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吴阿衡
书名:彼岸天:使命灭秦 分类:历史 作者:长笛与Ip... 更新时间:2025-03-31 04:55:32
面对李自成的大军,那是不是就没有人抵抗呢?
那也不是,宁武关的周遇吉誓死不投降,带着少量部队阻击李自成大军,战斗十分激烈,城墙外的尸体堆到与城一样高。周遇吉不仅凭坚固守,还带军主动出击李自成大军。最终周遇吉寡不敌众被俘,被杀。
李自成感叹说:如果守将都像周遇吉这样,我也到不了这里。
遗憾的是,从西安到北京数千公里,李自成大军也仅有这一次攻坚战,其余大小城池无不是主动投降,或者城内人打开城门,包括北京在内。
明朝亡国的原因非常的蹊跷。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全球的白银正如潮水般涌入大明帝国,明朝绝对称得上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富有的王朝中。身为一国之君的崇祯却被活活的穷死。
明朝末年,对外军事最大的威胁不是被神话了的八旗铁骑,而是无法解决的军饷问题。
崇祯元年朝廷税收共计326万两白银,可即使把这些钱全用来发军饷,还有1万两的窟窿补不上。为了防止兵变朝廷开始加税盘剥百姓,而兵变刚刚解决,民变又闹得沸沸扬扬。在这种几乎死循环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已穷到变卖皇家金银器皿,甚至放下尊严来与大臣们借钱的地步。
然而此时的明朝不是没有钱,而是收不上来钱。造成这种局面的一大原因就是横行明末的东林党。把明朝末年所有的天灾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东林党的人祸之灾要命。这群读书人有多可恶,还要从当年的郑和下西洋说起。其实郑和下西洋绝对不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大海洋经济,让赚的盆满钵满的朱棣干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
但郑和下西洋是属于国营收入,这巨大的利润蛋糕让代表士绅经济的文官们红了眼,于是他们开始编排各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黑料,其目的就是让朝廷禁海。可当官方宣布禁海令以后,这些有权力的文官则又开始勾结商人私自开展下海经商。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皇太极派遣阿巴泰率领满蒙联军合计10万人入关抢掠,明朝各路援军多达40万,却不敢作战。
首辅周延儒束手无策,建了一个大法场,安排了100多个道士诵读《法华经》,希望以此退敌。其后,周延儒代替崇祯出征,但却不敢与清军交战,却躲到城里喝酒,并谎报军情给崇祯。
满清这次入关长达八个月之久,攻占了88座城,俘获人口369000,抢掠白银225277两。
面对如此危局,有个兵科给事中名叫曾应选,他给崇祯上书说,满清大军不是进入我国腹地么,那我们可以造船3千,派遣大军6万从登、莱跨海去辽东,攻打清军老巢,清军必然回援,那么我们的危机就可以解除了。
周延儒一听,这个主意好啊,赶紧也上书称赞这个计划。
崇祯听了也觉得不错,就下令工部造船。工部一听,立即抗议,你们兵部打仗,怎么就让我造。崇祯就让工部和兵部分摊,各造1500艘。但工部和兵部都没钱,两部一合计,就给崇祯说,这种船只有广东和福建可以造。
广东和福建一听,祸从天降,在心里把工部和兵部主官的家人都问候了一遍。赶紧东扯西扯,找各种借口,几个奏折来回的时间,几个月过去了,清军也撤走了。两省赶紧上书说,清军走了,船也可以不用造了。崇祯的圣旨回了一个字:是。
崇祯十一八月,满清岳托率军从密云旁边的墙子岭入关。
崇祯对在外的带兵大将多不信任,所以在军中都派有太监做监军,这些太监因为可以直通皇帝,军中主将也不得不巴结。
而满清大军来的时候,总兵吴国俊正和兵部右侍郎吴阿衡正在给监军邓希诏过生日。毫无戒备。得知军情,仓促援救,吴阿衡被清军打死。
而反观江南一带,莫说那些变着花样找乐的士绅名流,就连当时务工的工人也都到了没有好酒好肉与茶糕点心伺候着,就绝不开工的地步。一面水深火热,一面莺歌燕舞。崇祯皇帝为什么收不上税,官与商已经死死焊在了一起。这些既得利益者,要么上瘾似的大搞土地兼并,要么打通更高级别的官员。而东林党本身就来自江南工商阶层,他们要求不与民争利,但这个民不是黎明百姓,而是江南的财阀老爷。你可以说崇祯的政治水平不高,但必须承认崇祯面对的问题确实非常棘手。到了百年后的雍正时期,此时政局已经稳定,可尽管在这种情况下,铁血雍正还是以累到猝死的代价,才勉强做到强压士绅集团一头。当年曹操攻打东吴之时,孙权被战和两派搅得犹豫不决,而鲁肃一语道破人性,他说我们降于曹操还能混个一官半职。可孙权你若降曹定是必死无疑。东林党这帮人就和当时东吴的主降派一样,他们视改朝换代为一种王朝规律,并早已做好了,为下一个主子尽忠的准备。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践行天子守国门的诺言。可第二天,朱由检尸骨未寒,东林党与百官已经穿戴整齐,走上了金銮殿,迎接新的打工生涯。然而极其讽刺的是书生永远是书生,他们自以为是的逻辑与规则,李自成的起义军不认,满清的八旗军也不认。大明崩溃前夕,崇祯苦苦哀求百官捐款,结果只收到了2万两白银。而在农民军的严刑拷打下,仅一个周奎宁,就从地窖里拿出了300万两白银。足足一年的税收之多。经过一个月的洗劫,这帮文官们被李自成的大刀,活生生敲出了7000多万两白银。
同年江南的东林党代表,刚娶了比他小36岁的柳如是。次年,钱谦益就在滂沱大雨中,跪着等待清军的到来。此时东林书院刻着的字有多么讽刺,风声雨声读书声,事事关心。历史就是这样,不能只看他怎么说,要看他到底怎么做。朱由检再昏庸无能,但他选择站着死。
东林党无论如何标榜君子,却要去跪着求生。不过他们终究是低估了清军的残暴。随着江南大屠杀开始,无数金银财宝从地窖中被翻了出来。无数士绅名流被送上断头台。这些精明到骨子里的人,打了一辈子算盘,至死也想不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