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太行写生6——早熟的女孩篇
书名:追忆我们回不去的青春 分类:浪漫 作者:作家miz3kj 更新时间:2025-04-16 23:03:01
下午四点,直到班长滕序把最后一张画收走,渐渐地远去,模糊成一个墨点,王娜也没有画出一张完整的小院。
她画面看上去单调而暗淡。门、窗户、房顶的瓦片等细节像没有刻画一样,但是,上面明明堆砌好几层水粉颜料。
整幅画色彩惨淡,惨淡的令人看了灰心。就像她苍白的脸,看不到一点点生机。
想到张老师评画时,每天都能看到同学中有人画的很出彩,总会被拎出来作为啧啧夸奖的模版,她不知道是该佩服别人的才华,还是佩服自己的执着与努力。
她怀疑执着与努力是否真的有用?
如果执着与努力有用的话,她早就应该画好了这个宁静的小院。一种因为努力带来的无力感,让她眉头挽成两个纠缠在一起的疙瘩,疙瘩在她心中缠绕成两个牢固的死结,她解不开。
被禁锢的情绪,不受控制的在心底里涌动,一点点喷发,像一座沉积千年的死火山,吱吱的向地表喷发岩浆。
她用大号水粉笔蘸上饱满的黑色颜料,狂风般的乱涂、乱画。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偏偏选择24色中,最后一个方格中的黑色来发泄自己淤积在心底没有出路的情绪。
吱吱岩浆爆发出的电光火石般的红色与画面上死一样沉寂的黑色,在心中形成两股拧巴的情绪,纠缠的这个女孩几乎崩溃,她无法排解这种失控的情绪。
哭泣这种宣泄情绪的方式,她在无人的河边尝试过,在她身上没有用。她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力量将这两股势均力敌的情绪排解掉。
无数个失眠的夜晚,她多么希望有一只上帝之手能帮自己排除这两股拧巴纠缠的情绪,还自己一个安稳的睡眠,可她眼睁睁的等到天亮,只是徒劳。
她沮丧的看着黑的像油漆一样的小房子,一笔一画强硬地封闭着黑暗,封闭着她青春的心。
她沮丧地撕下画板上面的胶带“吱吱啦啦”噪音划破小院的宁静,让她变得更加焦虑与孤独。
她的脸色越来越白,没有一点点儿血色。
她缓了一会儿神,咬紧牙,起身,把水粉画死命的揉成团,向光年之外的院墙掷去。
如果这团乌七八糟的黑色,能带走笼罩在她心底里的阴霾。那么就在用力一点,用力一点,掷的越远越好。
一阵风儿,从山头压来。皱巴巴的画纸,刚掠出墙头,就完全沦陷在风中。这团纸像她的主人一样,拼命地挣扎,对抗,用尽全力冲破这股命运带来的疾风——打着旋地向上,向上。
然而,它还是被风无情的吹回墙内,在地下打了闹着玩似的跳几下,就无声的落在院墙的一个角落。
她疲惫,面无表情,甚至连皱眉都觉得没有力气,那是一种不愿认命的疲惫。
远远的望去,她比初中时候清瘦。
因为她也比初中时学习刻苦,花费的时间更长,17岁的花季少女立在月光下,影子越托越长,越拖越黑。
看着遗落在角落里的水粉纸,她有些怀疑,怀疑自己没有能力,把画的一团糟糕的画,抛到墙外。
自己太平庸,太无用,这个小房子她不是画了一天,这是她第三次来这个小院,倔强的画呀画,一天,两天,三天,全力以赴。
其实她一点也不愿意回到住处。那么多女孩子挤在三间完全开放的大通铺,每天闹嚷嚷地,她有些无所适从。
总觉得房间里到处都是诡异的眼睛和莫名的窃窃私语……都在向她隐瞒着什么,窥探着她所有的一切。
她彻底把自己封闭了,以至于晚上入睡前,她把自己唯一能能泄露秘密的嘴巴,用胶带封的严严实实……
山风在浓烈地宣泄,她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小院里。
冰凉的小石块砌成的院墙,墙边那几棵摇曳的大树,三间简陋的小屋,凉晒红山楂的废弃鸡圈,还有那个遥远的天空……似乎都在向她的画笔隐瞒着自己的色彩密码。
那是她怎么努力也无法破解的秘密。
