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一章 褴褛少年栖檐下,三人初识恬州城

书名:彼岸君墨梨 分类:穿越 作者:随仙鹤神 更新时间:2025-04-09 22:55:32

换源:
 

  天佑四年,江湖千面祸国,李唐覆灭,天下诸雄割据,烽烟四起。建隆元年,太祖平定后唐以来中原分裂之局,剿灭千面祸乱,一统山河,定国号为宋,建都汴京。同年夏,昆吾山巅天雷降世,三日不绝,紫电裂空,是为百年罕见之天地异象,朝野震动。太祖遣玉城王亲赴探查,于雷击处掘得冰玉一块,晶莹剔透,耳贴玉石可闻龙吟阵阵。此兆视为天降祥瑞,太祖遂诏天下名匠,历时数月,终雕琢成传国玉玺,玺底仿失传之旧玺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新朝初立,天降祥瑞于昆吾山,太祖龙颜大悦,遂敕工部于昆吾山巅正义峰脚兴建楼阁,亲题“鼎天阁”三字金匾。此阁始承朝廷扶持,广纳江湖奇才,不过三年光景,便跻身中原一流门派之列。此后百余年间,历经六代阁主经营,至第七任阁主“剑尊”李天朔执掌时,鼎天阁威名达至建阁以来巅峰,位列中原七阁之首,一时风头无两。

鼎天阁建制独特,初为新朝耳目,后渐成四大分支:

其一名曰“十二天堑阵盘”,旨在拱卫鼎天阁,乃首任阁主亲绘阵图,采昆吾山特有玄陨铁为材,集数百名机关大师历时一年零三月铸成。十二尊机关铜人各高两丈有余,分列登阁要道两侧,暗合天罡地煞之数。十二铜人外披石衣,外人看来似与寻常雕像无异,一旦强敌来犯,触动星位变化,铜人便自主运转,刀剑戟戈合璧,纵是绝世高手亦难全身而退。

其二为“药尘阁”,不仅广收天下医典药方,更自培奇花异草,天下繁疾杂症皆入册存档。阁中常驻九位太医署退隐御医,专攻疑难杂症,所著《鼎天药典》十二卷,堪称杏林至宝。

其三乃“谍眼阁”,虽迟至第三代阁主时方正名,实则建阁之初便已运作。下设“天罗”、“地网”二部,耳目遍布江湖朝野,专司情报收集。凡有异动,皆以金漆密函直呈阁主,再转奏朝廷定夺。

其四为“鼎天剑庄”,明设于昆吾山南三十里处,北倚天险,南控官道,实为兵家必争之地。鼎天剑庄既接朝廷使节,又理江湖事务,更兼教化新晋弟子之责,可谓鼎天阁门面所在。

靖康之难后,朝廷南渡,北地沦陷。鼎天阁因地处要冲,竟成阻敌南下的天然屏障。然朝廷对阁中事务日渐疏于管控,鼎天阁遂渐褪去官家色彩,终成纯粹江湖门派,与朝廷的隶属关系几近于无。

恬州城烈日当空,鼎天剑庄南面的集市却依旧人声鼎沸。卖花少女们身着茜色纱裙,鬓边簪着新摘的栀花,挎着竹篮在人群中穿梭。茶肆里说书人醒木一拍,正讲到“剑尊李天朔独战白衣祭司”的段子,引得满堂喝彩。蒸笼揭开时白雾升腾,肉包子的香气混着叫卖声飘出老远。

集市西侧的阴凉处,十几个乞丐或坐或卧。他们衣衫褴褛,裸露的胸膛上沾满污垢,干裂的嘴唇不停蠕动着,向过往行人伸出脏兮兮的破碗。偶尔得到一两枚铜钱,便如获至宝般攥在手心,而更多时候换来的却是白眼与呵斥。

在这群乞丐边缘,有个少年格外醒目。他同样衣衫破烂,却浆洗得干干净净。古铜色的面庞上虽带风霜之色,一双眼睛却亮如寒星。此刻他背靠土墙,左腿伸直,右膝曲起,怀中抱着一柄暗红色长剑。剑鞘似用血檀木所制,通体暗红;剑柄却泛着诡异的鲜红色,仿佛浸过鲜血。周遭乞丐曾多次打这柄剑的主意,却在某夜亲眼目睹少年拔剑时,被那抹妖异的血光骇得魂飞魄散:剑身出鞘三寸,竟映得丈许内草木皆赤!

