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之战官员变动
书名:百万精锐的亡国 分类:历史 作者:玉蒲少了团 更新时间:2025-04-15 09:58:13
副总兵何可纲对祖大寿说:“你可以出去安慰阁部(朝廷官员),我则死守此地。”他亲自写了一篇祭文,然后自杀殉国。到这个时候,大清军队毁掉房屋、铲平城墙后撤离了。
前锋总兵官祖大寿从大凌城突围而还,上疏奏报说,被围困将近三个月,城中粮食吃光,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形势难以坚守。
于是他在十月十九日亥时,破釜沉舟,率领部下都司等官祖尧、勇施大勇、吴三桂、祖泽远、崔士杰、史明显、刘成功、卜全胜、赵邦宁、郭进道等人弃城突围,夺取了白云山。由于浓雾的掩护,后金军没有被追上。
他已经在本月初一凌晨二更时分抵达锦州,其余官员都在突围中失散,尚未全部集结。
直隶巡按王道直上疏奏报说,祖大寿用计突围,凌城的将士还在围困之中,他仍然想用计策来逃脱。从他前后的用心来看,也算是很苦了...
皇帝认为祖大寿突围、何可纲殉国的事情都已经有旨意处理了。王道直应当与众人一起谋划防剿,详细调查凌城将士的存亡去留情况,然后上报。
广西道试御史萧奕辅上奏说:
阁部大臣孙承宗在凌城的修建上,没有预料到敌人会争夺,毫无准备。川将秦翼明在五月初五投降敌人,结果在初六凌城就被围困,这是失去战机的表现。
巡抚丘禾嘉和总兵祖大寿不能相互配合,任由敌人肆虐,这是坐视不理的表现。军队没有纪律,约束不力,长山一战中,宋伟、吴襄等人带头逃跑,丘禾嘉束手无策,精兵利器几乎丧失殆尽,这是败军辱国的表现。
幸好皇上宽恕了他们,命令各将领戴罪立功。等到敌人粮尽退去,他们却始终不敢放一箭。甚至在凌城已经被攻破,将士被俘虏的情况下,丘禾嘉等人还在二十九日派兵劫营。
敌人惊慌混乱,祖大寿得以带领一万二千人出城。如果不是真相大白,这又是一次所谓的“大捷”。
蓟辽总督曹文衡上奏说:
过去,督师驻扎在关内,辽东巡抚驻扎在关外,事情的时机难免会相互等待。因为巡抚要听命于人,镇将权力过大,难以压制,调度无法顺利进行,导致凌城被围困多日无法解围。
长山一战失败,也未尝不是因为巡抚没有总督的权力。我仔细考虑后认为,在关外的巡抚必须加上督师的头衔。如果辽东巡抚万一有警报,就让他根据情况灵活剿灭敌人,镇将只听从他的命令。这样,事情才能得心应手,不会错过时机。
皇帝认为,孙承宗等人修建凌城,招致事端,辱国丧师,命令对他们进行处罚:孙承宗革职,赋闲在家。剥夺宁远叙功的锦衣世袭职。
祖大寿削去少傅、左都督职位,以都督同知的身份照旧管事,剥夺宁远百户世袭职位。
丘禾嘉降两级,照旧管事。
陈新甲削去官籍,成为平民。
吴襄革去职务,与宋伟一同接受审查,剥夺其他官员的职位,命令兵部分别讨论处理。
新任蓟辽总督曹文衡上奏说,监视太监邓希诏指责他军队缺额、士兵纪律松弛,以及他不公正、玩忽职守等事情。曹文衡逐条详细辩解,认为这些指责都是虚假的、欺骗性的,是欺君之罪。他请求皇帝立即下令,严格审查并处理此事。
皇帝回应说,总督肩负着边境的重大责任,应当真心实意地履行职责。朝廷自然会有明确的判断。不要因为这些纷争而影响边境事务。命令曹文衡遵照旨意,一心一意处理军务,不要再进行无谓的辩解。
凌河之战之后,吴襄革职审查,吴三桂来京城运作,先是拜见董其昌,让帮忙疏通关系,希望能为父亲吴襄减轻罪责。在董其昌的引荐下,吴三桂又结识了一些朝廷中的权贵和富商,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出手相助,但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来打点。
吴三桂深知,这些京城乐户行首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人脉,是京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于是,他来到黄表田产府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