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烧制玻璃的技术!世界第一例抗生素现世。
书名:朱元璋:这个穿越者真敢说啊! 分类:历史 作者:石中火 更新时间:2025-04-17 01:46:17
武英殿内,三人相视而笑,气氛融洽。
随即,陈锋便提议立即着手实验,让朱元璋派人寻找发霉的馒头和豆腐。
朱元璋欣然应允,当即命人去搜寻。
然而护卫搜寻一圈后,却惶恐地回报:“陛下,御膳房内未找到发霉的豆腐和馒头。“
“嗯?“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恍然,摆手道:“咱一向节俭,从不浪费粮食,皇后亦是如此,后宫之中严禁糟蹋食物...“
朱标适时建议:“不如去民间寻找?“
朱元璋点头应允。
陈锋却若有所思道:“不如去勋贵家中寻找?“
父子二人对视一眼,立即会意,当即改口:“就去勋贵家找!“
护卫领命而去。
约莫半个时辰后,护卫果然带回不少发霉的馒头和豆腐。
朱元璋见状先是欣喜,随即脸色阴沉:“都是从哪些勋贵府上找来的?“
护卫如实禀报:“分别从吉安侯府(陆仲亨)、永嘉侯府(朱亮祖)、德庆侯府(廖永忠)寻获。“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群混账东西!才过上几年好日子就敢这般糟蹋粮食,当初怎么没饿死他们!“
“父皇息怒!“朱标连忙劝解,“或许是吉安侯、永嘉侯、德庆侯并不知情,是府中下人铺张浪费所致。“
“不知情?“朱元璋冷笑连连,“老大你就别替他们开脱了。这些人什么德行,咱比谁都清楚。“
“分明是当上侯爷后,过惯了好日子,全然忘了当初是怎么熬过来的...如今竟开始奢靡享乐了!“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那陆仲亨,当年咱遇见他时,他怀里死死抱着一穗粟米不肯撒手...如今倒好,连这等上好的馒头豆腐都敢放至发霉发臭!“
朱标一时语塞。
陈锋在一旁默默听完父子二人的对话,见时机成熟,轻咳一声提醒道:
“陛下,方才不是说好要尽量避免与太子殿下政见相左,少刺激他吗?“
朱元璋闻言一怔,随即恍然大悟,连忙拉住朱标的手,和颜悦色地安抚道:“标儿,爹方才都是玩笑话,你别往心里去...咱也没打算杀人,你别着急。“
朱标:“......“
......
片刻后,陈锋带着一篮子发霉的馒头、豆腐前往太医院。
朱元璋特意为他准备了一间实验室,并承诺全力支持他的实验工作。
陈锋也不客气,当即列出一长串所需物品清单。
起初朱元璋还觉得无甚大碍,但当陈锋提到需要大量琉璃器皿作为实验器械时,朱元璋陷入了沉默。
良久,朱元璋忍不住问道:“陈锋啊,在你们后世,琉璃器皿是不是很常见,谁都可以用?“
陈锋略作思索,点头道:“比陛下想象的还要廉价得多。“
朱元璋闻言,不禁扶额叹息,但仍表示会尽力筹措。
临进实验室前,陈锋不忘提醒朱元璋释放自己的父亲。
他那可怜的老爹啊,要是没他这个成器的儿子,怕是会死得很惨。
如今虽然还没到处斩的时间,但他深知牢狱之苦,生怕父亲陈怀义不堪忍受而自寻短见。
朱元璋爽快应允,当着陈锋的面就派人去释放陈怀义,并当场擢升其官职。
陈锋这才放下心来,他明白在青霉素实验成功前,朱元璋不会允许他离开皇宫。
事实确如陈锋所料。在朱元璋眼中,此刻的陈锋无异于一座行走的宝库、活生生的先知,大明国运前路的照明灯。
不可大意啊,
必须严加保护,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万一放出去被人弄死了,他会哭死!
