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六十九章 密谋

书名:重生:铁血帝国的崛起 分类:历史 作者:凯航 更新时间:2024-01-02 19:59:07

换源:
 

  数天后,冯·洛索夫将军-尽管被魏玛共和国解职,此时仍指挥其部队。

据报道,作了一次演讲,宣称只有三种可能性:一切如常,“依旧老牛拉破车”;巴伐利亚与帝国脱离;向柏林进军,宣布对全国实行专政。

希特勒全力支持最后一个建议,把巴伐利亚从联邦政府中游离出来,这是不合希特勒的口味的,因为一旦独立,巴伐利亚又可能建立以皇太子卢普科希特为国王的君主政体。

为了说明希特勒内层之不和谐,罗姆上尉曾两度试图与卢普科希特皇太子合作。

第一次,他跪在卢普科希特跟前,合掌哀求他与希特勒合作;他被“不怎么友好地”斥退。

第二次,罗姆建议,由希特勒、鲁登道夫和皇太子共同统治巴伐利亚,以此州为基地,由各爱国组织共同起义,武装人侵北德,将之并吞。

“这是胡说八道!”卢普科希特愤怒的说道。

然而,如果巴伐利亚不宣布独立,他是否能迫使冯·卡尔委员和冯·洛索夫将军加人他的阵线向柏林进军?罗森保和施勃纳·里希特对此作了回答。

他们的计划是:“在11月4日庆祝“德国纪念日”那天,绑架卢普科希特皇太子和卡尔。用数百名冲锋队员去封锁弗尔德赫仑大厅附近的通道,因为所有要员都集合在大厅里。之后,希特勒便要客气地对他的阶下囚说,为了阻止赤色分子夺权,阻止巴伐利亚脱离帝国,他已将政权夺取。”

按罗森堡的说法,这次起义将“费时很短,且不痛苦”,因此卡尔与卢普科希特只好被迫合作。

汉夫施坦格尔认为,这是“妄想”。他争辩说,对皇太子的任何攻击,肯定会迫使陆军出来报复。

在强调这一行动如何不通、如何缺乏头脑的同时,汉夫施坦格尔转而对罗森堡进行人身攻击。

“如果希特勒老对这些波罗的海之出谋划策者耳软,党就将灭亡。”

希特勒同意将绑架一计否决,但又不立即对罗森堡一事做出承诺。

“我们得首先考虑向柏林进军,待我们处理了当务之急后我再给罗森堡换个工作。”

到此时,在总理冯·尼林监管下的巴伐利亚政府已由三个“冯”政治巨头治理:卡尔、洛索夫和汉斯·里特·冯·赛塞尔上校。

赛塞尔是巴伐利亚州警察局长,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干练而年轻的参谋。这些人年轻,不用担心自己的职位。

从古罗马看守人意义上说,这三位政治巨头倒像个专制政府。虽然三人代表了各式各样的超保守主义人物和右派激进人物,但他们却一致认为,希特勒的革命策略并不是为了大众的利益,需加以适当引导或绳之以法。

10月30日,分裂爆发。那天,希特勒在济尔卡斯-克罗纳向狂热的听众明确宣布,他准备向柏林进军。

“就我而言,只有在柏林宫上空飘扬着黑白红三色的5字旗帜时,德国问题才算解决!”

他喊道:“我们全都觉得,这个时刻已经到来。像战场上的军人一样,我们决不会推卸作为德国人的责任。我们将听从命令,以整齐的步伐,向前迈进!”

为了在三位政治巨头中制造分裂,希特勒要求会见冯·赛塞尔上校。

11月1日,他们在一个兽医家里见了面。这个兽医是个名叫奥伯兰联的仿军事的民族主义组织的领导人。

“卡尔不外乎是巴伐利亚政府的走卒而已!”

阿道夫接着建议:“如同他在一周前建议过的那样,赛塞尔和洛索夫与我和鲁登道夫联合起来!”

“阿道夫!我承认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不愿与世界大战的崇拜者发生任何关系,陆军的高级军官也不会这样做的!”

希特看向他郑重地说道:“将军们固然反对鲁登道夫,但少校军阶以下的军官都会不顾上司的眼色而支持他的。”

“现在采取行动,正是时机!”

希特勒警告说:“我们的人民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否则,他们就会留向共产党人一边!”

虽然赛塞尔与卡尔两人都认为纳粹不外乎是“废物一堆”,但二人都买取了行动。11月6日,三位政治巨头与各民族主义组织的代表开会磋商卡尔说,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全国政府。

他们一致同意推翻魏斑政府,但必须大家同心协力将之推翻,不能像某些组织那样,自行其是。他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大家心里明白他指的是希特勒。

卡尔说,用正常的办法是否能把斯特莱斯曼赶下台,这还是值得怀疑的。

“必须准备一种特殊的方法。准备工作已经做了。不过,如果采取一种特殊的方法,大家就得合作。大家必须按照考虑周到、准备充分的计划去执行,且需同心协力。”

接着发言的是洛索夫。他支持卡尔及其用武力镇压任何起义的决心。

“如果有可能成功,本人准备支持右派专政,若成功的希望有51%,他就参加。不过,如果只从骚乱变成起义,不到五六天便会以失败面告终,那我就不合作。”

当晚,希特勒在施勃纳·里希特家里会见了他的几个顾问,以便草拟自己的行动计划。

大家一致同意于星期天,11月11日,举行全国起义。选择这天作为起义日有两个原因:历史的与现实的。

那天是德国投降五周年:又是个假日,各办公室全部关门,军警也少,市内交通相对而言不太繁忙,冲锋队可不受阻碍地前进。

次日上午,密谋者们再次会面,参加会面的有“战斗同盟”年迈的领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