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8章 小团队组建

书名:重返78,女知青一去不返 分类:都市 作者:木木与习习 更新时间:2025-04-20 21:27:25

换源:
 

  第二天一早,陈晓换上那件最好的衣服,扛上精心挑选、擦拭干净的三个竹器样品,在高建军的带领下,第一次踏进了青山县机械厂的大门。

厂区比他想象的还要大,高大的厂房,轰鸣的机器声,穿着统一工装、来来往往的工人,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铁屑的味道…

这一切都让陈晓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工业的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拿下这笔订单的决心。

在厂办公楼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他们见到了钱宏伟副厂长。

钱副厂长大概四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眼镜,眼神锐利,给人一种精明干练的感觉。

高建军简单寒暄了几句,便直入主题,将陈晓和他的竹器样品介绍给了钱副厂长。

钱副厂长拿起那几件样品,看得非常仔细,不时用手敲击、按压,测试其强度和韧性。

“小同志,你这想法很大胆啊。”钱副厂长放下样品,目光如炬地看向陈晓,“用竹子替代木材做包装,成本能降多少?质量能保证吗?能满足我们厂各种产品的尺寸和承重要求吗?”

面对这位主管生产的实权人物,陈晓毫不怯场。

他挺直腰板,沉声应答:“钱厂长,成本方面,根据我的初步估算,同等规格下,竹器的材料和人工成本,至少比木箱低40%以上!”

“质量方面,您看这样品,结构经过优化,关键部位都做了加固处理,正常使用情况下,耐用性和承重能力绝不比普通木箱差,甚至在防潮、防蛀方面更有优势。”

“至于尺寸和承重,完全可以根据贵厂产品的具体需求,量身定制!只要提供图纸和要求,我们就能做出来!”

他一边说,一边结合样品进行演示说明,条理清晰,自信满满。

这番表现,让钱副厂长和旁边的高建军都暗暗点头。

“想法不错,东西看起来也还行。”钱副厂长沉吟道,“但是,这毕竟是新东西,我们厂里产品价值高,运输途中要是出了问题,损失可就大了。”

他顿了顿,手指敲着桌面:“这样吧,口说无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先给你们下一批试用订单,不多,就要一百个这种规格的竹筐,五十个这种尺寸的竹箱。”

他指了指样品,报出了具体的尺寸要求。

“价格嘛,竹筐按八毛一个,竹箱按一块五一个算。三天之内,必须保质保量送到我们厂仓库!如果试用效果好,我们再谈后续长期合作的事情。怎么样?”

试用订单!虽然量不大,价格也比陈晓预期的略低,但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这意味着,他成功敲开了机械厂的大门!

“没问题!谢谢钱厂长!保证完成任务!”陈晓立刻响亮地答应下来,生怕对方反悔。

高建军也适时地笑着补充道:“钱厂长放心,这事我也会盯着,保证他们那边按时交货!”

事情谈妥,陈晓和高建军离开了办公室。

走在厂区里,陈晓还感觉有些激动。

困扰家里的危机,似乎一下子就有了解决的希望!

在这个时代,机遇比起他原本以为的,要多了太多!

但狂喜过后,冷静下来的他,立刻意识到了新的问题。

一百五十个竹器,三天时间!

光靠他一个人,累死也做不完!

他必须立刻回村,组织人手!

可是村里人会相信吗?愿意跟着他干吗?

谁的手艺过关?谁的人品靠得住?

如果做出来的东西质量不过关,或者延误了交货时间,那他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可就彻底泡汤了!

信任!人手!质量!时间!

一个个难题,瞬间涌上心头。

陈晓眉头微蹙,看来,这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啊!

他必须尽快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回到红星村,陈晓顾不上休息,立刻找到了父亲陈大山,把机械厂下了试用订单的好消息告诉了他。

陈大山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缓过神来,激动地搓着手:“真的?机械厂真的要买咱做的竹筐竹箱?”

“嗯!一百五十个!三天内交货!”陈晓点头,随即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爹,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得找村里人帮忙。可这人手得找靠谱的,手艺也得过得去才行。”

陈大山眉头也皱了起来:“是这个理。村里会点竹编手艺的老人有几个,但年轻人大多不愿学。而且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偷懒耍滑,或者眼红使坏。”

父子俩一时都有些沉默。

陈晓知道,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别说赚钱了,他和高书记都得跟着丢脸。

他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爹,我有办法了!”

他让父亲去把村里几个平时关系还行、手脚也算麻利,家里比较困难的叔伯兄弟,还有那几个会点竹编手艺的老人,都请到自家院子里来。

人很快就到齐了,大家看着院子里堆放的青竹和那几个精致的样品,都有些好奇和疑惑。

对于陈家人,他们心中有些芥蒂,但是毕竟还有着血缘关系,也是各自对视了一眼,收起了原本的态度。

陈晓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把机械厂下订单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当场拿出了钱副厂长签了字的订货单。

“乡亲们,叔伯们!”陈晓朗声道,“机械厂给了咱们一个机会!一百五十个竹器,三天交货!这是头一批,要是做好了,以后可能还有源源不断的大订单!”

他指着样品:“价格厂里定了,竹筐八毛一个,竹箱一块五一个!总共一百五十个,算下来就是一百三十五块钱!”

一百三十五块!

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三天就能挣一百多块?这比他们在地里刨食一年挣得都多!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陈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先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