就在陈锋即将踏入实验室时,朱元璋又追问了一句:“琉璃器皿需求量很大吗?若要太多,恐怕一时难以凑齐...特别是你要求的那些纯净度、形制规格...“
陈锋脚步一顿,脑海中快速检索前世看过的关于玻璃制作的视频资料。得益于前世沉迷刷短视频的习惯,他确实看过不少相关科普内容。
如修蹄子、锻刀大赛、荒野求生、小说推文、黑丝小姐姐扭腰、白丝小姐姐扭胯、渐变袜小姐姐钢管舞…咳咳,更多的是各种知识
略作思索后,陈锋让朱元璋取来纸笔。
父子二人虽不明就里,还是命人备好文房四宝。
当陈锋执笔书写时,朱元璋和朱标不约而同地嘴角抽搐——这握笔姿势堪称他们见过最丑的,写出来的字更是歪歪扭扭,堪称狗刨,惨不忍睹。
看了一会,朱标实在忍不下去了:“陈锋,不如由孤来执笔,你口述如何?“
陈锋如释重负地扔下毛笔:“你早说啊,害我写得这么费劲!“
朱标无奈摇头,接过毛笔,动作行云流水,姿态优雅从容。
他一边誊抄陈锋写的内容,一边好奇地问道:
“后世都不使用毛笔吗?看你完全不会执笔,字也写得...“
陈锋坦然道:“我们多用圆珠笔、铅笔...这些笔使用更方便,效率更高...“
“不过也有人专门练习毛笔字,用来修身养性。“
朱标恍然大悟,朱元璋也啧啧称奇:“那圆珠笔和铅笔是用什么做的?“
陈锋简单解释了圆珠笔和铅笔的原理。
铅笔还好理解,与大明现有的炭笔原理相近。
但圆珠笔的构造却让父子二人听得一头雾水。
不过从陈锋的描述中,他们能感受到这种书写工具的便捷之处。
......
约莫一盏茶时间后,陈锋口述完毕,朱标也完成了记录。
当父子二人仔细阅读这份文稿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竟是一份完整的琉璃烧制工艺,连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泡等问题都给出了解决方案!
陈锋轻笑一声转身走进实验室内。
父子二人看看手中详实的记录,又望望陈锋的背影,激动得双手微微发颤。
这真是天降奇才!后世人果然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大明有福了!
......
与此同时,换上一身干净官服的监察御史陈怀义终于走出刑部大牢。
刺目的阳光让他不得不抬手遮挡眼睛。
还未等他适应光线,一群太监已恭候多时。
为首的太监展开圣旨,朗声道:“陈怀义接旨......“
片刻,待太监们离去后,陈怀义仍呆立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适才有狱卒经过,毕恭毕敬地行礼:“参见大理寺卿大人,可需要小的帮忙?“
方才宣读圣旨时,刑部大牢的狱卒们都听得一清二楚。
有人震惊,有人羡慕,还有几个曾经欺辱过陈怀义的狱卒此刻正瑟瑟发抖。而大多数人都在感叹世事无常。
这一声“大理寺卿“终于唤回了陈怀义的神志。
他脸色变幻不定,一把拉住眼前的狱卒:“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狱卒一脸茫然:“大人,小的实在不知啊!“
陈怀义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不仅死里逃生,还连升八级,这本该是喜事,却让他心中忐忑不安。
......
很快,陈怀义从刑部尚书王崇坤处得知儿子陈锋被太子提走的消息。
这让他更加疑神疑鬼,忧心忡忡。
陈锋可是陈家独苗,虽说受他牵连,但罪不至死。
如今自己突然获释升官,儿子却被太子带走,杳无音信,莫非是儿子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他的自由?
......
