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神器助力平叛乱,大唐重归盛世昌
书名:诸天历史盘点改写历史风云 分类:历史 作者:燕子肥 更新时间:2025-04-13 06:04:31
“住手!你在干什么?!”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李隆基和高力士的耳边炸响,震得两人心头一颤,手上的动作也随之一顿。
两人猛地回头,惊恐地看向彼此,高力士手中的蜡烛还未来得及熄灭,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惨白的脸色。
“陛……陛下……您……您听到了吗?”高力士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李隆基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死死地盯着高力士,一字一顿地说道:“朕……听到了!”
那声音,分明是刘逸的声音!
可是,刘逸远在千里之外,他的声音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还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响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隆基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让他浑身发冷。
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思索这其中的蹊跷。
难道……这真的是仙人的手段?刘逸真的是仙人派来帮助自己的?
就在李隆基惊疑不定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涌入了一股庞大的信息流。
这股信息流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瞬间占据了他的整个大脑。
燧发枪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轰天雷的配方、制作流程、引爆技巧……火药的成分、比例、混合注意事项……
无数关于火器的知识,如同刻印般深深地烙印在了李隆基的脑海中。
他感觉自己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个火器专家,对这些原本陌生的东西了如指掌。
“这……这是……”李隆基的眼中闪过一丝狂喜,他明白了,这一定是刘逸通过某种神奇的手段,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了自己!
他猛地站起身来,走到一旁的一棵松树前。
他从腰间拔出一把燧发枪,按照脑海中的记忆,熟练地装填弹药,瞄准,扣动扳机!
“砰!”
一声巨响,燧发枪喷出一团火焰,一颗铅弹呼啸而出,准确地击中了松树的树干,打出一个深深的弹孔。
李隆基毫不停歇,继续装填,射击。
“砰!砰!砰!……”
一连二十枪,每一枪都准确地命中了松树。
巨大的枪声,惊动了皇宫内的大内侍卫。
“保护陛下!”
“有刺客!”
一群身披甲胄,手持兵刃的侍卫,如潮水般涌了过来,将李隆基团团围住。
“都给朕退下!”李隆基一声厉喝,声震四野。
侍卫们被李隆基的气势所震慑,纷纷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李隆基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燧发枪,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霸气,他环视四周,朗声说道:“有了这些神兵利器,区区安禄山,何足挂齿!朕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天威难测!”
这一刻的李隆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
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高力士,传朕旨意,这些火器,由你亲自看管,不得有丝毫闪失!还有,让大内侍卫严守秘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半点风声!”李隆基沉声吩咐道。
“奴婢遵旨!”高力士连忙跪倒在地,恭敬地领命。
李隆基转身走进了寝宫,他要去好好消化一下脑海中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平叛之战做好准备。
“摆驾,田妃宫!”李隆基的声音从寝宫内传出。
次日清晨,金銮殿上。
李隆基高坐龙椅之上,面沉似水,冷冷地扫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杨国忠!”李隆基突然开口,声音冰冷得如同寒冬腊月里的冰碴子。
杨国忠浑身一颤,连忙出列跪倒在地,战战兢兢地说道:“臣……臣在……”
“你可知罪?!”李隆基厉声喝道,声如雷霆,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杨国忠吓得魂飞魄散,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李隆基,只能一个劲地磕头求饶:“臣……臣不知罪……请陛下明示……”
“哼!你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祸国殃民,还敢说自己不知罪?!”李隆基怒吼道,“来人!将杨国忠及其党羽,全部拿下,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杨国忠声嘶力竭地喊叫着,但却被侍卫们无情地拖了下去。
紧接着,李隆基又下令查抄了杨国忠的家产,将其家眷全部贬为庶民。
“杨玉环,恃宠而骄,干预朝政,败坏纲纪,朕今日废去其贵妃称号,打入冷宫,永世不得出!”李隆基冷酷的声音再次响起。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李隆基竟然会突然对杨国忠和杨玉环下手,而且如此决绝,毫不留情。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但也有不少正直之士,心中暗自叫好。
他们看到了大唐重新振作的希望。
处理完杨国忠和杨玉环,李隆基开始着手部署平叛事宜。
他下令,由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率领西北边军,直捣安禄山的老巢幽州。
同时,任命张巡为潼关守将,雷万春、南霁云为副将,死守潼关,阻止安禄山进犯长安。
圣旨一下,各路将领纷纷领命而去,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潼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安禄山率领十五万精锐骑兵,气势汹汹地杀向潼关。
他要一举攻破潼关,直捣长安,夺取大唐的江山。
然而,他没有想到,等待他的,将是一场噩梦。
张巡率领的唐军,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先进的武器,顽强地抵抗着叛军的进攻。
安禄山连续进攻了五天,却始终无法攻破潼关。
第五天夜里,张巡决定主动出击。
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携带轰天雷和燧发枪,悄悄地打开城门,向叛军的营地摸去。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叛军的营地中响起。
轰天雷的巨大威力,将叛军的营帐炸得四分五裂,无数叛军士兵在睡梦中被炸得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杀!”
张巡一声令下,唐军士兵手持燧发枪,冲入叛军营地,对着惊慌失措的叛军一阵猛射。
“砰!砰!砰!”
燧发枪的枪声,如同死神的催命符,收割着叛军士兵的生命。
雷万春和南霁云,更是勇猛无比,两人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在叛军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
混乱之中,太子李亨不幸失陷敌营,被叛军士兵团团围住。
这一夜,安禄山损失了上万精兵,士气大挫。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安禄山又发动了多次进攻,但都被张巡一一化解。
张巡不仅善于守城,还经常在夜间派出小股部队,袭击叛军的营地,让叛军不得安宁。
南霁云和雷万春,更是成为了叛军的噩梦。
他们率领骑兵,在战场上来回冲杀,无人能挡。
就在安禄山久攻潼关不下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西北边军,已经攻克了幽州。
叛军将领史思明被擒获,当场斩首。
消息传到潼关,叛军的士气彻底崩溃。
安禄山见大势已去,决定撤回洛阳,再做打算。
然而,张巡早已识破了他的诡计。
在安禄山撤退的路上,张巡设下了三道伏兵,连续三次击败了叛军。
安禄山损兵折将,狼狈逃回洛阳。
然而,洛阳的守将,早已接到了李隆基的密旨,拒绝安禄山入城。
安禄山走投无路,最终被南霁云生擒活捉。
捷报传到长安,李隆基大喜过望。
他下令,将安禄山押解回京,凌迟处死。
同时,对平叛有功的将领,进行封赏。
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李光弼被封为临淮郡王,张巡被封为邓国公,雷万春和南霁云,也分别被封为侯爵。
至于那些投降的叛军将领,李隆基则根据他们的情况,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处置。
有些人被赦免,有些人被贬为庶民,有些人则被处以极刑。
不久之后,高仙芝、封常清和李嗣业也赶到了长安。
李隆基对三人表面上嘉奖一番,实际上却借机解除了他们的兵权。
哥舒翰的兵权,也被李隆基以同样的方式剥夺。
至此,安史之乱彻底平定,大唐的江山,重新回到了李隆基的手中。
盛世的景象,似乎又将重现。
然而,李隆基的这些举动,是否会引起新的问题,却无人知晓。
深夜,御书房内。
李隆基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把玩着手中的一枚玉佩,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逸啊刘逸,你究竟是何方神圣?”李隆基轻轻地自语道,随即放下玉佩缓缓走向殿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