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决心
书名:镇守边关十年,父皇你退位吧! 分类:历史 作者:随墨 更新时间:2025-03-24 08:04:07
边关是在仝子全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可是却不代表他们一个个的是三头六臂什么都能够独当一面,他们还是差距太多太大!
胡人一直有着源源不断的补给,哪怕是人手在短暂的消灭掉之后,还是会有不少人再次补充上来。
可边关呢?
大梁的边关甚至大梁自己人都不在意,把仝子全往前一推,就等着仝子全全部给扛下来。
仝子全纵然是有着天大的本领,也独木难支。
一开始仝子全来到边关的时候,信心满满恨不得一天都在外厮杀杀敌,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他已经来到边关好几年了,早已经有些疲乏了。
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意义在哪里,可却还仍然要让他一步一步的坚持着,好在现在付胜被发配至边关,更加让仝子全有了信心,继续坚守着边关外。
但现在他手底下的人有点不太自信了,大梁太寒他们的心了,他们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他们还想活着离开边关,回去看看。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将军我看是铁了心要将边关守住了,咱们一个个都别想其他的歪心思,好好支持将军就行了。”
傅高禄瓮声说着,他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他只知道将军让自己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其他的事情也不想太过于操心。
知道的越多并不代表对自己有着绝对的好处,他是一个聪明人,所以就按部就班的干好自己的事情,其他不想关心。
林华茂慢慢悠悠的拿出烟袋来,狠狠地抽了一口气,烟雾弥漫在他的面前,他摇了摇头,砸吧砸吧嘴。
“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我都在边关多少年了,早就把边关当做家一样了,你们也得早点做准备!”
林华茂此话一出,傅高禄和李清水二人面面相觑,他们才不到三十,还有着大好年华的等待着自己。
可林华茂呢?林华茂足足已经有了五十岁之多,他的大半辈子都投入在边关,可最终什么也没有换来。
林华茂十来岁的时候就跟随着仝子全的父亲,在边关内的一座名为宁县的地方安了家,如今他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他比在场的人都要想家。
可他也知道,自己能够安安稳稳的在宁县安家,完全是仝子全父亲的功劳,他如今还有一个儿子,儿子和娘亲在宁县生活着。
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可好歹也算是过的安稳,无论如何他都要守住边关,永远不可能让胡人踏入一步!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梁,更为了心中在意的人,他宁死不退!
“老林,你说今天晚上会商量出个什么来?”
另外两个人高龙和张桐也开始说了起来,他们刚刚都在听林华茂三人说着,可他们现在也十分的好奇。
“咱们现在得好好琢磨琢磨呐,大殿下来了边关之后,咱们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咱们不争口馒头也得争口气,给将军脸上增添几分光彩!”
高龙、张桐、林华茂以及傅高禄和李清水他们五个人,都是仝子全手底下的好手,同样也是五位百夫长,他们更加要对的起仝子全的栽培,以及手底下兄弟的信任。
“想那么多干什么?你们一个个的咸吃萝卜淡操心,咱们干好自己的就行!”
李清水缓缓的拔出腰间的两把利剑,不紧不慢的拿着磨刀石打磨着,他看着这两把利剑就仿佛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眼神极其的细腻。
林华茂砸吧砸吧嘴抽着烟袋,他眯了眯眼睛摇着头。
“咱们呐,别想那么多,我看大殿下也不像是传闻那样说的,咱们今天晚上看看大殿下想干什么,说不定边关指不定在大殿下的手里弄得更好呢!”
林华茂回想起之前的种种,当初他跟随仝子全父亲的时候,是那样的年幼,当初皇上也时不时的来到边关看一看,查探查探。
可是,随着皇上登基之后,很多事情都变了样子,是他没有办法说清楚的。
林华茂是老人,很多事情他都亲生经历过,往事一件一件的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最终也只能化作烟圈,一点一点的从自己的嘴巴吐出去。
他摇摇晃晃着烟袋,缓缓起身离开,其余人面面相觑,傅高禄咧着嘴喝了一口水。
“管他呢,就像老林一样得了,咱们什么事情都看淡一些,大不了就是一条贱命就是干!”
其余三人纷纷点头,他们也现在摸不清楚付胜的想法来,于其在这里猜测,还不如先把自己手底下的事情干好,等待着晚上付胜公布就行了。
想那么多没有什么用,白白的浪费时间精力罢了。
傍晚,在付胜的营帐里,付胜淡然的看着面前的众人,而他身后也站着两个人。
这二人年龄大约三十出头,一张国字脸,眼神之中弥漫着一股严肃的气息,他两是自己从手底下的人里挑出来的。
分别名为郭泽峰和袁忠旭,都是一顶一的好手,他看着这二人,心里面感觉到了有些踏实。
而面前的是仝子全以及身后站着的是林华茂和傅高禄等人,五位百夫长!
“说吧,人都已经来齐了!”
仝子全颔首朝着付胜示意道,付胜缓缓点了点头,他能够看出仝子全的眼神之中带着几分疲惫。
付胜掖了掖自己的衣角,淡然的说道。
“你们现在也算是边关里的老人了,咱们这个时候更是要拧成一股绳来一致对外,不然边关迟早会被胡人给占下来的,咱们是大梁的防线,大家就得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这层皮和这层身份!”
付胜极其严肃的看着在场众人,仝子全的眼神有些诧异,他还是头一次看到付胜这样一板一眼的说着。
不过,这些话都极其的受用,他们要不是为了大梁至于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依然镇守边关?
他们早就撂挑子不干了,回去抱着老婆热炕头去了,何必在边关继续受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