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彩笔画萝衣
书名:沉心折剑 分类:仙侠 作者:祝月亮晚安 更新时间:2025-02-13 11:20:11
送别沈煜,唐庭远思来想去,心中觉得对不起芷兰,他漫步街头,不知不觉间已回到折柳庄。
“唐公子?”
耳边传来熟悉之人的呼喊,唐庭远一怔,抬起头时,面前正是那个熟悉的身影。
“芷兰姑娘。”见来人是芷兰,唐庭远不知如何开口。
芷兰似乎瞧出了他的心事,上前道:“怎么?唐公子也会郁郁寡欢?”
“芷兰姑娘……”唐庭远见芷兰笑容轻盈,更加不知如何开口。
“我听说你将画梅山庄庄主的孙子从牙人手中救下,唐公子,你可真成了我们的英雄了。”芷兰笑着凑近唐庭远,见他似有心事,便道,“让我猜猜你的心事如何?”
唐庭远看着她,默不作声。
“你一定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讲,但是不好意思开口,对不对?”芷兰故作神秘道,“到底是什么话呢?我想,一定是你以前答应过我什么事,现在却无法做到了。”
芷兰盯着唐庭远的眼睛,见他面色一怔,便笑道:“唐公子,你的眼睛可藏不住事呢。”
“芷兰姑娘,我……”唐庭远慢慢道,“此去京城,我可能无法与你同行了。”
芷兰闻言微微一愣,而后轻笑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芷兰姑娘?”唐庭远见她未有怒色,心中更是愧疚。
“我听段庄主说,京城来的沈捕头曾经和你谈过话。”芷兰道。
唐庭远点点头,但与沈煜联手之事,他必须要向芷兰隐瞒:“因为梅庄主救我的时候,沈捕头也在,他在追捕牙人,所以询问我一些相关的事。”
芷兰故作若有所思,而后道:“唐公子,既如此,我带你见一个人,你可愿意?”
“芷兰姑娘若有需要,在下义不容辞!”唐庭远道。
“唐公子,你大可不必这样,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想来你肯定也是有自己难处。”芷兰笑道,“不过嘛,我带你见的这个人,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唐庭远一脸疑惑,但见芷兰前方领路,他也后脚跟了上去。
“这个人,你见过的。”芷兰道,“要不要猜猜看是谁?”
唐庭远道:“愿闻其详。”
二人辗转来到折柳庄后院的一间小房子,芷兰推开房门,道:“唐公子,他就在里面。”
唐庭远正欲进门,却听房内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芷兰姐姐!”
男孩闻声从屋内跑了出来,拉着芷兰的手开心道:“芷兰姐姐,你终于回来了!”
芷兰蹲下身子,笑着默默他的头,向着唐庭远道:“怎么样,唐公子,你还记得他吗?”
唐庭远瞧见面前这个小男孩越发眼熟,但硬是想不起来是谁。忽然,他看到小男孩胸前挂的那个玉葫芦,猛然道:“你就是当初客栈里的那个……”
“看来唐公子记性不错呢。”芷兰笑道,“他就是阿宁捡回来的那个小孩,家维。”
听到芷兰报上男孩的名字,唐庭远才猛然记起,当初韩云深也是因为这个小孩才误以为阿宁是牙人。
“你带我见他,是有什么深意吗?”唐庭远问道。
芷兰轻轻一笑,她问小男孩:“家维,你还记得这个大哥哥吗?”
家维抬头看了看唐庭远,然后点点头道:“记得,他是那个救了小芸的大哥哥。”
“小芸……”往昔的记忆一点点浮现于脑海中,小芸,就是那位天峰山帮主的女儿。
“你可以和这位大哥哥说说你以前的事吗?”芷兰道。
家维点点头:“可以哦。”他抬头问唐庭远:“大哥哥,你想知道什么呢?”
唐庭远看了一眼芷兰,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而后,他俯下身子,问小男孩:“家维,你知道你是哪里的人吗?”
家维摇摇头:“当初有个老爷爷也在客栈里这样问我,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哪里人,那个时候我是阿宁哥哥带回来的,现在一直跟着芷兰姐姐。”
“碰到阿宁哥哥之前的事情,你还记得吗?”唐庭远问道。
他本以为家维也会说不清楚,岂料他努力回想了一阵,脑海中突然浮现起一个阴冷潮湿的地方,那里有许多跟他一样大的孩子。
他突然面色变得惊恐,抱着脑袋流泪,口中喃喃:“不要打我!不要打我!”
