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意想不到的韩金儿

书名:百万精锐的亡国 分类:历史 作者:玉蒲少了团 更新时间:2025-04-15 09:58:13

换源:
 

  不知不觉中,李自成及其侄子的武艺已学得七八成,年龄也已长至十八九岁。李过尚能保持一定的克制,但李自成却频繁在外惹是生非。

“父亲去世后,作为家中长子的李自成失去了依靠,不得不在米脂县的驿站找到一份马夫的工作以维持生计。”

“有一次,当地有权势的艾家乡绅路过驿站,发现李自成躺在他们家族的石牌坊上休息,感到极为不满。”

李自成不慎跌入艾家围墙内,被发现并遭到一顿毒打,之后还被绑在他们家院子的柱子上。”

“艾家的小儿子走出来,手里拿着饼在吃。李自成当时饥肠辘辘,便向他请求能否施舍一些剩余的饼。”

“艾家的小儿子恶狠狠地回应:‘我宁愿把饼扔给狗吃,也绝不会给你!’”

“随后,他将手中的饼扔到地上,用脚狠狠踩烂后才离开。李自成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极度愤慨。”

“艾家的乡绅还向官府告发,导致李自成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因为骑死了两匹驿站的马,官府追索赔偿。”

李自成陷入了绝境,无路可走,于是打算逃离这个地方,但四处寻求帮助,却找不到任何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当时米脂县的知县职位空缺,由本府的艾同知代理。艾同知为官糊涂,贪污不廉,做事不公,府内上下皆对他怀有怨恨。

那年闹饥荒,县里的官员艾大人借钱给百姓,李自成也借了这笔钱。”

到期后李自成无力偿还,艾大人非常生气,便命县令将李自成痛打一顿,戴上枷锁在烈日下示众,并派仆人监视,不许他进食饮水。”

艾大人本意是想以此吓唬其他人。旁人见李自成可怜,便将他移到阴凉处,并偷偷给他食物和水。艾大人的仆人发现后,便怒斥阻止。”

自成气愤地说:“即使死在太阳底下又如何?”

然后摇摇晃晃地扛着枷锁,毅然坐在太阳底下,不吃不喝,即使累得筋疲力尽也不屈服。旁观者更加同情他,怒火中烧,一哄而起。

天色渐暗时,艾大人下令打了李自成六十板子,并暂时将他收监。李自成被关进监狱后,那些知道他厉害的人,反而来奉承他,为他摆酒接风。

晚上,一个姓丁的门子来了,他是艾同知的人。他悄悄地和李自成商量,暗示他行贿,才能得到宽大处理。

李自成说:“家已被洗劫一空,父亲去世,侄儿们都去了外地尚未归来,我必须找到担保人才能出去,然后才能筹钱。”

丁门子回去后,将李自成的话告诉了艾同知。艾同知立刻下令召保,李自成被保释了出来。他把房子和田地全部卖了还给艾同知。

艾同知拿着欠条说道:“你这钱还不够还利息的,现在你一无所有,接下来你打算怎么还?”

李自成勃然大怒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为何收了我的银子,还要判我徒刑?我要去上级官府告状,说丁门子是中间人,你们一起设局害人。”

艾同知冷笑一声,说道:“你以为你能告倒谁?这欠条可是白纸黑字,你欠我的钱是铁证如山。你告到哪里,也是理亏的一方。”

李自成咬牙切齿道:“你们这群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付出代价。”

艾同知不以为然,挥了挥手,示意手下将李自成带回牢狱。李自成被反绑着双手押出衙门,

李自成一时怒火攻心,突然挣脱双手,在班头腰间抽出明晃晃的钢刀,仗着自己力气大和会武功,衙门里的人毫无防备,直接冲向后堂。

当时艾同知正在签押,还没反应过来,李自成一刀刺去,正中他的前胸,还伤了一个书办。县衙的众人看到他如此凶残,根本无法抵挡,任由他扬长而去。

李自成一路逃到双泉堡的家,堡里的人还不知道他已经杀了官府的人。他带着从艾同知那里抢来的钱,连夜逃往甘肃方向。等到官府来抓他时,他已经不知逃往何处。

米脂县双泉堡的李自成,因杀了问官,连夜逃到甘镇,在甘镇隐姓埋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自成的运气似乎不错,他遇到了一位名叫邓士良的邓姓人士。邓士良与李自成有些交情,更是李闯父亲的老朋友。