小院的主人还没有回来,这里除了风声,的确很安静。安静的像一座四四方方的围城,足以隔绝所有的喧嚣。
她知道,评画与她无关。
是的,今天的评比结果出来的很快。晚上吃饭段雨就把消息传播的沸沸扬扬。
并列第一名的全校3人,并列第二名的5人,并列第三名的10人。
五班的单飞、甲李淘,还有七班刘妍妍并列第一名;甲李淘、李静、滕序还有七班的王巍巍并列第二名。
段雨看见我,大叫:“单姗,你,竟然也是第三名。”他的表情惊骇得连他这个报喜的人都不相信。
你竟然也是第三名。
潜台词就是,你怎么也是第三名,好像这个第三名多么不应该是我,我不配得第三名一样。
对此,我无可奈何,故作惊讶状“唉,你不会是看错了吧?”说完,我端着饭盒转身就走。
段雨在我身后追“真的,单姗,你是第三名,没骗你。”
人不自知也是很可怕的,他继续絮絮叨叨。
“单姗,获奖作品回到学校装裱好会在校展展出。就像去年二年级举办校展一样。我们也可以举办一个以太行为主题的展出,只要是获奖作品都可以参展……”段雨喋喋不休。
王娜就站在我旁边,她听到段雨的话,有些愕然,很快就沉默了。
是的,她没想到,我这样的丑小鸭也能得三等奖。
如果我可以得三等奖,她为什么不可以?
她每天那么早,就把自己沉浸在书海中。画画,她也是选择角落,那里是画室里难得的一片净土。
她不在乎别人说她孤僻,其实她更多的是不知道如何和别人沟通,孤僻只是她的本能反应。
她理解的是,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自己会像单飞一样优秀。
也许,从初中起,她就把单飞当成了自己追逐的一道光,或则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榜样,这个榜样始终光芒万丈,她却离光越来越远。
临近期末考试的那几天,她焦躁的情绪在冰冷的教室无法释放。
于是,她踱来踱去,遇到了单飞掉在地上的笔记。只有片刻的犹豫她就捡了起来,一页,一页的翻。
他的笔记逻辑清晰,推理像初春的柳条,流畅地舒展四肢。
她被深深地吸引。于是,那晚她鬼使神差地抱走了单飞所有的书。
是的,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她完全可以给他借,谁都相信,单飞一定会借给她。
单飞丢书事件发生后,老班对王娜无可奈何。
也许,老班真是年纪大了,察觉不到她是因为生病,才做出无厘头的事情来。
谁又能知道这个女孩埋藏一份深深的渴望——那就是,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哪怕一个星期只有一天。
这是一个多么小的渴望,小到我们每天触手可得。这样的渴望谁又能把她当成一种渴望那?
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在她心中每年都是365天的期盼。春节的几天成了她最幸福的时光。
因为春节父母会回到家里几天。那是一年难得的大团圆,尽管曲直可数。甚至妈妈都没静下心来和她说上几句话,就又匆匆的离开了家,去到距离沅河很远,很远的城市打拼。
他爸爸是一名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很早就和战友一起开始做生意,成了十里八乡的有钱人。
风云变幻,他爸爸生意亏损后,欠了很多钱。然而,正是在之后的那一年,她的嗓子坏了。
声乐老师建议她主修古筝。她犹豫了好久才在电话里告诉父母,要买乐器的前因后果。
如她的担心一样,父母那时候的确拿不出买古筝的钱。所以,她无奈学了美术。
也许,这是她高中最绝望时期做出的最体谅父母的抉择。这就是这个女孩的懂事与早熟,无论自己再无奈再痛苦,也不愿意为难别人。
她的压力越来越大,没日没夜的学习,渐渐地病情越来越重,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