唐庭远正疑惑,芷兰却摇摇头,拦住他道:“唐公子,现在你明白了吧。”
唐庭远道:“芷兰姑娘,莫非你每次询问他,他都是这个反应。”
芷兰看着抱头蜷缩的家维,叹了口气道:“当初我在客栈时就感觉这个孩子是被牙人拐卖的孩子,所以我就跟阿宁谈,把他要了过来。这些日子里,我一直想要从他口中问出什么来,可每次问到客栈之前的事,他就是这个反应。”
“看来这孩子,当初在牙人老巢里,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唐庭远道,“可是,他们是怎么逃出来的呢?”
芷兰从怀中掏出一刻棕红色的丹药,道:“这颗清心安神丸,是我用他胸前挂着的玉葫芦远上武当山求来,为的就是这个时候用。唐公子,我喂他吃下去后,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可以让他不再被旧日梦魇所扰,你想问他什么可要抓紧时间好好问。”
说罢,芷兰从屋内取出水杯,盛满温开水,他知道家维此时无法自己吃药,便手上运起内力,将清心安神丸塞入家维口中,再给他喂一口温开水,而后左手轻抚他的喉咙,感受药丸的痕迹,确保药丸能顺利吞入他的肚中。
不过多时,家维的哭声便渐渐减小,芷兰见家维情绪逐渐稳定,便朝唐庭远示意,唐庭远俯下身子接着问道:“家维,你还记得在碰到阿宁哥哥前,你是在哪里吗?”
家维仍然面色惊恐,却不似最初那般失去理智,他颤颤巍巍道:“一个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地方,很冷,很潮湿。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
“你是怎么从那里逃出来的呢?”唐庭远道。
“当时我发着烧,难受的很,他们看我生了病,怎么治也治不好,就把我一个人丢下,带着别人走了。”家维道。
“你爹娘是哪里的人呢?”唐庭远问道,“或者说你记得你以前生活在哪里呢?”
家维思索一阵,而后摇了摇头。
“你在那里还认识什么别的小朋友吗?”唐庭远问道。
他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个长命锁,道:“这个是我一个朋友的长命锁,我发烧的时候他送给我的,他说他爹娘给他求的这个长命锁可以让人不容易生病,就算得了病也会很容易好起来。”
唐庭远接过那个长命锁仔细打量,这个物件做工精巧,用料昂贵,一眼望去便知是大户人家的东西,于是他问道:“你这个朋友叫什么名字?”
“他叫薛扬。”家维道。
“薛扬?”唐庭远面色一怔,而后他转头看向芷兰,道,“礼部侍郎丢失的那个小儿子,就叫薛扬。”
“唐公子,不该我知道的,可别让我知道。”芷兰笑道。
唐庭远回过神来,他轻笑一声,转而继续问小男孩:“这个长命锁,可以借我用一用吗?”
家维点点头:“我现在病好了,也不用带着它了。大哥哥,你若是找到薛扬,就把这个还给他吧。”
唐庭远微笑着抚摸他的头道:“好,我帮你把这个还给他。”
“芷兰姐姐,我可以去外面看看吗?今天街上还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呢!”小男孩道。
芷兰点点头道:“可以,不过呢你要去找小萍姐姐,让她带你去才可以哦。”
家维应了一声,高高兴兴地跑去前院找侍女小萍。唐庭远望着他的背影,手里捏紧长命锁,芷兰见他如此模样,便道:“怎么样,唐公子,我这个惊喜还可以吗?”
“芷兰姑娘……”唐庭远知道芷兰猜中了些许真相,便道,“只可惜我不能陪你同去。”
“瞧你说的,没有你难道我就去不了吗?”芷兰笑道,“京城就在那里,我自己长着一双腿,大不了你去你的,我去我的。”
唐庭远明白了芷兰的意思,他会心一笑,而后道:“芷兰姑娘,街上如此热闹,你今天是否有空能一起出去看看呢?”
芷兰眼中略带一丝不可思议,她凑近唐庭远,问道:“唐公子,你这话,我可以理解成邀请吗?”
