”

“微臣遵旨!”

此次东南沿海战事已平息下来,现在大明的军事力量必须调动起来。

否则军事训练荒废,士兵们只能守着军营坐吃山空。

北方草原,大明终将与其有一大战,必须先下手为强。

防范于未然,现在进行调兵,以后便能抓住时机。

只是,大明刚刚经历了抗倭之战,尚需休养生息,无法做到与他们全面开战。

待到大明兵力强盛,又何愁与之一战。

现在开战,只会打草惊蛇,而且鞑靼的骑兵力量雄厚。

现在,在北方和西部大量开马市,大批量购买战马,多加训练。

假以时日,北方草原也会是大明的囊中之物!

宣政殿内。

朱厚熜将自己的旨意一一颁布。

大明的军事将得到大大提升,大明也会日益强盛。

抗倭之战声势浩大,倭寇以失败告终。

周边的帝国很快得到了消息,不少大明的属国深觉大明的军事强盛!

自朱厚熜登基以来,不少属国就开始想尽办法进献贡品。

一方面是为了向大明表衷心,讨好皇帝。

但最主要还是进行朝贡贸易。

现在,大明一共有15个属国。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