另一边,忙碌了一天的朱元璋回到慈宁宫。
面对马皇后疑惑的目光,他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道来。
对于这位结发妻子,朱元璋从不隐瞒,夫妻二人向来坦诚相待。
马皇后听完后震惊不已,良久才感叹道:“陈家真是满门忠烈。“
“陈怀义不畏强权,忠肝义胆,敢于直谏,实乃我大明言官之楷模!“
“陈锋忠孝两全,为国尽忠,又通晓未来之事,真乃上天赐予大明、赐予朱家的福星。“
说到此处,马皇后语重心长地叮嘱:“重八,答应我,不要用完就杀。这种人若遭毒手,朱家必遭天谴!“
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多疑善变,刚愎自用,心狠手辣,城府极深。
陈锋知晓太多天机,恐怕难有好下场。
正因如此,马皇后才要再三叮嘱。
朱元璋沉默良久,回想起陈锋展现的种种神奇之处...
最终长叹一声:“妹子放心,咱不是那种人!“
马皇后闻言,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白眼。
……
论在古代提取青霉素的方法。
第一步,培养青霉菌:需选取发霉的瓜果、面包、馒头或豆腐作为培养基,置于潮湿温热的环境中培育青霉菌。
第二步,粗提液体:将培养成型的青霉菌浸泡在清水或米汤中,经过充分浸泡后过滤,即可获得含有抗菌物质的液体。
第三步,浓缩提纯:将过滤后的抗菌液体置于日光下暴晒,或采用低温蒸发法进行浓缩,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
完成这三步,最基础的青霉素抗生素便算制备成功。
然而看似简单的三个步骤,陈锋却耗费了整整半个月的光阴。
在这段时日里,他依照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抗生素提取法反复试验。
历经一百二十一次失败后,终于在第一百二十二次尝试时取得成功,获得了约五十克的青霉素粉末。
为确保药效,陈锋又耗费七日时间,找来各类小白鼠进行药性实验。
最终确认此次提取的青霉素不仅毒性微弱,且疗效显著。
......
当陈锋踏出实验室时,整个人已是蓬头垢面。
虽说朱元璋每日都派遣内侍照料他的起居,晚间也能享受热水沐浴,可一旦投入实验,观察培养皿的陈锋便废寝忘食,时常通宵达旦。
特别是在进行小白鼠试药阶段,他更是精神高度紧绷,不敢有丝毫懈怠——毕竟这是要为太子朱标使用的药物,若过滤不彻底导致毒性过强,非但无法治病,反而可能危及性命。
届时朱元璋盛怒之下,恐怕真会将他剥皮实草、五牛分尸。
因此,在测试药性时,陈锋严格遵循记忆中青霉素提取法的每个步骤,不敢有半分差池。
这也就导致了此刻的他面容憔悴,俊朗的脸庞透着苍白,周身还散发着多日未沐浴的异味。
好在守候在外的内侍见陈锋出来,不待吩咐便立即上前侍奉梳洗。
......
