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的本性
书名:越客 分类:穿越 作者:心中不见月 更新时间:2024-11-07 21:10:24
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提出这个教育观念在说人的天性是善良的,那些做了坏事的人只不过是因为所受的教育,得到的资源以及恶劣的生活环境才变成那样的。
事实证明,这个理论对于社会整体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他能够对大众所接受,好比坏事做尽的人经常光鲜亮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大善人的样子。
于是,那些把这句话奉为圭臬的人往往会付出不小的代价。因为对现实经历的太少,就算父母长辈经常教导,但往往还是会犯一些很严重的错误。有句话说的很对——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因为一代人总会重复上一代人的错误。
距离人性本善的理论提出几百年后,有一个人提出了相反的言论。
荀子,作为孟子学说的学习者、受孟子思想最为严重的人,他提出了——性本恶。
这在大势所趋的时代里可谓是掀起了惊涛骇浪。要不是他的地位比较高,我严重怀疑这个理论究竟能不能存在。毕竟有个故事很经典——孔子诛少正卯。因为理念的不同,孔子诛杀了他的对手,虽然解决的跟简单,但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因为每当后人做了相同的事情,就可以来一句引经据典。将所有的过错归在孔子身上,你看,祖师爷都这样做了,我作为他老人家的隔代门人,这样做是很合理的。
于是,我明白了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于改革的肯定,毕竟之前都是人俑,有人用陶土替代,虽然没有遵循古法,但这样的人难道要因为破坏制度而遭到触发吗?好比商君,商君最后以谋逆罪被处决,但处决他的却是由他亲手建立的秦法。商君虽死,秦法仍存。另一个解释就是字面意思了,第一个做这种事的人必定不会有后人存活,用来形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也可以说是一句骂人的话吧!毕竟不能指望那些读文嚼字的读书人说出各种各样的污秽之言。
当然了,深受各种网络文学,特别是穿越架空类型的荼毒,如果问一个在网文中浸淫多年的人,他的回答大抵是人生来并没有所谓的好恶之分,一切所有的表现只不过是生存的本能罢了,这是所有生命的天性。如果一个生命出生就懂得了谦让,那么他刚出生就会死亡。因为当你开始故意的时候,就是在和天地抢夺资源,虽然这些资源在你死亡后会以另一种形势回归天地,但一开始这些资源确实只属于你自己……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好的坏的都走了,那么从两者之间求同存异得到的应该就是正确答案了吧?答案却是否定的。
大胆假设一下,人类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人为的矫正,那么按照现代的精神面貌来说,坏人只会越来越少,好人越来越多,最后世界上就没有坏人了。
可这真的就是对的吗?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需要细心呵护,因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很懵懂,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老人需要尊重,因为他们的一生已经奉献给了人类这个群体,哪怕这个老人什么都没做只是单纯的或者,但有的时候只要存在并且被别人所知晓,那就是一种贡献。
这种情况下还是出现了一种恶劣现象,有位老人为了钱财,反手诬告的救助者,万幸他生活在一个法律体系基本完整的社会,最后得以沉冤昭雪。可如果一直生活在封建社会,不问缘由直接可以处罚这个救助者。所以我才一“种”来看待这种行为,如果说人类真的有所谓“原罪”的存在,那么这种行为的缔造者足以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破坏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誉,而是中华民族上千年逐渐形成的道德观。
看到这里还觉得人类的本性没有好恶之分吗?或许所有的观念都错了,又或者都是对的,因为对于一个思想复杂的智慧生物来说,没有任何规律能够洞悉他的行为。或许所有的一切外在表现,只不过是人类为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粉饰而已,当有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将其抛弃。
如果人类不停的在进步,那为何还会一直重复从前的覆辙?“复读机”就是对这种行为的诠释,也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人类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会吸取往常的教训。