“算是吧。”唐庭远道。
芷兰扑哧一笑,道:“我还以为唐公子在江湖上历练,人也变老成了呢,原来还是这样。”
唐庭远见芷兰如此反应,脸上不禁尴尬地一红。
“我可以陪你一起去。”芷兰觉得唐庭远的反应过于有趣,便道,“不过呢,我出门可要收拾一会,你能等吗?”
唐庭远见芷兰答应了自己的请求,马上道:“在下可以等候!”
三日后。
折柳庄外。
段遥知晓唐庭远要在今日出门,便带着众位朋友一起送别唐庭远。
“段庄主。”唐庭远行礼拜过各位前辈,道,“晚辈感谢各位前辈相送。”
“小友哪里话。”段遥道,“没事的时候多来几封信,我们这里是永远欢迎你的。”
梅思兰也道:“是啊唐少侠,你有空就多回来玩。”
常殊疑惑道:“小梅,小桃怎么不跟你一起来?”
“小桃今天要去上学,来不了,托我把这个给你。”梅思兰从身后拿过一个礼盒,道,“这是她之前亲手做的梅花糕,还特别说了要我亲手交给你。”
唐庭远接过礼盒,道:“在下谢过梅前辈和梅姑娘的心意。”
梅思兰点点头道:“唐少侠一路顺风。”
“小友,莫要忘了我们的约定。”段遥眨眨眼,凑到他耳边道,“芷兰正闹脾气呢,她说,走吧走吧,反正这个人也没想过和我一起去,你就让他一个人先走吧!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她闹脾气。”
唐庭远瞬间领会了芷兰的意思,他微微一笑,道:“既如此,就请段庄主帮忙转告芷兰姑娘,在下先行一步。”
辞别了各位前辈,唐庭远背上包袱佩剑,遵照与沈煜的约定,来到了苏州城东门。
城门处熙熙攘攘,来往通行的商人游客络绎不绝。出了城门不远处,唐庭远便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现在马车旁。
“沈捕头。”唐庭远见到沈煜,当即拜过行礼。
“唐少侠,你我都是熟人,不用这么客气。”沈煜为他接过包袱,道,“上车吧,我答应你的事,如今要兑现了。”
唐庭远随着沈煜上了马车,马车一路向北,疾驰而去。
“我们直接去见掌门吗?”唐庭远问道。
“去见你掌门之前,我带你去见另一个人。”沈煜看了看唐庭远手中的梅花糕,打趣道,“梅花糕?这是哪个姑娘送你的定情信物?”
“定情信物?”唐庭远道,“这怎么会是定情信物?”
“我听说这里有一个传统,大概意思是如果一个姑娘喜欢你,她就会亲手给你做一个梅花糕,你收了就是同意了。”沈煜道,“不过一般梅花糕都是和刺绣荷包一起的,寓意永结同心,百年好合,你看看那个礼盒里有没有刺绣荷包?”
唐庭远摇摇头道:“这里只有一个梅花糕,没有什么荷包。”
“咦?这就怪了?”沈煜道,“哪有送情人只送一个梅花糕的?”
“我哪里算什么情人,或许别人只是单纯想感谢我而已。”唐庭远不在意道,“沈捕头,我们一会要见的人是谁?”
“到了你就知道了。”沈煜道,“我们要先见了他们,才能见到你掌门。”
二人昼夜兼程,一刻不停,中途只在驿站更换马车,待来到京城,已是八天之后。
“唐少侠,我们到了。”沈煜看着唐庭远的佩剑,道,“京城内除了公职人员,其他人不得携带武器,唐少侠,你的剑,需要交给我来保管。”
唐庭远卸下佩剑,转手递给沈煜,沈煜拔出长剑,仔细观察剑身,赞道:“真是一把好剑啊,唐少侠请放心,这把剑,我会为你好好保管。”
“那就有劳沈捕头了。”唐庭远道。
二人来到京城时天色已晚,月华如练,京城的夜空显得格外清澈。沈煜的目光穿过车帘,只见那轮明月高悬,银辉洒满古老的城墙,映照出斑驳的光影。街道两旁,店铺的灯笼随风轻摇,散发出温暖的光晕,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行人稀少,偶尔有几声犬吠和远处的更鼓声,更显得夜深人静。
“宵禁了,街上都没什么人了。”沈煜道,“这样也好,不耽误时间。”
“沈捕头,我们要去哪里?”唐庭远问道。
“去刑部。”沈煜道,“那里有人在等着你。”
马车停在刑部门口,唐庭远随沈煜下车,穿过刑部大门,左转右拐,来到了一个房子前。
“请您通报一下大人,沈煜已将人带到。”沈煜对着门口的差役道。
“原来是沈大人。”差役道,“卑职这就去通报。”
不多时,差役来报:“沈大人,您进去吧,各位大人都在里面。”
沈煜看向身后的唐庭远,他点点头,带着唐庭远进了面前的房间。
“唐少侠,请跟我来。”沈煜推开门,而后恭恭敬敬道:“下官沈煜已将人带到。”
唐庭远抬头一看,屋内正中坐着一中年男子,他身穿一身黄色便装,便装上绣着精致的龙纹,彰显着他的尊贵身份。他的面容严肃,目光如炬,透露出不怒自威的气势。而他左侧,则站立着一位身穿红色蟒袍,面色淡然的中年男子,他的右侧则站立着一位身穿青袍,年近古稀的老者。
唐庭远当即下跪行礼,只听中间的黄衣男子率先开口:“你就是唐庭远?”