少年忽睁双目,凌厉的目光射向百步外的茶摊。片刻后又闭目摇头,似是自嘲多疑。他已在恬州流浪七日,饥一顿饱一顿,此刻更要保存体力。

“喂,你这把剑卖不卖?”

清泉般的声音突然响起,少年睁眼,见一红衣少女俯身望着自己。她约莫二八年华,云鬓间一支翡翠簪子碧绿欲滴,杏眼琼鼻,嘴角噙着顽皮的笑意。绣着金线的红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衬得肌肤如雪。

少年沉默地闭上眼睛。这般富家小姐的戏弄,他故时就见识过。

少女见状不恼反喜,明眸中闪过一丝兴味,朱唇轻启正要再言,忽被一道清朗男声打断。

“姝姝!休得无礼。”温润的男声传来,白衣青年快步走近,腰间羊脂玉笛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取出荷包,给每个乞丐分了块碎银。乞丐们磕头如捣蒜,随即作鸟兽散,想必是急着去买酒肉。

白衣男子面向辛弃疾拱手一礼:“舍妹年幼无状,冒犯之处还望兄台海涵。”转头轻唤道:“姝姝。”二字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少女闻言敛衽,纤指将鬓边散落的青丝挽至耳后,声若清泉击玉:“适才唐突,还望公子见谅。”她眼睫低垂,在玉白的脸颊上投下浅浅羞红。

少年抱剑还礼,指尖在暗红剑鞘上摩挲出一道浅痕:“姑娘言重了。只是……”他顿了顿,喉结微动,“此剑伴我漂泊数载,实在不便相让。”当空烈日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剑柄上的暗纹在光影间忽明忽暗。

“在下闻人刀雨,这是舍妹闻人姝。”青年拱手一礼,目光在红剑上停留片刻,自觉此剑绝非寻常之剑,透过剑柄仿佛便能感受到剑鞘之内浓浓的肆虐剑气。“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辛弃疾。”辛弃疾闻言心头一震。他自历城一路漂泊至恬州,沿途风餐露宿,却也听闻不少江湖轶事。犹记得百年前,江湖震动:圣姝庵一夜之间满门尽灭,百年古刹付之一炬。自此中原八阁仅余其七:昆吾鼎天阁、道家逍遥亭、尼山宿儒阁、嵩山禅林、泉州听雪楼、西北荆阙、昆仑剑坟。其中鼎天阁独领风骚,再无门派可与之争锋。

少年目光微动,不着痕迹地打量着眼前二人。传闻现任鼎天阁主正是复姓闻人,莫非......

闻人刀雨似看出他心中疑虑,含笑道:“辛兄想必是使剑的行家。眼下鼎天剑庄新收了一批弟子,若蒙不弃,可暂居庄中,每日指点剑术两个时辰权当食宿之资,如何?”

辛弃疾本欲推辞,思来亦无去处,想来有个落脚之处亦是极好,便欣然答应,抱拳道:“如此,叨扰了。”

街市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乞儿与闻人兄妹并肩而行。谁也没注意到,三十步外的醉仙楼顶,斗笠黑衣人正从面具眼孔中射出阴冷的目光,正注视着辛弃疾一行人。

辛弃疾怀中长剑微震,便驻足回首。抬眼望去,酒楼飞檐之上空空如也。手中古剑剧烈震颤,剑鞘与剑柄相接处似乎渗出丝丝血雾。百米外屋檐上,一片黑羽缓缓飘落。

闻人刀雨脚步微顿,玉笛穗子在腰间轻轻晃动:“辛兄可是觉察到什么?”他顺着少年的目光望向空荡的屋檐,眉间浮起一丝疑惑。

辛弃疾收回视线,指节在剑鞘上叩出轻响:“无事,走吧。”话音未落,掌心忽然传来异样震颤——那柄红剑似在鞘中低鸣,剑柄处的暗纹如血脉般微微发烫,仿佛在回应远方故人的召唤。他不动声色地收紧五指,青筋在手背蜿蜒如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