见到李闯的落魄,邓士良心生怜悯,他说道:“你父亲原本留给你一些家产,但你却挥霍一空。过去的事情我们不再提了,但你必须找些正当的事情去做,才能过上好日子。”

李自成渴望得到帮助,不再像以往那样傲慢。他感慨地说:“我明白了,穷困时朋友会减少,老友也会疏远。现在我迷茫不知该依靠谁。这世态炎凉,叔父您真是难得的好心人。

今天既然承蒙您的教导,还请您多多关照。将来我若能有所成就,全都是您的恩赐。”

邓士良回答说:“我家境也不宽裕,无法长期供养你这样无所事事的人。不过,你可以暂时住在我家,我会帮你找到一条出路。如果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做些小生意也是可以的。”

李自成当时急需帮助,就像在雪地中得到了炭火一样,立刻满口答应了。邓士良回到家后,发现附近有一户人家。这家人姓周,名叫周清,娶了妻子赵氏。

周清以打铁为生,经过多年的勤劳节俭,也积累了一些财富。他们没有儿子,周清年纪也大了,正想找人帮忙打理生意。于是邓士良便推荐李闯到周清家帮忙。

周清看到李闯身材高大,体格强壮,还有些力气,本来就对他颇有好感,再加上是邓士良推荐来的,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从那以后,李自成就留在了周清家。然而,周清有些家产,却没有儿子。他表面上对周清夫妇非常恭敬,处处讨好他们,赢得了周清夫妇的极大喜爱。

有一天,周清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却无人继承家业,不由自主地对妻子赵氏叹起气来。

李自成见周清叹气,便询问原因。周清倾诉心事,李自成安慰道:“儿女有时是烦恼。若孩子孝顺,那很好;若不孝,不如没有。我担心的是身后事!

李自成:“你们对我恩重如山,我正想报答。关于养老的事情,请您放心。”

周清夫妇听了李自成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便说:“这样很好。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会尽心待你的。我有一句话想跟你说,不知你是否愿意听?”

李自成这时已经猜到了周清的意思,便说:“你们二老是我再生父母,任何教诲我都愿意聆听,您尽管说吧。”

周清说:“我现在膝下无子,想收你为养子,你愿意吗?”

李自成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我怎么会不愿意呢?从今往后,我会把你们两位老人家当作亲生父母一样对待。”

周清夫妇感到无比的喜悦。李自成担心周清会改变主意,于是立刻郑重其事地行了拜礼,磕了几个响头,正式认周清夫妇为干爹干妈。

从那以后,周清因为没有子嗣,突然间有了一个儿子,他高兴得几乎忘却了所有的忧虑。他觉得李自成既孝顺又聪明,因此对李自成十分信任,将打铁铺的生意全权交由他管理。

不幸的是,第二年周清不幸病逝。李自成悲痛欲绝。赵氏见李自成如此可靠,便像古人所言“老来依靠儿子”一样,事事都听从李自成的安排。

王媒婆凑近赵氏耳边低语:“自成若想找个特别漂亮的女子,除了二婚的,还真不容易找到。我这里倒是有个特别漂亮的二婚女子。”

李自成回应道:“只要她足够美丽,二婚女子也无妨,难道二婚的女子就不值得了吗?”

王媒婆听后大笑:“大叔说得对,那我们明天就去看看吧。”

李自成说:“我将在家中等候,你可不要失约。”

王媒婆答应后便离开了。她心里暗想:“我原本只是开玩笑,没想到他却当真了。不过,既然这是他自己选择的,我正好可以从中赚取一些好处。”

王媒婆带着李自成去见了那位女子。李自成一见,果然如传闻般美丽。她身材苗条,高矮适中,眉毛如画,腰肢纤细,红唇皓齿,脸颊红润,眼神灵动。

她宛如一位温婉的女子,既娇媚又透着内在的妩媚,让人不禁为之倾心。

李自成见到这位女子后,深信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仿佛被她深深吸引。他从袖中取出一根五钱重的银簪,递给王媒婆,作为订婚的定礼。