“草民唐庭远叩见各位大人!”唐庭远道。
“我听说你在苏州干的不错,能把孩子从人贩子的虎口里救出来,难得。”黄衣男子道,“我听沈捕头说了,他想举荐你成为案件的帮办,你意下如何?”
“草民愿意为国效力,查出真凶!”唐庭远道。
黄衣男子看了一眼周围的红袍男子,二人经过眼神交流,红袍男子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开口道:“唐庭远,你虽然是沈捕头举荐,但真正同意的是这位黄大人,你可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草民谢过黄大人及各位大人的栽培!”唐庭远道。
“既然你有心效力,那甘肃的案子就由你去查,你记住,无论查到谁,都要依法办事。”黄大人说罢,便起身离去。
“草民明白。”唐庭远跪送三位大人从后门离开,良久,沈煜才推开房门,道:“唐少侠,请随我来。”
唐庭远站起身,再次跟随沈煜,路上他想向沈煜询问那三位大人的事情,但初入京城,很多时候都需要小心谨慎,故而询问一事便就此作罢。他跟着沈煜兜兜转转来到刑部大牢,只要沈煜亮出金牌,差役便直接一路放行。
他带着唐庭远穿过一扇扇沉重的铁门,每扇门开启和关闭的声音都像是在诉说着刑部大牢的森严与沉重。牢房内昏暗的光线只能勉强照亮狭窄的过道,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和腐朽的气息。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见证了无数囚犯的绝望与挣扎。
唐庭远跟随着沈煜的脚步,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肃穆之感。每个牢房的囚犯都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们,有的是好奇,有的是恐惧,还有的是绝望。这些眼神中,有的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冤屈,有的则透露出对未来的无望。
终于,沈煜停在了一个特别的牢房前。这个牢房与其他的不同,它更为宽敞,而且牢门上挂着的锁链明显更加坚固。沈煜示意唐庭远靠近,然后低声说道:“唐少侠,你要找的人就在里面。记住,无论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都不要轻易表露情感,这里的人心机深沉,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解读。”
唐庭远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然后迈步走进了牢房。牢房内,一个被铁链紧锁的身影蜷缩在角落,他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头发凌乱,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和绝望。唐庭远走近一看,此人正是他的掌门唐岳坤。
“掌门!”看到现在唐岳坤的模样与当初分别时大相径庭,唐庭远一时间心中一涩,流下泪来。
“你……你是庭远?”唐岳坤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但很快又黯淡下去,“你为何要来这里?”
唐庭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轻声说道:“弟子来到这里,是为了查明真相,为掌门洗清冤屈!弟子相信掌门是无辜的!”
唐岳坤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而后笑道:“傻孩子,哪有什么冤屈,你不用查什么,我有罪过,我确实是一个该死之人。”
“掌门!”唐庭远跪着过去,道,“我们唐家堡封山二十年,您也二十年未曾下山,又何时参与过孩童诱拐案?这件事定是唐晖所为,他一定在帮别人拐孩子,我会查出真凶,还掌门一个清白!”
唐岳坤摇摇头道:“庭远,你听我的,回去吧,不要去查案,不要去做任何徒劳的事情。我是一个该死之人,如果我的死能够化解矛盾,那我便死得其所。”
“我不会让真凶逍遥法外,让您做替死鬼!”唐庭远道,“掌门,关于这个孩童诱拐案,您了解多少?”
