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10章 透着一丝不安

书名:穿越成大秦,一不小心成了话事人 分类:历史 作者:萧山说 更新时间:2025-05-17 15:51:14

换源:
 

  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掠过,语气低沉而有力。

像是山间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激起一丝微弱的涟漪。

说到这里,方俊站起身,目光从什长、伍长,到刑徒身上缓缓扫过。

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鼓励,“诸位以为如何?”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几分试探,却又透着一股不容商量的坚定。

“五百主,铺路花费功夫很大,你确定会节省时间吗?”

什长康夫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

他的手掌撑在地上,指尖陷入尘土,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他的声音低沉,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带着一丝质疑。

方俊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语气坚定如磐石。

“铺路是为了诸位的安全,也是为了大家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至于节省时间与否,肯定会节省时间。”

他指着地上的简图,木棍在三个圈之间划动。

指尖划出一道道粗糙的线条,“其他的先不说,光是车在路上畅通无阻,就节省了一部分时间和力气。”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从容。

“好。”

见众人点头,方俊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光芒。

嘴角微微上扬,“为了以后的美好生活,接下来诸位就要辛苦几天了。”

他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动作干净利落,声音中透着一丝鼓励。

“平常时间要完成任务,平整路面、铺路,我们只能留在暮食过后,所有人休息的时间。为了以后能按时休息,这几日只能少休息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中多了一丝郑重。

“所有刑徒负责平整路面,打磨边角料,然后铺路。我带着一众伍长、什长,制作出装车的工具,以减轻大家的负担。”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山间的钟声,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

刑徒们纷纷点头,声音虽低沉,却透着一丝真诚。

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信任,疲惫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微弱的希望。

方俊的话或许藏着别的用意,但这些举措的结果无疑对他们有利。

能少死人,能按时休息,谁不愿支持?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染上一抹昏黄。

余晖洒在采石区,映出一片温暖的光影。

众人开始行动,留下什长康夫监督刑徒。

方俊则带着其他什长与伍长,分头忙碌起来。

有人制作绳索,手指在藤蔓间灵巧穿梭;有人砍伐树木,斧头落下时,木屑飞溅。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叮叮当当的声响在采石区回荡。

别的工种早已停下手中的活计,懒散地倚在石堆旁等待暮食。

而开山采石的这片区域,不论是什长还是刑徒,都干得热火朝天,卷了起来。

骊山的树木资源丰富,砍几棵树不成问题。

但麻绳却需要向固申请才能使用。

方俊无奈,只能先用藤蔓编织绳索,凑合着用。

他蹲在地上,手指在藤蔓间穿梭,汗水顺着额头滑落。

滴在藤条上,留下暗色的水渍。

他的动作娴熟而迅速,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红。

心中却在盘算:等实物做出来,拿到固面前演示效果,证明其价值,自然就能申请到麻绳。

一个时辰后,方俊等人便合力弄好了九架装卸工具。

采石场三架,石料区三架,存放地三架。

工具虽简陋,木架上绑着粗糙的藤蔓,却透着一股实用之美。

夕阳的余晖洒在木架上,藤蔓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气息。

像是这片荒凉之地中难得的生气。

“五百主,东西弄好了,要不要试一试效果?”

伍长六满眼激动,双手中握着一根木棒,迫不及待地看向方俊。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兴奋,像是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眼中闪着期待的光芒。

“试试也好,不然上吏那边麻绳都申请不下来。”

方俊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指挥众人开始捆绑石料。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来,三人一架,后面压住,我喊开始就一起使劲。”

捆绑完成,三人一组站在工具后方,双手紧握木杆。

脚下踩实地面,尘土在靴底被碾碎。

方俊深吸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大喊一声“开始!”

众人齐齐发力,木架吱吱作响,藤蔓紧绷,石料缓缓被吊起。

尘土扬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木香,石料悬在空中,稳稳当当。

方俊指挥众人左右转动,石料随之灵活移动,像是被无形的手操控,让人大开眼界。

早先,他们运送小型石料还算轻松。

可一旦遇到大块石料,往往要动用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硬生生用麻绳拉扯,再靠圆木滚动推进。

那过程耗时耗力不说,还极易发生意外,伤亡的惨状时常在眼前浮现。

如今这装卸工具一出,效率与安全齐齐提升,怎能不让人心动?

演示结束,刑徒与伍长、什长们彻底认可了方俊这个五百主。

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甚至对铺路一事也积极起来,夕阳下的身影显得格外忙碌。

廷尉府官署内,灯火摇曳。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与酒气。

章邯快马加鞭,带着开凿工具赶到此处,靴底沾满尘土。

风尘仆仆地走进大厅。

他找到了时任廷尉的李斯——骊山陵真正的督造者。

此刻,李斯正伏案批阅文书,眉头紧锁,烛光映着他瘦削的面庞,投下一片阴影,更显几分威严。

见到李斯,章邯拱手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廷尉,我此番前来,是为了一件新工具。”

他将手中的开凿工具放在案上,亲自演示了一番。

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力,铁锤敲击铁钉,火星四溅,石块应声裂开,裂面整齐如刀切,烛光下泛着微光。

演示完毕,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酒香在唇齿间弥漫。

他继续说道:“廷尉,这只是一块小石,让你了解过程。在骊山那边,我亲眼所见,俊将一大块石料凿开,断面整齐,沿着一条线裂开,只需后面稍作精修,便可大用。”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只是这工具需要铁制,还有他对采石也提出了新的想法……”

他细细解释,将方俊的建议一一道来,语气中透着一丝欣赏。

李斯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节奏缓慢而平稳。

神色未变,目光却深邃如渊,仿佛能看透人心。

待章邯说完,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液在杯中微微晃动,映着烛光闪出暗红的光泽。

他淡淡开口:“这点铁,我大秦还是有的。只是这少年不入少府?”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惑,目光转向章邯,眼中闪过一丝探究。

“而是等服役结束,前去参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