那女子娇柔地行了一礼,表示感谢,然后缓缓步入内室,让母亲端出茶来。李自成饮茶后,急忙起身告辞,回家后对赵氏说,他决心要娶这位二婚女子为妻。

实际上,这位女子是位老妓女的女儿。她幼年丧母后,被韩妈妈收为养女,因此随了韩姓。她天性喜爱风流。

韩妈妈是个贪财之人,总是夸赞女儿貌美如花,若做正室需一百两彩礼,若做小妾则需二百两。李自成看中了这位女子,便与赵氏商量,出了八十两彩礼。

他还急切地想要尽快完婚,说“早晨种树,晚上乘凉”,三天内便要挑选一个吉日成亲。韩氏见李自成虽不英俊,却也颇有风度,心想他或许能让她过上好日子,于是欣然同意嫁给他李自成。

韩金儿还催促母亲为她准备了一些嫁妆,随后嫁入了李自成的家门。她向赵氏行了礼。

赵氏观察到这位新媳妇步态扭捏,缺乏良家妇女的端庄,心中便生出了不满。

自从李自成将韩氏娶回家后,新婚之夜便被她缠得无法脱身。韩氏似乎精力充沛,李自成与她缠绵数次后,才昏昏沉沉地入睡。

天亮时分,两人起床梳洗完毕,一同去拜见母亲赵氏。

原来,赵氏前一晚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当地的土地神向他透露:“你家即将遭遇灾祸,一百天内将有大难临头。你必须立刻离开,避难数月。若不听从我的警告,将来会被官府纠缠,悔之晚矣。你儿子李自成虽有灾祸,”

土地神话音刚落,便将赵氏唤醒。他将梦中的每一句话都记得一清二楚。经过深思熟虑,赵氏认为神明之言不可不信。见到媳妇韩金儿,他便认定她是灾祸的根源,心中十分不悦。

几天后,赵氏未向李自成透露任何消息,假称要去泰安州进香,雇了一辆车,装载了许多物品,并携带了二三百两银子。他嘱咐李自成在家小心行事,不要惹出麻烦。说完这些,他含泪告别。

此时,李自成感到家中的事务全由自己掌控。白天,他大吃大喝,呼朋唤友;夜晚,他与妻子韩金儿饮酒作乐,尽情亲热。

他们每晚都要狂欢至四更天方才罢休。如此这般过了一个多月,李自成因过度沉溺于酒色,身体开始吃不消了。原本健壮的他,变得精神萎靡,腰酸背痛,难以支撑。

李自成被韩金儿折腾得疲惫不堪,于是心生一计。他告诉韩金儿:“有朋友说,银川驿站正在招人。我打算去银川驿站工作一段时间。”

韩金儿娇嗔地回应:“我的亲哥哥呀!你走了,我怎么能放心呢?”

李自成回答:“最多半个月我就会回来。这里离府城不远,往返非常方便。”

话音刚落,他便整理好行囊,与韩金儿告别后踏上了归途。家中只留下了媳妇韩金儿。

韩金儿独守空房,日子变得冷清寂寞。白天尚可勉强度过,夜晚却变得异常漫长。就这样过了十多天,韩金儿盼望着李自成能早日归来,但李自成却迟迟未归。

有一天,韩金儿站在门口,恰巧遇到了一个名叫盖虎儿的单身汉。此人油嘴滑舌,游手好闲,四处惹是生非,偷窃妇女,拐骗孩童,甚至不愿成家。

盖虎儿在探亲途中路过李自成家,见到韩金儿站在门口,觉得她行为异常,便停下脚步观察。韩金儿察觉到他的目光,故意露出微笑,

调侃道:“你一直盯着我看,是打算给我画张像吗?”

盖虎儿带着笑意回答:“的确想画张像,希望姐姐能赏个脸,让我为您画一画,不胜感激。”

韩金儿转身欲走,盖虎儿紧随其后,步入客厅。

韩金儿询问:“你进来有何贵干?”

盖虎儿嬉皮笑脸地说:“姐姐,我这不是看你一个人在家孤单嘛,想陪你说说话,解解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