唐岳坤苦笑道:“我只知道案发现场遗留的都是我们唐家的暗器,这些事,不是唐晖做的,又能是谁呢?”
“那您是在替唐晖背负骂名?”唐庭远道,“掌门,您何必如此呢?唐晖已经死了,他自作自受,您何必还要替他担罪?”
“我并非是替他担罪,我认罪,是承认自己的罪行。”唐岳坤道,“庭远,答应我,不要去查案。”
唐庭远摇摇头,流着泪道:“掌门,从小到大弟子一直都听您的话,但是今日,请恕弟子无法从命!您既然是清白无辜的,那弟子就不能让您担负这种罪名!”
“庭远!”唐岳坤激动地抓住唐庭远的肩膀,身后的铁链也被他拉扯地哗啦直响,“这是我个人的罪孽,与你们无关,唐晖已经死了,但我的罪孽还没有偿还,你们不要再陷入这件事里面。”
唐庭远毅然起身,道:“既然掌门不愿意说出真相,那就休怪弟子抗命,弟子一定会查出真凶!”他看着唐岳坤无奈的神情,心中一阵酸楚,而后决然转身,离开大牢。
“庭远……”身后唐岳坤的呼喊声渐渐减小。
“唐少侠。”沈煜在大牢门口等候,见唐庭远出来,便问道,“询问的结果怎么样?”
“掌门明显有事瞒着我,他越不让我说,我就越是要查出真凶是谁!”唐庭远道。
“好,既然唐少侠想要查出真凶,那我就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沈煜点点头道,“圣上谕旨已到,唐庭远接旨!”
唐庭远闻言一惊,连忙跪地。
沈煜打开圣旨,宣读道:
“门下,朕闻褒有德,赏至功,所以劝善惩恶,激浊扬清。今有四川渝州人氏唐庭远,才兼文武,志在忠贞,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救被拐孩童于水火之中,其忠勇之心,天地可鉴,念其奇功,朕甚嘉之。
兹特封唐庭远为监察御史,委任其钦差之职,全权处理孩童诱拐案,赐之金牌金券,授以旌旗,以旌其劳。
望唐庭远益殚忠猷,祗承休命,勿替朕命,永葆天家。”
唐庭远听得封赏,面上一愣,而后紧忙道:“草民唐庭远叩谢圣上天恩!”
“唐少侠,不,应该叫唐大人。”沈煜扶起唐庭远,将圣旨递到他手里,道,“现在你我共同在朝廷做事,未来可要相互帮助。”
“沈大人,在下一定不忘沈大人的举荐之恩!”唐庭远道。
沈煜点点头,吩咐左右道:“夜已深了,你们送唐大人回去休息吧。”
沈煜目送左右侍卫领着唐庭远回房休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但很快,身后传来的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
“沈大人,这事你办的不错。”
身后之人正是之前房内的红袍中年男子和青袍老者。
“卑职参见李大人,宋大人!”沈煜连忙行礼。
这二人里,一人正是神捕门指挥使李芳,另一人则是老宋头。
“是啊,起初我也想,干脆就让唐岳坤顶罪算了,毕竟他自己也是认罪了的。”老宋头说道,“直到沈大人提出让他做案件帮办,我们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件事还可以这么处理。”
“不过我也有言在先,若是让西域国先破了案,那么不仅唐岳坤要掉脑袋,他也得蹲大狱。”李芳道。
“其实卑职只是提出这样的想法,真正的点睛之笔是出自李大人之手。”沈煜道,“卑职一开始只希望他能当个帮办,但李大人却提出更好的方法,让圣上亲封官职,授其大权。”沈煜道。
“毕竟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他老人家的报复。”李芳轻轻一笑,他故作狡黠地问老宋,“老宋头,你在乎凶手是谁吗?”
老宋一怔,而后笑道:“李大人怎么问这样的话。”
见老宋释然地笑,李芳随即道:“我也不在乎,但是眼下不是和他老人家闹掰的时候,现在他和那些文人掐在一起,还是让他们先斗吧。”
沈煜再抬起头时,原本的明月已隐藏在乌云之后。夜幕下,李宋二位大人一前一后,相继离开,唯有沈煜,在送别二人后,转身走进了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