待刮净胡茬、梳整发髻、换上崭新的丝绢绸缎衣袍后,陈锋又恢复了往日翩翩公子的风采。
这般俊逸的容貌,连侍奉他的内侍都不禁暗自赞叹。
陈锋本就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虽官职不高,但作为京官俸禄尚可,对这个独子更是宠爱有加。
若非遭遇变故,此刻的他本该在勾栏听曲享乐,而非在皇宫中埋头提取抗生素。
只是......这位俊俏郎君的吃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每当他狼吞虎咽之时,周围的内侍总要强忍笑意——这般粗犷的吃相与那张俊脸实在格格不入。
不过陈锋对此毫不在意。
近日虽不缺饮食,但他有个习惯:专注做事时往往食不知味,总要等诸事完毕才会胃口大开。
所以,此刻饥肠辘辘的他不在意他人眼光,正大快朵颐地享用着美食。
就在此时,闻讯赶来的朱元璋与马皇后联袂而至。
见到陈锋的吃相,朱元璋嘴角微抽,转头对马皇后笑道:“妹子可瞧见了?这世上还有吃相比咱更难看的,往后可别再嫌弃咱了。“
马皇后见状也是一怔,目光在丈夫与陈锋之间来回打量,忍俊不禁。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参见皇后娘娘!“
侍从们纷纷行礼。
陈锋嘴中塞满了食物,听到动静抬头向帝后拱手致意,话语含糊:“参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朱元璋摆手道:“你且用膳,朕既特许你见驾不跪,见官不拜,在皇后面前也不必行大礼。“
马皇后早已听闻此事,温言道:“不必多礼,快些用膳。只是要细嚼慢咽,当心噎着......来,喝口水顺一顺。“说着便亲自为陈锋斟了杯茶水,眼中满是慈爱。
这孩子为救父历尽艰辛,如今又为太子之事殚精竭虑,朱家实在亏欠他太多。
陈锋受宠若惊地接过茶盏,心头涌起暖意:“皇后娘娘仁厚,难怪后世称您为千古第一贤后。“
“哦?“马皇后眼中泛起光彩,“后世当真如此评价我?“
“千真万确。“陈锋正色道,“史册明载:娘娘贤德仁厚,体恤百姓,善待宫人;贵为皇后仍亲事纺织,节俭持宫,为后世树立典范。您睿智明达,善察人心,维护忠良;母仪天下,赈济灾荒,被百姓尊为大明第一贤后。更难得的是,您刚柔并济,既能以柔克刚,又敢直言进谏,对陛下的暴戾.....呃,对陛下的雷霆之怒多有调和。“
见陈锋突然顿住,朱元璋挑眉接话:“怎么不说了?是不是要说咱脾气暴戾?“
陈锋讪笑不语。
马皇后却已听得入神,半晌才轻叹:“好孩子,我不过是个寻常妇人,哪有史书上说得那般完美。“
“正因为娘娘从不刻意追求虚名,所作所为皆发自本心,才更显可贵。“陈锋诚恳道,“在另一个时空,您仙逝之时,京城百姓自发沿街跪送。您的贤名远播海外,连异邦之人都交口称赞。“
朱元璋听得眉开眼笑:“那是自然!咱妹子是天下最好的女子,能娶到她,是咱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不过......“他突然挺起胸膛,“也得是咱有本事,才能让妹子在千军万马中一眼相中!“
“哦对了,陈锋你小子少说了一点,咱妹子慧眼识珠,有先见之明,一眼就看出了咱的不同凡响,将来必成大器!”
陈锋虽暗自腹诽,却不得不承认朱元璋所言非虚。
若非马皇后独具慧眼,当年怎会看上一个区区马夫?
又怎会甘冒烫伤之险,将热饼揣在怀中相赠?
见陈锋默认,朱元璋愈发得意。
马皇后则轻嗔道:“重八,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做什么。“
转而又亲切地拉着陈锋的手问道:“好孩子,可曾婚配?若还没有......“
“妹子!“朱元璋闻言脸色一僵,急忙打断,“先说正事。“
陈锋也回过神来:“陛下说的是。微臣要禀报:抗生素已提取成功,经动物实验证实可用于人体。“
朱元璋大喜:“好!快让朕看看。“
陈锋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里面装着淡黄色粉末。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接过,拔开瓶塞轻嗅,顿时皱眉:“苦得很,不会有毒吧?“
“陛下放心,毒性已过滤殆尽。若仍有疑虑,可寻些感染风寒或伤口化脓的病患试药。“
朱元璋当即命人找来数名病患。
陈锋根据各人体重配给剂量:内服治疗风寒,外敷加内服治疗外伤。
......
半日后,高热病患体温渐退;
一日后,外伤患者疼痛减轻;
两日后,化脓伤口恢复肉色,不再乌青红肿溃脓。
抗生素的神奇疗效得到确证。
朱元璋龙颜大悦,这药物不仅能救太子性命,更能造福天下苍生。
当日,他便特许陈锋可以回家,可自由出入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