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科技强国
书名:诸天从萨尔浒之战开始 分类:穿越 作者:火狱凝渊 更新时间:2025-04-14 13:58:23
镇北侯府。
书房内,檀香氤氲。
林天正与陆文昭对弈,黑子悬在棋盘上方迟迟未落。
“报——”
锦衣卫千户沈炼疾步入内,甲胄上的雨水溅在青砖地上:“侯爷,刚截获东林党密信,他们打算在漕粮里掺沙石引发民变!”
林天指尖的黑子‘嗒’地落在天元:“果然狗急跳墙了。”
他深知东林党树大根深,绝不会轻易束手就擒。
突然一阵熟悉的幽香飘来,他冷峻的眉眼瞬间柔和。
“夫君。”
周妙玄捧着剔红漆盘盈盈而入,盘中雨过天青瓷盏里浮着几朵杭菊:“新焙的六安瓜片,最是明目清心。”
林天接过茶杯,看着温婉的妻子,心中满是感激:“多谢夫人。”
“如今局势紧张,我怕是无暇顾及家中,委屈你了。”?
周妙玄微微一笑:“夫君所言何处话,妾身虽为女子,却也知晓家国大义。如今夫君为了朝堂安稳、百姓福祉而奔波,妾身自当全力支持。”?
沈炼在一旁见状,也不禁感叹:“侯爷与夫人伉俪情深,实乃我等之楷模。只是眼下东林党余孽尚未肃清,不知他们还会使出什么阴招。”?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进来禀报道:“侯爷,据眼线来报,东林党似有异动,他们在城外秘密集结人手,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林天闻言,脸色一沉:“果然不出所料,这群人贼心不死。”
“沈兄,你即刻带领锦衣卫,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常,立刻动手。”?
“是!”
沈炼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被打入冷宫的郑贵妃得知韩爌等人被抓,心中又惊又怒。
她深知,若东林党倒下,自己在宫中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于是,她在宫中秘密召见亲信太监,商议对策。?
“娘娘,如今形势危急,我们该如何是好?”
那太监焦急地问道。?
郑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绝不能让东林党就这样被扳倒。”
“你速去联络宫外之人,让他们务必想办法救出韩爌,同时制造混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
“可万一被发现……”
太监面露惧色。?
“怕什么!若此事不成,我们都得完蛋。”
郑贵妃冷冷道。?
待到太监走后,郑贵妃眼中闪过狠厉之色,心道:“陛下,既然你如此无情,那就别怪妾身心狠了。”
几日后。
林天收集了不少物资,对于外界的腥风血雨,并未放在心上。
他若想走,随时可以穿越离开。
只是对于小媳妇,略微不舍。
打算搞定东林党后,免除后顾之忧,再去其他世界。
反正穿越机会不少,以后还能回来。
这些天,太子朱常洛、皇长孙朱由校,以及一些比较务实的官员,经常来拜访林天,请教一些问题。
林天大多时候,都知无不言,为这些人解惑。
“先生,你说我们世界是圆的,那我们为什么不会掉下去呢?”
朱由校颇为好学,一点不像历史之中记录的那样,是个“文盲皇帝”。
想想也是,朱由校继位时,已经16岁了,身在皇家,接受正统教育,怎么可能不识字。
估计多半是满清鞑子故意抹黑。
林天来到这个世界有一个多月,自然接触到了一些真实《明史》。
其中有不少部分,和以前看到的历史课本不同。
林天甚至发现,这个时期的明朝,居然有了蒸汽机的雏形。
比如明代科学家“王徵”的《新制诸器图说》中,就有提到了提到了“天球自旋、地堑自收、日晷自移、月规自转、水轮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轰、风轮转重、风车行远、云梯直上、云梯斜飞、气足发矢、气足传声、机浅汲深、机小起沉、自转常磨、自行兵车、活台架炮、活钳擒钟、灵窍生风、妙轮奏乐、通流如海、神威惊敌等二十四种发明”。
其中的火船自去,以铜制气缸纳沸水之气,推活塞往复,虽十息方动一次,却已见机械之力。
只是目前尚未推广开来,属于军事机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而且林天发现,京城之中,不少外国人打着科学交流的名义,在大明偷师。
如今看来,所谓的西方文艺复兴,大部分都是抄袭大明。
不过西方人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行工业革命,最后弯道超车,也算是一种本事。
可惜这个世界还没有专利法,否则光是申请专利,收专利费,就能吃西方一辈子!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林天讲解道:“天地万物皆有相引之力,如同磁石引针。大地如巨磁,故物皆附之……”
林天简单介绍了一下,朱由校似懂非懂,了解个大概意思。
一旁的朱常洛问道:“大明的宗室问题,该如何解决?”
如今大明宗室成员,多达十几万人,明朝的王爷们不事生产,不用交税,吃的都是民脂民膏,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林天淡淡道:“汉朝早就给了方案。”
“先生,你的意思,推恩令?”
朱常洛不是没想过削藩,只是觉得有违祖制,同时担心激起藩王反叛。
窗外的琉璃瓦正滴滴答答落着雨水,恰似这宗室难题绵绵不绝。
林天点点头:“洪武爷当年分封诸王时,天下亲王不过二十余。”
“如今二百年繁衍生息,仅河南一省就有郡王四十八位。”
“哪怕没有建奴和西方这些外患,再过几代,数量就能达到百万人规模。”
“如此庞大的数字,大明百姓如何供养得起?”
“百姓活不下去,剩下就只有造反一条路。”
“百万宗室成员!”
书房内宣德炉青烟袅袅,却遮不住太子额角细密的汗珠。
朱常洛心头一惊:“这么多,怎么会这样?”
“这个很好算,大明宗室第一代开始算,如今是第十三代,宗室人口就超过十万,下一代就是二十多万,不出二十代,就能超过百万人。”
朱由校好奇道:“先生,这是怎么算出来的?”
林天言道:“这是数学,就是你们所说的算学,这可比什么腐儒空谈重要多了。”
陆文昭疑惑道:“算数不是旁门左道吗?”
“那都是一些腐儒的片面之词,大明想要领先全世界,数学就是重中之重。”
林天道:“在我们那个时代有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朱由校疑惑:“数理化?”
“数学,化学、物理,这些学科被称为科学,目前大明科学尚在领先阶段,不过西方已经偷学得差不多了,并且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林天说道:“数百年后,西方的坚船利炮,就会对准华夏大地,这是学术之争,也是种族之争,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
朱常洛念叨着这个词,若有所思。
“不错,艾公说过,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西方文明以劫掠起家,十分野蛮凶残。”
“他们为了殖民美洲,给那里的原住民带去了天花病毒、瘟疫,大肆屠杀印第安人。”
“在后世还研发生化武器,危害整个人类社会。”
“华夏也深受其害,如果你们有能力的话,最好抢在欧洲之前,占据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彻底打压西方蛮夷,此举虽祸在当代,却功在千秋。”
“还有就是,要注重科技保密性,那些前来窃取机密的西方人,最好现在就抓起来,处以极刑。”
“本宫受教了!”
朱常洛躬身一礼,十分真诚。
当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朱由校则是满眼崇拜地看着林天,将林天之言,牢记于心。
科技强国的念头,油然而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